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G探險者。
平時我們在項目上一定都聽過加密和加簽,加密可能都好理解,知道它是保障的數據的機密性,那加簽是為了保障啥勒?它和加密有啥區別?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就來聊聊二者的區別。
加密(Encryption)和加簽名(Signing)這兩種技術在確保數據安全和完整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雖然這兩種技術常被提及,但它們各自的功能和應用卻有著明顯的差異。
1.加密:保護數據內容的機密性
加密是一種通過將數據轉換成不可讀形式的方法,以防止未授權的訪問。這一過程涉及使用密鑰(Key)將原始數據(明文)轉換為加密后的數據(密文)。
- 目的:?保護數據的機密性,確保只有授權的接收方能夠閱讀數據內容。
- 常用算法:?RSA、ECC(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等。
- 特點:?非對稱加密通常用于加密小量數據,如加密其他密鑰或密鑰交換,因為它相比對稱加密來說計算量更大。
加密分為兩類:
對稱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鑰進行數據的加密和解密。例如,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一種常用的對稱加密算法。
非對稱加密:?使用一對密鑰,其中公鑰用于加密,私鑰用于解密。RSA(Rivest-Shamir-Adleman)算法是非對稱加密的典型例子。
2. 加簽名:驗證數據來源和完整性
加簽名是一種用來驗證數字信息完整性和來源真實性的技術。通過使用私鑰生成簽名,然后使用相應的公鑰進行驗證。這個過程確保了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沒有被篡改,并且證實了數據來源的合法性。
- 目的:?驗證數據的完整性和來源的真實性,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未被篡改,并驗證發送方的身份。
- 密鑰使用:?簽名是使用發送方的私鑰生成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發送方的公鑰來驗證簽名,但只有發送方才能生成這個簽名。
- 常用算法:?RSA、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ECDSA(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等。
- 特點:?加簽名不對數據本身進行加密,而是生成一個小的、基于原始數據的數字指紋(通常通過哈希函數產生)。
3. 加密與加簽名的關系和區別
雖然加密和加簽名在保護信息安全方面共同作用,但它們的目的和應用有著本質的不同。
特性/操作 | 加密 (Encryption) | 加簽名 (Signing) |
---|---|---|
目的 | 保護數據的機密性。 | 驗證數據的完整性和來源的真實性。 |
工作方式 | 對稱加密使用同一密鑰進行加解密,非對稱加密使用公鑰加密和私鑰解密。 | 使用私鑰生成簽名,使用公鑰驗證簽名。 |
密鑰使用 | 對稱加密中同一密鑰用于加密和解密;非對稱加密中使用一對密鑰,公鑰加密,私鑰解密。 | 私鑰用于生成簽名,公鑰用于驗證簽名。 |
數據可見性 | 加密后的數據不可讀,只有擁有密鑰的人能解密查看原始數據。 | 簽名不影響數據的可讀性,任何人都可以讀取數據,但只有簽名者才能生成有效簽名。 |
安全目標 | 防止未授權訪問和閱讀數據內容。 | 確保數據未被篡改,并驗證數據來源的真實性。 |
應用場景 | 保護數據傳輸過程中的隱私(如加密郵件、文件、網絡數據等)。 | 確認數據的合法來源和完整性(如軟件更新驗證、文檔簽名、身份認證等)。 |
典型使用 | 敏感數據的存儲和傳輸,如個人信息、商業秘密等。 | 軟件分發、電子商務交易、數字合同等場景,確保數據和交易的安全性。 |
4. 小結
-
加密?側重于保護數據內容的機密性,使得數據內容僅對授權用戶可見。
公鑰加密,私鑰解密:在非對稱加密中,發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只有擁有對應私鑰的接收方能夠解密。這確保了只有特定的接收者能夠訪問加密數據。 -
加簽名則側重于驗證數據的完整性和來源的真實性,確保數據未被篡改且來源可靠。
私鑰加簽,公鑰驗簽:在數字簽名的過程中,發送方使用自己的私鑰對數據(或其哈希值)進行加簽。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發送方的公鑰來驗證簽名,以確認數據的完整性和發送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