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引入目的:
為了方便用戶去使用;
該如何方便用戶使用網絡呢,即怎樣幫助用戶使用網絡?
1.用戶需要知道網絡資源所在的位置
2.網絡上資源一定是在資源子網的主機上
3.資源子網上的主機,在通信子網中用IP地址表述
4.必須給出一個合理易用的網絡主機描述的方法(對用戶來講)
描述網絡上主機的位置??數據鏈路層物理地址? 虛擬IP地址? ?應用層的域名
解決通過應用進程的交互來實現特定網絡應用的問題
應用層是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最頂層,是設計和建立見算計網絡的最終目的
1.1應用層結構
客戶/服務器方式(C/S)
客戶/服務器
- 客戶和服務器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兩個應用進程
- 客戶/服務器方式所描述的是進程之間服務和被服務的關系
- 客戶是服務請求方,服務器是服務提供方
- 服務器總是處于運行等待狀態,并等待客戶的服務請求。服務器具有固定端口號(例如HTTP服務器的默認端口號為80),而運行服務器的主機也具有固定的IP地址
基于
C/S
方式的應用服務通常是服務集中型的,即應用服務集在網絡中比客戶計算機少得多的服務器計算機上
由于一臺服務器計算機要為多個客戶機提供服務,在
C/S
應用中,常會出現服務器計算機跟不上眾多客戶機請求的情況- 為此,在
C/S
應用中,常用計算機群集(或服務器場)構建一個強大的虛擬服務器
對等方式(P2P方式)
1.2域名系統
為方便網絡用戶,對網絡的訪問遍歷,引入的一種主機位置的描述方法
1.域名構成:是一個字符串
2.域名系統作用
字符串描述的域名是給人用的,網絡協議中用到主機地址是IP
涉及到了一個域名與IP地址的轉換問題
如何通過域名獲取到IP地址;域名系統負責完成這個任務
www.nefu.edu.cn
域名系統:是一個分布式數據庫系統,記錄著域名與IP地址的對應關系,當需要將域名轉換成IP時,可以向域名數據庫系統發出查詢請求,并獲得查詢結果IP
為了讓域名數據庫系統更高效的工作,域名系統,按工作職責不同,設置了不同的域名數據庫服務器,簡稱為域名服務器,根域名服務器,區域(頂級)域名服務器,權限域名服務器,本地域名服務器
3.域名解析工作過程
迭代方式解析 ?遞歸方式解析
無論哪種方式,都要求助于根域名服務器
為此,為了減輕各域名服務器的工作負擔,可以采用緩存的形式記錄常用的域名與IP的映射關系;
www.nefu.edu.cn 域名字符串構成具有唯一性 ;不能同名;地址管理機構有專門的管理方案
1.3HTTP協議
1.HTTP協議負責傳輸網絡中的由HTML語言描述的網絡信息資源內容
2.HTTP語言:用于描述網絡資源內容的(網頁頁面內容)
3.HTTP協議特點:
1)HTTP協議是無連接,無狀態的協議
2)HTTP協議借助運輸層TCP協議完成數據的傳輸
4.HTTP協議工作過程
http://www.nefu.edu.cn:80/jwc/index.jsp
URL:www.nefu.edu.cn:80/jwc/index.jsp統一資源定位符
1)從URL中提取域名 www.nefu.edu.cn
2)向本地域名服務器發出解析請求,解析 www.nefu.edu.cn,獲得IP地址
3)本地主機向該IP地址發出TCP連接請求SYN=1
4)發出HTTP請求命令:Get
HTTP協議:用于傳輸HTML頁面資源的協議? ? index.html
1.協議工作應用層:無連接,無狀態的協議
2.協議借助于運輸層TCP完成運輸
3.協議工作過程:http://www.nefu.edu.cn:80/jwc/index.jsp
1)客戶進程IE瀏覽器 提取URL中域名 www.nefu.edu.cn
2)客戶進程啟動DNS查詢請求 www.nefu.edu.cn 對應的IP地址
啟動ARP地址解析協議,解析網關的地址,將請求內容交付給網關,網關要運行路由協議將請求轉發到這個服務器 8.8.8.8
3)獲取到IP地址后,TCP協議開始工作,向該IP地址發出連接建立請求SYN=1
4)發出HTTP的請求命令,Get 請求具體文件內容,發回查詢結果
5)客戶端瀏覽器進程負責解析HTML語言描述內容
1.4DHCP? ?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1.方便用戶(人)快捷的維護網絡參數
MAC地址 IP地址 MASK 子網掩碼 網關IP地址(與你連接路由器的地址)DNS地址解析協議(IP)
2.協議工作原理
1.5E_mail協議
1.方便用戶(人)的交流
SMTP? ? 發郵件的 POP3? ?收郵件協議? ? ?www下客戶端收發HTTP
1.6FTP協議
1.方便用戶(人)進行文件數據的共享
網盤的前身就是FTP服務器
二、習題
1.?(單選題, 3.5分)下列關于 FTP 協議的敘述中 ,錯誤的是_____。
- A. 數據連接在每次數據傳輸完畢后就關閉
- B. 控制連接在整個會話期間保持打開狀態
- C. 服務器與客戶端的 TCP 20 端口建立數據連接
- D. 客戶端與服務器的 TCP 21 端口建立控制連接
?FTP 協議使用控制連接和數據連接,控制連接存在于整個FTP 會話過程中 ,數據連接在每 次文件傳輸時才建立 ,傳輸結束就關閉 ,A 和 B 是正確的 。默認情況下 FTP 協議使用 TCP 20 端口進行數據連接 ,TCP 21 端口進行控制連接 。但是是否使用 TCP 20 端口建立數據連接與傳 輸模式有關 ,主動方式使用 TCP 20 端口,被動方式由服務器和客戶端自行協商決定 ,C 錯,D 對。所以選 C。
2.使用瀏覽器訪問某大學Web 網站主頁時,不可能使用到的協議是
- A. PPP
- B. ARP
- C. UDP
- D. SMTP
當接入網絡時可能會用到 PPP 協議,A 可能用到 1? 當計算機不知道某主機的 MAC 地址時, 用 IP 地址查詢相應的 MAC 地址時會用到 ARP 協議,B 可能用到:當訪問Web 網站時,若 DNS 緩沖沒有存儲相應域名的 IP 地址,用域名查詢相應的 IP 地址時要使用 DNS 協議,而 DNS 是基于 UDP 協議的,所以C 可能用到 :SMTP 只有使用郵件客戶端發送郵件 ,或是郵件服務器向別的郵件服務器發送郵件時才會用到 ,單純的訪問 Web 網頁不可能用到,選 D。
3.下列關于 SMTP 協議的敘述中 ,正確的是
I. 只支持傳輸 7 比特 ASCII 碼內容
II. 支持在郵件服務器之間發送郵件
III. 支持從用戶代理向郵件服務器發送郵件
IV. 支持從郵件服務器向用戶代理發送郵件
- A. 僅 I、II 和 III
- B. 僅 I、II 和 IV
- C. 僅 I、III和 IV
- D. 僅 II、III和 IV
根據下圖可知 ,SMTP 協議用于用戶代理向郵件服務器發送郵件 ,或在郵件服務器之間發送郵件 。SMTP 協議只支持傳輸 7 比特的 ASCII 碼內容。?
?4.?(單選題, 3.5分)
若用戶 1與用戶 2 之間發送和接收電子郵件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則圖中①、②、③階 段分別使用的應用層協議可以是
- A. SMTP、SMTP、 SMTP
- B. POP3、SMTP、POP3
- C. POP3 、SMTP、SMTP
- D. SMTP 、SMTP 、POP3
:SMTP 采用 “推” 的通信方式,在用戶代理向郵件服務器及郵件服務器之間發送郵件時 , SMTP 客戶主動將郵件 “推” 送到 SMTP 服務器 。而 POP3 采用 “拉” 的通信方式,當用戶讀取郵件時 ,用戶代理向郵件服務器發出請求 ,“拉”取用戶郵箱中的郵件 。
5.?(單選題, 3.5分)某自治系統內采用RIP 協議,若該自治系統內的路由器 Rl 收到其鄰居路由器 R2 的距 離矢量,距離矢量中包含信息 <netl , 16>,則能得出的結論是
- A. R2 可以經過 Rl 到達 netl ,跳數為 17
- B. R2 可以到達 netl ,跳數為16
- C. Rl 可以經過 R1 到達 netl ,跳數為 17
- D. Rl 不能經過 R2 到達 netl
Rl在收到信息并更新路由表后 ,若需要經過 R2 到達 netl ,則其跳數為 17,由于距離為 16 表示不可達 ,因此 Rl 不能經過 R2 到達 netl ,?? R2 也不可能到達 netl 。B、C 錯誤,D 正確。 而題目中并未給出 Rl? 向 R2 發送的信息,因此 A 也不正確。
?6.?(單選題, 3.5分)FTP 客戶和服務器間傳遞 FTP 命令時 ,使用的連接是
- A. 建立在 TCP 之上的控制連接
- B. 建立在 TCP 之上的數據連接
- C. 建立在 UDP 之上的控制連接
- D. 建立在 UDP 之上的數據連接
對于 FTP? 文件傳輸,為了保證可靠性,選擇 TCP 協議,排除 C、D。? FTP的控制信息是帶 外傳送的 ,也即 FTP 使用了一個分離的控制連接來傳送命令 ,故選 A。
7.?(單選題, 3.5分)下面關于客戶/服務器模型的描述,()存在錯誤。Ⅰ,客戶端必須知道服務器的地址,而服務器則不需要知道客戶端的地址,Ⅱ客戶端主要實現如何顯示信息與收集用戶的輸入,而服務器主要實現數據的處理,Ⅲ瀏覽器的顯示內容來自服務器,Ⅳ客戶端是請求方,即使連接建立后,服務器也不能主動發送數據。
- A. Ⅰ,Ⅳ
- B. Ⅲ,Ⅳ
- C. 只有Ⅳ
- D. 只有Ⅲ
Ⅳ中的描述是錯誤的,因為服務器在連接建立后可以主動發送數據。
8.?(單選題, 3.5分)假設所有域名服務器均采用迭代查詢方式進行域名解析。當H4訪問規范域名為www.abc.xyz.com的網站時,域名服務器201.1.1.1在完成該域名解析過程中,可能發出DNS查詢的最少和最多次數分別是?。
- A. 0,3
- B. 1,3
- C. 0,4
- D. 1,4
在迭代查詢方式中,域名服務器可能會最少發出0次查詢(如果已經緩存了該域名的解析結果),最多發出4次查詢(如果需要向根域名服務器、頂級域名服務器、次級域名服務器和最終的授權域名服務器依次發出查詢)。因此,最少和最多次數分別是0和4。
9.?(單選題, 3.5分)FTP客戶端發起對FTP服務器連接的第一階段是建立(? ?)。
- A. 傳輸連接
- B. 數據連接
- C. 會話連接
- D. 控制連接
正確答案是D. 控制連接。
解析:FTP客戶端和FTP服務器之間的通信需要建立兩個連接:控制連接和數據連接。其中,控制連接用于傳輸控制信息(如命令、響應等),數據連接用于傳輸文件數據。在FTP客戶端發起對FTP服務器連接的第一階段,需要建立控制連接,因此選擇D. 控制連接。
10.?(單選題, 3.5分)不考慮NAT,在Internet中,IP數據報從源結點到目的結點可能需要經過多個網絡和路由器。整個傳輸過程中,IP數據報頭部中的()。
- A.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會發生變化
- B. 源地址可能變化而目的地址不會變化
- C. 源地址不會發生變化而目的地址可能會變化
- D.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可能發生變化
解析: IP數據報頭部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是在源結點創建數據包時確定的,并且在整個傳輸過程中不會被改變。而在NAT網絡中,源地址會被NAT設備改變,因此該題目明確指出了不考慮NAT情況下的IP數據包傳輸。因此,正確答案為A.
11.?(單選題, 3.5分)將數據從FTP服務器傳輸用戶主機上,稱為( )
- A. 數據下載
- B. 數據上傳
- C. 寬帶連接
- D. FTP服務
?解析:將數據從FTP服務器傳輸到用戶主機上稱為數據下載,將數據從用戶主機上傳到FTP服務器上稱為數據上傳。
12.?(單選題, 3.5分)無須轉換即可由 SMTP 協議直接傳輸的內容是
- A. JPEG 圖像
- B. MPEG 視頻
- C. EXE 文件
- D. ASCII 文
電子郵件出現得較早,當時的數據傳輸能力較弱,使用者們往往也不需要傳輸較大的圖片、視頻等 ,因此SMTP具有一些目前來看較為老舊的性質,例如限制所有郵件報文的體部分,只能采用 7 位ASCII來表示。在如今的傳輸過程中,如果傳輸了非文本文件,往往需要將這些多媒體文件重新編碼為ASCII 再傳輸。因此無須轉換即可傳輸的是ASCII文本,答案為 D。
13.?(單選題, 3.5分)通過 POP3 協議接收郵件時 ,使用的傳輸層服務類型是
- A. 無連接不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
- B. 無連接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
- C. 有連接不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
- D. 有連接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
答案解析:POP3 建立在 TCP 連接上 ,使用的是有連接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 。
15.?(單選題, 3.5分)
某瀏覽器發出的 HTTP 請求報文如下 :
GET /index.html HTTP/1.1 Host: www.test.edu.cn Connection: Close
Cookie: 123456
下列敘述中 ,錯誤的是
- A. 該瀏覽器請求瀏覽 index.html
- B. Index.html 存放在 www.test.edu.cn 上
- C. 該瀏覽器請求使用持續連接
- D. 該瀏覽器曾經瀏覽過 www.test.edu.cn
Connection :連接方式 ,Close 表明為非持續連接方式 ,keep-alive 表示持續連接方式 。Cookie 值是由服務器產生的 ,HTTP 請求報文中有 Cookie 報頭表示曾經訪問過 www.test.edu.cn 服務器。
16.?(單選題, 3.5分)假設連接R1、R2和R3之間的點對點鏈路使用地址 201.1.3.x/30, 當H 3訪問Web服務器S時, R 2轉發出去的封裝HTTP請求報文的IP分組是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它們分別是( D )。
- A. 192.168.3.251,130.18.10.1?
- B. 192.168.3.251,201.1.3.9
- C. 201.1.3.8,130.18.10.1?
- D. 201.1.3.10,130.18.10.1
答案解析:
從題圖可知,R2轉發出去的封裝HTTP請求報文的IP分組的源IP地址應該是NAT路由器R2接口L0的IP地址,目的IP地址應該是Web服務器S的IP地址130.18.10.1。
題目給定連接R1、R2和R3之間的點對點鏈路使用201.1.3.x/30地址,也就是網絡前綴為30比特,剩余2比特用于指明主機,這2比特為全0時表示網絡地址,2為全1時表示該網絡的廣播地址,其他組合(01和10)用于分配給主機或路由器。
在R1與R2互連的這段鏈路上,R1接口的IP地址為201.1.3.9,將該地址的前30比特固定不變,剩余2比特有以下四種組合:
00:這段鏈路的網絡地址,點分十進制形式為201.1.3.8;
11:這段鏈路的廣播地址,點分十進制形式為201.1.3.11;
01:R1在該段鏈路上的接口的IP地址,點分十進制形式為201.1.3.9;
10:R2在該段鏈路上的接口L0的IP地址,點分十進制形式為201.1.3.10;
綜上所述,選項D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