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內容請見: 機器翻譯修煉-專欄介紹和目錄
文章目錄
-
- 第一部分:基礎理論與概念 (1-15題)
-
- 1. 題目: 什么是機器翻譯(MT)?請簡述其發展歷程中的幾個主要范式。
- 2. 題目: 機器翻譯的主要評價指標有哪些?請詳細解釋BLEU指標的計算原理和優缺點。
- 3. 題目: 什么是平行語料庫和可比語料庫?它們在MT中各有何作用?
- 4. 題目: 在預處理階段,為什么要對文本進行分詞?中英文分詞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 5. 題目: 解釋什么是“對齊 (Alignment)”在機器翻譯中的含義。詞對齊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6. 題目: 什么是未登錄詞問題?在NMT中,有哪些主流方法解決OOV問題?
- 7. 題目: 區分一下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和半監督學習在機器翻譯語境下的應用。
- 8. 題目: 什么是領域自適應 (Domain Adaptation)?為什么它在MT中非常重要?
- 9. 題目: 闡述一下機器翻譯中的“曝光偏差 (Exposure Bias)”問題及其解決方案。
- 10. 題目: 什么是低資源語言機器翻譯?面臨的挑戰和主要技術路線是什么?
- 11. 題目: 解釋一下機器翻譯中的“幻覺 (Hallucination)”現象。
- 12. 題目: 在構建一個實用的MT系統時,除了翻譯質量,還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 13. 題目: 什么是“解碼”?在NMT中,貪婪解碼和集束搜索的區別是什么?
- 14. 題目: 什么是“注意力機制 (Attention Mechanism)”?它為什么對NMT至關重要?
- 15. 題目: 區分一下序列到序列 (Seq2Seq) 模型和Transformer模型。
- 第二部分:核心算法與模型 (16-35題)
-
- 16. 題目: 描述Transformer模型中的自注意力 (Self-Attention) 機制的計算過程。
- 17. 題目: Transformer中的多頭注意力是什么?為什么要用多頭?
- 18. 題目: 解釋Transformer模型中的位置編碼為什么是必要的,并簡述其原理。
- 19. 題目: 描述Transformer編碼器的結構。它由哪些子層組成?
- 20. 題目: 描述Transformer解碼器的結構。它與編碼器有哪些關鍵區別?
- 21. 題目: 在訓練一個NMT模型時,損失函數通常是什么?
- 22. 題目: 什么是“梯度爆炸”和“梯度消失”?Transformer是如何緩解這些問題的?
- 23. 題目: 簡述統計機器翻譯(SMT)中“短語表 (Phrase Table)”是如何生成的。
- 24. 題目: 在SMT中,除了翻譯模型,還有一個重要的組件是語言模型。它的作用是什么?
- 25. 題目: 比較一下NMT和SMT的主要優缺點。
- 26. 題目: 什么是“束搜索”的長度歸一化?為什么需要它?
- 27. 題目: 解釋一下“復制機制 (Copy Mechanism)”在NMT中的應用場景和工作原理。
- 28. 題目: 什么是“覆蓋度 (Coverage)”問題?有哪些解決覆蓋度問題的技術?
- 29. 題目: 簡述基于卷積神經網絡 (CNN) 的Seq2Seq模型相比RNN的優勢。
- 30. 題目: 什么是“知識蒸餾 (Knowledge Distillation)”?它如何應用于NMT?
- 31. 題目: 在 multilingual NMT 中,什么是“負遷移 (Negative Transfer)”?如何避免?
- 32. 題目: 解釋一下“零樣本翻譯 (Zero-Shot Translation)”在multilingual NMT中是如何實現的。
- 33. 題目: 什么是“動態規劃 (Dynamic Programming)”?它在SMT的解碼過程中起什么作用?
- 34. 題目: 描述一下“最小風險訓練 (Minimum Risk Training, MRT)”的基本思想。
- 35. 題目: 什么是“非自回歸神經機器翻譯”?它的目標和挑戰是什么?
- 第三部分:實踐應用與前沿趨勢 (36-50題)
-
- 36. 題目: 如果你要為一個電商平臺搭建一個商品標題翻譯系統,你會考慮哪些特殊問題?
- 37. 題目: 在翻譯用戶生成的內容(UGC),如社交媒體評論時,會遇到什么挑戰?
- 38. 題目: 什么是“交互式機器翻譯 (Interactive MT)”?它如何提高翻譯效率?
- 39. 題目: 機器翻譯后編輯 (Post-Editing) 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 40. 題目: 如何評估一個MT系統是否在生產環境中達到了可用標準?
- 41. 題目: 大語言模型在機器翻譯任務上表現如何?它們與傳統NMT模型有何不同?
- 42. 題目: 什么是“上下文學習 (In-Context Learning)”?它如何應用于LLM的翻譯?
- 43. 題目: 在部署LLM進行翻譯時,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么?
- 44. 題目: 如何看待專用NMT模型與通用LLM在機器翻譯未來的關系?
- 45. 題目: 什么是“多模態機器翻譯 (Multimodal MT)”?請舉例說明。
- 46. 題目: 在商業化MT產品中,“模型預熱”是什么意思?
- 47. 題目: 如何解決翻譯中的性別偏見問題?
- 48. 題目: 在構建MT系統時,有哪些重要的倫理考量?
- 49. 題目: 請解釋“代碼切換 (Code-Switching)”文本翻譯的難點。
- 50. 題目: 未來機器翻譯技術的發展趨勢可能有哪些?
第一部分:基礎理論與概念 (1-15題)
1. 題目: 什么是機器翻譯(MT)?請簡述其發展歷程中的幾個主要范式。
答案:
機器翻譯是指使用計算機軟件將文本或語音從一種自然語言自動翻譯成另一種自然語言的過程。其發展主要經歷了以下范式:
- 基于規則的方法 (Rule-Based MT, RBMT): 依賴語言學家手工編寫的語法、句法和語義規則以及雙語詞典。優點是可解釋性強,對形態豐富的語言處理較好;缺點是人力成本高、擴展性差、難以處理歧義和例外。
- 基于實例的方法 (Example-Based MT, EBMT): 通過類比已有的雙語對照實例庫來進行翻譯。給定源語言句子,系統在庫中尋找最相似的例句,然后模仿其翻譯方式生成譯文。優點是譯文自然流暢;缺點是嚴重依賴實例庫的規模和質量,覆蓋率有限。
- 統計機器翻譯 (Statistical MT, SMT): 將翻譯問題視為一個概率優化問題。其核心思想是“從大量平行語料中學習翻譯知識”。基于貝葉斯定理,SMT試圖尋找使概率 P(目標語言|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