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青圖像識別研究總概
文章目錄
- 前言
- 一、整體目錄介紹
- 二、前期安排
- 三、構建圖像分類數據集
- 四、模型訓練準備
- 五、遷移學習模型
- 六、在測試集上評估模型精度
- 七、可解釋性分析、顯著性分析
- 八、圖像分類部署
- 九、樹莓派部署
- 十、相關補充
- 總結
前言
本系列文章為近期所做項目研究而作的研究介紹。算是我近期所學的一個總結吧, 同時也希望與各位多多交流學習。
文檔介紹:星云文檔
相關代碼:github代碼存儲
鏈接:網盤存儲
提取碼:rzyy
–來自百度網盤超級會員V5的分享
一、整體目錄介紹
圖像分類部分的研究相關代碼和文檔目錄
【1】構建圖像分類數據集 ; 主要存放圖像采集與整理、可視化采集圖像、劃分訓練集驗證集、統計各類別圖像數量
【2】模型訓練準備 ; 主要介紹在開始訓練模型前所做的一些準備,例如訓練環境的搭建、安排、記錄等
【3】遷移學習模型 ;因為基于本人也是初次嘗試做深度學習的實驗,沒有什么能力去優化模型結構和調整模型,故為了省時間直接采用遷移學習,其中我嘗試了許多模型,也隱約有點訓練模型的體會
【4】在測試集上評估模型精度 ; 訓練得到模型后,為了查看模型的泛化能力,故在測試集上通過各種評估指標評估模型的精度
【5】可解釋性分析、顯著性分析 ;存放訓練后模型可解釋性分析、顯著性分析的相關代碼(暫無)
【6】圖像分類部署 ; 存放將模型部署的方法的相關文檔:本地部署、web部署、微信小程序部署、qt界面化部署。
【7】樹莓派圖像分類部署 ; 存放用樹莓派將模型部署的教程以及相關的樹莓派學習筆記
【8】相關補充 ; 存放有關此項目的一些補充,有實驗記錄、最終產出、后續安排以及SNP相關等
kaggle_jupyter ; 存放一些在kaggle上訓練的notebook
model_zheng_path ; 存放訓練得到的一些.pth模型文件
onnx_path ; 存放轉化得到的onnx模型文件
kaggle_train.ipynb ; 是一個在kaggle上訓練模型的notebook
README.md ; 是三葉青圖像識別項目研究的簡介文檔
二、前期安排
參考文章、視頻等教程如下:
合集·兩天搞定人工智能畢業設計之【圖像分類】
樹莓派快速上手說明
Python+樹莓派+Linux 快速上手;
樹莓派教程十分鐘玩轉系列入門篇
…
主要是上面這些,其余更多也不記得了
三、構建圖像分類數據集
【1】構建圖像分類數據集 ; 主要存放圖像采集與整理、可視化采集圖像、劃分訓練集驗證集、統計各類別圖像數量
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1】構建圖像分類數據集
四、模型訓練準備
構建完圖像分類數據集后,就要開始訓練我們的模型了,深度學習模型訓練需要大量計算資源,也就是GPU。
可以在本地機器上使用GPU(如果有的話),或者在云服務上租用GPU資源。此外,還有專門為深度學習訓練提供的服務,如Google的Colab和Kaggle。
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2】模型訓練準備
五、遷移學習模型
主要簡述一下訓練代碼,主要是運用遷移學習的方法,將預訓練模型在自定義的數據集上進行訓練。
kaggle上臨時發布的競賽 https://www.kaggle.com/competitions/sanyeqing/data
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3】遷移學習模型
六、在測試集上評估模型精度
將訓練好的模型應用在測試集上,評估模型的效果
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4】在測試集上評估模型精度
七、可解釋性分析、顯著性分析
推薦B站up主同濟子豪兄的合集·兩天搞定人工智能畢業設計之【圖像分類】
八、圖像分類部署
包括將訓練好的模型部署在本地終端、web端、小程序上、qt界面化。
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6】圖像分類部署
該文主要介紹了如何將pytorch模型轉為ONNX模型文件以及如何將圖像識別模型部署,包括部署在本地、部署在web網頁、小程序、qt界面部署。
九、樹莓派部署
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7】樹莓派圖像分類部署
該文主要記錄了我學習樹莓派時的筆記,包括對樹莓派的認識和組裝、樹莓派的運行和VNC遠程連接、攝像頭模塊的使用、以及最后的使用yolov5來對象棋進行識別等。
(嘗試了以下租用GPU 進行訓練,不得不說與之前使用kaggle平臺相比,還是氪金玩家比較爽。省去了配置環境的麻煩)
另外,也是因為目前暫時沒有yolo的三葉青標記數據,所以數據是從其它教程中找過來的。
十、相關補充
存放一些有關這個項目研究的補充。
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8】相關補充
該文主要介紹了關于進行的這個項目除了步驟方法的一些補充,包括實驗記錄、有關SNP位點篩選、階段總結、后續安排等,
總結
本文主要介紹了近期來做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可以說是從寒假就開始準備了,從最開始的SNP位點篩選到后面的圖像識別模型訓練,再到之后的上傳實驗結果、答辯等流程,差不多歷時四個月吧。期間也是陸陸續續、磕磕碰碰,總之也就是一點一點的做下去。最后雖然還是有不少要繼續完善、也就是和我最初預期的結果有所差距,也就是沒做完,但怎么說大體的流程還是走下來了(我真棒)。
此時在寫這個項目筆記的我,回望一下,發現累是真累啊,身累心累。(我當初怎么會想著做這個啊,只能說腦子gg了,哎,哎,哎),但是這個項目進行到現在這個階段,不管說什么,也要繼續下去,努力做好吧!
嗯,那之后我要
。。。
20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