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主要是介紹博主在構建A33-vstar開發板鏡像時的步驟,也踩了一些坑,才整理出來,如果有錯誤,還請指正。
A33-vstar開發板的資料:
通過網盤分享的文件:A33-Vstar開發板資料合集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5G6ColcY52DYMxYuefs2dQ?pwd=sb4e 提取碼: sb4e
搭建交叉編譯環境
首先這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坑ERROR: build kernel Failed
,我當時以為Linux內核版本太低,需要下載低版本的交叉編譯器,結果導致下載就碰到各種壁,也是因為博主功力太淺(太蠢了)。
這個報錯的原因我最后查出來了,就是交叉編譯器環境變量沒設置好,其實SDK中已經有交叉編譯器了
詳細的排查過程在
A33-vstar報錯記錄:ERROR: build kernel Failed
這篇博客有說
我們只需要export一下環境變量即可,所以我們可以直接加到SDK根目錄的build.sh
前面即可:
#!/bin/bashset -e# 進入腳本所在目錄,保證相對路徑正確
cd "$(dirname "$0")"# 交叉編譯器路徑(相對路徑,根據你的目錄結構調整)
export CROSS_COMPILE="$(pwd)/brandy/gcc-linaro/bin/arm-linux-gnueabi-"
export PATH="$(pwd)/brandy/gcc-linaro/bin:$PATH"
export ARCH=arm# 你的后續build腳本邏輯...
buildroot/scripts/mkcommon.sh "$@"
開始編譯
其實從這步開始,就可以跟著資料中的A33_Vstar_Linux_SDK開發手冊.pdf
文檔走了,因為最難的只是環境的搭建。
最后也是成功編譯
補充
不過中間可能會出現一些工具沒有下載,比如:fakeroot: 未找到命令
,直接下載完事: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fake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