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序列檢測器實驗(遠程實驗系統)
文章目錄
- FPGA序列檢測器實驗(遠程實驗系統)
- 一、數字電路基礎知識
- 1. 時鐘與同步
- 2. 按鍵消抖原理
- 代碼講解:分頻與消抖
- 3. 有限狀態機(FSM)設計
- 代碼講解:狀態機編碼與轉移
- 4. 邊沿檢測與信號同步
- 5. 模塊化設計
- 二、實驗數字電路整體思想
- 三、狀態機轉移表
- 序列檢測器實驗——狀態轉移表(預定轉移表)
- 四、使用遠程實驗系統操作并觀察實驗現象
一、數字電路基礎知識
1. 時鐘與同步
- 時鐘(clock)
FPGA中所有時序邏輯都依賴時鐘信號。時鐘的上升沿(或下降沿)驅動觸發器(Flip-Flop)采樣數據,確保電路按統一節奏工作。 - 同步與異步復位
復位信號(如nRST)用于初始化電路。同步復位在時鐘沿同步釋放,異步復位則只要nRST有效就立即生效。FPGA設計中常用異步復位、同步釋放的結構保證可靠性。
2. 按鍵消抖原理
- 機械抖動現象
物理按鍵在按下或釋放瞬間,因機械彈簧反彈、接觸不良會產生短時間的高低電平反復變化,稱為“抖動”或“毛刺”。 - 數字消抖思路
用多級寄存器采樣按鍵信號,只有連續N次采樣一致才判斷為穩定。實驗中采用3級采樣判定:- 用兩個寄存器級聯延遲原始按鍵信號,再和原始信號一起判斷:連續3個1輸出1,連續3個0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