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ms超時,或者再任何lane上檢測到Electrical Idle Exit;
B:
1.發送“receiver detection”之后沒有一個lane的接收邏輯被rx檢測到
2.不滿足條件c,比如兩次detection出現差別;?
C:發送端在沒有配置的lane上檢測到接收端。注意如果是有個別lane被檢測,但是這些lane的總數不是所有的lane數目, 那么等待12ms再次 un-configured上執行Receiver Detection sequence,如果結果和第一次相同就進入polling狀態,否則進入detect狀態;
D:
1.滿足條件(1)和(2)
(1)TX向對端發送至少1024個TS1序列(序列的link num和lane num均為pad,針對所有lane)
(2)在detect階段被detect到的所有lane,至少收到8個連續的training sequences,這些training sequences可以是
a:TS1序列,lane num和link num均為pad,Compliance Receive bit (bit 4 of Symbol 5) 是0;b:TS1序列,lane num和link num均為pad,Loopback bit (bit 2 of Symbol 5)是1;c:TS2序列,lane num和link num均為pad
2.如果經過24ms仍然不滿足1,那么滿足下列條件也可以進入Polling.Configuration狀態:
(1)任何一個被detect為receiver的lane收到8個連續的序列,并且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a:TS1序列,lane num和link num均為pad,Compliance Receive bit (bit 4 of Symbol 5) 是0;
b:TS1序列,lane num和link num均為pad,Loopback bit (bit 2 of Symbol 5)是1;
c:TS2序列,lane num和link num均為pad
(2)在收到一個TS1或TS2之后的任意通道上至少發送了1024個TS1.
3.如果任意lane仍然不滿足條件2(實際上2和3是并行條件,滿足其中一個即可),那么如果自進入 Polling.Active 狀態以來,有一定數量的通道上檢測到至少一次退出電氣空閑的現象(這個數量是預先設定的,只有超過這個數目的lane
滿足條件才認為滿足條件),那么也可以進入Polling.Configuration狀態(這是為了防止一個或者多個失效的發送端或者接收端導致鏈路不能能進行配置)。
E:當任意收到連續的8個TS2(link nun和lane num均為pad)并且自從收到TS2序列后至少發送了16個TS2序列;
F:不滿足E,48ms超時;
J:如果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可以進入loopback狀態:
(1)所有發送TS1的lane上,都收到了兩個連續的Loopback為1的TS1。-dsp/usp均滿足
(2)任意一共發送TS1的lane上收到了兩個連續的loopback為1的TS1,同時Enhanced Link Behavior Control比特為1。-dsp/usp均滿足
(3)一個能支持64GT/s的port收到了TS1,并且該TS1的Flit Mode Supported bit為1,the Supported Link Speeds域為10111b。-dsp/usp均滿足
注意:任意發送 Loopback 比特置位的端口將變成 Loopback master,而收到他們的端口將變成 Loopback slave。
(4)上層指示要求在detect為receiver的lane上發送的TS1或TS2,其中讓loopback bit置為1;-dsp/usp均滿足
K:
Dsp:上層指示要求在detect為receiver的lane上發送的TS1或TS2,其中讓disable bit置為1;
Usp:任何TS1的lane上收到了兩個連續的TS1,并且TS1的disable位為1;
I:
dsp:
(1)crosslink configuration不支持的情況下:任意lane,如果先收到了一個或者多個TS1,其link num和lane num都是pad,隨后又收到兩個連續的TS1,其中link num為具體數值,lane num為pad,那么滿足進入Configuration.Linkwidth.Accept狀態的條件;
(2)crosslink configuration支持,dsp可能轉變為usp,轉變后的狀態跳轉完全遵循usp的準則。
Usp(有問題??):
如果一些通道接收到了兩個連續的鏈路編號有效,通道編號為填充符號的 TS1,那么這個端口就會進入 Configuration.Linkwidth.Accept 子狀態
F:
-dsp/usp均滿足
24ms超時;
G: -dsp/usp均滿足
2ms超時或沒有鏈路可以配置或者所有lane上都收到了兩個連續的TS1,其中link num或者lane num鈞設為pad
H:
Dsp:
dsp不會在 Configuration.Linkwidth.Accept 子狀態長時間停留。一旦dsp收到了usp發送的必須數量的TS1(至少兩個連續的TS1),明確了鏈路寬度之后,DSP 會更新一些必須的內部狀態,發送通道編號不為填充字符的TS1,并立刻轉為 Configuration.Lanenum.Wait 狀態,等待 USP 確認通道編號分配。
Usp:
usp必須對dsp提出的通道編號分配做出響應。如果一個鏈路可以由多個link num和非pad TS1的通道合并組成,并且它們接收到兩個連續 TS1,其中鏈路編號相等,通道編號非pad,那么usp應該在可行的情況下,發送通道編號相同的TS1表示接受分配,或者在必要的時候回應不同的編號值提議。(比如應用了選配的通道順序翻轉特性時)。隨后跳入下個狀態。
L:
Dsp:
如果下述兩個條件之一滿足,那么跳轉到 Configuration.Lanenum.Accept 狀態:
(1)如果在所有通道上都接收到連續兩個TS1,它們攜帶的鏈路和通道編號都和dsp在這些通道上發送的一致。
(2)如果在任意一個檢測到接收方的通道上,接收到連續兩個TS1,它們的通道編號和剛進入本狀態時接收到的TS1中的數值不一致,并且至少有一些通道接收到了有效的鏈路編號。協議指出這種情況是通信雙方達成了一致,確定了雙方都能夠接收的鏈路寬度。這里對應協議中具體指的是a Lane number must have changed from when the Lanes most recently entered Configuration.Lanenum.Wait before a transition to Configuration.Lanenum.Accept can occur.也就是說針對這種收到了不同的TS1進入下個狀態的前提是最近進入Configuration.Lanenum.Wait狀態之后發生了lane num的change。
Usp:
如果下述兩個條件之一滿足,那么跳轉到 Configuration.Lanenum.Accept 狀態:
(1)如果在所有通道上都接收到連續兩個 TS2。
(2)如果在任意一個檢測到接收方的通道上,接收到連續兩個 TS1,它們的通道編號和剛進入本狀態時接收到的 TS1 中的數值不一致,并且至少有一些通道接收到了有效的鏈路編號。協議指出這種情況是通信雙方達成了一致,確定了雙方都能夠接收的鏈路寬度。
M:
觸發了上述的 2ms 超時事件,或者所有通道接收到兩個連續的 TS1,其鏈路和通道編號都為填充符號。-dsp/usp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