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項目研發中的方法論是一個核心話題,它決定了團隊如何規劃、執行和交付軟件。下面我將對這些方法論進行一個全面的概述,從傳統的到現代的,并說明它們的核心思想、適用場景和趨勢。
一、 方法論的核心分類
軟件研發方法論主要分為兩大陣營:傳統計劃驅動(Plan-Driven) 和 敏捷價值驅動(Value-Driven)。
1. 傳統方法論(預測型)
傳統方法論遵循線性的、順序式的開發流程。它強調在編碼開始之前進行詳盡的計劃、需求分析和設計。變更成本高昂。
代表模型:瀑布模型(Waterfall)
- 核心思想:將項目劃分為一系列連續的階段(需求 -> 設計 -> 實現 -> 測試 -> 維護),每個階段必須完全完成后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如同瀑布流水,逐級下落。
- 優點:
- 結構清晰:階段明確,文檔齊全,易于管理和控制。
- 可預測性強:在開始時就確定了范圍、時間和成本。
- 缺點:
- 缺乏靈活性:后期變更需求代價巨大,甚至需要推倒重來。
- 客戶反饋延遲:直到項目后期(測試/交付)客戶才能看到可用的產品,風險滯后。
- 適用場景:
- 需求非常明確、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