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完成的3件亮點事情(可具體寫過程):
- openvla debug起來了
- 把上周的演講視頻發給了導師,人家幫我提了很多建議。
- 羅永浩,李想4小時訪談看完了
- 即興演講開始不內耗,直接講,這樣才能真正鍛煉到。
- 又看了一遍《高效演講》,很有收獲
🧠 本周感到遺憾、內耗、效率低的2~3件事(原因+下次如何應對):
- 實習生基礎太差,git都不會用,vscode不知道打開repo根目錄,我很生氣。因為不是自己招的,而是分給我的。而且我也有被他影響到,因為吃飯我喜歡一個人吃,而他每次都叫我,我也不好意思不和他一塊。
下次如何應對?制定實習生的計劃,清晰計劃,這也是自己第一次帶人。給新人一些成長時間。 - 周日下午,頭馬的活動,我很緊張,我是暖場官,我擔心做不好。下次如何做?其實根本沒有人在意,先完成再完美,也不必管語言是否優美。
- 周一下午,mengyu也沒找我,導致我不知道該干啥了。下次該如何應對?先把項目好好好梳理一下吧,強化學習也忘得差不多了,自己提些問題,自己能回答上嗎?空閑的時間,自己好好思考一下應該怎么做。
- 聽了李想、羅永浩訪談,我突然很自卑。我覺得我每天在浪費生命。我不應該貪圖現在的便利通勤時間。
🎯 本周最關鍵的成長洞察(來自對話、書籍、實踐或AI輸出):
🔧 下周優化方向(一個即可):
做一次一小時,或者3小時的自我對話,我最想要什么?
我想在完成工作的同時,自己能獲得成長。
常常是工作就是事務性的,沒有什么成長。
我希望能夠真正做一個功能,或者產品,從零到一做起來。
什么樣的成長?
- 做事的系統性,比如,接手一個項目,預估項目時間,排期,協調資源,識別風險等等。
- 匯報能力,如何跟領導匯報進度,給別人清晰明白地講出我們的工作很牛逼
- 領導能力,怎么激勵別人,怎么驅動而又不push地讓別人干活
這并不涉及技術上的,因為技術變化太快了,而且我并不適合當一個科學家,我更適合當一個項目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