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Contents
Home | Interactive Visual Data Analysis
Book Outline
這本書對視覺、互動和分析方法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概述,作為數據可視化方面比較好的讀物;?
目錄
Words&Contents
Book Outline
(一)Introduction
1.Basic Considerations
1.1 Visualization ,Interaction , and Computation
1.2 Five Ws of Interactive Visual Data Analysis
2.introductory Examples
2.1 Start Simple
2.2 Enhancing the Data Analysis
2.3 Consider Advanced Techniques
3.Book Outlines
(一)Introduction
信息時代,數據已經變成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商品,我們如何 make sense of data ? 如何利用分析數據從而得出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1.Basic Considerations
對可視化的一些基本的術語給予一些認識:
1.1 Visualization ,Interaction , and Computation
?這個定義我認為對整個可視化的概括的更加全面,不僅僅是一次性的繪制圖,而是隨著insigt的揭露進行交互來不斷探究;
1.2 Five Ws of Interactive Visual Data Analysis
為了開發出有效的數據分析工具,必須考慮到該工具的使用環境。因而我們遵循five W的變體來進行探究:Ws: What, why, who, where, and when.
(1)What data are to be analyzed?
有許多中類型的數據,針對不同類型的數據有個體特征,例如數據規模、維度和異質性;
(2)Why are the data analyzed?
幫助人們實現目標,而對于目標即包含多種分析任務,例如識別數據值或者根據數據設定相關的模式;
(3)Who will analyze the data?
這個暫時個人理解是決策者才是需要分析數據的;
(4)Where will the data be analyzed?
普通的工作場所當然是具有顯示器、鼠標和鍵盤的經典桌面設置。然而,也有大型的顯示墻和交互式表面,為交互式可視化數據分析提供了新的機會。
(5)When will the data be analyzed?
絕大數是根據自身的需求所決定;
這5個Ws表明了數據分析的工具往往會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對于What和Why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往往是至關重要的,這往往決定了我們的工作必須是針對某一個任務,即是定制的,不通用的。同時Who,即主觀的因素,感知能力、認知、背景知識和專業等也會影響視覺驅動和交互控制的工具。Where和When這兩個因素,影響不太大,但是當我們考慮到數據分析要在多個異構顯示上運行、支持協作會話或遵循針對特定領域的工作流時,這兩個因素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夠使得工作具有更大的亮點,使得更加的專業。
2.introductory Examples
從一些基礎的可視化表示到一些高級的分析場景,不僅給出了交互式可視化的強大能力,并且也分析了設計的決策和挑戰。
2.1 Start Simple
一個簡單的例子,主要是針對于雨果《悲慘世界》中的人物關系圖,這種一般graph可以采用Node-Link diagram,只有圖表的結構很難把其中的關系顯示出來。圖中,每一個人物被可視化為一個節點,人物之間的關系表示為邊,這樣能夠比較明顯的表示該數據集中的關系。
針對每一個人物,根據數據集中表示的屬性,其中每個節點根據id來進行識別,對于邊來說,有權重、邊的起點和終點。因此,在圖中,邊的連接往往決定了節點人物的重要性,因而用顏色來進行編碼節點的度,當節點的度數越高,此時也用節點的大小來突出重要的人物;針對邊的權重這個性質,我們使用邊的寬度來表示,當邊的權重越高,說明這個關系較為重要,則邊越寬;
notes: 這里的布局主要采用的是強制定向布局算法(Force-directed Layout Algorithm),也稱為是力導向布局算法,是一種常用于圖形和網絡可視化的布局算法怕,它模擬了物理系統中的力和運動原理,通過相互作用的力來確定節點的位置。
2.2 Enhancing the Data Analysis
上述的算法對于較為簡單的數據集是非常好的,但是數據集相對復雜的時候就難以展示了,例如 climate networks,節點數量以及邊的連線會導致視覺混雜的問題;
2.3 Consider Advanced Techniques
綜上兩個小節,使用了動態過濾和多個視圖來對整個數據集有一個較為全面的overview,但是,使用交互式可視化分析數據也會有一些局限。可視化必須適應可用的顯示空間。交互不應該讓用戶做太多的事情。分析計算必須及時地產生結果。
當我們考慮到這兩個限制的時候,想出了兩個方法:
(1)指導用戶進行數據分析;
Some Questions are valued to be answered.
(2)擴大屏幕空間可視化。
可以考慮使用多個顯示屏或者多個用戶共同協作的方式來解決;
3.Book Outlines(見第一部分)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