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數字化轉型,首要做的便是分析企業現有的業務流程和價值流,發現企業利潤來源的關鍵點,進而有針對性的數字化轉型。要實現傳統業務向數字化業務的轉變,制定出高效、靈活的業務流程優化策略顯得至關重要,這樣才能找到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促進業務流程的優化。
1、需求調研
了解用戶對于系統的要求和期望,確保系統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到不同部門、不同組別的用戶對系統有不同的需求。這個過程中,首先可以通過在線或者紙質問卷的形式收集用戶反饋和需求,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收集大量用戶信息。在進行了摸底問卷之后,可以通過與目標用戶面對面或者線上的形式深入交流,從而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需求。
2、業務流程分析(TFD)
業務流程分析是指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詳細的分析,包括業務流程圖的繪制和流程覆蓋度的分析。業務流程圖是一種圖形工具,主要用于描述業務處理的過程。畫業務流程圖有助于組織、規范以及改善企業的業務活動。
通過業務流程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業務流程,發現其中的問題和瓶頸,為系統的設計和實施提供指導,在實際項目操作過程中,至少要繪制L3級流程,才能發現出流程的問題,進而更好的評估企業數字化的覆蓋程度。
評估企業信息系統流程覆蓋度時,需要對企業信息系統的功能進行評估,包括系統的功能覆蓋率、流程覆蓋率、數據覆蓋率等。除了簡單的覆蓋以外,還需要對系統的用戶體驗進行評估,包括系統的易用性、界面設計、用戶界面等,若雖有相應的功能、數據,但并不能幫助業務用戶減輕多少工作量,系統易用性不夠,也不能算完全的流程覆蓋。
3、實體關系分析(ER分析)
實體關系分析(ER分析)是一種用于描述數據的方式,它將復雜的數據抽象為實體和關系。實體是指在業務中具有實際存在的對象或概念,例如人、組織、產品、服務等。實體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例如一個公司可以是一個實體,而公司的員工、客戶、產品等也可以是實體。關系是指實體之間的聯系,可以分為1-1,1-n,n-n三種類型。1-1關系表示一個實體只能與另一個實體相關聯,例如一個人只能有一個身份證號碼。1-n關系表示一個實體可以與多個實體相關聯,例如一個公司可以有多個員工。n-n關系表示兩個實體之間可以存在多個關聯,例如一個員工可以為多個項目工作,一個項目可以由多個員工完成。
在ER分析中,實體和關系是其基本元素。實體關系模型(ER模型)是一種設計工具,用于幫助開發人員設計和管理各種應用程序中的數據,其中實體、屬性和關系是其基本元素。設計ER模型的過程包括確定需求、定義實體類型、確定實體之間的關系、確定主鍵和外鍵、確定屬性等步驟。
ER分析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系統中實體之間的關聯性和關系,確定系統的數據結構,為未來數字化轉型系統的設計和規劃做基礎,通過這個環節設計的系統可以提高系統的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
4、數據流分析(DFD)
數據流分析是指對企業的數據流進行詳細的分析,主要方法是數據流圖的繪制。數據流圖(DFD)是一種用于描述系統中數據流的結構化的分析工具。它以圖形的方式來描述邏輯輸入經過系統加工處理后轉化為邏輯輸出的過程。
數據流圖的元素包括數據流、加工、數據存儲、數據源等。數據流圖的步驟包括確定系統的輸入輸出、構建系統的頂層數據流圖、自頂向下逐層分解、繪制分層數據流圖等。通過數據流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數據流,分析每個元數據開始的來源,有助于發現其中的問題和瓶頸,為系統的設計和數據治理提供指導。
5、系統體系結構建模(UC矩陣)
系統體系結構建模是指對系統的體系結構進行詳細的建模,這個過程可以結合個DFD的結果,分析哪些功能模塊產生數據,哪些功能模塊使用數據,這個過程通常會列出UC矩陣來分析。UC矩陣(UC Matrix),是一種企業信息化應用架構設計工具,它是一個以系統功能為維度,以業務流程為參考的交叉矩陣,具有完備性、一致性、無冗余性等特點。
通過使用UC矩陣可以進行子系統劃分,明確子系統之間的數據流。UC矩陣的設計應基于背景環境建立組織的完整性、多層次一致的結構化描述,同時強調戰略與業務、業務與IT的對準。UC矩陣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幫助企業明確系統功能和業務流程之間的關系,為后續的數字化轉型戰略的制定和系統藍圖架構的制定提供指導。
6、數字化轉型戰略確定
數字化轉型戰略確定是指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目標進行詳細的確定,包括數字化轉型的遠景目標、速贏目標、業各業務線條目標等。設定數字化轉型的遠景目標,首先要了解組織的愿景和使命。根據麥肯錫調查顯示,全球70%的企業啟動數字化,但71%停留在試點階段,85%停留超過一年,這說明數字化轉型需要合理的頂層設計,明確愿景,關注業務、技術和組織三大領域,保障遠景目標可以逐步的實施。通過數字化轉型目標確定,可以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指導和方向。
數字化轉型的速贏目標,首先應該是確一個或幾個典型的實際業務場景需求。有了典型業務需求,我們才能聚焦于尋找適合的技術解決方案,并構建亟需的數字化應用程序,通過速贏場景的實現可以為未來全面數字化轉型作為基礎。根據這幾個典型的業務場景,還行可以明確財務目標和收益預期,以確保數字化轉型的投資回報率。在實施過程中,可以通過速贏項目不斷反思和適應,以確保數字化轉型計劃始終朝著遠景戰略的方向前進。
為了推動各個業務線條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各個業務線條確定其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目標,這是因為數字化轉型的最終目的是解決業務問題,提高業務運營效率的。在通常企業中,業務部門是數字化轉型出錢的部門。所以業務的參與和積極性直接影響著公司整體數字化轉型的進程。讓各個業務線條理解數字化轉型的好處,理解數字化轉型的意義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數字化遠景的實現。
7、數字化轉型系統架構藍圖規劃
企業數字化轉型系統架構藍圖規劃,需要評估現有技術基礎設施,根據之前的業務分析、系統分析,更好地確定其需求。對于數字化轉型的系統架構藍圖的規劃,首先需要明確各個系統的作用和位置。弄清楚這些系統各自的功能后,根據之前的數流分析和UC矩陣分析,可以明確各個系統之間的關聯。
在拆分系統時,需要考慮業務的重要性和請求來源等維度,同時需要注意避免使用事務拆分后的系統需要有專人負責運行維護。需要形成一個穩健、安全、可擴展的架構。這需要考慮到各個模塊之間的協作和依賴關系,并進行架構設計、數據庫選擇與優化、API設計、安全性與身份驗證、性能優化、單元測試與自動化測試、日志與監控、持續集成與持續部署等方面的工作。這些方面對于構建穩健、高性能的后端系統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