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分布式微服務架構

目錄

一、微服務簡介

1、分布式微服務架的誕生

2、微服務架構與SOA架構的區別

3、微服務框架引來的問題

二、服務通信

RESTful API:

消息隊列(如RabbitMQ、Kafka):

gRPC:

GraphQL:

Service Mesh(如Istio):

三、去中心化數據管理

1、獨立數據庫:

2、API暴露數據:

3、降低依賴關系:

4、靈活性和可維護性:

5、數據一致性:

6、安全性:

7、分布式事務的挑戰:

四、 自動化部署和擴展:

1. 獨立部署的優勢:

2. 自動化部署工具和流程:

3. 微服務的獨立擴展:

4. 彈性和容錯:

五、 彈性和容錯

1. 彈性的定義:

2. 容錯機制:

3. 彈性和容錯的目標:

4. 實現彈性的挑戰:

六、獨立團隊開發

1. 團隊獨立性:

2. 快速推出新功能:

3. 降低溝通成本:

4. 需要協同:

七、分布式治理

1. 服務注冊與發現:

2. 負載均衡:

3. 分布式追蹤:

4. 日志收集:

八、容器化

1. 容器的優勢:

2. 容器編排工具:

九、 DevOps文化

1. 協同開發與運維:

2. 持續交付:

3. 自動化測試:

4. 迭代改進:


一、微服務簡介

1、分布式微服務架的誕生

分布式微服務架構的演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沒有一個確切的“誕生”時間點。然而,可以追溯到過去十年左右,特別是隨著云計算和大規模Web應用的發展,人們對傳統單體架構的挑戰逐漸加深,推動了分布式微服務架構的興起。

以下是分布式微服務架構逐步演進的一些關鍵時刻和趨勢:

  1. 云計算的興起(2000年代中期至今): 云計算技術的發展為分布式架構提供了更好的基礎設施。云服務提供商(如AWS、Azure、Google Cloud)的出現使得開發者能夠更容易地構建、部署和管理分布式系統,無需過多關注底層的硬件和網絡。

  2. Web 2.0時代(2000年代初至今): 隨著Web應用的普及,對于更靈活、可伸縮、易于維護的架構需求逐漸增加。大型互聯網公司(如Google、Facebook、Netflix)開始探索微服務架構的概念,以適應不斷增長的用戶量和復雜的業務需求。

  3. 容器技術的崛起(2013年至今): Docker容器技術的崛起為分布式系統帶來了新的變革。容器提供了一種輕量級、一致性的環境,使得應用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中運行,同時容器編排工具(如Kubernetes)簡化了容器的管理和部署。

  4. 微服務的概念日益成熟(2010年代至今): 微服務架構的概念逐漸成熟并被廣泛傳播。Martin Fowler等人的著作對微服務的定義和實踐提供了理論基礎,使得開發者更容易理解和采用這種架構風格。

  5. Netflix的經驗分享(2015年): Netflix是微服務架構的早期采用者之一,他們在2015年開源了一系列與微服務相關的工具,包括Eureka(服務注冊與發現)、Hystrix(斷路器模式)等。這些工具為其他組織提供了實踐微服務的范本。

  6. 業界實踐和成功案例(2015年至今): 許多大型企業開始采用微服務架構,如Uber、Airbnb、Spotify等。這些企業通過成功實踐證明了微服務在應對復雜業務需求、提高可伸縮性和靈活性方面的優勢。

綜合這些趨勢和時刻,我們可以說,分布式微服務架構是在過去十年中逐漸形成的,并且在不斷地演進和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分布式微服務架構將繼續成為構建大規模、高可用性應用的主流架構之一。

2、微服務架構與SOA架構的區別

微服務架構(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和面向服務的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都是用于構建分布式系統的架構風格,但它們在許多方面存在區別。以下是微服務架構與SOA架構的一些主要區別:

  1. 規模和粒度:

    • 微服務架構: 微服務強調將應用拆分成小的、自治的服務,每個服務專注于解決特定的業務問題。微服務通常具有更小的粒度,每個服務都是獨立部署和擴展的。
    • SOA架構: SOA的服務通常更大,它將應用拆分為一系列的服務,但這些服務可以涵蓋較廣泛的功能。SOA服務通常被設計為復用,提供一組相關的功能。
  2. 獨立性和自治性:

    • 微服務架構: 微服務是獨立的實體,每個服務都有自己的數據庫、業務邏輯和用戶界面。微服務是自治的,可以獨立開發、測試、部署和擴展,服務之間的耦合度較低。
    • SOA架構: SOA服務通常是更集中式的,可能共享相同的基礎設施和數據庫。服務之間的協同更強,可能存在較高的耦合度。
  3. 通信協議:

    • 微服務架構: 微服務之間通常采用輕量級的通信協議,如HTTP/REST或消息隊列,以實現松散的耦合。
    • SOA架構: SOA服務通常使用更重型的協議,如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4. 數據管理:

    • 微服務架構: 微服務通常擁有自己的數據庫,服務之間通過API進行通信。每個微服務負責自己的數據管理。
    • SOA架構: SOA服務可能共享相同的數據存儲,數據管理更為集中。
  5. 技術棧:

    • 微服務架構: 微服務架構通常采用輕量級的技術棧,如Spring Boot、Node.js等,以支持獨立的服務。
    • SOA架構: SOA服務可能使用較為重量級的技術,如企業服務總線(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
  6. 部署和擴展:

    • 微服務架構: 微服務可以獨立部署和擴展,每個服務可以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 SOA架構: SOA服務的部署和擴展可能需要更多的協調,因為它們可能共享相同的基礎設施和資源。
  7. 目標和文化:

    • 微服務架構: 微服務強調團隊的自治和快速交付,鼓勵小團隊獨立工作,關注業務問題的解決。
    • SOA架構: SOA更強調企業的整體架構,服務的復用和集成,可能需要更多的中央規劃。

總體而言,微服務架構是SOA的一種演化形式,更加強調服務的獨立性和自治性,采用更輕量級的通信協議和技術棧。SOA則更多地關注服務的復用和集成,可能在一些情況下更適合大型企業的集中式需求。選擇使用哪種架構取決于具體的業務需求和組織文化。

3、微服務框架引來的問題

盡管微服務架構帶來了許多優勢,但也引發了一些挑戰和問題。以下是一些微服務架構可能面臨的問題:

  1. 分布式系統復雜性: 微服務將應用程序拆分成小的、自治的服務,但這也帶來了分布式系統的復雜性。服務之間的通信、數據一致性、事務管理等問題都需要謹慎處理。

  2. 服務間通信開銷: 微服務之間的通信是通過網絡進行的,可能導致一定的延遲和開銷。在大規模系統中,服務之間的通信成本可能會成為性能瓶頸。

  3. 服務發現和治理: 隨著服務數量的增加,服務的發現、注冊和管理變得更加復雜。需要有效的服務發現和治理機制來確保服務的可用性和穩定性。

  4. 數據一致性: 微服務通常有自己的數據存儲,這可能導致數據一致性的挑戰。在分布式環境中,確保數據的一致性變得更為復雜。

  5. 事務管理: 跨服務的事務管理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由于每個微服務都有自己的數據庫,跨多個服務的事務可能需要采用分布式事務或補償性事務的機制。

  6. 版本控制: 微服務的獨立部署可能導致服務版本的不一致。在系統中管理不同服務的兼容性和版本升級變得更加關鍵。

  7. 安全性: 微服務架構中需要處理跨服務的安全性問題。確保服務之間的通信是安全的,同時對每個服務進行適當的身份驗證和授權是一個挑戰。

  8. 分布式跟蹤和監控: 在微服務架構中,需要有效的工具和機制來進行分布式跟蹤和監控,以便快速定位和解決問題。

  9. 團隊結構和溝通: 微服務推崇小團隊獨立開發和部署,但這也要求團隊有更強的溝通和協作能力。如果團隊結構不合理或溝通不暢,可能導致服務之間的不一致和合作問題。

  10. 運維復雜性: 微服務的獨立部署和自治性帶來了更大的運維挑戰。需要有效的運維工具和流程來確保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用性。

二、服務通信

?微服務通過網絡進行通信,采用不同的通信協議,如RESTful API、消息隊列(例如RabbitMQ、Kafka)、gRPC等。RESTful API通常用于簡單的HTTP請求和響應,消息隊列則適用于異步通信,gRPC提供了高效的遠程過程調用。選擇適當的通信方式取決于業務需求和性能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微服務通信方式:

  1. RESTful API:

    • 特點: RESTful(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是一種基于HTTP協議的輕量級通信方式。它通過使用標準HTTP方法(GET、POST、PUT、DELETE等)來進行通信,資源通過URI進行標識,數據交換通常使用JSON或XML格式。
    • 優點: 簡單、易于理解和使用,適用于Web應用和移動應用。由于使用HTTP標準,與現有的Web基礎設施集成較為容易。
    • 適用場景: 同步請求和響應、簡單的CRUD操作、無狀態通信。
  2. 消息隊列(如RabbitMQ、Kafka):

    • 特點: 消息隊列提供了異步通信的方式,允許微服務之間通過消息進行解耦。生產者將消息發送到隊列,而消費者從隊列中獲取消息進行處理。常見的消息隊列包括RabbitMQ、Apache Kafka等。
    • 優點: 異步通信、解耦服務、提高系統的可伸縮性和彈性。
    • 適用場景: 事件驅動、異步處理、解耦合作的微服務。
  3. gRPC:

    • 特點: gRPC是一種高性能、開源的RPC(遠程過程調用)框架,基于Protocol Buffers進行通信。它支持多種編程語言,提供了強類型、雙向流、高效的遠程調用能力。
    • 優點: 高性能、多語言支持、強類型約定、支持雙向流通信。
    • 適用場景: 高性能要求、多語言支持、復雜服務間的遠程調用。
  4. GraphQL:

    • 特點: GraphQL是一種用于API的查詢語言,允許客戶端指定其需要的數據結構。與REST相比,GraphQL允許客戶端精確獲取所需的數據,避免了過度獲取和傳輸不必要的數據。
    • 優點: 靈活、精確獲取所需數據、減少網絡傳輸數據量。
    • 適用場景: 需要靈活數據獲取、前端需要多種數據組合的場景。
  5. Service Mesh(如Istio):

    • 特點: Service Mesh是一種用于處理服務間通信、監控和安全的基礎設施層。它通過在微服務之間插入輕量級代理(sidecar),提供負載均衡、故障恢復、安全等功能。
    • 優點: 提供了對微服務通信的全面控制和監控。
    • 適用場景: 復雜的微服務網絡、需要強大的監控和治理。

在選擇服務通信方式時,需要根據具體的業務場景和需求權衡各種優缺點。通常,不同的微服務可能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以滿足其特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三、去中心化數據管理

每個微服務都有自己的數據庫,這使得數據的管理更為分散。微服務通過API向外部暴露數據,而不是直接訪問其他微服務的數據庫。這種去中心化的數據管理降低了服務之間的依賴關系,提高了系統的靈活性和可維護性。

  1. 1、獨立數據庫:

    • 每個微服務維護著自己的獨立數據庫,這個數據庫與該服務的業務功能直接相關。每個微服務都有自己的數據模型和數據結構,這使得微服務可以更好地獨立開發、測試、部署和維護。
    • 服務的數據存儲可以選擇適合其需求的數據庫類型,例如關系型數據庫(MySQL、PostgreSQL)、NoSQL數據庫(MongoDB、Cassandra)等。
  2. 2、API暴露數據:

    • 微服務通過定義API向外部暴露數據,其他微服務可以通過這些API訪問需要的數據。這種方式通過明確的接口規范降低了服務之間的耦合度,每個微服務只需關注自己的數據模型和API。
    • 數據的訪問受到服務本身的控制,不同微服務之間可以采用標準化的協議和格式進行數據交互,如JSON或者XML。
  3. 3、降低依賴關系:

    • 微服務之間的依賴關系被降低到最小,因為它們不直接訪問彼此的數據庫。一個微服務只需知道如何使用其他服務提供的API,而不需要了解其內部數據存儲的具體細節。
    • 這種松耦合的設計使得系統更容易擴展,新增、修改或刪除一個微服務不會對其他微服務產生重大影響。
  4. 4、靈活性和可維護性:

    • 去中心化數據管理提高了系統的靈活性。每個微服務都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業務需求的數據存儲方式,而不受其他微服務的限制。
    • 可維護性也得到提高,因為更改一個微服務的數據模型或數據庫實現不會對整個系統造成連鎖影響。這使得開發團隊更容易推進自己的節奏,而不會受到其他團隊的制約。
  5. 5、數據一致性:

    • 由于每個微服務維護自己的數據存儲,數據的一致性可能需要通過一致性協議、事件驅動機制等手段來保障。微服務之間可能會采用異步事件或事務性的方式來確保數據一致性。
  6. 6、安全性:

    • 數據的訪問通過API進行,可以通過身份驗證和授權機制來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微服務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訪問控制,確保只有合適的服務或用戶能夠訪問其數據。
  7. 7、分布式事務的挑戰:

    • 由于微服務之間避免直接訪問彼此的數據庫,分布式事務可能成為一個挑戰。采用分布式事務需要謹慎處理,可以考慮補償性事務或分布式事務協調器等機制。

四、 自動化部署和擴展:

微服務的獨立性使得它們可以獨立部署,不影響系統的其他部分。采用自動化工具和流程,如持續集成和持續交付(CI/CD),可以實現自動化部署。此外,每個微服務都可以根據負載的變化進行獨立的擴展,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可伸縮性。

1. 獨立部署的優勢:

微服務的獨立性使得每個服務都可以獨立開發、測試、部署,不影響系統的其他部分。這種獨立性通過自動化工具和流程實現持續集成和持續交付(CI/CD),使得代碼變更可以快速、可靠地部署到生產環境。

2. 自動化部署工具和流程:

采用自動化工具,如Jenkins、Travis CI等,配合版本控制系統(如Git),實現自動化的構建、測試和部署。CI/CD流程可以自動觸發,確保代碼變更經過全面測試后能夠被快速推送到生產環境。

3. 微服務的獨立擴展:

每個微服務都可以根據自身負載情況獨立擴展,無需整體系統的停機或重啟。采用容器化技術(如Docker)可以更加靈活地進行擴展,提高系統的可伸縮性。自動化擴展可以根據實時負載情況進行動態調整,確保系統在高峰時段能夠應對更大的請求量。

4. 彈性和容錯:

在自動化部署和擴展的同時,引入彈性和容錯機制是至關重要的。斷路器模式、重試機制、降級策略等可以幫助系統在面對服務故障或異常情況時保持穩定性。這些機制有助于提高系統的魯棒性,確保即便部分服務發生問題,整個系統仍能正常運行。

五、 彈性和容錯

?彈性是分布式微服務架構的關鍵特性,能夠在面對部分組件故障時保持系統的穩定性。引入容錯機制,如斷路器模式、重試、降級,有助于處理服務間通信的錯誤和異常情況,提高系統的健壯性。

1. 彈性的定義:

彈性是指系統在面對異常情況時,能夠適應性地調整自身的行為,保持穩定性。在微服務架構中,彈性體現在對服務故障、高負載、網絡問題等情況的適應性處理。

2. 容錯機制:

  • 斷路器模式: 當某個服務出現故障時,斷路器可以迅速中斷對該服務的訪問,避免連鎖故障。
  • 重試機制: 對于短暫的故障,通過重試可以嘗試恢復服務正常。
  • 降級策略: 在面對高負載時,可以通過降級策略臨時關閉某些功能,確保核心功能正常運行。

3. 彈性和容錯的目標:

  • 快速恢復: 系統應該盡快從異常狀態中恢復,減少影響范圍。
  • 透明處理: 彈性機制的處理過程對終端用戶來說應該是透明的,不應該暴露過多技術細節。
  • 適應性: 系統應該能夠根據不同的異常情況調整自身行為,保證在各種情況下都能夠提供可接受的性能。

4. 實現彈性的挑戰:

  • 分布式事務: 彈性機制的實現需要考慮分布式事務的問題,確保在異常情況下數據的一致性。
  • 監控和反饋: 彈性的實施需要監控系統的狀態,及時發現異常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六、獨立團隊開發

?每個微服務由獨立的團隊負責開發和維護,這使得團隊可以選擇最適合其需求的技術棧和開發方法。獨立團隊有助于提高開發效率,加速新功能的推出,并降低溝通和協作的成本。

1. 團隊獨立性:

每個微服務由獨立的團隊負責,這意味著團隊可以選擇最適合其需求的技術棧和開發方法,有更大的自主權。

2. 快速推出新功能:

獨立團隊開發有助于快速推出新功能,每個團隊專注于自己的微服務,無需等待其他團隊的進度。

3. 降低溝通成本:

團隊間的獨立性降低了溝通和協作的成本,每個團隊可以自主決策并推進項目,不會受到其他團隊的制約。

4. 需要協同:

盡管各團隊獨立開發,但仍需要一定的協同機制,確保各個微服務之間的接口和協作是無縫的。

七、分布式治理

分布式系統需要適當的治理工具,包括服務注冊與發現(如Consul、Eureka)、負載均衡(如Zuul、Nginx)、分布式追蹤(如Zipkin)、日志收集(如ELK Stack)等。這些工具有助于監控、管理和維護整個微服務生態系統。

1. 服務注冊與發現:

使用服務注冊與發現工具(如Consul、Eureka)實現微服務的動態注冊與發現,確保服務間的有效通信。

2. 負載均衡:

利用負載均衡工具(如Zuul、Nginx)平衡各個微服務的請求流量,提高整體系統的性能和穩定性。

3. 分布式追蹤:

采用分布式追蹤工具(如Zipkin)監控微服務間的調用關系,方便快速定位和解決問題。

4. 日志收集:

使用日志收集工具(如ELK Stack)對微服務的日志進行集中管理和分析,幫助排查問題和監控系統狀態。

八、容器化

微服務通常被打包成容器,如Docker容器。容器化提供了一致的運行環境,解決了“在我的機器上可以運行”的問題,并簡化了部署和維護的流程。容器編排工具,如Kubernetes,能夠有效地管理大規模容器化應用。

1. 容器的優勢:

將微服務打包成容器(如Docker),提供了一致的運行環境,解決了“在我的機器上可以運行”的問題。

2. 容器編排工具:

容器編排工具(如Kubernetes)可以有效地管理大規模容器化應用,實現自動化部署、擴展和負載均衡。

九、 DevOps文化

?與分布式微服務架構結合的是DevOps文化,它強調開發和運維團隊之間的協作、自動化工具的使用以及持續交付。DevOps文化有助于縮短軟件交付周期,降低發布風險,提高團隊的整體效率。

1. 協同開發與運維:

DevOps文化強調開發和運維團隊之間的協作,通過自動化工具和流程,實現開發、測試、部署和運維的高度集成。

2. 持續交付:

DevOps倡導持續交付,通過自動化流程實現快速、可靠的軟件交付,縮短發布周期,降低發布風險。

3. 自動化測試:

DevOps文化下,自動化測試是保障質量的關鍵步驟,通過自動化測試工具確保代碼變更不會引入大量錯誤。

4. 迭代改進:

DevOps文化注重迭代改進,通過監控和反饋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團隊的整體效率和產品質量。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165212.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165212.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165212.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Vector - CANoe - Vector Hardware Manager以太網

前面的文章中有介紹過基于Network based mode和channel base mode的環境配置,不過我們都是使用比較舊的辦法,在我使用了一段時間Vector Hardware Manager配置之后發現這個更加好用結合之前的配置方法,使用起來也更加的靈活,今天就…

HTML的學習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打算學習一下javascript 所以先從基礎的html語言開始 其實就是頭部 和身體 頭部控制整個 html的語言 title等 <html lang"en"> <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

61 權限提升-RedisPostgre令牌竊取進程注入

目錄 演示案例:Redis數據庫權限提升-計劃任務PostgreSQL數據庫權限提升Windows2008&7令牌竊取提升-本地Windows2003&10進程注入提升-本地pinjector進程注入工具針對-win2008以前操作系統pexec64 32進程注入工具針對-win2008及后操作系統- (佛系) 涉及資源: postgersql是…

面試送分題!“商品分類瀏覽”如何測試?

電商項目無論是工作中&#xff0c;還是面試中&#xff0c;都是一個高頻出現的詞。 面試官非常熱衷提問關于電商項目的問題。例如商品分類怎么測試&#xff1f;購物車怎么測試&#xff1f;訂單怎么測試&#xff1f;優惠券怎么測試&#xff1f;支付怎么測試&#xff1f;等等。 …

深度學習技術前沿:探索與挑戰

深度學習技術前沿&#xff1a;探索與挑戰 一、引言 近年來&#xff0c;深度學習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分支&#xff0c;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它憑借強大的學習能力和出色的性能&#xff0c;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眾多任務中展現出巨大潛力。本文將深入探討深…

Vue 2.0源碼分析-new Vue 發生了什么?

從入口代碼開始分析&#xff0c;我們先來分析 new Vue 背后發生了哪些事情。我們都知道&#xff0c;new 關鍵字在 Javascript 語言中代表實例化是一個對象&#xff0c;而 Vue 實際上是一個類&#xff0c;類在 Javascript 中是用 Function 來實現的&#xff0c;來看一下源碼&…

Hive csv文件導入Hive

一、如何把csv文件導入Hive (1) 在Hive中建立與csv相對應的表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tmp.tmp_wenxin_20231123 (redeem_code_id string comment )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MINATED BY , STORED AS TEXTFILE;創建了一張名為tmp_wenxin_20231123的hive表&am…

Ubuntu 22.04安裝vscode

要在Ubuntu 22.04安裝vscode&#xff0c;請完成這些步驟。 首先apt命令更新軟件包索引并安裝導入微軟GPG密鑰的依賴軟件。 更新&#xff0c;近期內執行過可忽略 sudo apt update安裝工具包 sudo apt install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apt-transport-https curl當導入GPG后…

jupyter notebook 不知道密碼,怎么登錄解決辦法

jupyter notebook 不知道密碼&#xff0c;怎么登錄解決辦法 1、 windows下&#xff0c;打開命令行&#xff0c;輸入jupyter notebook list &#xff1a; C:\Users\tom>jupyter notebook list Currently running servers: http://localhost:8888/?tokenee8bb2c28a89c8a24d…

【LeetCode刷題-鏈表】--61.旋轉鏈表

61.旋轉鏈表 方法&#xff1a; 記給定的鏈表的長度為n,注意當向右移動的次數k>n時&#xff0c;僅需要向右移動k mod n次即可&#xff0c;因為每n次移動都會讓鏈表變為原狀 將給定的鏈表連接成環&#xff0c;然后將指定位置斷開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Nginx模塊開發之http handler實現流量統計(1)

文章目錄 一、handler簡介二、Nginx handler模塊開發2.1、示例代碼2.2、編寫config文件2.3、編譯模塊到Nginx源碼中2.4、修改conf文件2.5、執行效果 三、Nginx的熱更新總結 一、handler簡介 Handler模塊就是接受來自客戶端的請求并產生輸出的模塊。 配置文件中使用location指令…

HBuilderX前端軟件社區+Thinkphp后端源碼

HBuilderX前端軟件社區thinkphp后端源碼&#xff0c;搭建好后臺在前端找到 util 這個文件把兩個js文件上面的填上自己的域名&#xff0c;登錄HBuilderX賬號沒有賬號就注冊賬號然后上傳文件即可。打包選擇發行 可以打包app或h5等等 后端設置運行目錄為public(重要)&#xff0c;…

大語言模型——BERT和GPT的那些事兒

前言 自然語言處理是人工智能的一個分支。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xff0c;有兩個相當著名的大語言模型——BERT和GPT。兩個模型是同一年提出的&#xff0c;那一年BERT以不可抵擋之勢&#xff0c;讓整個人工智能屆為之震動。據說當年BERT的影響力是GPT的十倍以上。而現在&#…

PCIE鏈路訓練-狀態機描述2

Configuration.Lanenum.Accept 如果use_modified_TS1_TS2_Ordered_Set為1&#xff0c;需要注意&#xff1a; &#xff08;1&#xff09;tx需要發送Modified TS1而不是正常的TS1&#xff1b; &#xff08;2&#xff09;rx端必須檢查是否收到Modified TS1&#xff08;注意一開…

第十七章總結

數據庫基礎 SQL語言 1、select 語句 select 語句用于從數據中檢索數據。語法如下&#xff1a; SELECT 搜選字段列表 FROM 數據表名 WHERE 條件表達式 GROUP BY 字段名 HAVING 條件表達式(指定分組的條件) ORDER BY 字段名[ASC|DESC] 2、insert 語句 insert 語句用于向表中插入新…

Ubuntu20.04 install pnpm

npm install -g pnpm referrence link: Installation | pnpmPrerequisiteshttps://pnpm.io/installation

TrustAsia亮相Matter開發者大會,榮獲Matter優秀賦能者獎

11月22日&#xff0c;由CSA&#xff08;連接標準聯盟&#xff09;中國成員組主辦&#xff0c;CSHIA承辦的“Matter中國區開發者大會2023” 于杭州舉行。 會上&#xff0c;連接標準聯盟中國成員組主席宿為民博士、連接標準聯盟亞洲區架構師楊莉女士、CSHIA秘書長|中智盟投資創始…

藍橋杯官網練習題(最長子序列)

題目描述 我們稱一個字符串S 包含字符串 T 是指 T 是 S 的一個子序列&#xff0c;即可以從字符串 S 中抽出若干個字符&#xff0c;它們按原來的順序組合成一個新的字符串與 T 完全一樣。 給定兩個字符串 S 和 T&#xff0c;請問 T 中從第一個字符開始最長連續多少個字…

LangChain的簡單使用介紹

??覺得內容不錯的話&#xff0c;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x1f60a;&#x1f60a;&#x1f60a;&#xff0c;后續會繼續輸入更多優質內容?? &#x1f449;有問題歡迎大家加關注私戳或者評論&#xff08;包括但不限于NLP算法相關&#xff0c;linux學習相關&#xff0c;讀研讀博…

idea里面常用插件

這里列出了一系列常用的 IntelliJ IDEA 插件&#xff0c;它們可以提高開發效率、簡化操作&#xff0c;以及幫助進行代碼分析和優化。以下是每個插件的簡要介紹&#xff1a; GenerateAllSetter&#xff1a;生成對象的所有 set 方法和 get 方法&#xff0c;方便對象之間的轉換。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