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安全測試是指對軟件的安全性能和安全缺陷進行檢測和評估的過程,目的是保證軟件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防止軟件受到惡意攻擊或者泄露敏感信息。
軟件安全測試要怎么測,主要取決于軟件的安全需求、風險和威脅。
在這我準備了一份軟件測試視頻教程(含接口、自動化、性能等),需要的可以直接在下方觀看,或者直接關注VX公眾號:互聯網雜貨鋪,這份測試文檔資料也打包在里面啦,免費領取!
軟件測試視頻教程觀看處:
軟件測試工程師大忌!盲目自學軟件測試真的會毀終生,能救一個是一個......
一般來說,軟件安全測試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靜態代碼檢查:使用自動化工具掃描軟件代碼,尋找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風險。
動態滲透測試:模擬攻擊行為,測試軟件的安全性和防御能力。
程序數據掃描:對軟件運行時的內存信息進行掃描,檢查是否存在緩沖區溢出等安全問題。
用戶認證測試:測試軟件的用戶權限和訪問控制是否合理和安全。
網絡安全測試:測試軟件的網絡通信是否加密和防護,是否有安全日志文件。
數據庫安全測試:測試軟件的數據庫是否具備備份和恢復的功能,是否對數據進行加密,是否有安全審計。
Web安全測試:測試軟件的Web應用是否有輸入驗證、身份驗證、授權、配置管理、異常管理、審計和日志記錄等安全功能。
軟件安全測試需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軟件的安全需求和標準,包括數據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認性、身份認證、授權、訪問控制、審計跟蹤、委托、隱私保護、安全管理等。
軟件的安全風險和威脅,包括常見的攻擊手段和漏洞類型,如內存溢出、SQL注入、XSS、輸入驗證等。
軟件的安全測試方法和工具,包括靜態分析、動態分析、模糊測試、滲透測試、漏洞掃描等。
軟件安全測試的一般流程如下:
前期交互:與客戶或開發者溝通,確認測試的目的、范圍、時間、資源、環境等。
信息收集:利用社會工程學、網絡搜索、源代碼審查等方式,收集目標軟件的相關信息,如開發者、架構、功能、接口、依賴等。
威脅建模:根據收集的信息,分析軟件可能面臨的威脅和風險,如數據泄露、權限繞過、拒絕服務等。
測試用例設計:根據軟件的安全需求和威脅模型,設計針對性的測試用例,覆蓋各種安全功能和漏洞場景。
測試執行:使用相應的測試方法和工具,執行測試用例,記錄測試結果和發現的問題。
測試報告:對測試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提出改進建議和修復方案,提交測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