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名截止的前一天,我嘗試進行了報名。到那時,已有11,000個隊伍注冊參賽。在我的了解中,在數模比賽中除了國賽美賽外,幾乎沒有其他競賽的參賽隊伍數量能與此相媲美。即便不考慮賽題的難度和認可度,亞太地區的這場競賽在熱度和參賽隊伍數量上已經位列第三。在本文中,我將以這次競賽的C題進行詳細的思路介紹,分享我目前收集到的相關數據集,以助力參賽者。
C題本質就是找新能源汽車數據,并根據數據進行相關分析的問題。這樣的找數據分析數據的命題方式就是美賽DEF題的常態。這個題目的所需要的數據其實與今年五月份長三角B題高度相仿。因此,已經將當時的數據拿了過來進行了整理匯總,現在的數據如系所示,
大家可以在以下的鏈接中自行下載使用亞太數據集分享鏈接:https://pan.baidu.com/s/193xrFgMzem369Hhzcpt2yA?提取碼:sxjm
該問題以探索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EV)的發展及其對社會、環境和全球汽車產業的影響為背景,需要我們解決以下問題。
問題1:分析影響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建立數學模型,描述這些因素對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的影響。
問題一,本質可以看做構建指標評價體系。簡單來講就是需要確定后續的問題應該找什么樣數據,提前將這個評價體系指標確定。對于指標的選擇,一定要遵循三個詞十二個字不重不漏 科學客觀 可辨可測。大體意思就是找的指標需要能夠涵蓋這個問題的各方各面,同時指標之間還不能有重疊,要客觀的選取指標,同時找到的指標要能夠數據化,可以進行后續分析才可以。
注:這里就是裝裝樣子,真正的指標就是我們找到了什么,就構建什么樣的指標評價體系。這并不是取決于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指標,而是我們找到了什么樣的數據。用數據去說話。
問題2:收集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行業發展數據,建立一個數學模型,以描述和預測未來10年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發展情況。
問題二,本質就是預測模型,需要建立預測模型對未來10年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情況。預測模型,對于這里選擇什么樣的預測模型都是可以的。模型的選擇沒有對錯而言,只要選擇的是預測模型就是可以的。
注:簡單的可以直接進行回歸預測。復雜的可以根據收集的數據使用機器學習進行月都是可以的。前者更加注重問題模型的整體性,后者模型更加高級。想要融合兩者,可以使用加權平均預測。
問題3:收集數據,建立數學模型,分析新能源電動汽車對全球傳統能源汽車產業的影響。
問題三,本質分析新能源電動汽車對全球傳統能源汽車產業的影響,簡單來做就可以考慮全球汽車銷量數據(傳統與新能源)、市場占有率、價格趨勢等。對新能源電動汽車對全球傳統能源汽車二者的相關性進行分析,根據分布方式選擇合適的指標進行分析即可,例如對于正態分布數列,使用person相關系數,對非正態分布spearman可以使用spearman相關系數。進階做法,可以嘗試博弈論模型,來分析兩者間的競爭和影響。
問題4:一些國家制定了一系列針對中國抵制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的政策。建立數學模型,分析這些政策對我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的影響。
問題四,本質為評價模型,可以利用給出數據匯中,一些政策相關的數據,與問題三相同,進行相關性分析,分析政策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影響。也可以將政策之前的數據進行預測,比較有了政策和沒有政策對于數據的影響。
問題5:分析城市新能源電動汽車(包括電動公交車)電氣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假設城市人口為100萬,則提供該模型的計算結果。
問題五,正中下懷。我們收集的數據都是來自長三角數模競賽的數據,當時的賽題有部分需要計算長三角地區的情況,現在我們就可以利用給出的數據以二氧化碳相關指標為環境因素,與其他指標構建評價模型即可。
問題6:根據問題5的結論,給公民寫一封公開信,宣傳世界各地對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好處和電動汽車行業的貢獻。
非技術型文章,各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