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Bluetooth Low Energy)作為一種針對低功耗場景優化的通信協議,已經廣泛應用于智能穿戴、工業追蹤、智能家居、醫療設備等領域。
本文是《BLE 協議實戰詳解》系列的第一篇,將從 BLE 的發展歷史、協議棧結構、核心機制和應用領域出發,為后續工程實戰打下全面認知基礎。
一、為什么要了解 BLE 協議?
在嵌入式開發、物聯網設備、車載 Tracker 等項目中,“藍牙”是最常被選用的短距離通信技術之一。
而 BLE(低功耗藍牙)之所以重要,是因為:
- ? 超低功耗(待機功耗 < 10uA,通信功耗 < 1mA)
- ? 成本低、模組豐富(nRF52、ST BlueNRG、ESP32、CH579 等)
- ? 支持 Android/iOS 互通(無需配對即可廣播)
- ? 協議開放(SIG標準,協議棧可裁剪)
所以,BLE 已成為嵌入式工程師必須掌握的一門協議。
二、BLE 與經典藍牙的區別
項目 | BLE(Bluetooth Low Energy) | BR/EDR(經典藍牙) |
---|---|---|
目標 | 低功耗、間歇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