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求職方向:web前端
技術棧:vue2、springboot(學校開過課,簡單的學習過)
實習經歷:兩段,但都是實訓類的,說白了就是類似培訓,每次面試官問起時我也會坦誠交代,面試官也不會因為這個卡我
學歷:211本
專業:軟件工程
基礎:一開始有一些前端的基礎,照著b站做過一個vue2的電商項目,但基本就到此為止了,一些深入的東西都不會,八股也沒背,算法也沒刷幾道,刷過的也都忘記了,甚至之前做的項目也記得不是很清,可以算是幾乎零基礎開始
開始
求職的開始可以追溯到23年五月份,我當時大三下學期末,一位同學內推我進他實習的公司,那時候我才開始制作簡歷,想方設法在上面湊字數,勉勉強強湊了一頁,就這樣投了出去。
運氣好的是,簡歷初篩通過了,沒有筆試,就約了我面試,同學告訴我多背八股,但當時我完全把握不住考察的重心,再加上時間不充裕,草草背了幾道就上戰場了,不出意料,問題一個也回答不上來,都是一些很簡單的問題,比如:說一下HTTP(我只蹦出來一句超文本傳輸協議就沒了,面試官一臉問號)、說說ES6新特性(說完let const就想不起來了),就這樣面了十分多鐘,面試官建議我多抓基礎,八股也要準備,項目理解不透徹,建議再多看看,接著就關閉了會議,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面試就這樣結束了,完敗。
這次面試完,我沒有灰心,但也沒有上心,每天該吃吃該喝喝,后來也有另一位同學家中親戚的公司要招前端,讓我投一下試試,結果以技術棧不匹配為由一分鐘就結束了。
在這之后我擺爛了一段時間,當時學校宿舍沒有空調,太熱了,和朋友在外面租了房子,享受了一段時間的愜意生活,直到七月中下旬,我們來到了學校安排的基地
逐漸走上正軌
所謂基地,就是給我們進行前端培訓,會從最基礎的三大件講起,我覺得太基礎了,就自顧自地學習,當時還不知道該怎么學,就隨便從網上找八股文去背,這樣下來一段時間,發現效果不是很好。
發現問題
基地在南方,對于剛來這邊的北方孩子來說,第一感覺就是潮濕,加上正值七八月份,每天就和生活在蒸籠中一樣,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到了基地會有階段性考試,在講完html、css后也安排了對應的考試,機考,八股文問答為主,當時我自認為準備的還不錯,但考試一開始我就傻眼了,很多我不會的問題,只得去網上一個個查,當時就明白了,可能是我準備的還不夠細致,我需要一套更完整規范的流程來準備這次的秋招。
劃分考試范圍
找工作其實也是考試,但考察的不僅僅是知識點的記憶,還考察你有沒有對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并且能做到舉一反三,此外,實戰能力也在考察范圍,包括實現業務需求的能力和算法解題能力,于是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 八股文——常規面試題
- 業務需求——一些場景(例如虛擬列表、懶加載實現等)
- 算法解題——力扣
制定學習計劃
八股文背了又忘?
算法題刷了又忘?
項目也是看了又忘?
這其實都是沒有合理制定學習計劃的后果
學習計劃,重點其實不在于學習,而是在于復習,有時候跑得太快 ,會忘記沿途的景色,于是我們需要靜下心來,慢慢走。
我最推薦的復習方式是遵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記憶,它可以很科學有效的幫助我們進行知識的復習,反復記憶,最終才能持久
具體實操呢,我是用滴答清單app來做的,不過要提前注意的是,滴答清單會有任務上限,超出后就需要開會員了,不過為了學習順利,我想都沒想就開了包年。(這里不是推銷,應該也有其他軟件可以做到,小伙伴們可以自行查找哦)
使用方式:
在里面還可以切換任務顯示的方式,小伙伴們可以去自行探索哦
從七月下旬到十一月下旬,我總共記錄了三百多條任務:
一些比較早的任務已經重復了九次以上:
注意,之所以我要花錢用工具來替我記錄,而不是自己去推算哪天該復習哪部分知識,是因為時間很寶貴,我們不應該把大量的時間都浪費在制定計劃上,而是應該將精力都落實到其中的知識上去,爭分奪秒
我這個方法可能不是效率最高的,但我敢說是能起作用的,如果你還在被開頭的三個“忘”而困擾,不妨嘗試一下。
尋找學習內容
我們有了學習的方案,就要去找學習的內容,這時候就要借助網絡的力量了
尋找八股文
八股文在網上隨處可見,但也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一些常考內容要優先準備,例如:vue組件通信的方式、說一說閉包、說一說你常用的數組方法…
那么我們如何去找常考內容呢?我有幾個小方法:
- 約面后去牛客或其他論壇找對應公司的面經
- 抖音會有模擬面試的主播,每晚可以刷一刷,遇到不會的問題就記錄一下,推薦兩個我看過的前端主播(哲玄前端、前端老周)(對了,還有一些抖音短視頻,比如渡一,沒事干都可以多刷刷)
- 如果你在培訓,重點抓住老師講的面試題,也都是重點
尋找算法題
算法題對我來說是很頭疼的一部分,因為此前基礎很弱,簡單題都很少能做出來,所以痛定思痛,開始搏!
- b站代碼隨想錄,卡哥講得屬實是好,由淺入深,因為前端對算法要求較低,所以每個專題我一般學完偏簡單一些的中等題就繼續下一個模塊
- 同樣別人的面經也很重要,面試前去找一找其他同學分享的面經,我就遇到過考出原題,簡直爽到起飛了好吧
尋找業務需求題
也就是讓你用JS或CSS實現對應的功能,比如寫一個呼吸效果的動畫、寫一個防抖或節流,這些都是對你前端技能的考察
- 主播有時候也會講,講到的就記下來
- 面經,還是面經!
- 短視頻(渡一短視頻確實講得好,有一些面試都考出來過原題,直接拿下)
- 牛客網上有專門的分欄
不刷不知道,一刷發現自己實戰能力真的弱,到現在我才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菜狗一條
好了,門路都摸清了,接下來就開始狠狠沉淀
堅持堅持堅持!
以上方法論都很清晰了,最后一個問題就是你能否堅持下去,前端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簡單,想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還是需要學習很多東西的,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堅持!
說說我的準備過程:
第一階段:7.21-9.14,這一階段還沒有完全進入學習狀態,學習時間大概是:周中上午9-12,午休兩個小時,下午14-17:30,吃個晚飯,晚上18:30-21:30,回宿舍,玩會飛車,這就是一天的生活了,總計學習3+3.5+3=9.5小時,算上一些瑣碎事情耽誤的時間,每天學習大概在8小時左右,這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階段:9.15-9.30,第二階段的開啟,得益于一次快手實習崗面試的拷打,這是我來了基地的第一次面試,本以為準備的還不錯,但狠狠地失敗了,負責面試的小姐姐人很好,還會引導我,最后總結的時候告訴我要注重基礎,光背八股是不可以的,我認真地記下了,洗個澡沖掉低落的心情,過了沒幾天開啟第二階段:9-12 14-22(晚飯有時候就買個東西帶回來吃,或者帶一些饃饃片去吃,邊吃還可以邊看一會兒課)
第三階段:10.1-11.19,在九月二十多號的時候,又接到了面試,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再加上他問的都比較簡單,基本上都能夠回答上來了,后續又約了二面,問的比較偏向實戰,所以答得不是很好,但聊著聊著面試官還蠻喜歡我的,就讓我過了,這次之后我的信心補回來一些了,于是準備更加全面的投入進去,游戲也卸載了。這一階段算是最苦的一個階段,時間安排大致如下:
- 國慶期間:11點起床,中午十二點吃個飯去教室,差不多下午一點開始學習,學到晚上十二點左右(晚上在樓下隨便吃點),回宿舍后再多學一會兒,基本每天在十二個小時,國慶八天總計學習100+h
- 上課期間:上午9-12,午休期間有時候看看技術視頻或求職技巧, 下午14-18 晚上18:30-24 回宿舍后再自己去陽臺學一會兒,學到一點多就準備睡覺,每天學習時長大概是:3+4+5.5+1=13.5小時
千萬不要覺得這些時間很長,我把一些筆試面試、投簡歷的時間都算進去了,如果刨除掉這些,每天可能只有8-9個小時是完全執行自己計劃的,差得多就要花更長的時間來補充,這個毅力還是要有的,切不可打魚曬網,要一鼓作氣,這四個月來我沒有給自己放過一天假,基本保證天天都能在教室看到我,頭發長了也不敢去剪,因為一次理發加上路程要花費一個多小時,也不敢看劇看電影打游戲刷抖音,因為要遠離這些會讓你上癮的東西,防止在自習時腦袋里蹦出來的都是游戲電視劇里的場景。在這個緊要關頭我們就要卯足了勁去沖,這樣才能一次上岸!
之所以19號后我的第三階段就結束了,是因為我的面試流程都差不多了,有五六家在池子里,保底offer也拿到了,薪資也比較滿意,最后也沖了一下大廠,技術面都通過了,就等最后的通知了,這也是我的第四階段:盡人事聽天命,做好最壞的打算,即使沒有hc也不要氣餒,至少我們努力過,接下來就放平心態,準備迎來人生的下一階段!
PS:程序員是一個要保持學習的職業,切不可以為這樣就結束了,終身的學習才是保持競爭力的基礎,不然到了哪個階段都不會順利的,時時都會面臨著新的危機,所以加油吧,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
結尾
南方的天在十一月漸涼了下來,有了秋天的感覺,這四個月用昏天黑地來形容我認為不過分,總共學習了一百多道算法題,平均每道題按計劃反復做了五六次,總結背誦了十三萬字的八股文,同樣,平均一個問題也反復記憶了六七回,秋招投了一兩百家公司,面了十幾次試,筆試更是做了無數場也掛了無數場,到現在只拿到了一個offer,不過我也很滿足了,畢竟和大二大三就出去實習的同學相比,我的基礎相對來說差了很多,項目經驗也比較少,知足常樂。
最近漸漸放慢了生活的節奏,每天的學習時間也縮短了一些,開始看一些技術以外的東西,有時間也會給筆友回回信,去湖邊看看日落,湖風吹過臉龐,一切都顯得那么不真實,就像是做了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