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首頁: 神馬都會億點點的毛毛張

📌這篇博客是毛毛張分享三國演義文學劇本中的經典臺詞和語句,本篇分享的是《三國演義》第Ⅰ部分《群雄逐鹿》的第2??集《十常侍亂政治》,故事的主人公是何進、十常侍和董卓🔖
文章目錄
- 1.經典語句
- 2.文學劇本臺詞
1.經典語句
- 袁紹:愿領精兵五千,斬關入內,冊立新君,誅殺宦黨,掃清朝廷,以安天下。(早期的袁紹還是很正派的)
- 這一集中并沒有太多的金句,何進計劃鏟除宦官,召外兵入京,但被宦官反擊,何進被殺。董卓趁機進京,掌握局勢。
- 曹操主張精簡殺宦,避免激化矛盾,而袁紹則鼓動徹底鏟除宦官,展現果斷和野心。
- 曹操表現出更深遠的策略和謹慎,袁紹則展現出對權力和清除敵對勢力的強烈渴望。
2.文學劇本臺詞
曹節:參湯。
蹇碩:我看皇上也就只有這一兩天了。你我怎么辦?
程曠:皇上喜歡劉協,自然要立他為帝了。
段珪:可是劉辯這邊,何皇后與國舅何進能善罷甘休嗎?
程曠:當今之計,只有先除何進,何進一死,何皇后她……
蹇碩:她還不是我們抬舉起來的。
段珪:誰?
偷聽者:剛才張讓他們……馬上去報告皇太后。
侍衛:嗯。
偷聽者:快去吧!
董太后:求神靈保佑,保佑陛下早日康復,老身情愿折去幾年陽壽分與皇兒,求神靈保佑,求神靈保佑,求神靈保佑。
劉協:祖母!不,太后放心,我一定要當個好皇帝。
董太后:求神靈保佑。
何后、劉辯:拜見太后!
劉協:拜見何皇后!
董太后:起來吧!
何后:起來吧!
董太后:皇孫兒。
董太后(對何后):哼!
何后(對董太后):哼!
何后:陛下陛下……
眾人:陛下……
董太后:你去派幾個人,把何皇后的行動給我打聽清楚,如果他們有什么行動的話,你馬上來匯報我,我們一定要先下手。
蹇碩:好。(對屬下)大將軍可曾進宮?
屬下:可能正在路上。
蹇碩:有走漏消息者,斬。
屬下:是。
潘隱:大將軍,大將軍,這邊請。
何進:潘隱。
潘隱:大將軍不可入宮。
何進:陛下宣詔,焉能不去?
潘隱:陛下已晏駕。
何進:啊?
潘隱:十常侍秘不發喪,想圖大將軍的性命。
何進:啊?有這等事?走!
張讓:誰走漏了消息?
趙忠:哎,此番休矣!
張讓:蹇碩,無論如何要嚴加防守。
蹇碩:我親自查看。
張讓:何進之所以要入宮,原因何在?是為劉辯爭帝位而已。今日事急,你我必須先統一說辭。
何進:這些個閹黨,老子要把他們斬盡殺絕。
曹操:大將軍息怒,宦官之勢,起自沖質二帝之時,在朝廷延伸極廣,這不是一朝一夕而成勢,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殺絕的。如若謀事不密,泄露出去,必遭滅門之禍。請大將軍三思。
何進:汝等小輩,安知朝廷大事?
張讓:先帝寵愛蹇碩,蹇碩與董太后關系甚密,只有將此事栽在蹇碩頭上,我等方可活命。
眾常侍:對對對,就把蹇碩托出……
張讓:其二,我們趕快趕到何皇后那里,苦苦哀求她,眼下只有她才能救我們。
家丁:大將軍,那小黃門催促大將軍速速進宮。
何 進:讓他先走。
家丁:是。
袁紹:大將軍,宮中禁軍歸蹇碩統領,恐怕早已埋伏停當。
曹操:當今之計,應正君位,然后討賊。
何進:嗯,孟德之言正合我意,誰敢與我正君討賊?
袁紹:愿領精兵五千,斬關入內,冊立新君,誅殺宦黨,掃清朝廷,以安天下。
何進:有本初相助,我放心了。好,召集大臣,進宮!
大臣們:陛下,陛下,陛下……
袁紹:大將軍,外廷已掃蕩干凈,內廷未敢冒進,如今何不乘此機會盡除閹黨,掃清朝廷,以安天下。
曹操:大將軍,我以為,當今之計,應先立新君,而后徐圖奸佞。
何進:孟德言之有理,國不可一日無君,應先正君位。臣請太子登基,早繼大統。
董太后:哼。
何進:臣何進恭賀太子承繼皇位。
大臣們:萬歲,萬歲,萬萬歲!
何太后:兄長,你不可輕信那些大臣,宮中之事,我比你清楚,設計謀害你的僅僅是蹇碩一人而已,并不干張讓他們的事。
何進:太后,你……你為何要偏袒張讓之輩?
何太后:大將軍,你仔細想想,你我出身寒微,若非張讓等人,能有今日的高官厚祿,榮華富貴?
何進:太后所言不差,只是蹇碩現在何處?
何太后:你們出來吧!
張讓:大將軍饒命!
眾常侍:大將軍饒命啊!
張讓:大將軍,是蹇碩勾結董太后欲加害大將軍,實與我等無關哪,蹇碩已被小人所殺,人頭在此,望大將軍看念昔日的情面饒了我們吧!
段珪:從今以后我等聽從大將軍的驅使,忠心耿耿,絕不敢有二心哪!
何太后:蹇碩害你,業已被殺,你何必聽信他人之言,他們確是無辜。
何進:看在太后的面上,且饒你等這一回。可你們聽清楚了,下不為例,倘若再陰謀害我,可別怪我不給你等留情面。
眾常侍:謝大將軍,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何進:蹇碩設計害我,業已殺死。
袁紹:大將軍,這是張讓嫁禍于人,難道你真的要放過十常侍?
何進:我要將蹇碩一族斬盡殺絕,不留一人。至于其余宦官,不必妄加殘害。
袁紹:不除宦官勢力,后患無窮啊!
何進:我意已決,不必多言,散了。
張讓:太皇太后,別閃了您的手。
董太后:哼!爾等盡是先帝的老臣,先帝在時,都曾抬舉過你們,為何此時都成了啞巴?
段珪:太皇太后,先帝尸骨未寒,他們焉敢對太后無禮呢?
張讓:就是啊!您是太后,那何皇后,就是他兒子做了皇帝,她對太后也不能不表示尊重。如今雖說先帝晏了駕,可太后要是說句話,不要說滿朝文武,就是那何進和何皇后,他們誰敢抗旨不遵哪?
段珪:是啊!如今太后是太皇太后了。
張讓:那何進立皇子辯為帝,只不過是搶先了一步,太后不會給他來個各行其是?
董太后:何為自行其是?
張讓:何后有皇子辯,太后不是也有皇子協,何后有她哥哥何進,太后您難道就沒有娘家人?依小臣看,趕早不趕晚,明日早朝,太后便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封皇子協為陳留王,再加封國舅董重為驃騎將軍,給他來個平分秋色。
董太后:好,就來個垂簾聽政。
謀士:大將軍!
何進:何事驚慌?
謀士:今日早朝,大將軍未到,那董太后突然臨朝聽政,降旨封皇子協為陳留王。
何進:啊?
謀士:加封國舅董重為驃騎將軍,并重用十常侍共理朝政。
何進:有這等事?
謀士:啊!
何進:此事若不是十常侍的主意,則就是太皇太后胡作非為,待我進宮看看。
何后:兄長,此事我看不見得與十常侍有關,我并沒聽說什么,兄長你想,辯兒繼承大位,那太皇太后能不生氣?你當大將軍掌握兵權,她又怎能不眼紅?揣度她的意思,無非是要與咱何家為敵而已。
何進:是啊!那日張讓等人詛咒發誓地效忠于我,諒他們也不敢再與我作對。太皇太后勢孤力單,想拉攏十常侍這也是自然之事。這樣吧,找個時機,你勸勸那董太后,少管朝廷大事,嗯?
何后:嗯,也好。
何進:嗯!
董太后:自家人,有話便講,何必多禮。
何后:母后,你我皆是婦人,參與朝政,恐不相宜。
董太后:嗯?
何后:昔日呂后因握有重權,干預朝政,其宗族一千余口盡被誅殺,遭滅門之禍。如今你我應當深居內宮,頤養天年,朝廷大事,任他們大臣元老們自行商議,這便是國家之大幸了,萬望母后垂聽臣媳之言。
董太后:哼,你竟敢來教訓我?要不是我當初抬舉你,你焉能有今日?莫非今天你兒子當了皇帝,你有了依仗不成?
何后:臣媳不敢,只是提醒母后。
董太后:提醒?哼,我清醒得很,當初你忌妒王美人,將她毒死,今日難道你又要害我不成?你若再敢胡言亂語,我即命驃騎將軍取爾兄妹之命。
何后:我以好言相勸,母后為何如此不通情理?
董太后:你?你也敢妄談情理二字,笑話,笑話!
何后:你……
董太后:嗯?
何后:哼!母后,話不能這樣說,臣媳出身寒微,這不錯,然而母后你原為藩妃,若非兒子過繼給孝桓帝為子,焉能成為國母?你我現在如此身份,還是不提過去為好。
董太后:藩妃怎么樣?藩妃也是妃,總比你強上百倍。
何后:哈哈哈……此一時,彼一時也。
董太后:彼時怎樣?此時又待怎么樣?難道你還敢殺了我不成?
何后:臣媳怎敢殺害母后?充其量也只敢殺豬罷了。
董太后:你……放肆!
何后:不敢,小輩安敢犯上?犯上豈不是作亂?皇帝豈不是要治我的罪?
董太后:你不要拿皇帝嚇唬我,我不怕這個。
何后:是啊,那太皇太后能怕什么?
張讓:董太皇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內宮,況先帝晏駕之后,更無滯留內宮之理,著其仍遷往原封地安置,限令日下立即遷往河間。
侍從:太皇太后。
侍衛甲:太皇太后吃不慣你這粗飯,拿了去吧!端上來。
侍衛乙:這是大將軍特地晉奉太皇太后的御酒,請太皇太后賞臉飲用,小臣也好回去交差。
侍從:太皇太后,這是毒酒啊!太皇太后,太皇太后……
侍衛乙:請太皇太后飲用御酒。
董太后:哈哈哈……
段珪:太皇太后被何進鴆殺。
封谞:何進這個殺豬的,竟敢謀害國母,哼,賊膽包天。
曹節:若不是我們抬舉他,他焉能有今日?
段珪:真是靠山山倒,靠人人亡,怎么辦?
趙忠:惟有見風轉舵而已。
段珪:要不就投靠何進,反正……
張讓:糊涂,何進雖少謀無斷,可他背后那些大臣哪個不恨我們?若無他們煽動慫恿,何進怎敢于先帝靈前搶先立帝?今又鴆殺太皇太后,我等再遲疑不動,危在旦夕。
趙忠:惟有先除何進,方可遏制眾逆。
張讓:所以,你我之事還是在內廷,必須掌握皇帝或者太后,然后方可隨心所欲。
趙忠:太后那里還須小心伺候。只要籠絡住這三個人,除掉何進,易如反掌啊!
眾宦官:哈哈哈……
何進:我何嘗不想消滅閹黨?怎奈太后她……她說宦官統領禁省,乃是先朝立下的制度,不可隨意廢除。又說先帝晏駕不久,便要誅殺舊臣,乃不尊重宗廟祖先之舉。叫老夫怎么辦?
袁紹:當斷不斷,必為大禍。大將軍,本初帳下眾位將軍皆英俊人士,唯大將軍用之。張讓、段珪之流散布流言蜚語,何不借此機會正好乘機滅之?時機不可失啊!
何進:太后不許,如之奈何?
袁紹:大將軍,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帶兵進京,除去閹患,到那時,不容太后不從。
何進:妙策,妙策。叫主簿陳琳。
侍衛:叫主簿陳琳。
何太后:哈哈哈……你們哪,門子走到我母親跟二國舅那里去了,還怕我保不住你們這幾條老命?
張讓:太后真會說笑話,有您這棵大樹,哪個能比呀?
曹操:曹操參見大將軍!大將軍,掃除宦黨易如反掌,何必多議?此事只要交一獄吏便足以勝任,何必召外兵進京?
何進:一獄吏足矣?
曹操:一獄吏足矣,此事只須剪除元兇,何必非要盡數除之?如要殺盡,事必泄露,我料定其必敗。
何進:我想起來了,孟德乃宦官之后,故而懷有私情。
曹操:你……
何進:哈哈哈……
曹操:亂天下者,必何進也!
丁原:董卓上表除宦,哼,他與十常侍的交往,誰人不知?
鄭泰:黃巾造反之時,他討伐失利,損兵折將,若不是十常侍為之說情,敗軍之將安能接替盧尚書?
大臣:幸有皇甫松表盧尚書有功無罪,不然子干怎可有今日啊?
何進:哈哈哈……如何?董卓帶甲二十萬,清除宦官易如反掌,哈哈哈……
鄭泰:大將軍,董卓乃豺狼也!引他入京,必要吃人哪。
何進:你太多疑,不足以謀大事。
盧植:大將軍,我素知董卓為人,其人面善而心狠,一入京城,必生禍患,不如阻止他入京,免生禍亂。
何進:爾等皆書生之見,不必多言,老夫主意已定。
鄭泰、盧植:這官我們是做不得了,告辭。
何進:棄官而去。
眾宦官:太后太后太后……
張讓:聽大將軍矯詔召外兵進京,要殺害臣等,望太后垂憐救命啊!
何后:起來,都起來吧!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等去到大將軍府,向大將軍認個罪,我再去給你們講個情。
段珪:太后,臣等不敢去大將軍府啊!
眾宦官:不敢哪。
張讓:若是臣等到大將軍府上謝罪,非成齏粉不可。還望太后宣大將軍進宮,臣等當著太后之面,向大將軍賠罪。
眾宦官:是,是,太后,太后!
張讓:太后,大將軍若再不容臣等,我們寧在太后面前請死,也不愿死在外邊呀!
眾宦官:太后,太后。
何后:行了行了,就依你們吧,宣大將軍進宮。
眾宦官:是!謝太后!
張讓:傳詔,宣大將軍進宮!
陳琳:大將軍,不可進宮。
何進:為何?
陳琳:太后此詔,必是張讓、段珪之謀,將軍切不可去啊,去必有禍。
何進:笑話,我親胞妹召我,有何禍事?
袁紹:大將軍矯詔召外兵入京,其謀已泄,其事已露,此時還能進宮嗎?
曹操:若要進宮面見太后,必先召張讓、段珪等人出宮,然后可入。
何進:此乃小兒之見也,我掌天下之權,十常侍又敢待我如何?
袁紹:大將軍一定要去,我等引甲護從,以防不測。
何進:好了,不必多慮。
段珪:快快。
張讓:快快。
曹節:太后特宣大將軍,其余諸人不許隨入。
何進:我掌天下大權,張讓、段珪等人敢把我怎樣?把我怎樣?
眾將:大將軍請上車,大將軍請上車。大將軍?
袁紹:宦官謀殺大臣,隨我殺進宮去,誅殺惡黨!
張讓:太后,事情緊迫,快隨臣等出宮。
何后:不,我哪兒也不去。
張讓:快。
何后:不,你們要干什么?
張讓:快走,快走。
何后:我哪兒也不去,放開我,來人哪。
張讓:快!這邊!這邊!
曹操:太后,太后,太后……請太后權攝大事。
何后:辯兒,辯兒,我的皇兒是!
曹操:怎么?傳令,迅速尋找皇帝、陳留王!
閔貢:殿下殿下!陛下!
眾人:陛下……
劉辯:快快起來。
袁紹:來者何人?
董卓:臣斄鄉侯,西涼刺史董卓見駕!
劉協:你便是董卓?
董卓:臣是董卓。
劉辯:前者,黃巾謀反之時,你討伐失利,損兵折將,你可知罪?
董卓:臣知罪!
劉協:今朝廷新創,你救駕來得及時,實為大功一件。今后須將功補過,好自為之。
董卓:遵旨!臣怎敢不盡心竭力輔保朝廷。
劉協:護駕還宮。
眾人: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讓、段珪等人敢把我怎樣?把我怎樣?
眾將:大將軍請上車,大將軍請上車。大將軍?
袁紹:宦官謀殺大臣,隨我殺進宮去,誅殺惡黨!
張讓:太后,事情緊迫,快隨臣等出宮。
何后:不,我哪兒也不去。
張讓:快。
何后:不,你們要干什么?
張讓:快走,快走。
何后:我哪兒也不去,放開我,來人哪。
張讓:快!這邊!這邊!
曹操:太后,太后,太后……請太后權攝大事。
何后:辯兒,辯兒,我的皇兒是!
曹操:怎么?傳令,迅速尋找皇帝、陳留王!
閔貢:殿下殿下!陛下!
眾人:陛下……
劉辯:快快起來。
袁紹:來者何人?
董卓:臣斄鄉侯,西涼刺史董卓見駕!
劉協:你便是董卓?
董卓:臣是董卓。
劉辯:前者,黃巾謀反之時,你討伐失利,損兵折將,你可知罪?
董卓:臣知罪!
劉協:今朝廷新創,你救駕來得及時,實為大功一件。今后須將功補過,好自為之。
董卓:遵旨!臣怎敢不盡心竭力輔保朝廷。
劉協:護駕還宮。
眾人:萬歲!萬歲!萬萬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