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在2025年9月9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將"扎實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并重點強調"打造新型工業網絡,推進蜂窩車聯網部署" 。這一政策表態對蜂窩模組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將推動行業從低端價格戰向技術升級與價值創造轉變,加速5G-A、C-V2X和RedCap等新技術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和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落地。蜂窩模組行業正處于從"量"到"質"的關鍵轉型期,具備技術積累和生態布局的頭部企業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而中小廠商則需通過差異化競爭或專業化服務尋找生存空間。
政策背景與核心方向
工信部近年來持續推動蜂窩物聯網產業發展,2020年5月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已明確要求"推動2G/3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建立NB-IoT、4G和5G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 。2024年9月,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協調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提出"跨網絡協調聯動發展"的構想,要求"推動5G與千兆光網、衛星網絡與地面網絡、低中高速移動物聯網等多種異構網絡均衡協同發展" 。
此次張云明副部長的表態延續了這一政策脈絡,但更強調"蜂窩車聯網部署"和"新型工業網絡"建設,表明政策重心已從基礎網絡覆蓋轉向應用場景深化與價值提升。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將圍繞"廣覆蓋、促協同、強賦能"三大方向展開 ,其中"強賦能"部分明確提出加快信息通信技術深度賦能實體經濟轉型,這將直接帶動蜂窩模組在工業、車聯網等高價值領域的應用需求。
2023年10月,工信部印發《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到2025年,5G RedCap產業綜合能力顯著提升"的目標,并從技術演進、產品研發及產業化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 。2024年4月,工信部又印發《關于開展2024年度5G輕量化(RedCap)貫通行動的通知》,進一步推動RedCap車載終端設備研發創新,探索基于5G RedCap的智慧汽車等創新應用 。這些政策構成了當前蜂窩模組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技術路線與產品結構變化
政策驅動下,蜂窩模組行業技術路線呈現明顯分化趨勢。C-V2X和5G-A成為政策支持的高增長方向,而RedCap則填補了中速率物聯網市場的空白,三者共同構成蜂窩模組技術演進的三大支柱。
C-V2X模組市場增長迅猛,2025年車載模組市場規模預計達276億元,車側前后裝市場累計規模2290億元 。工信部政策要求車載模組滿足車規級可靠性、150-2000米通信距離、20-100ms時延等指標,且到2025年,試點城市新車C-V2X終端搭載率需達到50% 。這意味著具備車規級認證能力的模組廠商將獲得更大市場空間,尤其是能夠提供5G-V2X解決方案的廠商。
5G-A模組作為5G的演進技術,要求支持超低時延(<10ms)、高精度定位(厘米級)及通感融合等特性 。3GPP Rel-18已于2024年上半年凍結,5G-A發展步入產業推進新階段 。工信部政策強調,5G-A將帶來"十倍能力提升",助力完成萬家5G全連接工廠建設目標,并拓展低空經濟、現代物流等新興領域 。5G-A模組將成為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高價值場景的核心連接設備,推動模組向高性能、多功能方向升級。
RedCap模組作為輕量化5G技術,成本優勢顯著。使其在工業監控、安防、車載等中速率場景具備替代4G模組的能力。工信部政策明確要求推動RedCap在無線傳感、設備控制等生產環節應用,打造面向工業、能源、物流、港口、車聯網等領域的場景化解決方案 。RedCap模組的規模化應用將重構中速率物聯網市場格局,為中小廠商提供差異化競爭機會,移遠、廣和通、九聯科技頭部企業已通過成本控制占據先發優勢。
從產品結構看,蜂窩模組正從單一通信功能向智能化、集成化演進。2024年,蜂窩通信模組市場中,數傳模組占79%,智能模組占19%,AI模組占2% 。RedCap模組將滿足泛安防類攝像頭應用需求,考慮到我國攝像頭每年1億出貨量,其中20%難以用光纖連接,RedCap市場潛力巨大 。
行業競爭格局重塑
政策支持下,蜂窩模組行業競爭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面,工信部政策通過"綻放杯"5G應用獲獎獎勵、5G產業公共服務合作平臺資助等方式,對頭部廠商提供研發資助(最高1000萬元)和模組采購補貼(最高500萬元) ;另一方面,政策要求企業滿足"專精特新"評價指標,如研發投入占比≥7%、發明專利數量≥22項等,對中小廠商形成技術門檻 。
海外廠商退出與整合趨勢明顯。2025年4月,u-blox宣布將蜂窩+衛星雙模業務出售給Trident IoT,并在6月完成蜂窩通信業務轉讓給愛爾蘭公司Trasna,約占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市場1.1%的營收和1.2%的出貨量 。這一退出為西方模組供應商提供了戰略性窗口,但同時也釋放出明確信號:客戶正積極評估長期替代選項,推動行業格局重組 。
技術標準與認證壁壘日益凸顯。C-V2X模組需要滿足嚴格的車規級認證要求,包括在大范圍溫度變化、振動、沖擊等環境因素影響下的可靠性、壽命和安全指標 。同時,5G-A模組需要支持XSO(跨層調度協同)、5G TSN(時間敏感網絡)、5G uRLLC(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等技術,對廠商研發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具備技術積累和資質認證的頭部企業將獲得更大競爭優勢,而中小廠商若無法突破技術或成本壓力,可能被邊緣化。
未來發展趨勢
蜂窩模組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將圍繞技術升級、市場分化和生態協同展開。C-V2X和5G-A技術將重塑車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市場格局,而RedCap技術則將擴大5G在中速率物聯網場景的滲透率 。預計到2025年,5G RedCap產業綜合能力將顯著提升,成為實現5G-A千億物聯愿景的關鍵技術之一 。
然而,行業也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技術壁壘加劇導致的行業分化,具備車規級認證能力、高精度定位技術和低時延能力的廠商將獲得更大競爭優勢,而技術薄弱廠商可能被淘汰 。其次是利潤空間壓縮帶來的價格戰壓力,隨著蜂窩物聯網模組集采價格持續走低,企業毛利率被不斷壓縮,企業盈利能力出現分化 。
此外,跨行業協同與數據共享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工信部政策強調要"發揮5G應用產業方陣、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帶動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廠商應加強與車企、運營商、云服務商等產業伙伴的合作,共同構建"車-路-云-網-圖-安全"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 。
最后,全球供應鏈重構與地緣政治風險不容忽視。隨著u-blox等海外廠商退出蜂窩模組市場,西方模組供應商正尋求擴展空間,但同時也帶來供應鏈風險 。廠商應加強供應鏈多元化布局,降低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同時加快國產替代步伐,提升供應鏈安全性。
結語
工信部"扎實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政策表態,對蜂窩模組行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政策驅動下,蜂窩模組行業將從低端價格戰向技術升級與價值創造轉變,形成以C-V2X、5G-A和RedCap為技術路線,以車載、工業和消費電子為應用場景的新型市場格局 。
未來,隨著5G-A和C-V2X技術的成熟商用,蜂窩模組行業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預計到2028年,中國5G蜂窩模組市場規模將突破1.9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58% 。同時,隨著"端云協同+多模態融合"成為AI大模型落地的核心范式 ,蜂窩模組將從單純的通信連接向智能化、場景化服務轉變,為廠商創造更大價值空間。
蜂窩模組行業正處于從"量"到"質"的關鍵轉型期,只有具備技術創新能力、生態協同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廠商,才能在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