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Flink核心:Slot資源管理機制

TaskExecutorTask?和?Slot?

簡單來說,它們的關系可以比作:

  • TaskExecutor:一個工廠,擁有固定的生產資源。
  • TaskSlot:工廠里的一個工位。每個工位都預先分配了一份獨立的資源(主要是內存)。
  • Task:一份具體的生產訂單,需要在一個工位上被執行。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任務的完整生命周期,來詳細解釋它們的互動和資源分配過程。

整個分配過程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階段:Slot 預留?和?Task 提交執行

階段一:Slot 預留 (工位預訂)

在這個階段,還沒有真正的?Task,只是為即將到來的?Task?預訂一個“工位”。

  1. TaskExecutor?啟動并匯報資源TaskExecutor?啟動時,會根據配置創建?TaskSlotTable,它管理著此?TaskExecutor?擁有的所有?TaskSlot。同時,它會向?ResourceManager?注冊,并匯報自己有多少個可用的 Slot。
  2. JobMaster?請求資源:當一個 Flink 作業啟動時,JobMaster?會根據作業的并行度向?ResourceManager?請求所需數量的 Slot。
  3. ResourceManager?分配 SlotResourceManager?找到一個有空閑 Slot 的?TaskExecutor,并向該?TaskExecutor?發送一個?offerSlots?的 RPC 請求,指令它將一個或多個 Slot 分配給指定的?JobMaster
  4. TaskExecutor?預留 SlotTaskExecutor?收到?offerSlots?請求后,會在其?TaskSlotTable?中將對應的?TaskSlot?標記為“已分配”,并記錄下是為哪個?JobID?和?AllocationID?分配的。

資源分配點 1 (邏輯分配):在這個階段,發生的是邏輯上的資源預留TaskSlot?被“預訂”出去,但它內部的物理資源(如內存)還未被真正的計算任務占用。

階段二:Task 提交與執行 (訂單上產線)

當?JobMaster?準備好一個具體的計算任務(Task)后,它會將其發送到已經預留好的 Slot 上執行。

  1. JobMaster?提交 TaskJobMaster?調用?TaskExecutor?的?submitTask?方法,并傳遞一個?TaskDeploymentDescriptor?(TDD)。TDD 中包含了執行任務所需的一切信息,最關鍵的是?AllocationID,它指明了這個?Task?應該使用哪個之前預留的?Slot

  2. TaskExecutor?驗證并分配物理資源TaskExecutor?的 RPC 主線程接收到?submitTask?請求后,執行以下關鍵操作:

    • 驗證 Slot:使用 TDD 中的?AllocationID?在?taskSlotTable?中查找對應的?TaskSlot,確保該 Slot 確實存在并且處于活躍狀態。
    • 申請物理資源 (關鍵點):從?TaskSlotTable?中為這個 Slot 獲取專屬的?MemoryManager這是物理內存資源被正式分配給即將運行的 Task 的地方TaskExecutor?的總內存資源在啟動時就已經被劃分并分配給了各個?TaskSlot,這一步就是將特定 Slot 的那部分內存取出來。
    // ... existing code ...MemoryManager memoryManager;try {// 通過 AllocationID 從 TaskSlotTable 獲取此 Slot 專屬的內存管理器memoryManager = taskSlotTable.getTaskMemoryManager(tdd.getAllocationId());} catch (SlotNotFoundException e) {throw new TaskSubmissionException("Could not submit task.", e);}// 創建 Task 實例,并將內存管理器等資源注入Task task =new Task(// ...memoryManager,// ...);
    // ... existing code ...
    
  3. 創建并啟動 Task

    • 創建?Task?實例TaskExecutor?調用?new Task(...),將上一步獲取的?memoryManager?以及其他各種服務(如 IOManager, ShuffleEnvironment 等)作為參數傳入,創建出一個?Task?對象。
    • 關聯?Task?與?Slot:調用?taskSlotTable.addTask(task),這會在邏輯上將這個?Task?實例放入對應的?TaskSlot?中,表示該 Slot 當前正在執行這個 Task。
    • 申請 CPU 資源 (創建線程):調用?task.startTaskThread()。這個方法會創建一個新的 Java 線程來執行?Task?的?run()?方法。這是 CPU (線程) 資源被分配的地方
    // ... existing code ...boolean taskAdded;try {// 將 Task 對象添加到 Slot 中taskAdded = taskSlotTable.addTask(task);} catch (SlotNotFoundException | SlotNotActiveException e) {throw new TaskSubmissionException("Could not submit task.", e);}if (taskAdded) {// 為 Task 啟動一個新的執行線程task.startTaskThread();setupResultPartitionBookkeeping(tdd.getJobId(), tdd.getProducedPartitions(), task.getTerminationFuture());return CompletableFuture.completedFuture(Acknowledge.get());
    // ... existing code ...
    

總結

組件角色互動與資源分配
TaskExecutor工廠1. 管理 TaskSlotTable(工位列表)。
2. 接收 JobMaster 的 submitTask 指令(生產訂單)。
3. 為 Task 分配資源并啟動它。
TaskSlot工位1. 代表一份預先劃分好的資源(主要是內存)。
2. 狀態可以在“空閑”、“已分配”、“活躍”之間切換。
3. 一個 Task 在一個 Slot 中運行。
Task生產訂單1. 實際的計算單元,封裝了用戶代碼。
2. 在 submitTask 流程中被創建。
3. 消耗一個 Slot 的內存資源,并獨占一個新創建的線程。

總而言之,Slot?是 Flink 資源調度的基本單位,它代表了一份靜態的、預分配的資源。而?Task?是一個動態的執行實體,它在運行時被提交到指定的?Slot?中,并消耗該?Slot?的資源來完成計算。這個過程保證了不同任務之間的資源隔離。

slot怎么限制task資源

這里的“限制”并非指?TaskSlot?直接去修改?Thread?對象的某些屬性來限制其 CPU 或內存上限(Java 的?Thread?對象本身不直接提供這種操作系統級別的資源控制)。

相反,TaskSlot?的資源限制是通過將特定于槽的資源管理器(尤其是?MemoryManager)注入到?Task?中,并最終供?Task內部的?Invokable(實際執行用戶邏輯的單元)使用來實現的。

讓我們結合?Task.run()?->?Task.doRun()?->?Invokable.invoke()?的流程,以及一個具體的?Invokable?例子(比如?StreamTask,它是流處理作業中常見的?Invokable)來解釋:

核心流程:資源如何從?TaskSlot?流向?Invokable

  1. TaskSlot?擁有專屬資源:

    • 每個?TaskSlot?在創建時,會根據其?ResourceProfile?初始化一個?MemoryManager?實例。這個?MemoryManager?管理著該槽位可用的托管內存(Managed Memory)。
  2. Task?對象在創建時獲取槽位專屬?MemoryManager:

    • 在?TaskExecutor.submitTask(...)?方法中,當要為某個?AllocationID(代表一個槽位分配)創建一個?Task?對象時,會先從?TaskSlotTable?中獲取與該?AllocationID?對應的?TaskSlot?的?MemoryManager
    • 這個?MemoryManager?實例會作為構造參數傳遞給?Task?對象,并被?Task?對象保存在其成員變量?this.memoryManager?中。

      Task.java

      // ... (Task 構造函數參數列表)MemoryManager memManager, // 這個 memManager 是從 TaskSlotTable 獲取的,特定于某個 Slot
      // ...
      ) {// ...this.memoryManager = Preconditions.checkNotNull(memManager); // Task 保存了這個 Slot 的 MemoryManager// ...// 在構造函數的最后創建線程對象,但此時線程還未啟動executingThread = new Thread(TASK_THREADS_GROUP, this, taskNameWithSubtask);
      }
      
  3. Task.doRun()?中創建?Environment?并注入?MemoryManager:

    • Task.run()?調用?doRun()?時,在?doRun()?方法內部,會創建一個?Environment?對象(通常是?RuntimeEnvironment)。
    • 這個?Environment?對象是?Invokable?執行時所需各種服務和資源的上下文。
    • 關鍵點Task?對象中保存的那個槽位專屬的?this.memoryManager?會被傳遞給?RuntimeEnvironment?的構造函數。

      Task.java

      // ...
      private void doRun() {// ...Map<String, Future<Path>> distributedCacheEntries = new HashMap<>();TaskInvokable invokable = null;try {// ... (獲取 ClassLoader, ExecutionConfig 等) ...// 創建 Environment,注意 memoryManager 參數Environment env =new RuntimeEnvironment(jobId,jobType,vertexId,executionId,executionConfig,jobInfo,taskInfo,jobConfiguration,taskConfiguration,userCodeClassLoader,memoryManager, // <--- 這個就是 this.memoryManager,即 Slot 專屬的 MemoryManagersharedResources,ioManager,broadcastVariableManager,taskStateManager,// ... (更多參數) ...this, // Task 自身也作為參數,Invokable 可以通過 Environment 獲取 Task// ...);// ...
      
  4. Invokable?實例化并接收?Environment:

    • 接下來,doRun()?方法會加載并實例化具體的?Invokable?類(例如?org.apache.flink.streaming.runtime.tasks.StreamTask)。
    • 上面創建的?env?對象(包含了槽位專屬的?MemoryManager)會作為參數傳遞給?Invokable?的構造函數。

      Task.java

      // ...
      // 在 doRun() 方法中:// ...invokable =loadAndInstantiateInvokable(userCodeClassLoader.asClassLoader(), nameOfInvokableClass, env); // env 被傳入// ...
      
  5. Invokable.invoke()?中使用?Environment?提供的?MemoryManager:

    • 當?executingThread?執行?invokable.invoke()?時,Invokable?內部的邏輯(包括它所包含和執行的算子 Operators)如果需要申請托管內存(例如用于排序、哈希、緩存中間數據等),就會通過傳遞給它的?Environment?對象來獲取?MemoryManager
    • 以?StreamTask?為例:
      • StreamTask?繼承自?AbstractInvokable,它會持有?Environment?的引用。
      • 當?StreamTask?初始化其內部的?StreamOperator?鏈,或者當這些?StreamOperator?在處理數據時需要托管內存,它們會調用?environment.getMemoryManager()
      • 由于這個?environment?中的?MemoryManager?正是最初從?TaskSlot?獲取的那個特定實例,所以所有的內存分配請求都會由該槽位的?MemoryManager?來處理。
      • 如果請求的內存超出了該?MemoryManager?的容量(即超出了該?TaskSlot?分配的托管內存),MemoryManager?會拒絕分配或使請求阻塞。

總結一下“限制”如何體現:

  • 內存限制:?TaskSlot?的?MemoryManager?有預定義的內存大小。Invokable?通過?Environment?訪問這個?MemoryManager。因此,executingThread?在執行?Invokable?的代碼時,其托管 state 內存的使用量被嚴格限制在該?TaskSlot?的?MemoryManager?的容量之內。
  • CPU“限制” (間接): Flink 的槽位更多是邏輯并發單元。一個 TaskManager 上的槽位數量通常與可用的 CPU 核心數相關。雖然沒有硬性的 CPU 時間片限制在?Task?或?Thread?層面,但通過將任務分配到不同的槽位(即不同的?Task?對象,每個對象在一個獨立的?executingThread?中運行),可以實現 CPU 資源的并發利用。如果一個 TaskManager 過載(運行的任務過多),整體性能會下降,這是由操作系統調度和資源競爭決定的。Flink 依賴于合理的并行度配置和槽位數量來間接管理 CPU 使用。
  • 其他資源 (如網絡緩沖區): 類似地,ShuffleEnvironment(也通過?Environment?傳遞給?Invokable)負責網絡數據的輸入輸出。它管理的網絡緩沖區資源也是有限的,并與任務的配置和 TaskManager 的整體配置相關。

所以,盡管?executingThread?是一個普通的 Java 線程,但它執行的?Task?->?Invokable?的代碼路徑中,所有對特定槽位管理的關鍵資源(如托管內存)的訪問,都必須通過那個與?TaskSlot?綁定的資源管理器實例。這就是?TaskSlot?如何“限制”或“約束”在其上運行的線程對資源的使用。這是一種通過依賴注入資源句柄傳遞實現的間接但有效的控制。

TaskSlot詳解

TaskSlot? 代表了 TaskManager(工作節點)上的一個資源分配單元。理解它對于深入了解 Flink 的資源管理和任務調度至關重要。

在 Flink 的架構中:

  • TaskManager?是執行計算的節點。
  • 為了控制并發和隔離資源,每個 TaskManager 的資源被劃分為一個或多個?Slot (槽)
  • TaskSlot?類就是 Slot 在代碼中的具體實現。它是一個容器,可以持有一個或多個來自同一個作業(Job)的 Task。這些 Task 通常可以共享同一個 Slot 以提升資源利用率(這被稱為 Slot Sharing)。

簡單來說,TaskSlot?是 TaskManager 上一個被分配給特定作業的、擁有獨立資源的邏輯執行單元

我們來看一下?TaskSlot.java?中的關鍵字段,它們定義了一個?TaskSlot?的全部特征:

// ... existing code ...
public class TaskSlot<T extends TaskSlotPayload> implements AutoCloseableAsync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 = LoggerFactory.getLogger(TaskSlot.class);/** Index of the task slot. */private final int index;/**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for this slot. */private final ResourceProfile resourceProfile;/** Tasks running in this slot. */private final Map<ExecutionAttemptID, T> tasks;private final MemoryManager memoryManager;/** State of this slot. */private TaskSlotState state;/** Job id to which the slot has been allocated. */private final JobID jobId;/** Allocation id of this slot. */private final AllocationID allocationId;/** The closing future is completed when the slot is freed and closed. */private final CompletableFuture<Void> closingFuture;/** {@link Executor} for background actions, e.g. verify all managed memory released. */private final Executor asyncExecutor;// ... existing code ...
  • index: Slot 在 TaskManager 內的唯一索引(編號)。
  • resourceProfile: 描述此 Slot 擁有的資源,例如 CPU核心數、任務堆內存、 托管內存(Managed Memory) 等。這是 Flink 精細化資源管理的基礎。
  • tasks: 一個?Map?結構,用于存放當前正在此 Slot 中運行的所有 Task。Key 是?ExecutionAttemptID(任務的一次執行嘗試的唯一ID),Value 是?TaskSlotPayload?的實現(通常是?Task?對象)。
  • memoryManager:?每個?TaskSlot?擁有一個獨立的?MemoryManager?實例。這是實現 Slot 級別內存隔離的關鍵。它根據?resourceProfile?中定義的托管內存大小來創建,專門用于管理該 Slot 內所有 Task 的托管內存。
  • state: Slot 的當前狀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屬性,決定了 Slot 能執行哪些操作。
  • jobId: 標識這個 Slot 當前被分配給了哪個 Job。一個 Slot 在同一時間只能被分配給一個 Job。
  • allocationId:?分配ID。這是一個全局唯一的ID,用于標識 JobManager 對這個 Slot 的一次成功分配。后續 JobManager 和 TaskManager 之間關于此 Slot 的所有通信(如提交任務、釋放 Slot)都會帶上這個 ID,以確保操作的冪等性和正確性。
  • closingFuture: 一個?CompletableFuture,當這個 Slot 被完全關閉和資源釋放后,它會完成。
  • asyncExecutor: 用于執行一些異步后臺操作,比如檢查托管內存是否完全釋放。

TaskSlot?的生命周期與狀態機

TaskSlot?的行為由其內部狀態?TaskSlotState?嚴格控制。其主要狀態和轉換如下:

  • ALLOCATED?(已分配)

    • 當?TaskSlotTable?創建一個?TaskSlot?實例時,它的初始狀態就是?ALLOCATED
    • 這表示 ResourceManager 已經將這個 Slot 分配給了某個 JobManager,但 JobManager 可能還沒有開始正式使用它。
    • 在此狀態下,Slot 已經與一個?jobId?和?allocationId?綁定。
  • ACTIVE?(活躍)

    • 當 JobManager 確認要使用這個 Slot(通常是通過?offerSlots?交互后,或者直接提交任務時),TaskSlotTable?會調用?taskSlot.markActive()?方法,使其狀態從?ALLOCATED?變為?ACTIVE
    • 只有在?ACTIVE?狀態下,才能向該 Slot 添加任務?(add(T task)?方法會檢查此狀態)。
    // ... existing code ...
    public boolean markActive() {if (TaskSlotState.ALLOCATED == state || TaskSlotState.ACTIVE == state) {state = TaskSlotState.ACTIVE;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 ... existing code ...
    public boolean add(T task) {// ...Preconditions.checkState(TaskSlotState.ACTIVE == state, "The task slot is not in state active.");T oldTask = tasks.put(task.getExecutionId(), task);
    // ...
    
  • RELEASING?(釋放中)

    • 當需要釋放 Slot 時(例如 Job 結束、JobManager 心跳超時、TaskManager 主動釋放等),會調用?closeAsync()?方法。
    • 該方法會將狀態設置為?RELEASING,并開始清理流程。
    • 清理流程包括:
      1. 如果 Slot 中還有正在運行的 Task,會調用?task.failExternally(cause)?來取消它們。
      2. 等待所有 Task 的終止?Future?完成。
      3. 關閉該 Slot 專屬的?memoryManager,釋放托管內存。
      4. 完成?closingFuture,標志著 Slot 已被完全清理干凈。
    // ... existing code ...
    CompletableFuture<Void> closeAsync(Throwable cause) {if (!isReleasing()) {state = TaskSlotState.RELEASING;if (!isEmpty()) {// we couldn't free the task slot because it still contains task, fail the tasks// and set the slot state to releasing so that it gets eventually freedtasks.values().forEach(task -> task.failExternally(cause));}final CompletableFuture<Void> shutdownFuture =FutureUtils.waitForAll(tasks.values().stream().map(TaskSlotPayload::getTerminationFuture).collect(Collectors.toList())).thenRun(memoryManager::shutdown);verifyAllManagedMemoryIsReleasedAfter(shutdownFuture);FutureUtils.forward(shutdownFuture, closingFuture);}return closingFuture;
    }
    // ... existing code ...
    
  • Free (空閑):?TaskSlot?類本身沒有?FREE?狀態。一個 Slot 的“空閑”狀態是由其管理者?TaskSlotTable?來體現的。當一個?TaskSlot?被釋放并完成?closeAsync()?后,TaskSlotTable?會將其從已分配的 Slot 列表中移除,此時該 Slot 的物理資源(由其?index?標識)就變為空閑,可以被重新分配。

與其他組件的交互

TaskSlot?并非獨立工作,它與 Flink 的其他幾個核心組件緊密協作:

  • TaskSlotTable: 這是 TaskManager 上?TaskSlot?的“管理器”。它負責:

    • 持有 TaskManager 上所有的 Slot(包括已分配和空閑的)。
    • 響應 ResourceManager 的分配請求,創建?TaskSlot?實例并將其標記為?ALLOCATED
    • 響應 JobManager 的請求,將?TaskSlot?標記為?ACTIVE?或?INACTIVE
    • 在收到提交任務的請求時,根據?allocationId?找到對應的?TaskSlot,并將任務添加進去。
    • 管理 Slot 的超時,如果一個?ALLOCATED?的 Slot 長時間未被激活,TaskSlotTable?會將其超時并釋放。
  • TaskExecutor: TaskManager 的主服務類。它通過 RPC 接收來自 ResourceManager 和 JobManager 的命令,例如?requestSlotsubmitTaskfreeSlot?等。TaskExecutor?本身不直接操作?TaskSlot,而是將這些請求委托給?TaskSlotTable?來執行。

  • JobManager?/?JobMaster: 作業的管理者。它向 ResourceManager 請求 Slot,在獲取到 Slot 后,通過?offerSlots?機制與 TaskManager 確認,并通過?submitTask?將具體的任務部署到?TaskSlot?中執行。

slot 職責

TaskSlot?的核心職責和重要性,這些可能從單獨看這個類時不容易體會到。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TaskSlot?是 Flink 中物理資源的最小單元。

  • 資源容器: 每個?TaskSlot?都擁有一個明確的?ResourceProfile。這個?ResourceProfile?定義了該 Slot 能提供的具體資源量(CPU、堆內存、托管內存等)。當 JobManager 向 ResourceManager 請求資源時,它請求的就是一個或多個滿足特定?ResourceProfile?的 Slot。
  • 物理隔離的邊界: 雖然 Flink 的 Slot 默認不是像 CGroup 那樣嚴格的進程級隔離,但它在邏輯和資源上提供了一個邊界。一個 Slot 內的所有 Task 共享這個 Slot 的?ResourceProfile?所定義的資源。

TaskSlot?擁有獨立的托管內存(Managed Memory)

這是?TaskSlot?一個非常關鍵但容易被忽略的作用。請看構造函數和?createMemoryManager?方法:

// ... existing code ...public TaskSlot(
// ... existing code ...final ResourceProfile resourceProfile,
// ... existing code ...this.memoryManager = createMemoryManager(resourceProfile, memoryPageSize);
// ... existing code ...}
// ... existing code ...private static MemoryManager createMemoryManager(ResourceProfile resourceProfile, int pageSize) {return MemoryManager.create(resourceProfile.getManagedMemory().getBytes(), pageSize);}
}
  • 獨立的?MemoryManager: 每個?TaskSlot?實例都會根據其?resourceProfile?中定義的托管內存大小,創建一個完全獨立的?MemoryManager?實例
  • 內存隔離: 這意味著在一個?TaskSlot?中運行的所有 Task(它們可能屬于同一個 Job 的不同 Operator Chain)共享這一個?MemoryManager。它們只能在這個 Slot 的托管內存預算內申請和使用內存。這實現了 Slot 級別的托管內存隔離,防止一個 Slot 中的任務耗盡整個 TaskManager 的托管內存,影響其他 Slot 中的任務。
  • 生命周期綁定: 當?TaskSlot?被關閉時(closeAsync),它會負責關閉(shutdown)其內部的?MemoryManager,并檢查是否有內存泄漏(verifyAllManagedMemoryIsReleasedAfter)。

所以,TaskSlot 是一個擁有專屬托管內存池的執行容器

TaskSlot?內部維護了一個狀態機 (TaskSlotState),這對于管理 Slot 和其中任務的生命周期至關重要。

  • 狀態:?ALLOCATED,?ACTIVE,?RELEASING
  • ALLOCATED: Slot 已被 ResourceManager 分配給某個 Job,但 JobManager 還未正式使用它。
  • ACTIVE: JobManager 已經確認接收這個 Slot,并可以向其中部署 Task。add(T task)?方法中的?Preconditions.checkState(TaskSlotState.ACTIVE == state, ...)?檢查就是這個狀態機的體現。只有激活的 Slot 才能接收任務。
  • RELEASING: Slot 正在被釋放。它會等待內部所有任務執行完畢,然后清理資源(特別是?MemoryManager)。

這個狀態機確保了 Slot 在分配、使用、釋放過程中的行為一致性和正確性,防止了例如向一個正在被釋放的 Slot 中添加新任務等非法操作。

TaskSlot?封裝了 JobManager 和 TaskExecutor 之間關于一次資源分配的所有關鍵信息:

  • allocationId: 唯一標識這次分配。所有通信都圍繞這個 ID 進行。
  • jobId: 指明這個 Slot 分配給了哪個 Job。
  • index: 在 TaskExecutor 內的物理索引。

當 JobManager 向 TaskExecutor 提交任務時,任務描述中會包含?allocationIdTaskSlot?的?add?方法會嚴格檢查?jobId?和?allocationId?是否匹配,確保任務被正確地部署到了它被分配到的那個 Slot 中。這就像一張門票,只有票面信息(jobId,?allocationId)完全正確的任務才能進入這個場館(TaskSlot)。

因此,TaskSlot?遠比一個簡單的集合要復雜和重要。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

一個位于 TaskExecutor 上的、具有明確資源邊界(ResourceProfile)、擁有獨立托管內存池(MemoryManager)、并由狀態機(TaskSlotState)管理生命周期的物理執行容器。它是 Flink 資源調度和任務執行的基本單元,是連接邏輯調度(JobManager)和物理執行(TaskManager)的關鍵橋梁。

add?方法中的檢查,只是這個復雜實體對外暴露的一個入口。它的背后,是整個 Flink 的資源管理和任務執行模型在支撐。

slot不限制CPU

在單個 TaskManager 內部,Slot 目前不提供嚴格的 CPU 資源隔離。多個 Slot 上的不同任務會共享 TaskManager 所在主機的 CPU 核心。

CPU 資源的管理和限制主要體現在?調度層面?和?集群資源供給層面,而不是在單個 TaskManager 內部的運行時(Runtime)層面。

ResourceProfile?中可以定義所需的 CPU 核數。然而,在?TaskSlot?的實現中,你會發現它主要用?resourceProfile?來創建?MemoryManager?以隔離托管內存(Managed Memory),但并沒有任何代碼去綁定或限制線程到特定的 CPU 核心。

// ... existing code ...private static MemoryManager createMemoryManager(ResourceProfile resourceProfile, int pageSize) {return MemoryManager.create(resourceProfile.getManagedMemory().getBytes(), pageSize);}
// ... existing code ...

這個?resourceProfile?更像是一個 “標簽”或“聲明” ,它描述了這個 Slot 被分配時所滿足的資源規格。

?Flink 官方文檔的說明

docs/content/docs/concepts/flink-architecture.md?中有一段非常明確的解釋,印證了上述結論:

Each?task slot?represents a fixed subset of resources of the TaskManager. A TaskManager with three slots, for example, will dedicate 1/3 of its managed memory to each slot. Slotting the resources means that a subtask will not compete with subtasks from other jobs for managed memory, but instead has a certain amount of reserved managed memory.?Note that no CPU isolation happens here; currently slots only separate the managed memory of tasks.

這段話明確指出:目前 Slot 只隔離任務的托管內存,不進行 CPU 隔離。

既然運行時不隔離,那么?ResourceProfile?中定義的 CPU 核數有什么用呢?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階段:

A. 任務調度階段 (Scheduling)

當 JobManager 的 Scheduler 需要為一個 Task 分配 Slot 時,它會向 ResourceManager 請求一個滿足特定?ResourceProfile(包含 CPU 要求)的 Slot。ResourceManager 內部的?SlotManager(例如?FineGrainedSlotManager)會檢查當前已注冊的 TaskManager,看是否有空閑的 Slot 并且其所在的 TaskManager 整體資源能夠滿足這個 CPU 要求。

這個過程是基于記賬和匹配的,而不是物理隔離。例如,一個擁有 4 核 CPU 的 TaskManager,如果已經運行了兩個各需要 2 CPU 的任務,那么?SlotManager?就會認為這個 TaskManager 的 CPU 資源已經用完,不會再向它調度需要 CPU 的新任務。

B. 資源申請階段 (Resource Provisioning)

在與資源管理系統(如 YARN、Kubernetes)集成時,CPU 的限制作用最為明顯。

  1. JobManager 向 ResourceManager 請求一個需要 2 CPU 的 Slot。
  2. ResourceManager 的?SlotManager?發現當前沒有任何一個 TaskManager 能滿足這個需求。
  3. SlotManager?決定需要申請新的資源。它會向底層的資源管理器(YARN/Kubernetes)發起一個請求,要求啟動一個新的容器(Pod)。
  4. 在這個請求中,Flink 會明確告訴 YARN/Kubernetes,這個新容器需要?2個 vCores
  5. YARN/Kubernetes 接收到請求后,會啟動一個被限制使用 2 CPU 核心的容器,并在其中運行 Flink 的 TaskManager 進程。

在這種模式下,CPU 的隔離和限制是由外部的容器化技術在進程(TaskManager)級別實現的,而不是由 Flink 在進程內部的線程(Slot)級別實現的。

總結

  • Slot 不做 CPU 隔離:在同一個 TaskManager JVM 進程內,所有 Slot 中的任務線程會共享該進程能訪問的所有 CPU 核心,由操作系統和 JVM 進行調度。
  • CPU 是調度依據ResourceProfile?中的 CPU 核數是 Flink Scheduler 在做調度決策時的重要依據,用來計算和匹配資源。
  • CPU 限制在 TM 級別:在 YARN、Kubernetes 等環境中,CPU 資源的物理限制是作用于整個?TaskManager 容器上的,從而間接地控制了運行在其上的所有任務所能使用的 CPU 總量。

總結

TaskSlot?是 Flink 資源管理和任務執行的核心數據結構,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

  1. 資源單元: 它封裝了 TaskManager 上的一部分計算資源(CPU、內存),由?ResourceProfile?定義。
  2. 執行容器: 它是執行一個或多個 Task 的邏輯場所,通過?tasks?集合來管理這些 Task。
  3. 隔離邊界: 通過獨立的?MemoryManager,它為在其中運行的 Task 提供了托管內存的隔離,防止不同 Slot 間的內存干擾。
  4. 狀態驅動: 其行為由明確的狀態機(ALLOCATED,?ACTIVE,?RELEASING)控制,確保了操作的有序性和正確性。
  5. 通信憑證:?AllocationID?作為其唯一分配標識,是 JobManager 和 TaskManager 之間安全、可靠通信的基石。

通過?TaskSlot?的設計,Flink 實現了在一個 TaskManager 上同時運行來自不同作業的任務,并保證了它們之間的資源隔離。

    TaskSlotTableImpl

    TaskSlotTableImpl?是 Flink 中 TaskExecutor 的一個核心組件,它是接口?TaskSlotTable?的默認實現。顧名思義,它的主要職責是在 TaskExecutor 節點上管理所有的任務槽(TaskSlot),跟蹤它們的狀態,并管理在這些槽中運行的任務。

    TaskSlotTableImpl?可以看作是 TaskExecutor 內部的 "戶籍警",它精確地記錄了每個 "房間"(Slot)的 "居住" 情況。其核心職責包括:

    • Slot 管理:負責 Slot 的分配(allocateSlot)、釋放(freeSlot)、狀態變更(markSlotActive,?markSlotInactive)。它維護了靜態 Slot(啟動時就確定數量)和動態 Slot(按需分配)兩種模式。
    • Task 管理:當 Task 需要運行時,通過?addTask?方法將其注冊到對應的 Slot 中。當 Task 結束后,通過?removeTask?方法將其移除。它還提供了按?ExecutionAttemptID?或?JobID?查詢任務的方法。
    • 資源管理:通過?ResourceBudgetManager?(budgetManager?字段) 來跟蹤和管理整個 TaskExecutor 的資源(如 CPU、內存)。每次分配 Slot 時,會從中預留資源;釋放時則歸還。
    • 狀態報告:通過?createSlotReport?方法生成?SlotReport。這個報告會發送給 ResourceManager,讓 Flink 的 Master 節點了解當前 TaskExecutor 的 Slot 使用情況,以便進行任務調度。
    • 超時處理:與?TimerService?集成,為一個已分配但長時間未被使用的 Slot 設置超時。如果超時,會通過?SlotActions?接口通知 TaskExecutor 回收該 Slot,防止資源泄露。

    關鍵數據結構(字段)

    為了完成上述職責,TaskSlotTableImpl?內部維護了幾個關鍵的數據結構:

    • private final int numberSlots;

      • 定義了 TaskExecutor 啟動時配置的靜態 Slot 數量
    • private final Map<Integer, TaskSlot<T>> taskSlots;

      • 這是最核心的存儲結構,記錄了所有當前存在的 Slot(包括靜態和動態的)。Key 是 Slot 的索引(index),Value 是?TaskSlot?對象本身。TaskSlot?對象封裝了 Slot 的所有信息,如資源配置、狀態、內部運行的任務等。
    • private final Map<AllocationID, TaskSlot<T>> allocatedSlots;

      • 一個輔助性的 Map,用于通過?AllocationID?快速查找一個已經分配的?TaskSlotAllocationID?是 ResourceManager 分配 Slot 時生成的唯一標識。這在處理來自 JobManager 的請求時非常高效。
    • private final Map<ExecutionAttemptID, TaskSlotMapping<T>> taskSlotMappings;

      • 用于快速從一個具體的任務執行實例(ExecutionAttemptID)找到它所在的?TaskSlot。這在任務需要被移除或查詢時非常有用。
    • private final Map<JobID, Set<AllocationID>> slotsPerJob;

      • 按?JobID?對 Slot 進行分組,記錄了每個 Job 在這個 TaskExecutor 上分配了哪些 Slot。這在處理整個 Job 級別的操作(如 Job 結束時清理資源)時非常方便。
    • private final ResourceBudgetManager budgetManager;

      • 資源預算管理器,用于檢查分配 Slot 時是否有足夠的資源。
    • private final TimerService<AllocationID> timerService;

      • 定時器服務,用于處理 Slot 的超時邏輯。
    • private volatile State state;

      • TaskSlotTable?自身的狀態,有?CREATED,?RUNNING,?CLOSING,?CLOSED?四種,保證了其生命周期的正確管理。

    Slot 分配:?allocateSlot(...)

    // ... existing code ...@Overridepublic void allocateSlot(int requestedIndex,JobID jobId,AllocationID allocationId,ResourceProfile resourceProfile,Duration slotTimeout)throws SlotAllocationException {checkRunning();Preconditions.checkArgument(requestedIndex < numberSlots);// The negative requestIndex indicate that the SlotManager allocate a dynamic slot, we// transfer the index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not less than the numberSlots.int index = requestedIndex < 0 ? nextDynamicSlotIndex() : requestedIndex;ResourceProfile effectiveResourceProfile =resourceProfile.equals(ResourceProfile.UNKNOWN)? defaultSlotResourceProfile: resourceProfile;TaskSlot<T> taskSlot = allocatedSlots.get(allocationId);if (taskSlot != null) {
    // ... existing code ...throw new SlotAllocationException(
    // ... existing code ...} else if (isIndexAlreadyTaken(index)) {throw new SlotAllocationException(
    // ... existing code ...}if (!budgetManager.reserve(effectiveResourceProfile)) {throw new SlotAllocationException(
    // ... existing code ...);}LOG.info("Allocated slot for {} with resources {}.", allocationId, effectiveResourceProfile);taskSlot =new TaskSlot<>(index,effectiveResourceProfile,memoryPageSize,jobId,allocationId,memoryVerificationExecutor);taskSlots.put(index, taskSlot);// update the allocation id to task slot mapallocatedSlots.put(allocationId, taskSlot);// register a timeout for this slot since it's in state allocatedtimerService.registerTimeout(allocationId, slotTimeout.toMillis(), TimeUnit.MILLISECONDS);// add this slot to the set of job slotsSet<AllocationID> slots = slotsPerJob.get(jobId);if (slots == null) {slots = CollectionUtil.newHashSetWithExpectedSize(4);slotsPerJob.put(jobId, slots);}slots.add(allocationId);}
    // ... existing code ...
    

    這是 Slot 管理的入口。其邏輯如下:

    1. 狀態檢查checkRunning()?確保?TaskSlotTable?處于運行狀態。
    2. 索引處理:如果?requestedIndex?是負數,表示這是一個動態 Slot?請求,會通過?nextDynamicSlotIndex()?生成一個大于等于靜態 Slot 數量的新索引。
    3. 重復性檢查:檢查此?allocationId?是否已存在,或者目標?index?是否已被占用,防止重復分配。
    4. 資源預留:調用?budgetManager.reserve()?嘗試預留資源。如果資源不足,則拋出?SlotAllocationException
    5. 創建 Slotnew TaskSlot<>(...)?創建一個新的?TaskSlot?實例,其初始狀態為?ALLOCATED
    6. 更新映射:將新創建的?TaskSlot?添加到?taskSlots?和?allocatedSlots?等 Map 中。
    7. 注冊超時:調用?timerService.registerTimeout()?為這個新分配的 Slot 注冊一個超時。如果這個 Slot 在超時時間內沒有被?markSlotActive()?激活(即沒有 Task 部署上來),定時器會觸發,通知 TaskExecutor 回收它。

    激活 Slot:?markSlotActive(...)

    // ... existing code ...@Overridepublic boolean markSlotActive(AllocationID allocationId) throws SlotNotFoundException {checkRunning();TaskSlot<T> taskSlot = getTaskSlot(allocationId);if (taskSlot != null) {return markExistingSlotActive(taskSlot);} else {throw new SlotNotFoundException(allocationId);}}private boolean markExistingSlotActive(TaskSlot<T> taskSlot) {if (taskSlot.markActive()) {// unregister a potential timeoutLOG.info("Activate slot {}.", taskSlot.getAllocationId());timerService.unregisterTimeout(taskSlot.getAllocationId());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 existing code ...
    

    當 TaskExecutor 準備向一個 Slot 部署 Task 時,會調用此方法。

    1. 找到對應的?TaskSlot
    2. 調用?taskSlot.markActive()?將其內部狀態從?ALLOCATED?變為?ACTIVE
    3. 關鍵一步:調用?timerService.unregisterTimeout()?取消之前注冊的超時。因為 Slot 已經被激活并即將使用,不再需要超時回收邏輯。

    釋放 Slot:?freeSlotInternal(...)

    // ... existing code ...private CompletableFuture<Void> freeSlotInternal(TaskSlot<T> taskSlot, Throwable cause) {AllocationID allocationId = taskSlot.getAllocationId();// ... (logging) ...if (taskSlot.isEmpty()) {// remove the allocation id to task slot mappingallocatedSlots.remove(allocationId);// unregister a potential timeouttimerService.unregisterTimeout(allocationId);JobID jobId = taskSlot.getJobId();Set<AllocationID> slots = slotsPerJob.get(jobId);// ... (error checking) ...slots.remove(allocationId);if (slots.isEmpty()) {slotsPerJob.remove(jobId);}taskSlots.remove(taskSlot.getIndex());budgetManager.release(taskSlot.getResourceProfile());}return taskSlot.closeAsync(cause);}
    // ... existing code ...
    

    這個內部方法處理 Slot 的釋放邏輯。

    1. 檢查是否為空taskSlot.isEmpty()?檢查 Slot 中是否還有正在運行的 Task。
    2. 清理元數據:如果 Slot 為空,就從?allocatedSlots,?slotsPerJob,?taskSlots?等所有管理結構中移除該 Slot 的信息。
    3. 釋放資源:調用?budgetManager.release()?將該 Slot 占用的資源歸還給預算管理器。
    4. 關閉 SlottaskSlot.closeAsync(cause)?會處理?TaskSlot?自身的關閉邏輯,比如清理內存管理器等。如果 Slot 不為空,它會等待內部的任務結束后再完成清理。

    添加任務:?addTask(...)

    // ... existing code ...@Overridepublic boolean addTask(T task) throws SlotNotFoundException, SlotNotActiveException {checkRunning();Preconditions.checkNotNull(task);TaskSlot<T> taskSlot = getTaskSlot(task.getAllocationId());if (taskSlot != null) {if (taskSlot.isActive(task.getJobID(), task.getAllocationId())) {if (taskSlot.add(task)) {taskSlotMappings.put(task.getExecutionId(), new TaskSlotMapping<>(task, taskSlot));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else {throw new SlotNotActiveException(task.getJobID(), task.getAllocationId());}} else {throw new SlotNotFoundException(task.getAllocationId());}}
    // ... existing code ...
    

    將一個 Task "放進" Slot 的過程。

    1. 通過?AllocationID?找到對應的?TaskSlot
    2. taskSlot.isActive(...)?檢查 Slot 是否處于?ACTIVE?狀態,并且 JobID 和 AllocationID 匹配。這是重要的安全檢查,確保 Task 被部署到正確的 Slot。
    3. taskSlot.add(task)?將 Task 本身(Payload)添加到?TaskSlot?內部的?tasks?Map 中。
    4. taskSlotMappings.put(...)?更新?taskSlotMappings,建立?ExecutionAttemptID?到?TaskSlot?的映射。

    并發模型

    TaskSlotTableImpl?本身不是線程安全的。它的所有公開方法都應該在同一個線程中調用,這個線程就是 TaskExecutor 的主線程(Main Thread)。Flink 通過?ComponentMainThreadExecutor?來保證這一點。在?TaskExecutor?的實現中,所有對?taskSlotTable?的調用都會被提交到主線程的執行隊列中,從而避免了并發問題。

    總結

    TaskSlotTableImpl?是 Flink TaskExecutor 的大腦中樞和資源賬本。它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 Map 結構,高效地管理著 Slot 的生命周期、資源分配和任務的歸屬。它與?TimerService?和?ResourceBudgetManager?緊密協作,確保了 TaskExecutor 上資源使用的正確性和高效性,是 Flink 分布式執行引擎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各種ID的含義

    Flink 是一個分布式系統,需要在不同組件(JobManager, TaskManager, Client)之間唯一地標識各種實體。這些 ID 就是它們的“身份證”。

    • ResourceID: 代表一個?TaskManager。每個 TaskManager 啟動時都會生成一個唯一的?ResourceID。可以把它看作是某個工作進程(Worker Process)的唯一標識。

    • SlotID: 代表一個?物理上的 Task Slot。它由?ResourceID?和一個從0開始的整數?slotNumber?組成。例如,SlotID(resourceId_A, 2)?就明確指向了 TaskManager A 上的第3個 Slot。它標識的是一個物理資源槽位

    • JobID: 代表一個?Flink 作業。提交的每一個 Flink 程序都會被分配一個唯一的?JobID

    • AllocationID: 這是理解的關鍵!它代表一次分配行為。當 ResourceManager 決定將一個空閑的 Slot 分配給某個 Job 時,它會生成一個?AllocationID。這個 ID?唯一地標識了“某個 Slot 在某個時間段被分配給了某個 Job”這件事。它像一份租約,將一個物理的?SlotID?和一個邏輯的?JobID?綁定在了一起。如果這個 Slot 被釋放,然后又被分配給同一個 Job 或者另一個 Job,它會得到一個全新的?AllocationID

    • ExecutionAttemptID: 代表一次具體的任務執行嘗試。一個 Flink 算子(比如?map)會有多個并行實例(Subtask),每個實例如果失敗了還可能重試。ExecutionAttemptID?唯一標識了某個算子的某個并行實例的某一次執行嘗試。這是 Flink 中最細粒度的執行單位。

    Slot Sharing 的實現

    一個 Slot 可以運行多個 Task,但這有一個前提:這些 Task 必須來自同一個 Job。這就是 Flink 著名的?Slot Sharing(槽共享)機制。

    那么,為什么代碼里看起來是唯一的呢?我們來看數據結構:

    在?TaskSlotTableImpl.java?中,我們看到這個映射:

    // ... existing code .../** Mapping from allocation id to task slot. */private final Map<AllocationID, TaskSlot<T>> allocatedSlots;
    // ... existing code ...
    

    這個?allocatedSlots?Map 的 Key 是?AllocationID,Value 是?TaskSlot<T>。這是一個一對一的關系。這正印證了我們上面說的,一個?AllocationID(一次分配/租約)只對應一個?TaskSlot?對象。

    那么多個 Task 是如何放進去的呢?

    答案在?TaskSlot?類本身。讓我們看看?TaskSlot.java?的內部結構:

    // ... existing code ...
    public class TaskSlot<T extends TaskSlotPayload> implements AutoCloseableAsync {
    // ... existing code .../** Tasks running in this slot. */private final Map<ExecutionAttemptID, T> tasks;
    // ... existing code .../** Job id to which the slot has been allocated. */private final JobID jobId;/** Allocation id of this slot. */private final AllocationID allocationId;
    // ... existing code ...
    }
    

    看到了嗎?在?TaskSlot?內部,有一個?tasks?Map,它的 Key 是?ExecutionAttemptID

    所以整個關系鏈是這樣的:

    1. TaskManager 通過?AllocationID?知道它有一個 Slot 被分配出去了,這個分配由一個?TaskSlot?對象來代表。
    2. 這個?TaskSlot?對象內部維護了一個?Map<ExecutionAttemptID, T>
    3. 當屬于同一個 Job 的多個 Task(它們有不同的?ExecutionAttemptID)被調度到這個 Slot 時,它們會被一個個地?put?進這個內部的?tasks?Map 里。

    我們再看一下?addTask?方法的邏輯就更清晰了:

    // ... existing code ...@Overridepublic boolean addTask(T task) throws SlotNotFoundException, SlotNotActiveException {
    // ... existing code ...// 1. 先通過 task 的 AllocationID 找到唯一的 TaskSlot 對象TaskSlot<T> taskSlot = getTaskSlot(task.getAllocationId());if (taskSlot != null) {if (taskSlot.isActive(task.getJobID(), task.getAllocationId())) {// 2. 然后把 task 添加到這個 TaskSlot 內部的 tasks map 中if (taskSlot.add(task)) {// 3. 同時記錄 ExecutionID -> TaskSlot 的映射,方便反向查找taskSlotMappings.put(task.getExecutionId(), new TaskSlotMapping<>(task, taskSlot));return true;} 
    // ... existing code ...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打個比方:

    • TaskManager (ResourceID):一棟公寓樓。
    • 物理 Slot (SlotID):公寓樓里的一個房間,比如 301 號房。
    • Job (JobID):一個家庭,比如“張三”家。
    • Allocation (AllocationID):一份租房合同,唯一標識了“張三家租下了301號房”這件事。這份合同是唯一的。
    • Task (ExecutionAttemptID):張三家里的成員,比如張三、張三的妻子、張三的孩子。

    這樣就很清楚了:一份租房合同 (AllocationID) 對應一個房間 (TaskSlot)。但是這個房間里可以住多個家庭成員 (Task)。這就是 Flink 通過這些 ID 實現 Slot Sharing 的機制。代碼中?allocatedSlots?是一對一的,是因為它管理的是“合同”,而?TaskSlot?內部的?tasks?是一對多的,因為它管理的是住在里面的“家庭成員”。

    ResourceProfile

    ResourceProfile?是 Flink 資源管理框架中的一個核心數據結構。它以一種標準化的方式,完整地描述了一個計算任務(Task)或者一個計算槽位(Slot)所需要的或所擁有的全部資源。這不僅僅包括常見的 CPU 和內存,還包括了可擴展的外部資源(如 GPU)。

    這個類的主要作用是:

    1. 資源規格化:為 Flink 的調度器(Scheduler)提供一個統一的資源描述模型。
    2. 資源匹配:判斷一個可用的 Slot 資源是否能滿足一個待調度 Task 的資源需求。
    3. 資源計算:支持對資源進行合并(merge)、相減(subtract)、相乘(multiply)等操作,方便進行資源統計和規劃。

    ResourceProfile?本質上是一個不可變(Immutable)的數據容器,包含了多種資源的量化描述。

    // ... existing code ...
    public class ResourceProfile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 ... existing code .../** How many cpu cores are needed. Can be null only if it is unknown. */@Nullable private final CPUResource cpuCores;/** How much task heap memory is needed. */@Nullable // can be null only for UNKNOWNprivate final MemorySize taskHeapMemory;/** How much task off-heap memory is needed. */@Nullable // can be null only for UNKNOWNprivate final MemorySize taskOffHeapMemory;/** How much managed memory is needed. */@Nullable // can be null only for UNKNOWNprivate final MemorySize managedMemory;/** How much network memory is needed. */@Nullable // can be null only for UNKNOWNprivate final MemorySize networkMemory;/** A extensible field for user specified resources from {@link ResourceSpec}. */private final Map<String, ExternalResource> extendedResources;
    // ... existing code ...
    }
    

    字段分析:

    • cpuCores:?CPUResource?類型,描述所需的 CPU核心數,可以是小數(例如 0.5 表示半個核心)。
    • taskHeapMemory:?MemorySize?類型,描述任務所需的?JVM 堆內存
    • taskOffHeapMemory:?MemorySize?類型,描述任務所需的?堆外內存(非托管部分)。
    • managedMemory:?MemorySize?類型,描述任務所需的托管內存(由?MemoryManager?管理的那部分)。
    • networkMemory:?MemorySize?類型,描述任務所需的網絡緩沖區內存
    • extendedResources:?Map<String, ExternalResource>?類型,這是一個可擴展的字段,用于描述除了上述標準資源之外的其他資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GPU。Key 是資源名稱(如 "gpu"),Value 是?ExternalResource?對象,包含了資源的數量。

    所有字段都是?final?的,保證了?ResourceProfile?實例的不可變性,這對于在多線程調度環境中使用是至關重要的。

    ResourceProfile?定義了幾個非常有用的靜態常量實例,代表了特殊的資源狀態。

    // ... existing code .../*** A ResourceProfile that indicates an unknown resource requirement.*/public static final ResourceProfile UNKNOWN = new ResourceProfile();/** A ResourceProfile that indicates infinite resource that matches any resource requirement. */@VisibleForTestingpublic static final ResourceProfile ANY =newBuilder().setCpuCores(Double.MAX_VALUE).setTaskHeapMemory(MemorySize.MAX_VALUE).setTaskOffHeapMemory(MemorySize.MAX_VALUE).setManagedMemory(MemorySize.MAX_VALUE).setNetworkMemory(MemorySize.MAX_VALUE).build();/** A ResourceProfile describing zero resources. */public static final ResourceProfile ZERO = newBuilder().build();
    // ... existing code ...
    
    • UNKNOWN: 表示一個未知的資源需求。它的所有內部字段都是?null。當一個任務的資源需求無法確定時,會使用它。任何嘗試獲取其具體資源值(如?getCpuCores())的操作都會拋出?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ANY: 表示一個“無限大”的資源。它的所有資源字段都被設置為了最大值。它能夠匹配任何資源需求(ANY.isMatching(someProfile)?總是?true)。主要用于測試或某些特殊場景。
    • ZERO: 表示一個零資源。所有資源字段都為 0。

    資源匹配:isMatching?和?allFieldsNoLessThan

    這是?ResourceProfile?最核心的功能之一,用于判斷資源是否滿足需求。

    • isMatching(ResourceProfile required): 這個方法的語義比較特殊,它不是檢查當前 profile 是否大于等于?required?profile。從代碼實現來看,它主要處理一些特殊情況:

      • 如果當前 profile 是?ANY,返回?true
      • 如果兩個 profile 完全相等 (equals),返回?true
      • 如果?required?profile 是?UNKNOWN,返回?true
      • 在其他情況下,返回?false。 這個方法的命名可能有些誤導,它并不是一個通用的“資源滿足”檢查。
    • allFieldsNoLessThan(ResourceProfile other): 這個方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源滿足”檢查。它會逐一比較當前 profile 的每一個資源維度(CPU、各種內存、所有擴展資源)是否都大于或等于?other?profile 中對應的資源維度。只有當所有維度都滿足條件時,才返回?true。這是調度器在為任務尋找可用 Slot 時進行匹配的核心邏輯。

      // ... existing code ...
      public boolean allFieldsNoLessThan(final ResourceProfile other) {
      // ... (checks for ANY, UNKNOWN, etc.) ...if (cpuCores.getValue().compareTo(other.cpuCores.getValue()) >= 0&& taskHeapMemory.compareTo(other.taskHeapMemory) >= 0&& taskOffHeapMemory.compareTo(other.taskOffHeapMemory) >= 0&& managedMemory.compareTo(other.managedMemory) >= 0&& networkMemory.compareTo(other.networkMemory) >= 0) {for (Map.Entry<String, ExternalResource> resource :other.extendedResources.entrySet()) {if (!extendedResources.containsKey(resource.getKey())|| extendedResources.get(resource.getKey()).getValue().compareTo(resource.getValue().getValue())< 0) {return false;}}return true;}return false;
      }
      // ... existing code ...
      

    資源運算:merge,?subtract,?multiply

    ResourceProfile?支持基本的算術運算,這使得資源統計和管理變得非常方便。

    • merge(ResourceProfile other): 將兩個?ResourceProfile?相加,返回一個新的?ResourceProfile,其每個資源維度都是兩個輸入 profile 對應維度的和。這常用于計算一組任務或一組 TaskManager 的總資源。
    • subtract(ResourceProfile other): 從當前 profile 中減去?other?profile,返回一個新的?ResourceProfile。用于計算剩余可用資源。
    • multiply(int multiplier): 將當前 profile 的所有資源維度乘以一個系數,返回一個新的?ResourceProfile。例如,用于計算?n?個相同 Slot 的總資源。

    這些運算的實現都很直觀,就是對內部的每個字段分別進行加、減、乘操作,然后構造一個新的實例。

    構造與使用

    ResourceProfile?的構造函數是私有的,外部只能通過?Builder?模式或者靜態工廠方法來創建實例。

    • ResourceProfile.newBuilder(): 獲取一個構建器,可以鏈式調用?setCpuCores(),?setManagedMemoryMB()?等方法來設置資源,最后調用?build()?生成實例。
    • ResourceProfile.fromResourceSpec(...): 從一個更底層的?ResourceSpec?對象(通常在定義算子資源時使用)轉換而來。

    總結

    ResourceProfile?是 Flink 細粒度資源管理的核心抽象。它通過一個不可變的、包含多維度資源的標準化對象,為整個調度系統提供了清晰、健壯的資源模型。

    • 結構上,它清晰地劃分了 CPU、堆內存、堆外內存、托管內存、網絡內存和擴展資源,覆蓋了任務運行所需的所有資源類型。
    • 功能上,它提供了精確的資源匹配邏輯 (allFieldsNoLessThan) 和方便的資源算術運算 (merge,?subtract?等),極大地簡化了 ResourceManager 和 SlotManager 中的資源管理邏輯。
    • 設計上,不可變性保證了其在并發環境下的線程安全,而特殊的?UNKNOWN,?ANY,?ZERO?實例則優雅地處理了各種邊界情況。

    可以說,ResourceProfile?是連接用戶資源聲明、TaskManager 資源供給和調度器資源決策的關鍵橋梁。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diannao/97628.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diannao/97628.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diannao/97628.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java web 練習demo。生成簡單驗證碼前端是jsp

    目錄結構 demo\ ├── WEB-INF\ │ └── weblogic.xml # WebLogic服務器配置文件 ├── demo.iml # IntelliJ IDEA項目配置文件 ├── lib\ # Java EE核心依賴庫 │ ├── javax.annotation.jar │ ├── javax.ejb.jar │ ├── javax.…

    擁抱智能高效翻譯 ——8 款視頻翻譯工具深度測評

    前陣子幫知識博主做跨境視頻翻譯&#xff0c;踩了不少坑&#xff1a;把 “內卷” 直譯成 “involution” 讓海外觀眾困惑&#xff0c;多語種版本趕工 3 天只出 2 種&#xff0c;還得手動核對 “碳中和”“非遺” 這類特色詞的譯法&#xff1b;用傳統工具譯完&#xff0c;視頻要…

    [知識點記錄]SQLite 數據庫和MySQL 數據庫有什么區別?

    核心區別&#xff1a;一個“內嵌”&#xff0c;一個“獨立”SQLite (你的個人筆記本)本質&#xff1a; 它是“無服務器”的&#xff0c;或者叫“內嵌式”數據庫。它不需要一個獨立的程序一直在后臺運行。你的應用程序&#xff08;比如Strapi&#xff09;直接就能讀寫它的數據庫…

    【Spark Core】(二)RDD編程入門

    目錄1 程序入口&#xff1a;SparkContext對象2 RDD的創建2.1 本地創建2.2 讀取文件創建3 RDD算子4 常用Transform算子4.1 map算子4.2 flatMap算子4.3 reduceBykey算子4.4 mapValues算子<實例> WordCount4.5 groupBy算子4.6 filter算子4.7 distinct算子4.8 union算子4.9 j…

    java IDEA run/Debug異常:“jdk1.8injava.exe“ CreateProcess error=206, 文件名或擴展名太長

    &#x1f9d1; 博主簡介&#xff1a;CSDN博客專家、CSDN平臺優質創作者&#xff0c;高級開發工程師&#xff0c;數學專業&#xff0c;10年以上C/C, C#,Java等多種編程語言開發經驗&#xff0c;擁有高級工程師證書&#xff1b;擅長C/C、C#等開發語言&#xff0c;熟悉Java常用開發…

    Java 函數編程之【過濾器filter()合并】【predicate(斷言)】與【謂詞邏輯】

    Java函數式編程之【過濾器filter合并】【predicate&#xff08;斷言&#xff09;】與【謂詞邏輯】一、合并多個過濾器filter &#xff08;Lambda版本&#xff09;二、合并多個過濾器filter &#xff08;謂詞邏輯&#xff08;Predicate&#xff09;版本&#xff09;&#xff08;…

    CentOS10安裝RabbitMQ

    1.下載資源 &#xff08;1&#xff09;下載erlang-rpm 注意&#xff1a;按照圖片中的下載&#xff0c;用綠色三角形指向的是重點關注的。 網址&#xff1a; erlang-rpmhttps://github.com/rabbitmq/erlang-rpm/releases &#xff08;2&#xff09;下載rabbitmq-server 注…

    JVM——八股文

    1. JDK, JRE和JVM的關系JDK JRE Java開發工具JRE JVM Java核心類庫JDK供Java程序開發人員開發軟件&#xff0c;JRE供客戶使用&#xff0c;只需要JVM運行環境即可。JVM運行的是class字節碼&#xff0c;不僅能運行Java代碼&#xff0c;還能運行其他語言&#xff0c;只要語言能…

    騎行把帶定期換,維樂 Skin Wrap 把帶煥新騎行

    在公路騎行的裝備體系里&#xff0c;把帶是最易被忽視卻至關重要的“消耗品”。它是騎手手部與車身的直接連接&#xff0c;每一次轉向、變速、剎車&#xff0c;都需通過把帶傳遞力量與操控意圖&#xff1b;同時&#xff0c;它還承擔著吸汗、減震、保護車把的作用。可長期使用后…

    LeetCode100-73矩陣置零

    本文基于各個大佬的文章 上點關注下點贊&#xff0c;明天一定更燦爛&#xff01; 前言 Python基礎好像會了又好像沒會&#xff0c;所有我直接開始刷leetcode一邊抄樣例代碼一邊學習吧。本系列文章用來記錄學習中的思考&#xff0c;寫給自己看的&#xff0c;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指…

    寧波市第八屆網絡安全大賽 -- Crypto -- WriteUp

    寧波市第八屆網絡安全大賽 – Crypto – WriteUp Three-prime RSA task import gmpy2 from Crypto.Util.number import *from secret import flagp getPrime(512) q getPrime(512) r getPrime(512) n p * q * r random_num getPrime(28) D ((p q r) * random_num) % n …

    大語言模型 (LLM) 與多模態大模型 (MLM)

    文章目錄概述&#xff1a;從“模型”到“大”模型1、大語言模型 (Large Language Model, LLM)1.1 定義與概述關鍵特征&#xff1a;1.2 核心技術與架構Transformer架構自注意力機制 (Self-Attention)1.3 訓練過程1.4 工作原理2. 多模態大模型 (Multimodal Large Model, MLM)2.1 …

    HTML應用指南:利用GET請求獲取全國招商銀行網點位置信息

    招商銀行&#xff08;China Merchants Bank, CMB&#xff09;作為中國領先的股份制商業銀行&#xff0c;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xff0c;致力于為個人客戶、企業客戶及機構客戶提供專業、高效、便捷的綜合金融服務。依托“輕型銀行”戰略與“金融科技銀行”建設…

    JVM性能監控工具的使用

    了解JVM性能監控工具并能熟練使用&#xff0c;是Java開發者進階的必備技能。下面本文將為你介紹一些主流的JVM性能監控工具及其使用方法&#xff0c;并通過一些場景案例來分析如何應用這些工具解決實際問題。 &#x1f6e0;? JVM性能監控與調優工具指南 ? 工具概覽 以下是幾款…

    【工作】一些找工作需要了解避雷的知識

    面試前 1.公司的具體情況 公司全稱&#xff0c;辦公地點&#xff0c;涉及崗位 要求hr做個簡單的公司介紹 2.崗位職責/業務方向 工作內容、公司業務 3.薪資待遇&#xff0c;構成&#xff0c;底薪&#xff0c;五險一金 問一下工資范圍 底薪 &#xff08;有責&#xff0c;無…

    五、練習2:Git分支操作

    練習2&#xff1a;Git分支操作 練習目標 掌握Git分支的創建、切換、合并等操作&#xff0c;理解分支在開發中的作用。 練習步驟 步驟1&#xff1a;準備基礎倉庫 # 創建練習目錄 mkdir branch-practice cd branch-practice# 初始化倉庫 git init# 創建初始文件 echo "# 分支…

    【筆記】算法設計:異或空間線性基

    Content1.什么是異或&#xff08;定義和性質&#xff09;2.異或空間線性基的構造方法3.異或空間線性基的應用4.算法設計例舉5.小結說明算法設計應用之前&#xff0c;首先明確異或空間線性基&#xff1a;一種數據結構。用于處理異或關系&#xff08;運算&#xff09;下的向量空間…

    Filebeat采集數據與日志分析實戰

    &#x1f31f;Filebeat采集數據的原理 Filebeat默認按行采集數據&#xff0c;如果數據沒有換行&#xff0c;則該條數據無法采集到 屬于有狀態服務&#xff0c;可以記錄上一次采集數據的位置點信息 修改配置文件 vim /etc/filebeat/config/03-log-to-console.yaml filebeat.inp…

    Fluent Bit針對kafka心跳重連機制詳解(下)

    #作者&#xff1a;程宏斌 文章目錄disconnectreconnect接上篇&#xff1a;https://blog.csdn.net/qq_40477248/article/details/150957571?spm1001.2014.3001.5501disconnect 斷開連接的情況主要是兩種: 連接或傳輸過程中有錯誤發生 超時, 比如空閑時間超時 ** * Close and …

    React 第七十一節 Router中generatePath的使用詳解及注意事項

    前言 generatePath 是 React Router 的一個實用工具函數&#xff0c;用于根據路徑模式和參數對象生成實際的 URL 路徑。它在需要動態構建鏈接的場景中非常有用&#xff0c;比如生成導航鏈接或重定向路徑。 1、基本用法和注意事項 import { generatePath } from react-route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