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二周的獨立開發旅程落下帷幕。相較于第一周的適應,本周的核心詞是“聚焦”與“執行”。
目標非常明確:在產品開發上取得進展;在個人工作節奏上,將上周初步形成的框架進行實踐與固化。
同時,為至關重要的自媒體運營奠定內容模板和發布節奏的基礎。
雖然,挑戰依然存在,但自我感覺是充實且方向清晰的。
既定的三大核心板塊——產品開發、時間節奏掌控、自媒體運營,并在這三個方面都取得了階段性的、可量化的成果。
本周不僅是代碼與功能的積累,更是工作習慣與內容策略的成型期。
最后:產品基礎功能終于能跑通了,雖然跑起來的聲音像老式拖拉機,但至少能動,不是嗎?
二
本周在產品功能開發上投入了主要精力,目標是完成用戶系統的閉環,并為后續集成AI能力鋪平道路。
進展符合預期,甚至在某些環節略有超前。
前端開發進度
靜態頁面開發完成:有規劃中的基礎靜態頁面(包括首頁、登錄/注冊頁、用戶個人資料頁、設置頁、主頁聊天)均已開發完畢。
用戶登錄注冊對接完成: 成功調用登錄、注冊接口,實現了完整的用戶注冊和登錄流程。包括表單驗證、錯誤提示(如用戶名已存在、密碼錯誤等)、登錄狀態管理(如Token存儲、狀態保持)。
用戶基礎資料接口對接完成: 實現了用戶信息的展示、編輯和保存功能。成功對接了獲取用戶信息、更新用戶信息(如昵稱、頭像、資料等)接口。
全局函數封裝: 為了提高復用性和可維護性,封裝了用于發起HTTP請求(如GET, POST, PUT, DELETE)、統一處理請求頭(如攜帶Token)、管理基礎URL的全局函數庫。簡化了與后端API的交互。
全局異常處理封裝: 實現了統一的網絡請求錯誤處理機制。對常見的HTTP狀態碼(如401未授權、403禁止訪問、404未找到、500服務器錯誤等)以及網絡超時等異常進行了集中捕獲和處理,提供用戶友好的錯誤提示,增強用戶體驗。
后端開發進度
登錄/注冊接口: 實現安全的用戶注冊(密碼加鹽哈希存儲)、登錄(JWT Token生成與驗證)、Token刷新機制。
用戶基礎資料接口: 用戶信息的增刪改查(CRUD)接口,獲取用戶信息、更新用戶信息、頭像上傳處理(暫定系統提供的頭像)等。
大模型調研完成: 產品核心功能所需的大模型能力(如文本生成、理解、摘要、群聊等),完成了對千問、豆包、deepseek、混元等大模型的詳細調研。維度包括功能匹配度、API易用性、性能、成本、合規性等,初步確定了1-2個優選方案。
大模型對接封裝完成: 基于調研結果,用Spring Ai完成了對這四款大模型API的初步對接和封裝。使業務層可以方便地調用模型能力,無需關心底層API細節,后續集成到具體業務場景做好準備。
開發節奏自認為還可以,但是,代碼跑通了,頭發快跑路了。
三
說完產品開發層面,本周還有一個值得輸出的點。確定了獨立開發整體的節奏:計劃走向規律。
工作時間規劃: “每周一到周五” 作為核心開發與運營時間的設定。周末主要用于休息、學習、思考、下周規劃和內容儲備,保證了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感,避免過度疲勞,抵制996福報。
周規劃:在每周日晚上,花費約1-2小時,基于產品Roadmap和自媒體目標,梳理下周的核心目標,并將其拆解為具體的、可執行的任務項,分配到周一至周五。確保每周工作有明確的焦點。
日規劃
早上
1.信息攝入:快速瀏覽科技/行業新聞、關注競品動態、查看社交媒體熱點/互動。目的是了解行業動態,獲取靈感。
2.核心開發 : 集中精力處理優先級最高的產品開發任務。這段時間是大腦最清晰、效率最高的時段。
下午
1.產品開發:繼續上午的開發工作,或處理次優先級任務。
2.自媒體構思:為當周/次日需要發布的短圖文、短視頻或長圖文進行選題、構思大綱、整理好素材。利用下午稍顯疲憊但仍有創造力的時段進行構思。
晚上
1.自媒體運營:平臺內容發布、互動回復、數據分析,可根據數據優化內容。
2.文案編寫:根據下午的構思,靜心撰寫長圖文草稿或完善短圖文/短視頻腳本。晚上相對安靜,適合深度寫作。
總結:好一個時間管理大師
四
這周開發過程中,不過是前端還是后端,都遇到了卡環節的問題,讓我腦殼疼。(具體細節后面可能會出技術文章來細聊)
整整耽誤了兩天的時間去處理問題,導致后面幾天的安排有所打亂,好在利用晚上的睡覺時間,強行給協調過來。
這兩天細想下,遇到這種問題,抓住一個核心原則:避免上頭,保障主線。開發中遇到技術難題(如詭異Bug、復雜邏輯實現)是常態。
考慮后的具體解決思路如下:
1.及時處理但限時: 發現問題后立刻嘗試解決,嚴格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盒,例如:30分鐘 - 1小時。集中精力排查。
2.到點暫停: 如果時間盒用完仍未解決,果斷暫停。不戀戰,避免陷入“死磕”狀態而嚴重影響當天或當周的整體進度和心情。
3.記錄入Todo: 將未解決的問題記錄到專門的“Todo List” 中,注明現象、嘗試過的步驟、可能的猜想等。確保問題不會丟失。
4.社交媒體求助 (可選): 對于有普遍性、值得分享的難題,會將其抽象化(避免泄露核心業務邏輯)后發布到技術社區(國內外的都可)。記錄過程本身有助于梳理思路,且常能收獲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或思路啟發。解決后也會及時分享方案,形成鏈路閉環。
5.利用空閑或集中處理: 在當天其他任務按計劃完成后的剩余時間,或者每周安排固定的‘問題攻堅’時間段(我暫定周五下午),集中精力處理這些積累下來的難題。此時心態更平和,思路可能更開闊。
結論:死磕未遂,TODO續命
五
總結而言,第二周是充滿執行力的一周。
不僅在產品用戶功能上取得了看得見的進展,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可重復、可持續的工作方法和內容生產框架。
獨立開發是一場馬拉松,本周為后續的奔跑奠定基礎。
保持專注,持續迭代,穩步前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