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竹林分布的主要特點簡介:
總體分布格局:
核心區域: 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以南的廣大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北界: 大致以黃河流域為北界,但天然成片竹林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才比較普遍。人工引種或特殊小環境下(如北京紫竹院公園),竹子可以分布到更北的地方(如山東、河南南部、陜西南部等)。
西界: 受干旱氣候限制,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東緣以東地區。
集中連片: 形成多個大規模集中連片的竹林區域。
主要分布區域:
華東地區: 這是中國竹林面積最大、竹產業最發達的區域。
核心省份: 浙江、福建、江西三省竹林面積最大,占全國總量的近一半。
代表區域: 浙江的安吉(“中國竹鄉”)、臨安;福建的武夷山、三明、南平;江西的宜春、贛南等地區。毛竹是絕對優勢竹種。
華中地區:
核心省份: 湖南、湖北。
特點: 竹林資源豐富,以毛竹為主,在湘西、鄂西等山區廣泛分布。
西南地區:
核心省份: 四川、重慶、云南、貴州。
特點: 竹種多樣性極高(包括毛竹、慈竹、方竹、箭竹等),既有大面積人工竹林(如四川宜賓的蜀南竹海),也有豐富的天然竹林。云南南部和西部有熱帶叢生竹林分布。該區域也是大熊貓棲息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賴箭竹等)。
華南地區:
核心省份: 廣東、廣西、海南、臺灣。
特點: 以熱帶、南亞熱帶叢生竹為主(如青皮竹、粉單竹、麻竹、龍竹等),也有部分散生竹(如毛竹)。竹林生長快,生物量大。
其他區域:
安徽南部(皖南): 黃山、宣城等地有較大面積的毛竹林。
江蘇南部: 蘇南丘陵地區有竹林分布。
陜西南部(秦巴山區): 漢中、安康等地有竹林分布,是竹林分布的北緣地帶之一。
河南南部: 信陽等地有少量分布。
分布特點:
垂直分布: 從低海拔的平原、丘陵到中高海拔的山地都有分布。大部分經濟竹種(如毛竹)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和低山。在高海拔地區(如云貴高原、川西山地),則有適應寒冷氣候的竹種(如箭竹、玉山竹)。
地帶性明顯:
熱帶/南亞熱帶區 (華南、滇南、臺灣南部): 以叢生竹為主。
中亞熱帶區 (江南、西南大部): 是竹林分布的核心區,以散生竹(特別是毛竹) 為主,也有混生竹和叢生竹。
北亞熱帶區 (長江中下游以北至秦嶺淮河): 以散生竹為主(如剛竹屬、苦竹屬),耐寒性相對較強。
受微地形影響: 在山區,竹林多分布在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的山谷、山麓和緩坡地帶。
主要竹種與經濟功能:
毛竹 (Phyllostachys edulis): 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經濟價值最高的竹種,廣泛分布于華東、華中、西南東部。
叢生竹類: 如青皮竹、粉單竹、麻竹、撐篙竹、龍竹、慈竹等,主要分布于華南、西南南部及臺灣。
混生竹類: 如苦竹、茶稈竹等。
高海拔竹類: 如箭竹屬、玉山竹屬等,主要分布于西南高山地區,是國寶大熊貓的主要食物來源。
經濟功能: 竹林不僅是重要的生態屏障(水土保持、水源涵養),更是重要的經濟資源,支撐著龐大的竹產業(竹材、竹筍、竹工藝品、竹纖維、竹炭、生態旅游等)。
總結來說:
中國的竹林集中連片地分布在長江以南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尤其以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廣東、廣西、云南等省份最為豐富。毛竹是分布最廣的當家竹種,在華東、華中形成廣袤竹海;華南和西南南部則以熱帶叢生竹為特色;西南高山地區則分布著適應寒冷氣候的箭竹類竹林。竹林分布深刻影響著區域生態、經濟和景觀風貌。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相關數據,中國竹林總面積約在641萬公頃(約9615萬畝)左右(不同年份和統計口徑略有差異),占世界竹林面積的五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