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文工程:AI應用成功的關鍵架構與實踐指南

在AI應用開發中,模型能力只決定性能上限,而上下文質量決定性能下限——上下文工程正是確保AI系統理解用戶意圖、生成準確響應的核心工程技術,已成為區分普通AI應用與卓越AI應用的關鍵因素。

一、上下文工程:AI應用的新核心競爭力

1.1 什么是上下文工程?

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是一門系統性地設計、優化和管理AI系統輸入上下文的工程技術學科。它超越了傳統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專注于如何構建、組織和傳遞最有效的上下文信息,使AI模型能夠充分發揮其潛力。

與簡單的提示工程相比,上下文工程更加全面和系統化:

輸入優化技術
提示工程
上下文工程
單一提示優化
即時交互設計
多輪對話管理
長期記憶整合
外部知識集成
動態上下文構建

1.2 為什么上下文工程如此重要?

研究表明,優化上下文可以使AI應用效果提升40-70%,而無需改變模型本身。上下文工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 效果提升:合適的上下文讓模型理解更準確,回答更相關
  2. 成本優化:減少不必要的token使用,降低API調用成本
  3. 體驗改善:提供更連貫、個性化和有價值的交互體驗

二、上下文工程的五大核心維度

2.1 對話上下文管理

對話上下文管理確保AI系統能夠理解當前對話的背景和歷史,這是實現連貫多輪對話的基礎。

關鍵技術挑戰

  • 上下文窗口限制:即使是最先進的大模型也有token限制(如128K)
  • 信息相關性:如何從歷史對話中篩選最相關的部分
  • 對話狀態跟蹤:準確理解用戶的意圖和對話狀態變化

解決方案

class ConversationContextManager:def __init__(self, max_tokens=4000):self.history = []self.max_tokens = max_tokensdef add_message(self, role, content):"""添加消息到歷史記錄"""self.history.append({"role": role, "content": content})def get_relevant_context(self, current_query, top_n=5):"""基于當前查詢提取最相關的歷史上下文"""# 使用向量相似度計算查詢與歷史消息的相關性query_embedding = get_embedding(current_query)scored_history = []for msg in self.history:msg_embedding = get_embedding(msg["content"])similarity = cosine_similarity(query_embedding, msg_embedding)scored_history.append((similarity, msg))# 按相關性排序并選擇最相關的幾條scored_history.sort(key=lambda x: x[0], reverse=True)relevant_messages = [msg for _, msg in scored_history[:top_n]]return self._trim_to_token_limit(relevant_messages)def _trim_to_token_limit(self, messages):"""確保上下文不超過token限制"""# 實現token計數和截斷邏輯current_tokens = count_tokens(str(messages))while current_tokens > self.max_tokens and len(messages) > 1:messages = messages[:-1]  # 移除最不相關的消息current_tokens = count_tokens(str(messages))return messages

2.2 知識上下文集成

知識上下文集成將外部知識源有效地整合到AI系統中,擴展模型的知識邊界。

集成模式對比

方法優點缺點適用場景
全文檢索實現簡單,支持模糊匹配精度較低,可能返回不相關結果通用知識檢索
向量檢索語義匹配,理解用戶意圖計算資源要求高,可能存在幻覺語義相似查詢
知識圖譜精準回答事實性問題構建成本高,覆蓋面有限領域專業知識
混合檢索兼顧精確度和召回率系統復雜度高企業級應用

典型工作流程

用戶查詢
查詢分析
關鍵詞提取
語義理解
傳統檢索
向量檢索
結果融合
排名與篩選
上下文構建
大模型生成

2.3 系統上下文設計

系統上下文為AI應用提供全局背景信息和行為準則,確保響應符合預期規范。

關鍵組件

  • 角色定義:明確AI系統的身份和專業領域
  • 行為規范:設定響應風格、長度和語氣等參數
  • 約束條件:定義不應執行的操作或避免的話題
  • 輸出格式:指定響應的結構化格式要求

示例系統提示設計

你是一名專業的醫療信息助手,具有以下特點:1. 身份定位:具備醫學背景的健康顧問,但不替代醫生診斷
2. 知識范圍:基于最新醫學指南提供信息,截止日期為2023年12月
3. 行為規范:- 始終保持謹慎和專業態度- 明確說明哪些情況需要就醫- 避免提供絕對肯定的診斷建議
4. 輸出格式:- 先提供簡明扼要的概述- 然后分點列出關鍵信息- 最后總是包含"何時就醫"建議
5. 安全限制:- 不提供處方藥建議- 不處理急診醫療問題- 對不確定的問題明確表示不知道

2.4 用戶上下文個性化

用戶上下文使AI系統能夠理解特定用戶的背景、偏好和歷史交互,提供個性化體驗。

個性化維度

  1. 用戶畫像:職業、知識水平、使用場景等 demographic 信息
  2. 交互歷史:過去的對話、偏好和反饋
  3. 行為模式:使用頻率、常用功能、典型查詢模式
  4. 實時狀態:地理位置、設備類型、當前活動等

實現框架

class UserContextManager:def __init__(self, user_id):self.user_id = user_idself.profile = self.load_user_profile()self.history = self.load_interaction_history()self.preferences = self.load_user_preferences()def get_personalized_context(self, query):"""構建個性化上下文"""base_context = self.get_base_context(query)personalized_elements = []# 添加用戶專業知識水平適配if self.profile.get('expertise_level'):personalized_elements.append(f"用戶專業知識水平: {self.profile['expertise_level']}")# 添加上次對話摘要if self.history and len(self.history) > 0:last_conversation_summary = self.summarize_last_interaction()personalized_elements.append(f"上次對話摘要: {last_conversation_summary}")# 添加用戶偏好if self.preferences.get('response_style'):personalized_elements.append(f"響應風格偏好: {self.preferences['response_style']}")return base_context + "\n" + "\n".join(personalized_elements)

2.5 多模態上下文融合

多模態上下文處理將文本、圖像、音頻等多種信息源整合為統一的上下文表示。

技術挑戰

  • 跨模態對齊:將不同模態的信息在語義層面進行對齊
  • 信息冗余處理:識別和消除跨模態的冗余信息
  • 表示學習:學習統一的跨模態表示形式

應用示例

class MultimodalContextEngine:def process_multimodal_input(self, text_input, image_input=None, audio_input=None):"""處理多模態輸入并構建統一上下文"""context_parts = []# 處理文本輸入if text_input:text_context = self.process_text(text_input)context_parts.append(text_context)# 處理圖像輸入if image_input:image_caption = self.generate_image_caption(image_input)image_description = self.describe_image_content(image_input)context_parts.append(f"圖像內容: {image_caption}. {image_description}")# 處理音頻輸入if audio_input:audio_transcript = self.transcribe_audio(audio_input)audio_context = self.analyze_audio_tone(audio_input)context_parts.append(f"音頻轉錄: {audio_transcript}. 語音特征: {audio_context}")return self._integrate_multimodal_context(context_parts)

三、上下文優化策略與技術

3.1 上下文壓縮與摘要

面對有限的上下文窗口,需要開發高效的壓縮和摘要技術:

關鍵技術

  • 提取式摘要:選擇最重要的句子或段落保留原樣
  • 抽象式摘要:重新表述內容,保留核心語義
  • 選擇性記憶:基于重要性評估決定保留哪些信息
  • 分層摘要:創建多層級摘要,根據需要提供不同詳細程度

示例實現

def compress_conversation_history(history, token_budget=1000):"""壓縮對話歷史以符合token預算"""if count_tokens(str(history)) <= token_budget:return history# 首先保留系統指令和最近消息compressed = [msg for msg in history if msg["role"] == "system"]recent_messages = [msg for msg in history if msg["role"] != "system"][-5:]# 對較早的消息進行摘要earlier_messages = [msg for msg in history if msg["role"] != "system"][:-5]if earlier_messages:summary = generate_summary(earlier_messages)compressed.append({"role": "system", "content": f"先前對話摘要: {summary}"})compressed.extend(recent_messages)return compressed

3.2 動態上下文構建

動態上下文構建根據當前對話狀態和用戶需求實時調整上下文內容:

接收用戶輸入
分析查詢意圖
確定上下文需求
簡單查詢
復雜查詢
專業知識查詢
使用最近對話歷史
添加相關歷史對話
檢索外部知識
構建最小上下文
構建擴展上下文
構建知識增強上下文
發送到模型

3.3 上下文評估與迭代優化

建立系統化的評估和優化機制是持續改進上下文效果的關鍵:

評估維度

  1. 相關性:上下文與當前查詢的相關程度
  2. 完整性:是否包含所有必要信息
  3. 效率:token使用與效果的比例
  4. 新鮮度:信息的時效性和更新頻率

優化流程

class ContextOptimizer:def __init__(self):self.evaluation_metrics = {}self.optimization_history = []def evaluate_context_quality(self, context, query, response):"""評估上下文質量"""scores = {'relevance': self.calculate_relevance(context, query),'completeness': self.calculate_completeness(context, query, response),'efficiency': len(context) / (count_tokens(context) + 1),'freshness': self.calculate_freshness(context)}return scoresdef optimize_context_strategy(self, context_strategy, evaluation_results):"""基于評估結果優化上下文策略"""# 分析哪些上下文元素對響應質量貢獻最大contribution_analysis = self.analyze_context_contribution(context_strategy, evaluation_results)# 調整上下文構建策略optimized_strategy = self.adjust_strategy_based_on_contribution(context_strategy, contribution_analysis)return optimized_strategy

四、上下文工程實踐指南

4.1 設計高效的上下文策略

分階段設計方法

  1. 需求分析階段

    • 確定核心使用場景和用戶需求
    • 識別必要的信息類型和來源
    • 評估上下文窗口限制和成本約束
  2. 原型設計階段

    • 設計初始上下文模板
    • 創建不同場景的上下文變體
    • 建立評估基準和測試用例
  3. 迭代優化階段

    • 收集真實使用數據
    • A/B測試不同上下文策略
    • 持續監控和優化效果

4.2 上下文模式庫

建立可復用的上下文模式庫可以提高開發效率:

常用上下文模式

  • 逐步引導模式:復雜任務分解為多步交互
  • 先問后答模式:澄清模糊問題后再提供完整回答
  • 個性化適配模式:根據用戶特征調整響應詳細程度
  • 多視角分析模式:提供不同角度的分析和建議

模式應用示例

[系統上下文]
你是一名數據分析助手,幫助用戶理解和分析他們的數據。[對話歷史]
用戶:我想了解銷售數據
你:我可以幫您分析銷售數據。請告訴我您想關注哪個時間段?最近30天還是全年?[當前查詢]
用戶:最近30天[外部知識]
從數據庫檢索到的銷售數據:...[構建的上下文]
# 角色任務
作為數據分析助手,幫助用戶分析最近30天的銷售數據。# 可用數據
- 總銷售額:$150,000
- 最佳銷售產品:產品A ($45,000)
- 最活躍地區:東部區域
- 趨勢:最近一周銷售額增長15%# 響應指南
1. 首先提供關鍵指標概述
2. 然后指出顯著趨勢或異常
3. 最后提供潛在洞察或建議

4.3 避免常見陷阱

上下文工程中的常見錯誤

  1. 信息過載:包含太多無關信息,稀釋關鍵內容
  2. 信息不足:缺少必要背景,導致模型理解偏差
  3. 陳舊上下文:使用過時信息,影響響應準確性
  4. 沖突信息:上下文中包含相互矛盾的信息
  5. 格式不一致:上下文結構混亂,影響模型解析

解決方案

  • 建立上下文質量檢查清單
  • 實施自動化驗證規則
  • 定期審查和更新上下文策略
  • 使用標準化模板和格式

五、未來發展趨勢

5.1 技術發展方向

上下文工程領域正在快速發展,以下幾個方向值得關注:

  1. 自適應上下文窗口

    • 動態調整上下文長度基于查詢復雜度
    • 智能分配token預算給不同上下文元素
  2. 跨會話上下文管理

    • 長期記憶和用戶畫像的持續更新
    • 會話間上下文共享和遷移機制
  3. 實時上下文集成

    • 實時數據和流式處理的集成能力
    • 動態環境感知和上下文調整
  4. 多模態上下文融合

    • 深度融合文本、圖像、音頻等多模態信息
    • 跨模態注意力機制和表示學習

5.2 工具與平臺演進

上下文工程工具鏈正在不斷完善:

新興工具類別

  • 上下文設計平臺:可視化上下文構建和測試環境
  • 上下文分析工具:監控和評估上下文效果的工具集
  • 上下文優化引擎:自動測試和優化上下文策略的AI系統

標準化進展

  • 上下文描述語言和交換格式標準化
  • 上下文質量評估指標和基準測試
  • 跨平臺上下文共享和互操作協議

結論:上下文工程作為AI應用的核心競爭力

上下文工程已經從一門藝術轉變為一門系統化的工程學科。隨著AI模型的不斷進步,上下文質量而非模型能力正成為區分普通AI應用與卓越AI應用的關鍵因素

優秀的上下文工程設計能夠:

  1. 釋放模型潛力:讓現有模型發揮出最佳性能
  2. 降低應用成本:通過高效上下文使用減少token消耗
  3. 提升用戶體驗:提供更準確、相關和連貫的交互
  4. 增強系統可靠性:減少幻覺和錯誤響應的發生

未來,隨著上下文工程技術的成熟和工具鏈的完善,我們預期將看到更多專注于上下文優化而非模型微調的AI應用開發模式。上下文工程將成為每個AI工程師和產品經理的核心技能,決定AI產品能否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關鍵洞察:最好的AI應用不一定使用最先進的模型,但一定使用最精心設計的上下文。在模型能力趨于同質化的未來,上下文工程能力將成為AI應用的核心競爭優勢。


參考資料

  1. Liu, Y., et al. (2023). “Context Engineering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Xiv preprint.
  2. Google Research (2024). “Advanced Context Management in AI Systems”. Technical Report.
  3. OpenAI (2024). “Best Practices for Context Construction with GPT-4”. Developer Documentation.
  4. Microsoft Research (2024). “Efficient Context Compression Techniques”. AI Systems Journal.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bicheng/96411.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bicheng/96411.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bicheng/96411.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數據傳輸優化-異步不阻塞處理增強首屏體驗

背景&#xff1a;主 project 頁面中會將視頻存儲到云端后獲得 ID &#xff0c;然后用 ID 調用 后端API POST到數據庫后拿到掛載頁面URL&#xff0c;接著傳入視頻分享組件&#xff08;由于視頻分享子組件的目標是分享視頻掛載頁面&#xff0c;所以前置步驟不能少&#xff09;con…

【芯片設計-信號完整性 SI 學習 1.0 -- SI 介紹】

文章目錄一、SoC 設計驗證階段的 SI 測試主要工作舉例二、芯片 Bringup 階段的 SI 測試主要工作舉例三、SI-PI 聯合仿真主要內容舉例四、整體總結一、SoC 設計驗證階段的 SI 測試 在 前硅階段&#xff08;pre-silicon&#xff09;&#xff0c;設計團隊需要確保 SoC 與外設接口…

C語言鏈表設計及應用

鏈表鏈表節點設計鏈表項目鏈表中的傳址調用檢查申請空間鏈表尾插鏈表頭插鏈表尾部刪除鏈表頭部刪除鏈表的查找指定位置之前插入指定位置之后插入數據刪除指定位置&#xff08;節點&#xff09;數據刪除指定位置&#xff08;節點&#xff09;之后的數據鏈表的銷毀前面學習了順序…

使用 YAML 自動化 Azure DevOps 管道

1. 在 Azure DevOps 中設置 YAML 管道 開始之前,您需要擁有一個 Azure DevOps 帳戶和一個 git 倉庫。 要創建 YAML 管道, 1. 導航至 Azure DevOps → 選擇您的項目 2. 前往“管道”→ 點擊“新建管道” 3. 選擇您的倉庫(Azure Repos、GitHub 等) 4. 選擇“Starter Pipelin…

基于Spring Boot的幼兒園管理系統

基于Spring Boot的幼兒園管理系統 源碼獲取&#xff1a;https://mbd.pub/o/bread/YZWXlZtsbQ 引言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xff0c;教育行業的信息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幼兒園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xff0c;其管理系統的現代化水平直接關系到教育質量和運營效率。本文…

【NVIDIA-B200】 ‘CUDA driver version is insufficient for CUDA runtime version‘

目錄 一、錯誤核心原因 二、排查步驟 1. 檢查當前驅動版本 2. 檢查 CUDA 運行時版本 3. 驗證驅動與 CUDA 的兼容性 三、解決方法 1. 確保驅動正確加載 2. 重新安裝匹配的驅動與 CUDA 3. 驗證環境正確性 四、關鍵注意事項 報錯日志: bash nccl.sh ------------5.安…

Android中如何實現自動化測試

目錄 前言: 一、方法介紹 1、UI Automator 3、shell腳本 二、shell腳本實現自動化測試原理和步驟 1、 原理 2、步驟 三、shell自動化測試實例 前言: 在開發項目的過程中&#xff0c;我們將某個階段的需求完成并且提測&#xff0c;通常&#xff0c;在測試工程師更細致的測…

綠聯科技全球化突圍:業財一體化如何打通全球電商全鏈路數字化

綠聯科技專注數碼配件20年&#xff0c;產品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xff0c;年銷售額突破30億。作為"連接"領域的專家&#xff0c;綠聯深知連接的真諦不僅在于硬件產品&#xff0c;更在于數據的全球化連接。在全球電商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xff0c;綠聯率先探索業財…

uv教程 虛擬環境

什么是uv 可以創建虛擬環境 安裝依賴 安裝uv 參見官方文檔 安裝 | uv-zh-cn 自定義安裝目錄,winr 輸入powershell&#xff0c;輸入如下命令 $env:UV_INSTALL_DIR "C:\Custom\Path";powershell -ExecutionPolicy ByPass -c "irm https://astral.sh/uv/inst…

繞過codex在vscode中登錄403的問題

codex安裝&#xff1a; npm i -g openai/codex codex升級&#xff1a; npm install -g openai/codexlatest 繞過codex在vscode中登錄403的問題&#xff1a; https://linux.do/t/topic/924206/4 1.在windows端powelshell登陸好codex&#xff1b; $env:HTTP_PROXY"http://…

軟件研發如何選對方法論?傳統計劃驅動與敏捷價值驅動的全面對比

軟件項目研發中的方法論是一個核心話題,它決定了團隊如何規劃、執行和交付軟件。下面我將對這些方法論進行一個全面的概述,從傳統的到現代的,并說明它們的核心思想、適用場景和趨勢。 一、 方法論的核心分類 軟件研發方法論主要分為兩大陣營:傳統計劃驅動(Plan-Driven)…

【服務器】將本地項目部署到服務器

當我們已經有了一個服務器后 如何將本地項目部署到服務器呢第一步&#xff0c;找到云服務器實例&#xff0c;查看公網IP地址第二步&#xff0c;推薦使用 Windows 自帶的 PowerShell ssh root你的公網IP # 例如&#xff1a; ssh root47.98.123.45如果超時&#xff0c;首先檢查服…

Flink中的 BinaryRowData 以及大小端

背景 本文基于 Flink 1.17.0 寫此文章的目的是為了說明 Flink 堆內和堆外內存以及 內部 BinaryRowData 行處理的優化。 分析 堆內和堆外內存 跟Spark的內存管理不一樣&#xff0c;Flink 中的堆內和堆外一直都是存在的。 堆內內存&#xff08;JVM Heap&#xff09;存儲用戶對象和…

HTTP/3.0:網絡通信的技術革新與性能飛躍

&#x1f310; HTTP/3.0&#xff1a;網絡通信的技術革新與性能飛躍 Refer&#xff1a;PPP PRIVATE NETWORK? 2 企業級虛擬以太網接入綜合解決方案介紹 &#x1f680; 引言&#xff1a;悄然來臨的網絡革命 你是否曾期待視頻加載卡頓成為過去&#xff1f;YouTube 已經邁出了重…

【golang學習筆記 gin 】1.1 路由封裝和mysql 的使用封裝

安裝gin go get -u github.com/gin-gonic/gin go get -u github.com/go-sql-driver/mysql創建相關目錄 gotest->conifg->database.go->redis.go->controller ->index.go->model->user.go->router->router.gomain.go 創建用戶模型 package model imp…

SQL 層面行轉列

背景&#xff1a;如果對一些評論、點贊、收藏等互動數據&#xff0c;使用了按照 type 分類存儲&#xff0c;num 也是對應的。這樣如果創建一個帖子&#xff0c;那么就會出現 3 行數據&#xff08;type 不同&#xff0c;num 不同&#xff0c;對應評論點贊和收藏&#xff09;&…

langchain4j筆記篇(陽哥)

一 概述1.1 概述langchain4j&#xff1a;langchain for java1.2 作用langchain4j的目標是簡化將LLM集成到java應用程序中的過程。二 案例簡單helloworld2.1 大模型調用三件套1.阿里百煉平臺的通義模型&#xff1a; https://bailian.console.aliyun.com/2獲取api-key&#x…

有鹿機器人的365天奇幻日記:我在景區當掃地僧

第一章 古建守護者&#xff1a;2cm的極致藝術琉璃瓦下的秘密記得那是個晨霧繚繞的清晨&#xff0c;我接到首個重要任務&#xff1a;清掃明代琉璃碑亭。這里的每塊地磚都是文物&#xff0c;傳統清潔工具根本不敢靠近。每天以2cm的精準貼邊沿碑座作業&#xff0c;如今我每周都要為…

Objective-C方法參數標簽怎么設置

在Objective-C中&#xff0c;方法名稱可以通過幾個標簽名稱組成&#xff0c;這是跟C/C中完全不一樣的地方。每個標簽都是字段冒號的寫法&#xff0c;冒號后面是方法的參數&#xff0c;參數包括參數類型和參數變量&#xff0c;其中參數類型要用括號括起。方法參數的標簽是通過在…

20250910_《SQL Server 數據庫事務日志定期清理方案(精簡優化版)》以10.1.1.31服務器的gtp-default數據庫為例

《SQL Server 數據庫事務日志定期清理方案(精簡優化版)》 一、前提條件 數據庫 gtp-default 已設置為完整恢復模式 (FULL)。 每天凌晨02:00執行完整備份,保證日志備份可用。 SQL Server Agent 已啟用。 作業所有者為 sa,具有 sysadmin 權限。 Agent 服務賬號 NT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