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解釋Linux內核的主要職責
什么是inode?它在文件系統中扮演什么角色?
常用的5個Linux文件權限標志
查看當前系統運行級別
查找包含特定字符串的文件
使用grep命令過濾特定模式的行
編寫腳本檢查指定目錄下文件大小并排序輸出
解釋變量、環境變量和位置參數在Shell腳本中的區別
如何在Shell腳本中實現條件判斷和循環?
使用awk命令統計一個文本文件中某列的總和
解釋fork()系統調用的過程及其用途
什么是孤兒進程和僵尸進程?如何處理它們?
如何使用select()函數進行I/O多路復用?
實現一個簡單的信號處理器,捕獲并處理SIGINT信號
解釋并演示如何使用mmap()進行內存映射
說明管道、命名管道、消息隊列、共享內存和信號量之間的區別
如何創建和使用一個有名管道(FIFO)?
實現一個生產者-消費者模型,使用共享內存和信號量
通過消息隊列實現進程間的數據交換
解釋信號的概念,以及如何發送和處理信號
什么是TCP三次握手?描述其過程。
如何使用socket編程創建一個簡單的TCP服務器和客戶端?
解釋UDP協議相比于TCP的優勢和劣勢
實現一個基于UDP的廣播通信程序
使用select()或epoll實現高并發服務器
如何使用open()、read()、write()系列函數操作文件
解釋并演示fseek()、ftell()和rewind()函數的使用
實現一個程序,展示如何使用stat()獲取文件狀態信息
如何在C程序中實現文件的按行讀取
什么是虛擬內存?解釋其工作原理
介紹并比較malloc(), calloc(), realloc(), free()的區別和用途
實現一個簡單的內存池
如何檢測C/C++程序中的內存泄漏
什么是SELinux?簡述其作用和基本概念
如何設置SUID、SGID權限?舉例說明應用場景
解釋sudo的工作機制及如何配置sudoers文件
如何實現一個簡單的防火墻規則,使用iptables
討論Linux下文件和目錄權限的安全最佳實踐
介紹gdb的基本使用方法
如何使用strace跟蹤系統調用?
解釋top、vmstat、iostat等工具的用途
使用perf進行CPU性能分析
如何分析程序內存使用情況,使用如valgrind等工具
什么是cgroups?如何使用cgroups控制進程資源?
如何使用cgroups控制進程資源:
解釋 namespaces 在容器技術中的作用
如何使用inotify監控文件系統事件?
實現一個簡單的udev規則
討論Linux內核模塊開發的基本步驟
解釋Linux啟動流程(從BIOS到系統初始化)
如何配置自動掛載文件系統?
使用cron安排定時任務
解釋并演示軟件包管理(如apt, yum)的基本操作
如何備份和恢復Linux系統?
介紹常見的Linux防火墻策略
實現一個簡單的SSH密鑰認證
如何配置與管理SSL/TLS證書
討論如何防止緩沖區溢出攻擊
解釋并實施訪問控制列表(ACL)
使用top找出占用CPU最高的進程
如何分析磁盤I/O瓶頸
解決進程“僵死”狀態的方法
如何診斷并解決內存泄漏問題
使用netstat分析網絡連接狀態
如何確保程序在不同Linux發行版上的兼容性?
Ubuntu與CentOS/RHEL的關鍵區別
在多Linux發行版環境中管理依賴的方法
實現跨平臺編譯的策略與工具
硬件接口與驅動開發
Linux設備驅動的基本結構
如何編寫一個簡單的字符設備驅動?
介紹I2C、SPI、GPIO等總線接口及其在Linux中的支持
實現USB設備的識別與通信
解釋并演示硬件中斷處理流程
解釋Linux內核的主要職責
Linux內核是操作系統的核心部分,負責管理系統的硬件資源,為上層應用程序提供一個友好的執行環境。其主要職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
- 進程管理:內核負責創建、調度、終止進程,以及管理進程間的通信(IPC),如信號、管道、共享內存等。
- 內存管理:包括物理內存和虛擬內存的分配、回收,以及頁面置換算法(如LRU)的實現,以高效利用有限的內存資源。
- 文件系統管理:內核提供了對各種文件系統的支持,如ext4、XFS等,負責文件的創建、刪除、讀寫操作以及權限控制。
- 網絡管理:實現了TCP/IP協議棧,負責網絡接口的配置、數據包的收發、路由選擇等,支撐網絡通信功能。
- 設備驅動管理:作為硬件與軟件的橋梁,加載和管理設備驅動程序,使上層應用能夠訪問底層硬件。
- 安全與權限:維護用戶和組的身份驗證、權限控制,以及實施安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