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NVIDIA 宣布其專為物理 AI 和機器人打造的新一代機器人計算機?Jetson Thor?正式發售。其中,Jetson AGX Thor 開發者套件售價為?3499?美元(約合人民幣 2.5 萬元)。
NVIDIA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表示:“Jetson Thor 專為全球數百萬開發者打造,助力他們構建可與物理世界交互、甚至改變物理世界的機器人系統。它具備無與倫比的性能與能效,還能夠在邊緣設備上同時運行多個生成式 AI 模型。作為一款卓越的超級計算機,Jetson Thor 正致力于推動物理 AI 與通用機器人時代真正到來。”
Jetson Thor 采用英偉達Blackwell GPU架構,配備14核Arm Neoverse CPU和?128GB?顯存,顯存帶寬達到 273GB/s。
在?FP4?精度下,這款設備的?AI?峰值算力高達?2070 TFLOPS,即使在 FP8 精度下也能達到 1035 TFLOP,能夠在邊緣設備上高效運行生成式AI和大型 Transformer 模型。
與上一代 Jetson Orin 相比,Jetson Thor 實現了?7.5 倍的 AI 計算性能提升,能效提高 3.5 倍,CPU 性能提升 3.1 倍,I/O 吞吐量更是大幅提升 10 倍。
作為專為物理 AI 和人形機器人設計的超級計算機,Jetson Thor 能夠支持多種生成式 AI 模型,包括視覺語言動作模型、大語言模型和視覺語言模型。它能夠處理實時視頻數據流和 AI 推理,適用于構建能夠在邊緣執行視覺搜索和總結任務的 AI 智能體。 ?
同時,其功耗配置也非常靈活,整個計算機的功率可在 40W 到 130W 之間調整,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需求。借助 4 個 25GbE 網絡、攝像頭卸載引擎和 Holoscan 傳感器橋接器,Jetson Thor 能夠高效提取高速傳感器數據,保證實時性能。
實際性能表現
在并行處理 16 個傳感器輸入時,運行 Llama 3B 和 Qwen 2.5 VL 3B 模型,Jetson Thor 生成第一個 token 的時間在 200ms 內,輸出每 token 的時間在 50ms 內。
這意味著運行這些模型可以每秒生成超過 25 個token,相比前代產品實現了翻倍提升。
對于通用推理任務,Jetson Thor 運行阿里 Qwen 3-30B-A3B 等推理模型時,在 FP8 精度下性能提升多達 3 到 5 倍,FP4 精度下更是提升高達 10 倍。
Jetson Thor 與英偉達機器人 AI 軟件平臺完美搭配,支持所有主流 AI 框架,以及多家企業的生成式 AI 模型。
它完全兼容英偉達從云到邊緣的軟件棧,包括用于機器人仿真和開發的 Isaac 平臺、Isaac GR00T 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用于視覺 AI 的 NVIDIA Metropolis 等。
眾多企業已經率先采用 Jetson Thor,包括聯影醫療、萬集科技、優必選、銀河通用、宇樹科技、眾擎機器人和智元機器人等。
英偉達機器人與邊緣 AI副總裁 Deepu Talla 提出,要真正實現物理AI和機器人,需要三臺計算機協同工作。
第一臺是用來訓練 AI 的 DGX系統,第二臺是用來在仿真環境中測試 AI 的 Omniverse 平臺,第三臺才是裝在機器人身上的大腦,也就是 Jetson Thor。
仿真測試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為仿真相比在真實物理環境中開發更快、更安全、更便宜。即使機器人部署到現場后,訓練-仿真-部署的循環還會持續進行,不斷升級機器人能力。
黃仁勛多次強調,AI 的下一波浪潮是物理 AI,也就是具備環境感知、實時推理與物理交互能力的系統。
當前,物理 AI 正在撬動機器人產業的爆發式增長。
隨著 Jetson Thor 平臺被越來越多機器人公司采用,物理 AI 正逐漸從概念走向現實。機器人將在工業制造、醫療健康、家庭服務等多個領域發揮更大作用,改變人類與物理世界交互的方式。
而在物理 AI 與通用機器人時代真正來臨的進程中,算力作為核心引擎,至關重要。沒有強大的邊緣算力支撐,物理 AI 就無法從理論走向實踐應用。
也正是 Jetson Thor 的巨量算力突破,使得機器人能夠處理更復雜的多模態數據輸入,進行更精準的實時推理決策,執行更精細的物理交互操作。
未來,算力的持續提升將直接決定物理 AI 系統的能力上限和發展速度,為機器人在工業制造、醫療健康、家庭服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提供堅實基礎。
從云計算到邊緣計算,算力的全面升級正在推動整個物理 AI 領域向前邁進,為構建真正智能、實用的機器人產品提供決定性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