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關:數據庫恢復技術
-
1、事務的( A)特性要求事務必須被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最小工作單元
A、原子性
B、一致性
C、隔離性
D、持久性 -
2、事務的(C?)特性要求一個事務在執行時,不會受到其他事務的影響。
A、原子性
B、一致性
C、隔離性
D、持久性 -
3、下列不屬于事務特征的是(A )
A、完整性
B、一致性
C、隔離性
D、原子性 -
4、事務一提交,其對數據庫中數據的修改就是永久的,以后的操作或故障不會對事務的操作結果產生任何影響。這個特性是事務的(D)
A、原子性
B、一致性
C、隔離性
D、持久性 -
5、后備副本的作用是(A ) 。
A、故障后的恢復
B、保障安全性
C、數據的轉儲
D、一致性控制 -
6、數據庫系統運行中發生故障,有些事務尚未完成就被迫中斷,會破壞事務的(A )。
A、原子性
B、一致性
C、持久性
D、隔離性 -
7、若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由于某種硬件故障,使存儲在外存上的數據部分損失或全部損失,這種情況稱為( B) 。
A、事務故障
B、介質故障
C、運行故障
D、系統故障 -
8、在數據庫恢復的討論范疇下,日志文件是用來記錄( D)。
A、用戶對數據庫的查詢操作的文件
B、用戶對數據庫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C、事務對數據庫的查詢操作的文件
D、事務對數據庫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
9、對于事務故障的恢復,正確的處理方式是( A)
A、由恢復子系統利用日志文件強行回滾(ROLLBACK)該事務
B、系統重新啟動,然后利用日志文件再強行撤消(UNDO) 所有未完成事務
C、系統重新啟動,然后利用日志文件再重做(REDO) 所有已提交的事務
D、利用日志文件和后備副本來恢復數據庫 -
10、若事務在運行過程中,由于某種原因,造成事務未運行至正常的終點就停止了運行,這種情況稱為(A )。
A、事務故障
B、系統故障
C、介質故障
D、運行故障 -
11、利用日志文件恢復事務時,對尚未結束的事務,應( A)
A、運行UNDO處理
B、運行REDO處理
C、執行COMMIT操作
D、重新執行已登記的操作 -
12、引入檢查點技術的目的是(C )
A、解決介質故障
B、提高恢復的可靠性
C、改善恢復性能
D、解決系統故障 -
13、程序的邏輯錯誤可能導致(B )
A、系統故障
B、事務故障
C、介質故障
D、運行故障 -
14、下面描述不正確的是(A)
A、恢復的基本思想是提高系統的安全性,杜絕故障發生
B、日志記錄了數據的所有更新信息
C、數據庫主要通過登記日志和數據轉儲來建立冗余數據
D、恢復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冗余數據 -
15、系統斷電可能導致( A)
A、系統故障
B、事務故障
C、介質故障
D、運行故障 -
16、如果要回滾一個事務,則要使用____D__語句
A、commit transaction
B、begin transaction
C、revoke
D、rollback transaction -
17、事務的原子性是指(A)
A、事務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務一旦提交,對數據庫的改變是永久的
C、一個事務內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數據對并發的其他事務是隔離的
D、事務必須是使數據庫從一個致性狀態變到另一個一致性狀態 -
18、已知下列員工關系表。
-
Employees對該表的工資屬性和完整性約束為:2000≤工資≤5000. 現將如下2個操作組織為事務T,操作1先執行,操作2后執行。 ? 操作1: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03650’,‘研發’,4600) ? 操作2:UPDATE Employees SET工資=工資×1.2 WHERE部門=‘市場’OR部門=‘研發’ 事務T執行完畢后,關系表Employees的數據是(B )
A、 - B、
- C、
- D、
-
19、下列關于數據庫備份的說法,正確的是(C)
A、對系統數據庫和用戶數據庫都應采用定期備份的策略
B、對系統數據庫和用戶數據庫都應采用修改后即備份的策略
C、對系統數據庫應采用修改后即備份的策略,對用戶數據庫應采用定期備份的策略
D、對系統數據庫應采用定期備份的策略,對用戶數據庫應采用修改后即備份的策略 -
20、下列關于恢復數據庫的說法,正確的是(A)
A、在恢復數據庫時不允許用戶訪問數據庫
B、恢復數據庫時必須按照備份的順序還原全部備份
C、恢復數據庫時,對是否有用戶在使用數據庫沒有要求
D、首先進行恢復的備份可以是差異備份和日志備份
第2關:并發控制
-
1、在多個事務并發執行時,如果事務Tl對數據項A的修改覆蓋了事務T2對數據項A的修改,這種現象稱為(A)
A、丟失修改
B、不可重復讀
C、讀“臟”數據
D、數據不一致 -
2、在多個事務并發執行時,如果并發控制措施不好,則可能會造成事務T1讀了事務T2的“臟”數據。這里的“臟”數據是指(C)
A、T1回滾前的數據
B、T1回滾后的數據
C、T2回滾前的數據
D、T2回滾后的數據 -
3、數據庫并發操作通常會帶來三類問題,下列哪一個不是?(D)
A、丟失修改
B、不可重復讀
C、讀“臟”數據
D、重復讀 -
4、為了防止一個事務在執行時被其他事務干擾,應采取的措施是(D)
A、完整性控制
B、訪問控制
C、安全性控制
D、并發控制 -
5、如果事務T獲得了數據項A上的排他鎖(或稱X鎖、寫鎖),則其他事務對A(D)
A、只能讀不能寫
B、只能寫不能讀
C、可以寫也可以讀
D、不能讀也不能寫 -
6、設事務T1和T2執行如表所示的并發操作,這種并發操作存在的問題是(B)
A、丟失修改
B、不可重復讀
C、讀“臟”數據
D、以上都不對 -
7、下列關于數據庫死鎖的說法,正確的是(C)
A、死鎖是數據庫中不可判斷的一種現象
B、在數據庫中防止死鎖的方法去是禁止多個用戶同時操作數據庫
C、只有允許并發操作時,才有可能出現死鎖
D、當兩個或多個用戶競爭相同資源時就會產生死鎖 -
8、若事務T對數據項D已加了S鎖,則其他事務對數據項D(A)
A、可以加S鎖,但不能加X鎖
B、可以加X鎖,但不能加S鎖
C、可以加S鎖,也可以加X鎖
D、不能加任何鎖 -
9、在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三級封鎖協議中,二級封鎖協議的加鎖要求是(C)
A、對讀數據不加鎖,對寫數據在事務開始時加X鎖,事務完成后釋放X鎖
B、讀數據時加S鎖,讀完即釋放S鎖;寫數據時加X鎖,寫完即釋放X鎖
C、讀數據時加S鎖,讀完即釋放S鎖;寫數據是在事務開始時加X鎖,事務完成后釋放X鎖
D、在事務開始時即對要讀、寫的數據加鎖,等事務結束后再釋放全部鎖 -
10、在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三級封鎖協議中,一級封鎖協議能夠解決的問題是(A)
A、丟失修改
B、不可重復讀
C、讀“臟”數據
D、死鎖 -
11、若系統中存在4個等待事務T0、T1、T2和T3,其中T0正等待被T1鎖住的數據項A1,Tl正等待被T2鎖住的數據項A2,T2正等待被T3鎖住的數據項A3,T3正等待被T0鎖住的數據項A0。則此時系統所處的狀態是(B)
A、活鎖
B、死鎖
C、封鎖
D、正常 -
12、在判斷死鎖的事務等待圖中,如果等待圖中出現了環路,則說明系統(B)
A、存在活鎖
B、存在死鎖
C、事務執行成功
D、事務執行失敗 -
13、并發控制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保持數據庫狀態的(D)
A、安全性
B、完整性
C、可靠性
D、一致性 -
14、以下(D )不是并發操作帶來的數據不一致性
A、丟失修改
B、不可重復讀
C、讀“臟”數據
D、死鎖 -
15、若事務T獲得了數據對象R的X鎖控制權,則T對R(C)
A、不可讀也不可寫
B、只可讀
C、可讀也可寫
D、只可寫 -
16、多用戶的數據庫系統的目標之一是使它的每個用戶好像面對著一個單用戶的數據庫一樣使用它,為此數據庫系統必須進行(C )
A、安全性控制
B、完整性控制
C、并發控制
D、可靠性控制 -
17、若事務T獲得了數據對象R的S鎖控制權,則T對R(B)
A、不可讀也不可寫
B、只可讀
C、只可寫
D、可讀也可寫 -
18、下面可以解決活鎖的是( B)
A、順序封鎖法
B、先來先服務(FCFS)
C、檢測和解除策略
D、一次封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