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一、Agent核心架構:四大“身體”部件
- 1. 核心大腦:大型語言模型(LLM)
- 2. 記憶系統:短期與長期記憶
- 3. 工具箱(Toolkit):從“思想家”到“行動家”
- 4. 驅動循環(Engine Loop):思考與行動的循環
- 二、Agent交互設計:從“問答”到“協作”
- 總結

一、Agent核心架構:四大“身體”部件
一個典型的Agent,主要由四大核心部件構成。你可以將它們類比為人類的身體構造,這樣更容易理解其功能和協作機制。
1. 核心大腦:大型語言模型(LLM)
LLM是Agent的思考和決策中樞。它負責理解指令、進行推理、生成計劃,并做出最終決策。作為產品經理,你的職責并非訓練模型,而是選擇和定義“大腦”的工作方式。
- 模型選型(Choosing the Right Brain):不同的任務需要不同的大腦。處理復雜任務(如多步規劃)可能需要像GPT-4這樣的頂級推理模型;而執行快速的文本分類或工具調用,則可以選擇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模型,如Gemini 2.5 Flash或Claude 4。性能、成本和時延是平衡的藝術。
- 核心指令(Meta-Prompt / System Prompt):這是Agent的“人設”和“價值觀”。你需要在這里清晰地定義它的角色、性格、核心目標、行為準則和兜底策略。這就像給一個新員工制定工作手冊,確保它知道自己是誰、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2. 記憶系統:短期與長期記憶
沒有記憶的Agent就像一只“金魚”,無法記住過去的對話,也無法累積經驗。高效的記憶機制是Agent能夠進行有意義的連貫任務和提供個性化服務的關鍵。
- 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這相當于Agent的“工作臺”或“草稿紙”,記錄了當前任務執行中的所有思考過程。在經典的ReAct(Reasoning and Acting)框架中,這個草稿紙上會詳細記錄Thought -> Action -> Observation的循環,確保Agent每一步的決策都有跡可循。
-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這是Agent的“經驗庫”,存儲了跨會話的用戶偏好、過往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這些信息通常存儲在向量數據庫中,并通過**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技術在需要時被檢索出來,作為決策的依據。作為產品經理,你需要設計記憶的策略:Agent應該記住什么?哪些信息是高價值的?
3. 工具箱(Toolkit):從“思想家”到“行動家”
工具箱是Agent連接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手和腳”。沒有工具,LLM只是一個空想家。定義和設計Agent的工具箱,是產品經理最核心、最能體現產品價值的工作之一。
- 工具選擇(Choosing the Right Tools):你的Agent需要哪些“超能力”?是發送郵件、查詢天氣,還是執行代碼、操作CRM系統?工具的選擇直接決定了你的Agent能做什么,以及能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 工具設計(Designing the Tools):每個工具都需要被精確地定義。你需要像設計API一樣,定義工具的名稱、功能描述、輸入參數和輸出結果。這個描述的清晰度,直接決定了LLM能否在正確的時機、以正確的方式調用它。一個模糊的工具描述可能導致Agent做出錯誤決策。
4. 驅動循環(Engine Loop):思考與行動的循環
驅動循環是讓所有部件協同工作的“引擎”。它驅動大腦、記憶和工具箱,使Agent能夠連續地完成一個任務。
- 核心循環(Core Loop):最經典的循環就是Thought -> Action -> Observation。LLM先進行思考(Thought),決定下一步行動;然后執行一個行動(Action),調用相應的工具;最后,根據工具返回的觀察(Observation)結果,重新開始下一輪思考。這個循環不斷重復,直到目標達成。
- 邊界與目標(Defining Boundaries):作為產品經理,你不需要實現這個循環,但你需要設計它的目標和邊界。例如,定義“什么情況下任務算完成?”、“遇到多少次連續錯誤后應該放棄并向用戶求助?”、或者“執行任務的最高時限是多少?”。這些規則確保了Agent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不會陷入無限循環。
二、Agent交互設計:從“問答”到“協作”
當Agent擁有了核心架構,你需要重新思考它的交互方式。傳統的問答模式已經過時,你需要設計一種**“協作”**模式。
- 會話的“層次化”:將對話分為多個層次,包括即時任務狀態、當前會話目標以及跨會話的長期記憶。這種分層讓Agent可以更高效地管理信息,同時用戶也能清晰地看到任務進展。
- UX四大關鍵點:
- 目標對齊(Goal Alignment):在任務開始前,通過結構化表單或澄清式提問,確保Agent和用戶的目標完全一致。
- 可見的計劃(Plan Transparency):讓Agent在執行復雜任務前,展示它的行動計劃(“我將先查詢天氣,然后幫你預定附近的餐廳……”)。這能增強用戶的信任感。
- 關鍵動作前的“輕審批”(Soft Approval):在可能產生風險的節點(如發送郵件、支付訂單前),主動請求用戶確認。
- 證據面板(Evidence Panel):提供一個可回溯的面板,展示Agent的所有引用、調用、計算和決策過程。這不僅能增強透明度,也有助于用戶調試和理解。
總結
Agent是一個包含目標、能力、記憶、規則和反饋的復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