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看了《三國演義》,重溫了街亭失守事件,從馬謖最耀眼的登場來看就是,火燒藤甲兵計策和諸葛亮不謀而合,說明馬謖確實是有真材實料的,但在守街亭的任務上,諸葛亮也躊躇過又對先帝的遺言“馬謖不可重用”記憶猶新,最后,架不住馬謖打感情牌和立下軍令狀,最后這個任務交給馬謖,同時派王平為副將。在到達現場后,王平和馬謖意見有發生分歧,早把諸葛亮的叮囑遺忘到九霄云外,針對王平的規勸,直接拿權壓人,以至于慘敗。
????????? 分析整個故事講解,馬謖確實是有真才實學的,否則也不會在諸葛亮下任參謀。諸葛亮排兵布陣以致于方案每個細節都可以部署到位,蜀國大將,執行任務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反觀馬謖,在領導街亭任務到達現場后,面對王平的假設魏軍圍堵山頭,如之奈何?馬謖未回復有效的解決方案,最后以權壓人。馬謖只是在某個事件上和諸葛亮有idea的同頻,誤認為,自己有諸葛亮的經天緯地之才。在某個程度上可以說,跟著諸葛亮這個老板干,只要執行到位肯定可以成功,做好執行就行。否則,你想到老板都想到了,你沒想到,老板也想到了。千萬不要認為和諸葛亮老板想的一樣,就認為可以老板一樣有才了。
????????? 在我們的數字換轉型中,有多少馬謖,認為跟著諸葛亮老板干,自己成功了,可以換個老板/平臺,照樣成功。實則不然,在某個平臺成功,除了自身的因素,還有環境的因素、老板的因素等,千萬不能拿平臺的能力等同于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