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mpt 精通之路:系列文章導航
- 第一篇:[本文] AI 時代的新語言:到底什么是 Prompt?為什么它如此重要?
- 第二篇:告別廢話!掌握這 4 個黃金法則,讓你的 Prompt 精準有效
- 第三篇:像專業人士一樣思考:Zero-Shot, Few-Shot 和思維鏈(CoT)技巧詳解
- 第四篇:AI 賦能:10 個超實用的 Prompt 模板,覆蓋寫作、編程、學習和辦公
- 第五篇:構建你的“AI 指令系統”:超越簡單提問的 CRISPE 與 APE 框架
- 第六篇:Prompt 的未來:從對話到 AI Agent,以及我們必須面對的倫理問題
- 第七篇:你的終極 AI 寶典:Prompt 精通之路系列匯總與必備資源下載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收獲了一個裝滿實用模板的“工具箱”。這些模板對于處理獨立的、明確的任務非常有效。但如果你的任務是“為新產品制定一份為期三個月的營銷計劃”或“撰寫一份完整的商業計劃書”呢?
這時,單個模板就如同“游擊戰”,力量分散。我們需要將戰術升級為“集團軍作戰”——使用系統化的 Prompt 框架。框架能確保我們在處理復雜任務時,考慮周全,邏輯嚴密,不會遺漏任何關鍵環節。
今天,我們將學習兩個強大的框架:CRISPE 和 APE。
重量級選手:CRISPE 框架
CRISPE 是一個全面而細致的框架,特別適合處理需要深度、廣度和創造性的復雜任務。它由五個部分組成:
- Capacity & Role (能力與角色)
- Insight (洞察與背景)
- Statement (陳述與任務)
- Personality (個性與風格)
- Experiment (實驗與迭代)
讓我們通過一個實例,看看如何運用 CRISPE 構建一個超級 Prompt。
案例:為一款新的冥想 App 制定營銷方案
1. C - 能力與角色 (Capacity & Role)
思考: 我希望 AI 扮演什么角色?它需要具備哪些專業能力?
填充: “你是一位頂級的市場戰略家,在 App推廣,特別是健康與生活方式領域,擁有超過10年的成功經驗。你精通數字營銷、社交媒體運營和用戶增長策略。”
2. I - 洞察與背景 (Insight)
思考: AI 需要知道哪些背景信息才能開始工作?
填充: “我正在為一款名為‘靜心一刻’(Serene Moment) 的冥想 App 制定營銷計劃。這款 App 的核心功能是提供由心理學家指導的5-10分鐘冥想音頻。我們的目標用戶是生活在高壓環境下的年輕職場人士(25-35歲)。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 Headspace 和 Calm,但我們的優勢在于更本土化的內容和更親民的價格。預算初步定為20萬,計劃周期為3個月。”
3. S - 陳述與任務 (Statement)
思考: 我需要 AI 具體完成什么任務?輸出物是什么?
填充: “請為‘靜心一刻’App 制定一份為期三個月的社交媒體營銷發布計劃。計劃需要以周為單位,具體說明每周在不同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小紅書、抖音)上的核心內容主題、內容形式(如圖文、短視頻、直播)和互動策略。”
4. P - 個性與風格 (Personality)
思考: 我希望最終的方案呈現出什么樣的風格和語氣?
填充: “整個方案的風格需要專業、富有創意且切實可行。語言要簡潔有力,展現出對目標用戶深刻的理解和關懷。”
5. E - 實驗與迭代 (Experiment)
思考: 我如何引導 AI 給我更多元或更深入的思考?
填充: “在方案的結尾,請提出三個你認為最大膽或最高風險的創意營銷點子,并簡要說明其潛在回報和風險。”
最終的超級 Prompt
將以上五部分組合起來,我們就得到了一個信息要素極其完備的超級 Prompt:
# 角色
你是一位頂級的市場戰略家,在 App推廣,特別是健康與生活方式領域,擁有超過10年的成功經驗。你精通數字營銷、社交媒體運營和用戶增長策略。# 背景
我正在為一款名為‘靜心一刻’(Serene Moment) 的冥想 App 制定營銷計劃。這款 App 的核心功能是提供由心理學家指導的5-10分鐘冥想音頻。我們的目標用戶是生活在高壓環境下的年輕職場人士(25-35歲)。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 Headspace 和 Calm,但我們的優勢在于更本土化的內容和更親民的價格。預算初步定為20萬,計劃周期為3個月。# 任務
請為‘靜心一刻’App 制定一份為期三個月的社交媒體營銷發布計劃。計劃需要以周為單位,具體說明每周在不同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小紅書、抖音)上的核心內容主題、內容形式(如圖文、短視頻、直播)和互動策略。# 風格
整個方案的風格需要專業、富有創意且切實可行。語言要簡潔有力,展現出對目標用戶深刻的理解和關懷。# 實驗
在方案的結尾,請提出三個你認為最大膽或最高風險的創意營銷點子,并簡要說明其潛在回報和風險。
使用這樣的框架,AI 輸出的方案質量將遠超簡單的提問。
輕量級選手:APE 框架
CRISPE 雖然強大,但有時會顯得“過重”。對于一些目標明確、不那么復雜的日常任務,我們可以使用更輕量級的 APE 框架。
- Action (行動): 你想讓 AI 執行什么具體動作?
- Purpose (目的): 你執行這個動作背后的目的是什么?(這能給 AI 關鍵的上下文)
- Expectation (期望): 你期望得到什么樣的結果?
案例:向老板提議購買新軟件
# 行動 (Action)
請幫我起草一封郵件,內容是向我的老板(技術總監張偉)提議,為我們團隊采購一款新的項目管理軟件 "TaskMaster"。# 目的 (Purpose)
我們目前使用的工具效率低下,導致項目進度混亂。引入 "TaskMaster" 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團隊協作效率,實現項目進度的可視化管理。# 期望 (Expectation)
郵件需要邏輯清晰,重點突出新軟件能解決的痛點和帶來的價值(如節省工時、減少溝通成本)。附件會包含軟件的官網介紹和報價,正文中請提示老板查閱附件。語氣要專業、有說服力。
APE 框架簡潔明了,能幫助你快速理清思路,構建一個高效的 Prompt。
從使用者到設計者
框架的意義不在于死記硬背,而在于理解其背后的結構化思維。無論是 CRISPE 還是 APE,它們都在引導我們把一個模糊的大問題,分解成若干個清晰的小模塊。
當你內化了這種思維后,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常用場景,設計出屬于你自己的、獨一無二的 Prompt 框架,建立真正高效的個人 AI 工作流。
下一篇預告:
我們已經掌握了從基礎到系統的 Prompt 構建方法。但在享受技術便利的同時,我們也應抬頭看看前方的路。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一同探討 Prompt 的未來趨勢(例如 AI Agent 自主智能體),以及我們必須正視的倫理與偏見問題。這將是一場從“如何用”到“如何看”的思維升維。
敬請期待:第六篇:Prompt 的未來:從對話到 AI Agent,以及我們必須面對的倫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