做過互聯網廣告尤其是程序化廣告的同學都遇到過以下這些名詞,或許正被他們折磨的焦頭爛額,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這些概念的含義及他們之間的關系鏈。
ADN:AD Network——廣告網絡或廣告聯盟。連接廣告主和媒體的中間商。 ADX:AD
Exchange——廣告交易平臺。連接廣告主/SSP和DSP的平臺。 DSP:需求方平臺——Demand Side
Platform。代表廣告主利益的平臺。 SSP:供應方平臺——Supply Side Platform。代表媒體利益的平臺。
DMP:數據管理平臺——Data Management Platform。幫助廣告主/DSP/媒體進行用戶識別和受眾定向的平臺。
在說ADX、DSP、DMP和SSP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互聯網廣告產業鏈上的四個重要參與者。他們分別是:
- 廣告主(有投廣告需求的人):廣告需求方,即花錢投廣告的金主爸爸們。
- 媒體(如頭條、抖音、百度、騰訊等):廣告供給方,擁有大量的用戶,通過向用戶展示廣告賺金主爸爸們的錢。
- 廣告代理商(電通、陽獅、華揚聯眾等國際4A和本土4A公司等):廣告代理公司,為廣告主出策劃和創意,幫助廣告主向媒體采買媒介和廣告資源。
- 用戶:廣告的受眾群體,媒體最寶貴的資源,金主爸爸們爭搶的資源。
ADN應運而生:解決廣告主和媒體長尾廣告資源采買和售賣效率低下的痛點
在廣告供給的媒體方:
頭條、百度、騰訊等幾個比較大的媒體,他們的廣告資源非常多,基本上好的資源位是不愁賣不出去的,但他們也有非常多的長尾和質量不好的資源,管理這些資源會花費他們較大的精力。
同時市場上還有大量的小媒體存在,他們的資源位少且質量有可能也不好,他們面臨著廣告售賣困難的痛點。
在廣告需求的廣告主方:
同樣有大的廣告主,他們預算充足,不愁買不到好的資源位,他們也對長尾資源有需求,但長尾資源的分散性會耗費他們很大的采買精力(需要與不同的多個媒體對接)。
同時市場上還存在大量的小廣告主,他們的預算有限,對長尾資源的需求更為迫切,在買廣告位資源上也面臨不知如何選擇的困境。
為了解決長尾流量的分散售賣和采買問題,ADN誕生了。他類似于媒體和廣告主之間的中介,把眾多媒體的眾多長尾資源位統一集中起來形成一個聯盟,作為這個聯盟的代理人,ADN掌握定價權,將這些資源位統一售賣給廣告主。廣告主有了投放需求后,就會找這個聯盟去購買廣告,而不用再和每家媒體去對接。ADN提升了廣告主和媒體長尾流量的售賣和購買效率。
ADN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百度網盟和Google Adsense等。
ADN一方面壓低媒體的價格,一方面提升賣給廣告主的價格,通過差價賺取利潤。因此ADN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他掌握著定價權,一方面媒體會覺得自己的價格賣低了,另一方面廣告主會覺得自己價錢花高了。
ADX橫空出世:連接廣告主和媒體,采用實時競價的方式幫助廣告主和媒體完成交易
ADX就此誕生了,它也是連接廣告主和媒體的,撮合廣告主和媒體之間進行廣告交易。但ADX不再像ADN那樣掌握廣告的定價權,而是采取了競價的方式,它將媒體端的廣告位發送給各廣告主,讓廣告主自己對廣告位進行競價購買,這樣避免了媒體和廣告主對價格的不滿和爭議。
ADX在廣告主和媒體的連接中,扮演了這樣的角色和作用:對接媒體端的廣告資源,當媒體端有廣告請求時,它會將廣告位資源的情況(如廣告位的位置、大小、對素材的要求等)和用戶的簡單情況(如用戶設備、地域等)傳送給廣告主讓其進行競價;當廣告主傳回價格和創意時,它會對競價進行排名,選取排名最高的廣告主作為勝出者;一方面將勝出者的廣告創意和素材傳給媒體端讓其進行展示,另一方面將取勝的信息傳遞給廣告主,最終促成交易。整個過程交易的時間非常非常短暫,幾乎做到了實時交易。
ADX出現以后,廣告主面臨這樣幾個問題:一是廣告主需要對ADX傳送過來的人群和廣告位資源進行匹配、識別和出價,到底這個廣告位值多少錢、人群是否和自己的目標用戶匹配,這個廣告主很難進行判斷;二是市場上存在很多ADX,廣告主需要和每個ADX進行對接,特別耗費時間和精力。
當然,實際情況很復雜,ADX并非直接連接廣告主和媒體,有可能直接連接的是代表分別代表廣告主和媒體利益的DSP和SSP,也有可能直接連接媒體和DSP,這個在下文說明。
DSP應勢而來:搭建廣告主和ADX之間的橋梁,助力廣告主解決用戶識別和實時出價的痛點
廣告主有了痛點之后,市場就有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于是DSP產生了。DSP是連接廣告主和ADX的平臺,幫助廣告主解決對接多個ADX和識別用戶進行出價的問題。
它首先會與市面上絕大多數ADX進行對接,那么廣告主只要對接一個DSP就可以了,而不用和多個ADX去對接了;其次DSP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可以對ADX傳送過來的用戶進行識別,判斷這些用戶與廣告主目標人群的匹配程度,基于這個用戶的價值去進行出價,因此又幫助廣告主解決了識別人群和出價的問題。
目前市場上的DSP通常是獨立第三方建立的,因為他要代表廣告主的利益,使廣告主的利益最大化。
DMP水到渠成:為DSP搭建數據基石,助力DSP準確識別用戶,精準定位受眾
對于精準識別用戶這個話題,不論對于媒體、廣告主還是DSP,都是一個業界難點問題,那么DSP是如何解決精準識別用戶這個問題的?DMP就產生了。
DMP是一個數據管理平臺,它通過對用戶歷史行為軌跡的研究,為每個用戶打上標簽,標簽用于辨別用戶是什么類型的用戶(比如高價值對汽車感興趣的人群)。
當ADX傳送過來用戶的基本信息后,DSP就會將這個用戶與自己DMP里的用戶進行匹配,看這個用戶是否是廣告主的目標人群,如果匹配的話,DSP就對這個用戶出價,并將價格傳送給ADX。
這里要注意,不是只有DSP才有DMP平臺,媒體、ADX、廣告主也都有精準識別用戶的需求,因此他們都可能搭建自己的DMP平臺,且市場上也存在獨立的第三方DMP平臺。
SSP破土而出:鋪設媒體和ADX的路途,助力媒體高效管理廣告位最大化收益
DSP是代表廣告主利益的平臺,同樣也有代表媒體利益的平臺,這就是SSP。
SSP幫助媒體進行廣告資源位的管理,并與ADX進行對接幫助媒體處理和ADX的各種對接問題,從而幫助媒體提升廣告資源位的利用效率,使媒體的eCPM最大化。
在國內市場上,幾乎沒有獨立的第三方SSP,通常都是媒體端和ADX自己建設SSP。
媒體端建設SSP主要是方便自己內部流量和廣告位的管理,因為媒體只會把內部長尾的資源接入到ADX中,優質資源通常有單獨的售賣方式。而ADX做SSP主要是方便直接和媒體對接,減少中間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