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象語言 --- 電信號
抽象語言 --- 編碼
編碼 --- 二進制
二進制 --- 電信號
處理電信號
OSI/RM ---- 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 --- 1979 --- ISO --- 國際標準化組織
核心思想 --- 分層
應用層 --- 提供各種應用程序,抽象語言轉換成編碼,人機交互的接口
表示層 --- 編碼轉換成二進制
會話層 --- 維持網絡應用和網絡服務器之間會話連接
傳輸層 --- 實現端到端的傳輸 --- 應用到應用之間的傳輸 --- 端口號 --- 0 - 65535 --- 0一般
不作為傳輸層的端口號使用,所以,我們真實的端口號的取值范圍為1 - 65535。1 - 1023知
名端口號。 --- SPORT,DPORT
網絡層 --- 通過IP地址,實現主機之間的邏輯尋址。 --- SIP,DIP
獲取目標IP的方法:
1,直接知道服務器的IP地址
2,通過域名訪問服務器
3,通過應用程序訪問
4,通過廣播獲取
數據鏈路層 --- 將二進制轉換成電信號。通過MAC地址進行物理尋址 --- 在以太網協議中
MAC --- 48位二進制構成 --- 1,全球唯一;2,格式統一 --- SMAC,DMAC
獲取目標MAC地址的方法:
ARP --- 地址解析協議 --- 通過一種地址獲取另一種地址
正向ARP --- 通過IP地址獲取MAC地址
工作過程 --- 首先,主機以廣播的形式發送ARP請求報文。基于已知的IP地址獲取
MAC地址。所有收到廣播幀的設備都會先將數據包中的源IP地址和源MAC地址的
對應關系記錄在本地的 ARP緩存表 中。之后,再看請求的IP地址。如果請求的IP地
址是本地的IP地址,則將回復ARP應答報文。如果請求的IP地址不是本地的IP地
址,則將直接丟棄該數據包。之后,再次發送信息時,將優先查看本地的ARP緩存
表,如果存在記錄,則將按照記錄轉發;如果沒有記錄,則再發送ARP請求。
反向ARP --- 通過MAC地址獲取IP地址
免費ARP --- 利用的是正向ARP的工作原理,只不過請求的IP地址是自己的。
1,自我介紹;2,檢測地址沖突
物理層 --- 處理或傳輸電信號
TCP/IP模型 --- TCP/IP協議簇

? ? ?OSI七層參考模型?? ? ? ? ? ? ? ? ? ?TCP/IP標準模型 --- 四層模型? ? ? ? ? TCP/IP對等模型 --- 五層模型

封裝和解封轉
應用層
傳輸層 --- 端口號 --- TCP,UDP
網絡層 --- IP地址 --- IP協議
數據鏈路層 --- MAC地址 --- 以太網協議
物理層

PDU --- 協議數據單元
應用層 --- 報文
傳輸層 --- 段
網絡層 --- 包
數據鏈路層 --- 幀
物理層 --- 比特流
TCP/IP模型中可以支持跨層封裝,OSI中不行
跨層封裝出現的情況較少,一般出現在直連的設備之間。
跨四層封裝 --- 一般出現在直連路由設備之間
????????比如,OSPF協議就是跨四層封裝協議。????????89

跨三,四層封裝 --- 直連交換機之間 --- stp

Sof --- 幀首定界符
獲取IP地址方式:
1,手工獲取、2,通過DHCP自動獲取
DHCP ---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1,DHCP客戶端 --- 廣播包 --- DHCP-Discover
傳輸層 --- UDP --- SPORT:68 DPORT:67
網絡層 --- IP --- SIP:0.0.0.0 DIP:255.255.255.255
數據鏈路層 --- 以太網 --- SMAC:自己的MAC地址 DMAC:全F
交換機的轉發原理
交換機收到數據幀之后,首先先記錄源MAC地址和進入接 口的對應關系到MAC地址表中。之后看數據幀中的目標MAC地址,因為目標MAC 地址是全F,則將進行泛洪 --- 除了數據進入的接口外,所有接口都將轉發數據。
交換機泛洪的情況 :
1,廣播幀;2,組播幀;3,未知單播幀
1,廣播幀;2,組播幀;3,未知單播幀
PPP數據鏈路層協議報文:

PPP協議內部附屬協議 :

PPP點到點認證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