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語言模型與生成式AI浪潮席卷全球,以文字和2D圖像生成為代表的AIGC正在全面刷新產業數字化。而容易為市場所忽略的是,3D圖像生成正在成為下一個AIGC風口,AIGC 3D宇宙即將爆發。所謂AIGC 3D宇宙,即由文本生成3D圖像或由2D圖像生成高質量3D圖像,將帶來3D內容的爆發,進而引發圖像顯示的顛覆變革。
無論是3D互聯網、工業3D軟件、游戲娛樂、元宇宙還是數字孿生,傳統的虛擬現實頭盔都一直難以進入主流應用,從而承擔起生產力平臺的重任。而在3D內容即將爆發的前提下,市場迫切需要一個能夠銜接2D顯示,又能夠以更低成本實現祼眼3D顯示的混合顯示平臺,從而讓3D內容能夠被廣泛納入產業數字化場景中。
2023年11月17日,在聯想ThinkVision和ThinkCentre 20周年紀念活動上,聯想正式發布全球首款可切換2D/3D顯示的27英寸4K裸眼3D商用顯示器,搭載了聯想自研的3D Explorer平臺,支持多種主流3D格式文件和3D設計軟件,通過插件還可以支持200多種其他工具。2D/3D混合顯示,為產業數字化特別是產業元宇宙創造了新的生產力平臺。
AIGC 3D逼近奇點
對于很多人來說,AIGC 3D相對比較陌生。相比于GPT和DALL-E、Midjourney等知名的文生文和文生2D圖大模型,3D大模型和3D AI的發展相對落后一步,但也正在迅速興起和快速追趕,并有望在2024年逼近商用的奇點,引發3D內容的爆發。
在企業方面,谷歌在2021年末推出了文本生成3D圖像的DreamFields、2022年下半年推出DreamFusion進行了技術演進,2023年2月NVIDIA推出了比DreamFusion性能更強的Magic3D,而OpenAI也在2022年底和2023年分別推出了可創建3D點云的Point-E和直接文生3D的Shape-E等。學術界方面,2023年,清華大學推出了ProlificDreamer,多高校學者推出了3D-LLMs、3D-GPT等大模型。
可以看到的是進入2023年,3D大模型算法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不少算法都能夠從輸入文本生成高質量的3D圖像模型。而3D深度學習本身一直就是活躍的深度神經網絡算法領域,例如Facebook AI在2020年推出的 3D深度學習開源工具包PyTorch3D等。因此,無論是大模型還是小模型,2024年都將看到3D內容的爆發式增長。
而3D應用正在快速進入產業數字化領域。除了娛樂、游戲和影視外,工業、汽車、教育、醫療、文旅、設計、營銷等行業的3D應用正在打開產業數字化的新空間。工信部等部委在2023年9月下發了《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特別提出要形成全球領先的元宇宙產業生態體系、打造成熟工業元宇宙、推動實現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整體躍升等目標。可以預見的是,AIGC與3D結合,不僅數據量將呈指數級增長,帶來的商業機會也將呈高倍數增長。
混合顯示:下一個生產力平臺
自元宇宙和VR頭顯配對出現以來,混合視覺就進入了技術炒作階段,但頭顯設備因為自身的局限性而難以成為廣泛商用的生產力平臺。而裸眼3D與2D顯示的混合顯示器,因其與2D的無縫銜接以及可切換祼眼3D顯示,有望成為下一個產業數字化的生產力平臺。
2023年6月蘋果發布了首款頭顯Vision Pro,盡管已經對機身重量進行了優化,較市面上許多同類產品更為輕量,但經過開發者測試,使用Vision Pro頭顯可能會對用戶頸部造成拉傷。自2015年第一代HoloLens面世以來,頭顯產品就一直無法解決用戶眩暈感、電池電量續航時間短等體驗問題。根據CCS Insight數據,2022年全球VR和AR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下降了12%以上。
上海幾何原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幾何原本)是一家從事工業軟件設計服務的公司,幾何原本首席技術官、高端工業設計技術解決方案專家葉霖在聯想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的VR設備預期還要10年到20年左右,才可能替代現在的顯示器,而對于色彩校正等專業領域,目前市場上還沒有能夠滿足需求的產品。而在軟件層面上,由于VR一體機多采用便攜式ARM架構而缺乏工業數據的輸入輸出能力,既很難將工業數據導入,也很難將頭顯中生成的數據導出。
相比之下,作為全球首款可切換2D/3D顯示的27英寸祼眼3D商用顯示器,聯想ThinkVision 27 3D就有很大的優勢。聯想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可在2D顯示模式下實現4K畫質,在裸眼3D顯示模式下實現2K畫質。聯想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的裸眼3D原理是在顯示屏前增加一個多透鏡屏,用一排垂直排列的柱面透鏡控制左右圖像的射向,使右眼圖像聚焦于觀看者右眼,左眼圖像聚焦于觀看者左眼,形成視差獲得立體圖像,同時也通過光調制系統實現2D和3D的自由切換。
聯想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配備了60Hz刷新率、310 cd/m2亮度、99%的Adobe RGB和DCI-P3(CIE 1931)雙色域,無論是4K的2D顯示,還是2K的3D顯示,均可實現清晰和流暢的畫面,滿足專業級制作需求。該顯示器本身內置3D圖像處理芯片,可以減少3D渲染對額外計算能力的需求,無需升級PC即可以使用該顯示器。值得一提的是,聯想ThinkVision 3D顯示器通過AI算法實時追蹤眼球的變化并調整畫面,實現了無縫的 3D 效果顯示。
從聯想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的配置和技術特點來看,顯然以創新方式了解決了VR頭顯的問題:用戶可以長時間使用2D顯示,而在需要的時候切換到3D顯示,從而消除眩暈感和眼部疲勞;作為一款27英寸的商用顯示器,顯示器本身就已經嵌入到了很多產業數字化場景中,結合PC的強大處理能力,能夠很好地應對大I/O處理需求,特別是勝任工業場景,用戶直接替換現有顯示器即可獲得3D能力;該產品還支持USB-C擴展塢和模塊化攝像頭,充分滿足了連接、充電和擴展等需求。
在軟件方面,聯想ThinkVision 27 3D搭載聯想自研的3D Explorer平臺,支持多種主流3D格式文件和3D設計軟件,如三維設計和制作軟件以及開發人員構建3D應用程序的SDK等。顯示器通過插件的形式,可適配專業用戶所需的多款3D設計軟件如Patchwork3D、Maestro等。該顯示器還提供3D播放器,不同格式的3D視頻、圖片等可以直接顯示3D效果。聯想還為該顯示器開發了專屬的3D顯示軟件平臺,用戶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方便查找所需要的各種工具軟件,實現無縫的一站式創作體驗。
聯想研究院、技術戰略與創新平臺總監張柳新博士在發布會上表示,聯想研究院在設計軟件的支持和適配上投入了很大的研發力量:對于本身就支持3D左圖、右圖輸出的軟件來說,該顯示器能夠完美兼容適配;對于不支持3D左圖、右圖輸出的軟件,目前通過插件方式進行支持,插件和設計軟件界面緊密結合,不影響現有設計軟件的主要使用流程;該顯示器為2D和3D可切換,設計師可以在傳統2D顯示模式下進行設計工作,當需要看3D效果的時候,通過插件把設計結果以左右圖的形式輸出給顯示器,省卻了3D打印再對比修改的過程,節省了時間和成本;除插件方式外,聯想研究院還在顯卡的圖形驅動層面進行探索,未來期望不用插件而是直接兼容3D,為3D內容生態構建提供更大便捷。
幾何原本葉霖在試用聯想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后表示,該顯示器無縫兼容目前所有軟件系統桌面、兼容專業彩色解決方案流程,可以隨時切換2D/3D顯示,“這對于業界來說是令人非常激動的解決方案!”在發布會現場,幾何原來帶來了Autodesk VRED的3D顯示效果演示,用戶可以通過鼠標放大縮小所有的細節,實現實時3D可視化,畫面漂亮逼真,可以說為高端工業設計的可視化帶來了顛覆性方案。
產業數字化的新增長路徑
在AIGC 3D即將爆發和2D/3D混合顯示器普及的背景下,產業數字化將迎來新的增長路徑,這一次不再是一個完全孤立的VR頭顯,而就是日常使用的顯示器,但額外增加了3D顯示能力而打開了增長的第二曲線。
聯想集團顯示業務高級產品經理孫寧在發布會上表示,聯想ThinkVision裸眼2D/3D顯示器聚焦四大多維混合顯示應用場景——教育/培訓、內容創作/設計、遠程協同/會議及影音娛樂場景,不僅為視覺工作和體驗需求提供創新性解決方案,還能與工作、學習和生活自然融合。
在教育/培訓方面,有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職業教育市場將突破萬億規模,這為裸眼3D顯示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江西科駿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駿實業)不斷探索虛擬現實(VR)、裸眼3D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的結合,已連續四年獲評中國VR50強,是教育部與江西省共建的國家級虛擬仿真示范實訓基地運營單位。科駿實業中國區市場部總經理蘇文濤在發布上展示了裸眼3D顯示器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實際應用,分別覆蓋虛擬仿真教育與實訓、教學和實驗、技能培訓和比賽、3D內容生產等場景。
當前,普職分流已成為一種明顯的趨勢,僅有一半的學生有機會升入高中,另一半學生則進入職業教育,未來將加入產業成為新一代產業工人。采用2D/ 裸眼3D顯示器,不僅有效解決了產業工人培養的“高成本、高風險、高投入”和“難觀摩、難實施、難再現”問題,而且顯示器比頭顯有更長的生命周期以及更自然的顯示方式,更適合職業教育場景。同時裸眼3D顯示也能加快數字化人才的培養,為產業數字化輸送更多人才。
對于3D內容創作或設計者來說,聯想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的2D/3D兼容功能,在同一臺設備上即可實現2D設計制作與3D校準檢查,簡化便捷的制作流程大幅節省時間和費用,幫助作者更高效出色地輸出優質內容。在遠程會議或協同辦公場景中,可根據內容形式支持2D/3D個性化展示,例如向客戶多角度展示產品3D模型,沉浸式效果充分展現細節。娛樂場景則更加勝任,海量娛樂資源都可以一鍵實現 3D化,帶來逼真的體驗。
???????
3D互聯網還在打開更大的商業價值空間。2023年10月,騰訊研究院發布了《全真互聯產業研究報告:3D滲透多行業多場景,產業鏈趨于成熟》報告,指出AI驅動、全真互聯、深入產業是下一代互聯網的三大趨勢,其中的“全真互聯”指的是互聯網信息載體從過去的圖文轉向三維立體式呈現。全真互聯是下一代互聯網中非常重要組成部分,而2D設備仍是用戶首選的硬件,AIGC將大幅提高3D內容創作效率。
在下一代互聯網的帶動下,文旅、營銷、金融、醫療、數字孿生等將廣泛受益裸眼3D顯示。在文旅方面,裸眼3D等可跨時空探索百年歷史地理風貌;在文保方面,數字博物館已經成為網紅項目;在營銷方面,裸眼3D能夠讓用戶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了解產品、理解品牌定位,推進消費決策、促進到店,例如線上3D云展廳就為汽車行業帶來創新的營銷解決方案;在數字孿生方面,3D數字工廠能夠更有效打破數據孤島,促進生產決策;在醫療方面,裸眼3D可以更好地促進醫患溝通以及遠程會診……
從AIGC 3D到2D/3D混合顯示,在云計算大廠、AI公司、硬件設備制造商以及更多軟件和系統公司的大力推動下,將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將加入這一產業數字化的新增長路徑。在聯想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發布會上,聯想宣布了一項面向合作伙伴的共創計劃,將支持全國范圍內相關行業的合作伙伴免費體驗裸眼3D顯示器一周,大力拉動合作伙伴創新生態。
【全文總結】在全球,裸眼3D仍處于起步階段。在中國,聯想的2D/3D混合顯示將推進裸眼3D顯示行業實現從0到1的跨越。更重要的是,2D/3D混合顯示將成為產業數字化的下一個生產力平臺,通過在現有場景中高效嵌入3D能力,將廣泛啟動新場景。可以預見的是,2024年AIGC 3D與裸眼3D以及2D/3D混合顯示的“雙向奔赴”,將激發產業數字化的全新聯想!(文/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