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Python快速上手(二十三)
- Python3 多線程
- 1. 線程的創建
- 2. 線程同步
- 2.1 鎖(Lock)
- 2.2 信號量(Semaphore)
- 2.3 事件(Event)
- 2.4 條件(Condition)
- 3. 線程優先級隊列(Queue)
- 總結
Python快速上手(二十三)
Python3 多線程
多線程類似于同時執行多個不同程序,多線程運行有如下優點:
- 使用線程可以把占據長時間的程序中的任務放到后臺去處理。
- 用戶界面可以更加吸引人,比如用戶點擊了一個按鈕去觸發某些事件的處理,可以彈出一個進度條來顯示處理的進度。
- 程序的運行速度可能加快。
- 在一些等待的任務實現上如用戶輸入、文件讀寫和網絡收發數據等,線程就比較有用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釋放一些珍貴的資源如內存占用等等。
- 多線程是一種并發編程的技術,允許程序同時執行多個線程。在Python中,我們可以使用threading模塊來實現多線程編程。
Python3 線程中常用的兩個模塊為:
- _thread
- threading(推薦使用)
thread 模塊已被廢棄。可以使用 threading 模塊代替。所以,在 Python3 中不能再使用"thread" 模塊。為了兼容性,Python3 將 thread 重命名為 “_thread”。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講解Python3中的多線程編程,包括線程的創建、同步、優先級隊列等內容。
1. 線程的創建
在Python中,可以通過創建Thread類的實例來創建線程。以下是一個簡單的示例代碼:
#!/usr/bin/python3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exitFlag = 0class myThread (threading.Thread):def __init__(self, threadID, name, delay):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self.threadID = threadIDself.name = nameself.delay = delaydef run(self):print ("開始線程:" + self.name)print_time(self.name, self.delay, 5)print ("退出線程:" + self.name)def print_time(threadName, delay, counter):while counter:if exitFlag:threadName.exit()time.sleep(delay)print ("%s: %s" % (threadName, time.ctime(time.time())))counter -= 1# 創建新線程
thread1 = myThread(1, "Thread-1", 1)
thread2 = myThread(2, "Thread-2", 2)# 開啟新線程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thread1.join()
thread2.join()
print ("退出主線程")
以上程序執行結果如下;
開始線程:Thread-1
開始線程:Thread-2
Thread-1: Wed Jan 5 17:34:54 2022
Thread-2: Wed Jan 5 17:34:55 2022
Thread-1: Wed Jan 5 17:34:55 2022
Thread-1: Wed Jan 5 17:34:56 2022
Thread-2: Wed Jan 5 17:34:57 2022
Thread-1: Wed Jan 5 17:34:57 2022
Thread-1: Wed Jan 5 17:34:58 2022
退出線程:Thread-1
Thread-2: Wed Jan 5 17:34:59 2022
Thread-2: Wed Jan 5 17:35:01 2022
Thread-2: Wed Jan 5 17:35:03 2022
退出線程:Thread-2
退出主線程
2. 線程同步
在多線程編程中,線程同步是非常重要的,它用于確保多個線程之間的數據訪問和操作是安全的,避免出現競爭條件和數據不一致的情況。Python提供了多種線程同步機制,包括鎖、信號量、事件、條件等。
2.1 鎖(Lock)
鎖是最基本的線程同步機制,通過獲取鎖可以阻止其他線程訪問共享資源,從而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在Python中,可以使用threading.Lock類來創建鎖對象,并通過acquire()和release()方法來獲取和釋放鎖。
import threadinglock = threading.Lock()def increment_counter():global counterlock.acquire()counter += 1lock.release()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們創建了一個鎖對象lock,然后在increment_counter函數中使用acquire()方法獲取鎖,對counter變量進行操作后再通過release()方法釋放鎖。
2.2 信號量(Semaphore)
信號量是一種更加通用的線程同步機制,它可以控制多個線程同時訪問共享資源的數量。在Python中,可以使用threading.Semaphore類來創建信號量對象,并通過acquire()和release()方法來控制資源的訪問。
import threadingsemaphore = threading.Semaphore(2) # 允許同時有2個線程訪問共享資源def use_resource():semaphore.acquire()# 訪問共享資源semaphore.release()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們創建了一個信號量對象semaphore,并設置允許同時有2個線程訪問共享資源。線程在訪問資源前需要先通過acquire()方法獲取信號量,訪問完成后再通過release()方法釋放信號量。
2.3 事件(Event)
事件是一種線程同步機制,用于實現線程之間的通信和協調。在Python中,可以使用threading.Event類來創建事件對象,并通過set()和clear()方法來設置和清除事件。
import threadingevent = threading.Event()def wait_for_event():event.wait() # 等待事件被設置# 處理事件def set_event():event.set() # 設置事件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們創建了一個事件對象event,線程可以通過wait()方法等待事件被設置,通過set()方法設置事件,從而喚醒等待事件的線程。
2.4 條件(Condition)
條件是一種復雜的線程同步機制,它可以讓線程在特定條件下等待或喚醒。在Python中,可以使用threading.Condition類來創建條件對象,并通過wait()、notify()和notify_all()方法來實現線程的等待和喚醒。
import threadingcondition = threading.Condition()def wait_for_condition():with condition:condition.wait() # 等待條件# 處理條件def set_condition():with condition:condition.notify() # 喚醒等待條件的線程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們創建了一個條件對象condition,線程可以通過wait()方法等待條件,通過notify()方法喚醒等待條件的線程。
3. 線程優先級隊列(Queue)
在Python中,線程優先級隊列(Priority Queue)是一種特殊的隊列,它可以根據元素的優先級來確定元素的順序。在標準的隊列中,元素是按照先進先出(FIFO)的順序進行排列的,而在優先級隊列中,元素的順序是根據其優先級來確定的,優先級高的元素會被優先處理。Python中的線程優先級隊列通常使用queue.PriorityQueue類來實現,它是線程安全的隊列,可以在多線程環境中安全地進行操作。
Queue 模塊中的常用方法:
- Queue.qsize() 返回隊列的大小
- Queue.empty() 如果隊列為空,返回True,反之False
- Queue.full() 如果隊列滿了,返回True,反之False
- Queue.full 與 maxsize 大小對應
- Queue.get([block[, timeout]])獲取隊列,timeout等待時間
- Queue.get_nowait() 相當Queue.get(False)
- Queue.put(item) 寫入隊列,timeout等待時間
- Queue.put_nowait(item) 相當Queue.put(item, False)
- Queue.task_done() 在完成一項工作之后,Queue.task_done()函數向任務已經完成的隊列發送一個信號
- Queue.join() 實際上意味著等到隊列為空,再執行別的操作
import queue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def process_task(priority_queue):while True:priority, data = priority_queue.get()print(f'Processing task: {data}, Priority: {priority}')priority_queue.task_done()priority_queue = queue.PriorityQueue()# 啟動處理任務的線程
thread = threading.Thread(target=process_task, args=(priority_queue,))
thread.start()# 插入任務到優先級隊列
priority_queue.put((2, 'Task 1'))
priority_queue.put((1, 'Task 2'))
priority_queue.put((3, 'Task 3'))# 等待所有任務處理完成
priority_queue.join()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們創建了一個優先級隊列priority_queue,并啟動了一個線程來處理任務。然后向優先級隊列中插入了三個任務,并通過join()方法等待所有任務處理完成。
總結
本文詳細講解了Python3中的多線程編程,包括線程的創建、同步、優先級隊列等內容。通過合理地使用多線程技術,可以提高程序的執行效率,實現并發處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