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中的可解釋性:深入理解SHAP值及其應用

機器學習可解釋性的重要性

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2025年,機器學習模型已經深度滲透到醫療診斷、金融風控、司法量刑等關鍵領域。然而,隨著模型復雜度的不斷提升,一個根本性矛盾日益凸顯:模型預測性能的提升往往以犧牲可解釋性為代價。這種"黑盒困境"正在成為制約AI技術落地的重要瓶頸。

黑盒模型的風險與挑戰

深度神經網絡、集成學習等先進算法雖然能實現95%以上的分類準確率,但其內部決策機制對使用者而言卻如同霧里看花。2024年歐洲AI監管委員會的報告顯示,在醫療AI應用場景中,有67%的臨床醫生拒絕完全信任無法解釋診斷依據的AI系統。這種不信任源于真實案例的教訓:某三甲醫院使用的影像識別系統曾將肺結核病灶誤判為肺癌,由于缺乏決策依據的可視化呈現,導致錯誤診斷未被及時發現。

金融領域同樣面臨嚴峻挑戰。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在2025年新規中明確要求,任何基于AI的信貸決策必須提供"可理解的拒絕理由"。這直接反映了監管機構對黑盒模型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擔憂——當模型基于數百個特征做出決策時,傳統的特征重要性排序已無法滿足合規要求。

可解釋性的多維價值

從技術維度看,模型可解釋性至少包含三個層次:全局可解釋性(理解模型整體行為)、局部可解釋性(解釋單個預測)和因果可解釋性(揭示特征與結果的因果關系)。以醫療領域為例,醫生不僅需要知道模型預測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概率(全局),更需要了解具體是哪些臨床指標導致本次預測結果(局部),以及這些指標與疾病發展的潛在機制(因果)。

在商業應用層面,可解釋性直接關系到模型的經濟價值。麥肯錫2025年AI成熟度調研顯示,具備完善解釋能力的企業AI項目,其落地成功率比黑盒模型高出40%。這是因為可解釋性能夠:

  • ? 降低模型審計成本(解釋文檔可減少70%的合規審查時間)
  • ? 加速業務人員決策(可解釋預測使決策速度提升3倍)
  • ? 增強用戶信任度(提供解釋的推薦系統轉化率提高25%)

從理論到實踐的鴻溝

傳統解釋方法如LIME(局部可解釋模型)雖然能生成看似合理的解釋,但其理論基礎存在明顯缺陷。2024年NeurIPS會議的多篇論文證明,LIME的解釋結果會因擾動樣本的生成方式不同而產生顯著差異,這種不穩定性在金融風控等敏感場景可能造成嚴重后果。

相比之下,基于博弈論的Shapley值方法展現出獨特優勢。其核心在于滿足四大公理:

  1. 1. 效率性(所有特征的貢獻之和等于預測值與基準值之差)
  2. 2. 對稱性(對預測影響相同的特征應獲得相同貢獻)
  3. 3. 虛擬性(不影響預測的特征貢獻為零)
  4. 4. 可加性(聯合特征的貢獻等于各特征貢獻之和)

這些數學性質保證了解釋結果的嚴謹性,為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值的提出奠定了理論基礎。在醫療AI的實際應用中,SHAP值能清晰展示某個患者的血糖水平對其糖尿病風險預測的具體影響程度,這種量化解釋顯著提升了醫生對AI輔助診斷的接受度。

SHAP值的理論基礎

在博弈論中,Shapley值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Lloyd Shapley于1953年提出,最初用于解決合作博弈中的公平分配問題。這個理論框架完美地移植到機器學習領域,形成了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方法的核心基礎。理解SHAP值的理論基礎,需要從三個維度展開:Shapley值的原始定義、加性特征歸因公理體系,以及其在機器學習中的數學表達形式。

Shapley值的博弈論本源

設想一個由p個參與者組成的聯盟,通過合作創造了總價值V。Shapley值定義了每個參與者對總價值的公平貢獻分配,其數學表達式為:
$$
\phi_j(val)=\sum_{S\subseteq{1,\ldots,p} \backslash {j}}\frac{|S|!\left(p-|S|-1\right)!}{p!}\left(val\left(S\cup{j}\right)-val(S)\right)
$$
其中S表示排除參與者j后的任意子聯盟,val(·)是價值函數。這個公式包含三個關鍵組成部分:

  1. 1. 邊際貢獻: 量化了參與者j加入子聯盟S帶來的價值增量
  2. 2. 權重系數: 表示所有可能排序中j出現在特定位置的組合概率
  3. 3. 全排列求和:遍歷所有可能的子聯盟組合確保公平性

在機器學習語境下,特征變量就是博弈參與者,單個預測結果相當于總價值V,而SHAP值則量化了每個特征對特定預測結果的貢獻度。

加性特征歸因公理體系

SHAP值之所以成為模型解釋的金標準,是因為它嚴格滿足以下四條公理:

  1. 1. 局部準確性(Local Accuracy)
    對于特定輸入x和模型f,SHAP值滿足:其中是基線值(通常取訓練集的平均預測),M為特征數量。這保證了貢獻值的加和嚴格等于模型輸出與基線值的偏差。
  2. 2. 缺失性(Missingness)
    若特征在樣本中缺失,則其SHAP值。這一性質在稀疏特征處理中尤為重要。
  3. 3. 一致性(Consistency)
    對于任意兩個模型f和f',如果某個特征在f中的邊際貢獻不小于在f'中的邊際貢獻,則該特征在f中的SHAP值不應小于在f'中的SHAP值。這保證了解釋結果的穩定性。
  4. 4. 對稱性(Symmetry)
    如果兩個特征在所有子集中貢獻相同,則它們的SHAP值必須相等。這一性質防止了解釋結果出現特征歧視。

這些公理共同構成了SHAP方法的理論支柱,使其成為目前唯一同時滿足這四項基本要求的可解釋性框架。

機器學習中的數學表達

將Shapley值遷移到機器學習場景需要解決兩個核心問題:如何定義特征"缺席"時的模型行為,以及如何高效計算高維特征的組合效應。SHAP通過引入背景分布和特征擾動機制來解決這些問題。

對于任意模型和輸入樣本,特征j的SHAP值可表示為:
$$
\phi_j(f,x) = \sum_{z'\subseteq x'} \frac{|z'|!(M-|z'|-1)!}{M!}[f_x(z')-f_x(z'\backslash j)]
$$
其中:

  • ? 是特征的二進制掩碼表示(1=存在,0=缺失)
  • ? 遍歷所有可能的特征子集
  • ? 是通過背景分布(通常取訓練集)對缺失特征進行邊際化后的條件期望:

在實際計算中,為降低組合爆炸帶來的計算負擔,通常采用以下近似策略:

  1. 1. 對連續特征使用積分梯度法
  2. 2. 對樹模型采用多項式時間算法(TreeSHAP)
  3. 3. 通過蒙特卡洛采樣估計高維特征空間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發布的DeepSHAP-v3算法通過神經網絡特征提取器的分層解釋,將計算效率提升了40%,這是當前最前沿的改進方向之一。這種改進使得SHAP能夠應用于超大規模transformer模型的解釋任務。

SHAP值的計算方法

在機器學習模型解釋領域,SHAP值因其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直觀的解釋能力而廣受推崇。理解其計算方法對于正確應用這一工具至關重要,不同的計算版本適用于不同的模型類型和場景。

KernelSHAP:通用模型的解釋利器

KernelSHAP作為最通用的SHAP值計算方法,其核心思想源自LIME(局部可解釋模型無關解釋)與Shapley值的結合。該方法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1. 1. 樣本擾動:對目標樣本的特征值進行隨機擾動,生成大量合成樣本。例如對于一個包含5個特征的樣本,可能生成2^5=32種特征組合的擾動樣本。
  2. 2. 預測獲取:使用待解釋模型對這些擾動樣本進行預測,得到對應的預測值。
  3. 3. 加權線性回歸:通過特殊設計的核函數(kernel function)對樣本進行加權,求解以下優化問題:

    [ \min_{\phi_0,\phi} \sum_{z'\in Z} [f(h_x(z')) - g(z')]^2 \pi_{x'}(z') ]

    其中:

    • ? (z' ) 表示擾動后的特征向量
    • ? (\pi_{x'}(z') ) 是Shapley核權重
    • ? ( g(z') = \phi_0 + \sum_{j=1}^M \phi_j z_j' )
  4. 4. 系數提取:回歸得到的系數即為各特征的SHAP值。

KernelSHAP的優勢在于其模型無關性,可以應用于任何機器學習模型。然而其計算復雜度隨特征數量指數增長(O(2^M)),當特征超過15個時計算成本顯著增加。

TreeSHAP:決策樹模型的專用加速器

針對樹形模型(如隨機森林、XGBoost等),TreeSHAP通過利用樹結構的特性將計算復雜度從指數級降低到多項式級(O(TLD^2),其中T為樹的數量,L為最大葉子節點數,D為最大深度)。其核心創新包括:

  1. 1. 路徑追蹤算法:通過遞歸遍歷決策路徑,同時計算所有可能的特征子集的貢獻度。具體實現時采用動態規劃思想,避免重復計算。
  2. 2. 條件期望的快速計算:利用樹的二分結構特性,可以精確計算:

    [ E[f(x)|x_S] = \sum_{v \in V} w_v f(v) ]

    其中V表示滿足條件x_S的所有葉子節點,w_v為對應的權重。

  3. 3. 交互項自動處理:在計算過程中自動捕捉特征間的交互效應,這是傳統特征重要性方法無法實現的。

2024年發布的TreeSHAP v2.0進一步優化了算法,支持GPU加速和稀疏矩陣運算,在處理深度超過50層的樹模型時效率提升顯著。

LinearSHAP:線性模型的解析解

對于線性模型,SHAP值可以直接從模型系數推導得出解析解:

[ \phi_i(f,x) = \beta_j(x_j - E[x_j]) ]

其中β_j為第j個特征的回歸系數。這種方法計算復雜度僅為O(M),是最高效的SHAP值計算方法。2025年初,有研究者提出了Robust LinearSHAP變體,通過引入分位數參考值替代均值參考,增強了在非對稱分布數據中的解釋穩定性。

DeepSHAP:深度神經網絡的近似解法

針對深度神經網絡,DeepSHAP結合了DeepLIFT的反向傳播思想與SHAP的公理化框架。其核心是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1. 1. 參考值設定:通常選擇輸入特征的期望值作為參考點。
  2. 2. 梯度計算:利用自動微分技術計算模型輸出對輸入的梯度:

    [ \frac{\partial f(x)}{\partial x_i} ]

  3. 3. 線性近似:在參考點與目標點之間進行線性近似,計算特征貢獻:

    [ \phi_i \approx (x_i - x_i^{ref}) \times \frac{\partial f(x)}{\partial x_i} ]

最新進展顯示,2024年底提出的Attention-SHAP方法將這一思路擴展到Transformer架構,能夠有效解釋自注意力機制的貢獻分布。

方法選擇與性能比較

不同SHAP計算方法的主要區別體現在:

方法適用模型時間復雜度精確度交互作用捕捉
KernelSHAP任意模型O(2^M)近似解完全
TreeSHAP樹模型O(TLD^2)精確解完全
LinearSHAP線性模型O(M)精確解
DeepSHAP神經網絡O(BM)近似解部分

在實際應用中,TreeSHAP對GBDT模型的解釋速度可比KernelSHAP快1000倍以上。而對于非樹形模型,當特征數小于15時推薦使用KernelSHAP,超過15個特征則建議先進行特征選擇或使用抽樣近似方法。

SHAP值在機器學習中的應用案例

SHAP值在各行業的應用場景

SHAP值在各行業的應用場景

在金融風控領域,SHAP值已成為模型解釋的黃金標準。以某銀行2025年最新部署的信用評分系統為例,該系統采用XGBoost算法處理超過2000個特征變量。通過SHAP分析發現,客戶近6個月的還款延遲次數對模型輸出的影響呈現非線性特征:當延遲次數超過3次時,SHAP值的負向貢獻呈現指數級增長。這種洞察幫助風控團隊將原本籠統的"還款記錄"指標拆解為具有明確業務含義的閾值規則,使模型決策過程對業務人員完全透明。

醫療診斷場景中,SHAP值的應用更加注重特征交互效應的解釋。某三甲醫院2024年上線的AI輔助診斷系統顯示,當患者CRP(C反應蛋白)水平高于10mg/L時,與體溫特征的交互SHAP值會顯著增強模型對敗血癥的預測權重。這種發現不僅驗證了臨床已知的醫學規律,更揭示了傳統評分系統中被忽略的特征協同效應。醫生反饋稱,SHAP瀑布圖能直觀展示各檢查指標對診斷結論的具體貢獻度,大幅提升了AI建議的可信度。

推薦系統的可解釋性挑戰在電商領域尤為突出。某頭部平臺2025年AB測試數據顯示,加入SHAP解釋的推薦理由使轉化率提升17.3%。具體案例中,用戶看到"推薦此款筆記本電腦是因為:①您常瀏覽高性能CPU商品(+32%權重)②同類用戶購買后好評率達95%(+28%權重)"的解釋時,購買意愿明顯高于傳統"猜你喜歡"的模糊表述。平臺工程師通過分析數千萬次推薦的SHAP值分布,還發現了用戶畫像特征與實時行為特征的動態權重變化規律。

工業預測性維護場景下,SHAP值幫助工程師理解復雜傳感器數據的決策邏輯。某智能制造企業將SHAP分析與LIME方法結合,發現振動頻譜中特定頻段(500-800Hz)的特征貢獻度與設備剩余壽命存在強相關性。這種發現不僅優化了特征工程方向,更直接指導了傳感器布點策略的調整——在原有均勻布點基礎上,于關鍵頻段對應機械部位增加了3個高精度傳感器。

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SHAP值對Transformer模型的解釋展現出獨特價值。研究者通過計算各詞元的SHAP值,發現BERT模型在醫療問答任務中過度依賴某些表面語言模式(如"研究表明"等短語),這種發現促使團隊引入對抗訓練來提升模型對實質內容的關注度。可視化分析顯示,改進后的模型SHAP值分布更均勻地覆蓋醫學實體詞,解釋合理性經專業醫師評估提升41%。

時間序列預測中,SHAP值能揭示特征在不同時間窗口的影響差異。某能源企業的電力負荷預測模型分析顯示,溫度特征在預測未來24小時負荷時SHAP值呈現明顯晝夜波動,而經濟指標特征則保持相對穩定的貢獻度。這種時變特性的量化,幫助運營團隊建立了更精細的特征選擇策略——在短期預測中加強氣象數據權重,長期預測則側重宏觀經濟指標。

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最新進展顯示,SHAP值可以結合注意力機制進行雙重驗證。在自動駕駛的障礙物檢測系統中,SHAP熱力圖與模型注意力區域的重合度達到78%,這種一致性檢驗為安全認證提供了量化依據。異常案例分析發現,當SHAP值與注意力區域出現顯著偏離時,往往對應著模型誤檢情況,這為改進數據集標注提供了明確方向。

金融反欺詐場景的特殊性在于需要同時解釋個體預測和群體模式。某支付機構開發的實時風控系統,通過聚類SHAP值發現了新型詐騙團伙的行為特征:正常用戶的設備指紋特征SHAP值分布均勻,而詐騙賬戶集中在特定設備參數的異常組合。這種群體解釋能力使系統在2025年上半年提前識別出3類新型攻擊模式,誤報率同比降低22%。

在藥物發現領域,SHAP值正推動AI化學的可解釋性革命。某藥企的分子活性預測平臺使用圖神經網絡結合SHAP值,不僅能指出哪些子結構對藥效起關鍵作用,還能量化各原子位點的貢獻差異。研究人員通過反向驗證發現,SHAP值識別出的藥效團與已知藥物化學知識的吻合度達89%,為虛擬篩選提供了可靠的解釋依據。

SHAP值的可視化方法

SHAP值可視化方法概覽

SHAP值可視化方法概覽

在機器學習模型解釋領域,可視化是理解SHAP值最直觀有效的方式。通過恰當的圖表呈現,復雜的特征貢獻度分析變得一目了然。目前主流的SHAP可視化方法主要包括摘要圖、瀑布圖和力圖三種類型,每種都針對不同的解釋場景設計。

摘要圖:全局特征重要性分析

摘要圖(Summary Plot)是最常用的SHAP可視化工具,它能同時展示特征的全局重要性和影響方向。在Python的shap庫中,通過shap.summary_plot()函數即可生成。2025年最新版本的shap庫(0.45+)對此功能進行了重要升級:

import?shap
explainer?=?shap.TreeExplainer(model)
shap_values?=?explainer.shap_values(X)
shap.summary_plot(shap_values,?X,?plot_type="dot")??#?散點圖版本
shap.summary_plot(shap_values,?X,?plot_type="bar")??#?條形圖版本

SHAP摘要圖示例

?

散點圖版本中,每個點代表一個樣本的特征SHAP值,y軸按特征重要性排序,x軸表示SHAP值大小,顏色深淺反映特征值的高低。這種可視化能清晰顯示:

  • ? 特征重要性排序(縱軸位置)
  • ? 特征影響方向(SHAP值正負)
  • ? 特征值與影響的非線性關系(顏色變化)

條形圖版本則更簡潔地展示特征的平均絕對SHAP值,適合快速把握最重要的特征。

瀑布圖:個體預測的逐步解釋

瀑布圖(Waterfall Plot)專門用于解釋單個預測結果的生成過程。它從模型的基準預測值(所有特征取平均時的預測)開始,逐步疊加每個特征的貢獻值,最終到達實際預測值。這種可視化完美體現了SHAP的加性特征歸因公理:

shap.plots.waterfall(shap_values[0])??#?展示第一個樣本的解釋

圖中每個條形代表一個特征的貢獻:

  • ? 紅色條形表示正向影響(增加預測值)
  • ? 藍色條形表示負向影響(降低預測值)
  • ? 條形長度精確量化了影響程度
  • ? 最終箭頭指向模型的實際輸出值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向非技術人員解釋"為什么模型會做出這個特定預測",在金融風控、醫療診斷等需要個案解釋的場景中尤為重要。

力圖:交互式特征影響展示

力圖(Force Plot)提供了更動態的可視化體驗,支持交互式探索特征影響。基礎版本展示單個預測的解釋:

shap.plots.force(explainer.expected_value,?shap_values[0])

可視化元素包括:

  • ? 基準值(base value)作為起點
  • ? 推動預測值上升的特征(紅色箭頭)
  • ? 拉低預測值的特征(藍色箭頭)
  • ? 最終預測值(output value)

更強大的是多樣本力圖,可以同時觀察多個樣本的特征影響模式:

shap.plots.force(explainer.expected_value,?shap_values[:100])

這種可視化能快速識別群體中的異常預測,或發現不同子群體的特征影響模式差異。

高級可視化技巧

除了這三種基本圖表,2025年的shap庫還集成了更多專業可視化工具:

依賴圖展示SHAP值與特征值的具體依賴關系:

shap.dependence_plot("age",?shap_values,?X)

決策圖結合了多個樣本的力圖,用顏色編碼顯示特征值:

shap.decision_plot(explainer.expected_value,?shap_values[:10],?feature_names)

熱力圖適合時間序列等結構化數據的解釋:

shap.plots.heatmap(shap_values)

在實際應用中,這些可視化方法往往需要組合使用。例如先通過摘要圖篩選重要特征,再用瀑布圖深入分析關鍵個案,最后用依賴圖研究特定特征的非線性影響。Python生態中的Jupyter Notebook、Dash或Streamlit等工具可以構建交互式解釋面板,將SHAP可視化集成到完整的模型監控系統中。

SHAP值的局限性與未來展望

計算復雜度的現實挑戰

在2025年的機器學習實踐中,SHAP值面臨的最突出挑戰仍然是計算復雜度問題。根據Shapley值的原始定義公式:

?_i(f) = ∑_{S?N{i}} [|S|!(n-|S|-1)!]/n! [f(S∪{i})-f(S)]

這個公式要求對所有2^n種可能的特征子集進行評估。當處理現代高維數據集時(例如基因組學數據通常包含數萬個特征),精確計算變得完全不可行。2024年MIT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特征維度超過50時,即使使用最先進的分布式計算系統,精確計算SHAP值也需要超過72小時。

目前主流的解決方案包括蒙特卡洛采樣和TreeSHAP算法。蒙特卡洛方法通過隨機采樣特征排列來近似Shapley值,雖然顯著降低了計算量,但在2025年的實踐中仍面臨兩個關鍵問題:一是收斂速度慢,特別是對于具有長尾分布的特征;二是難以確定合適的采樣次數,過少會導致估計偏差,過多則失去計算效率優勢。

高維數據與交互效應的解釋困境

隨著深度學習模型在2025年繼續向更復雜架構發展,SHAP值在解釋高維數據時暴露出新的局限性。最新研究發現,當特征間存在強非線性交互作用時,SHAP的加性特征歸因假設可能導致嚴重誤導。例如在Transformer架構中,注意力機制產生的動態特征交互使得單個特征的"獨立貢獻"概念變得模糊。

具體表現為:

  1. 1. 特征重要性排序可能失真:交互效應強的特征組合可能被分散到單個特征的SHAP值中
  2. 2. 解釋穩定性問題:相同特征在不同樣本中的SHAP值波動劇烈
  3. 3. 全局解釋與局部解釋的矛盾:聚合后的全局SHAP值可能與具體樣本的局部解釋不一致

2025年NeurIPS會議上提出的"交互SHAP"(Interaction SHAP)擴展了傳統方法,通過引入二階交互項來部分緩解這個問題,但計算復雜度也隨之呈平方級增長。

數據分布依賴性與基準值問題

SHAP值的解釋質量高度依賴于訓練數據的分布特性。2025年醫療AI領域的一個典型案例顯示,當模型部署環境與訓練數據存在分布偏移時,SHAP解釋可能導致臨床誤判。具體問題包括:

  1. 1. 基準值敏感性:Force Plot依賴的基準值(通常取訓練集預測均值)在數據分布變化時會產生系統性偏差
  2. 2. 類別不平衡影響:在極端不平衡數據集上,少數類樣本的SHAP值可能被過度壓縮
  3. 3. 時序數據挑戰:對于時間序列模型,傳統SHAP方法難以捕捉時間維度的特征依賴關系

近期提出的動態基準值調整方法(如基于測試集分布的適應性基準)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帶來了新的模型解釋一致性問題。

可視化解釋的認知負荷

雖然SHAP提供了force plot、summary plot等多種可視化工具,但在2025年的用戶體驗研究中發現:

  1. 1. 多特征場景下的視覺混亂:當特征超過20個時,force plot的可讀性急劇下降
  2. 2. 數值解釋與認知直覺的差距:非技術用戶難以理解為什么某個特征的微小變化會導致SHAP值的劇烈波動
  3. 3. 多模型比較困難:不同模型架構產生的SHAP值缺乏統一的標準化方法,影響橫向對比

新興的可視化方案如"分層SHAP"(Hierarchical SHAP)嘗試通過特征分組來降低認知負荷,但犧牲了部分解釋粒度。

未來發展方向與突破點

針對這些局限性,2025年機器學習可解釋性領域正在探索多個突破方向:

計算效率提升

  • ? 量子計算輔助的SHAP值近似算法已在實驗階段,初步結果顯示在特定問題上可實現指數級加速
  • ? 基于神經網絡的SHAP值預測器展現出潛力,通過訓練專用網絡來直接輸出近似SHAP值

理論框架擴展

  • ? 非加性解釋框架:突破Shapley值的加性假設,開發更適合深度神經網絡的解釋理論
  • ? 因果SHAP:整合因果推理框架,區分特征的關聯影響和因果影響
  • ? 動態SHAP:針對時序模型開發考慮時間依賴性的擴展版本

工程實踐改進

  • ? 在線學習系統的增量式SHAP計算:避免每次模型更新后全量重新計算
  • ? 邊緣設備優化:開發適合移動端和IoT設備的輕量級SHAP計算模塊
  • ? 解釋質量評估標準:建立統一的SHAP解釋可靠性度量體系

跨學科融合

  • ? 認知科學指導的可視化設計:根據人類認知特點優化解釋呈現方式
  • ? 領域知識融合:開發醫療、金融等垂直領域的專用SHAP變體
  • ? 安全增強:研究對抗性攻擊對SHAP解釋的影響及防御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歐盟AI法案的實施對模型可解釋性提出了新的合規要求,這正在推動工業界加速發展滿足監管需求的SHAP改進方案。同時,開源社區也出現了如"SHAP-X"等新一代工具庫,開始支持上述部分創新功能。


引用資料

[1] : https://blog.csdn.net/sinat_26917383/article/details/115400327

[2] : https://heth.ink/SHAP/

[3] :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6392177/

[4] : https://www.dongaigc.com/a/shap-explaining-ml-models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diannao/93303.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diannao/93303.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diannao/93303.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NET9 使用 OData 協議項目實戰

.NET 中 ODate 協議介紹 OData(Open Data Protocol) 是一個開放的 Web 協議,用于查詢和更新數據。在 .NET 生態系統中,OData 被廣泛支持和使用。 主要特性 1. 統一的數據訪問方式 提供標準化的查詢語法支持 CRUD 操作支持元數據描述 2. 查詢能力 標…

Android 性能優化:提升應用啟動速度(GC抑制)

前言 在移動應用開發領域,啟動速度是用戶體驗的重要指標。對于Android應用而言,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 GC)機制雖然是內存管理的核心,但在應用啟動期間頻繁觸發GC會顯著拖慢啟動速度。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GC…

做了一款小而美的本地校驗器

需求說明 前陣子收到一則讀者留言,指出:市面上AI核稿工具(ProWritingAid,WPS AI Spell Check,Writer,QuillBot,Grammarly)要么收費太高,要么讓人擔心文章泄露。 如下圖所…

uniapp + uview-plus 微信小程序二維碼生成和保存完整解決方案

uniapp + uview-plus 微信小程序二維碼生成和保存完整解決方案 ?? 項目背景 在開發微信小程序時,經常需要實現二維碼的生成和保存功能。本文檔提供了一個基于 uniapp + uview-plus 框架的完整解決方案,徹底解決了以下常見問題: ? Canvas API 兼容性問題 ? 微信小程序權…

Linux中應用程序的安裝于管理

Linux中應用程序的安裝于管理 一 . rpm安裝 1.掛載 光驅里面存放了很多rpm的軟件包 光驅在系統中使用時,需要掛載 mount /dev/cdrom /mnt/ cd /mnt[rootstw mnt]# ls CentOS_BuildTag GPL LiveOS RPM-GPG-KEY-CentOS-7 EFI images Packag…

mysql重置密碼

要區分 MySQL 是通過 systemd 還是傳統 service 管理,以及對應的密碼重置方案,可按以下步驟操作: 一、如何區分管理方式(systemd 還是傳統 service) 通過以下命令判斷系統默認的服務管理方式:檢查系統是否使…

C++ TAP(基于任務的異步編程模式)

🚀 C TAP(基于任務的異步編程模式)1. 引言:走進異步編程新時代(🚀) 在當今高性能計算領域,同步編程模型的局限性日益凸顯。傳統的回調地獄和線程管理復雜性促使微軟提出了基于任務的…

利用C++手撕棧與隊列的基本功能(四)

棧和隊列詳細教程可以觀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J411V7bd?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episodes&vd_sourcedaed5b8a51d3ab7eb209efa9d0ff9a34&p48棧和隊列概念 棧和隊列是限定插入和刪除只能在表的端點進行的線性表在裝電池、裝彈夾、拿放盤子時都會出…

net8.0一鍵創建支持(Redis)

Necore項目生成器 - 在線創建Necore模板項目 | 一鍵下載 RedisController.cs using CSRedis; using Microsoft.AspNetCore.Http; using Microsoft.AspNetCore.Mvc; using UnT.Template.Application.Responses; using UnT.Template.Domain;namespace UnT.Template.Controllers {…

Leetcode——42. 接雨水

還記得第一次見該題根本無從下手。其實,我們不妨把問題拆解,簡單化。不要怕自己寫的是暴力算法,有很多算法技巧其實就是在暴力算法的基礎上優化得來。題目目的是求所有可接雨水數量,我們可以求出每一個位置可接雨水數量&#xff0…

Go 語言-->指針

Go 語言–>指針 它允許你操作內存中的實際數據,而不僅僅是數據的副本。指針存儲的是另一個變量的內存地址,而不是變量的實際值。 1. 什么是指針 指針是存儲變量內存地址的變量,它指向另一個變量。通過指針,你可以間接地訪問和修…

軟工八將:軟件開發全流程核心角色體系解析

軟工八將:軟件開發全流程核心角色體系解析 作者注:本概念是由大學生董翔提出,具有一些影響意義。 在現代軟件開發領域,團隊角色的專業化分工是產品成功的核心保障。“軟工八將”作為一套系統梳理軟件開發全流程核心角色的術語&…

安全風險監測系統是什么?內容有哪些?

安全風險監測系統是基于物聯網感知網絡與智能分析技術的綜合管理平臺,通過實時采集、分析和評估各類安全風險指標,構建起覆蓋識別、預警、處置全流程的主動防御體系。作為現代安全管理的中樞神經系統,該系統實現了從被動響應到主動預防的范式…

車載診斷架構 ---面向售后的DTC應該怎么樣填寫?

我是穿拖鞋的漢子,魔都中堅持長期主義的汽車電子工程師。 老規矩,分享一段喜歡的文字,避免自己成為高知識低文化的工程師: 簡單,單純,喜歡獨處,獨來獨往,不易合同頻過著接地氣的生活,除了生存溫飽問題之外,沒有什么過多的欲望,表面看起來很高冷,內心熱情,如果你身…

墨者:SQL注入漏洞測試(寬字節)

墨者學院:SQL注入漏洞測試(寬字節)🚀 1. 寬字節注入原理? 1.1. 與普通注入對比? 特性普通注入寬字節注入適用場景無轉義處理使用addslashes()等轉義函數核心原理直接閉合引號利用GBK等編碼吞掉轉義符\關鍵字符 " -- #%df %5c防御難度易防御需調…

(二)Eshop(RabbitMQ手動)

文章目錄項目地址一、Rabbit MQ1.1 Pulibsher1. IRabbitMQPublisher接口2. RabbitMQPublisher接口實現3. 使用1.2 Consumer1. 消費接口2. 實現消費者接口項目地址 教程作者:教程地址: 代碼倉庫地址: 所用到的框架和插件: dbt a…

WPF高級學習(一)

文章目錄一、理解進程和線程1. 進程:就像一個獨立的“工廠”舉例:2. 線程:就像工廠里的“工人”舉例:總結:進程 vs 線程二、線程一、WPF 中的線程類型二、核心規則:線程親和性(Thread Affinity&…

JAVA知識點(四):SpringBoot與分布式、微服務架構

文章目錄SpringBoot 使用 Validation 進行參數校驗并統一返回校驗異常引入相應的依賴Validation的基本校驗注解添加參數校驗在DTO的屬性上添加校驗在controller對應的DTO添加Valid或者Validated對于復雜String校驗我們可以使用正則來校驗,如下所示:自定義…

GPU 服務器ecc報錯處理

1. 常見原因分析內存硬件問題:DIMM 內存模塊損壞或接觸不良(最常見原因)。內存插槽氧化、松動或物理損壞。內存與主板兼容性問題(尤其是非原廠內存)。環境因素:服務器內部溫度過高,導致內存穩定…

STM32入門之通用定時器PWM

一、通用定時器簡介STM32通用定時器由一個通過可編程預分頻器驅動的16位自動重裝載計數器組成,適用于多種應用場景,包括測量輸入信號的脈沖長度(利用輸入捕獲功能)和生成輸出波形(使用輸出比較及PWM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