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近二十年保險業從信息化向數字化的演進過程,我們感受到了數字化轉型階段性成果漸成的喜悅,同時也深深的體會到數字化轉型在“痛并快樂著”的歷程中的種種艱辛。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我國保險市場的供需格局演變和外部環境承壓的影響,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正處在關鍵的十字路口。
中電金信長期致力于保險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探索耕耘及應用推廣,集結了一支優秀的保險咨詢與實施專家隊伍,依托中國電子金融級數字底座產品“源啟”,我們有能力一站式解決金融行業底層基礎軟硬件自主安全、架構升級和數字化轉型等難題,為保險行業帶來可以享用的深度定制的產品和服務。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演進過程猶如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的參禪《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針對保險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挑戰與問題,我們基于對近年監管與政策文件的研讀的基礎上探索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勢與方向,運用結構化的思維聚焦主要矛盾,透過現象抓本質,期望能夠幫助保險企業在提高監管合規性的同時穩步推動數字化轉型,并能從對監管的研究中發現機遇。
本白皮書的獨特優勢在于:
-
在詳細解讀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監管風向標基礎上,認真觀察生態圈政策動向、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分析行業被處罰案例、總結原因引以為戒;梳理因緊跟政策而獲益的動作、見賢思齊以乘東風之勢。
-
聚焦保險行業時下的熱點應用場景,重點討論保險與產業的數字化融合、數字化營銷及服務、開放生態、數據管理能力及底層支撐能力等,更具針對性幫助保險企業解除心中疑慮。
-
在轉型價值衡量及實踐之路的描述中,基于數字化投產比計算的參考模型,提出數字化轉型的改良版路徑,可借鑒性和實操性更強。
《保險業監管研究及數字化轉型方向探索白皮書》以保險數字化轉型為主旨,政策監管方向為指引,分四個部分進行內容闡述。
01?監管風向標解讀
首先詳細說明了本篇的指引性文件范圍和選取標準,重點明確了監管文件、保險企業、數字化轉型幾個詞匯的內涵;其次綜合對近年來監管政策性文件的理解,總結得出保險數字化轉型七大關鍵詞,分別是回歸本源、合規經營、扶持產業、控制風險、創新發展、生態共贏和社會責任,這七大關鍵詞有代表性、全面性的概括了保險行業經營的方向。
02?行業動態觀察
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通過觀察生態圈政策動向(即與保險相關的其他行業)、觀察監管處罰、觀察緊跟政策而受益的動作,試圖對保險數字化轉型方向及方式方法有所啟發。二是從新保險合同準則IFRS17層面切入,重點關注落地實施層面端到端的技術選型與系統設計。三是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話題的討論,保險行業有不少龍頭公司率先響應號召,走在了國產替代趨勢的前列,給后來者以寶貴的經驗。
03?監管驅動下的數字化轉型方向探索
參照《數字中國整體建設布局規劃》,映射到保險行業,對數字化的內涵作出解讀,理解數字化由建設基礎、發展賦能、關鍵能力、發展環境和組織保障5大塊組成。而后面向未來的數字化保險行業,我們總結了“O+、生態+、數據+、政策+、合規+”幾個趨勢,“+”意味著不可或缺的賦能要素,也是保險公司可以深入思考的競爭力要素。基于此,我們結合具體案例總結歸納了監管驅動下數字化轉型的7類主題機遇,包括產業數字金融、數字化客戶營銷及服務、數字化開放生態建設、數字化風控與合規、企業架構能力建設、數據能力建設、數字底座與應用重構。
04?轉型價值衡量及實踐之路
在本章節中,我們首先提供了一個數字化投產比計算的參考模型,原理是將投入和產出分類細化思考,拆分到可衡量的維度上打分。接著,我們提出了數字化轉型的改良版路徑,從傳統的現狀-規劃-路線圖三步走,變成更直觀更可操作性的四步,也將確定量化目標的一步作為重點嵌入其中,希望引起重視。
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日新月異,白皮書從起筆到完成寫作發版的過程中也有不少新變化,我們不求文中每個內容都是對最新動態的解析,但求分析過程和解決方案提出的本身能啟發思考,帶來價值。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數字化轉型是整個行業共同的機遇,就如月照江川,無所不映,一川難成海,中電金信愿與保險產業生態伙伴一同攜手推進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