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一、3種協議的對比
- 二、典型應用場景
- 三、選型建議
以下是SPI、I2C和UART三種串行通信協議的對比分析及適用場景總結:
一、3種協議的對比
. 對比其他接口
特性 | I2C | SPI | UART |
---|---|---|---|
信號線數量 | 2(SCL + SDA) | 4(SCK + MOSI + MISO + SS/CS) | 2(TX + RX) |
數據線 | 1(雙向SDA) | 2(MOSI + MISO) | 1(單向TX/RX) |
通信方式 | 半雙工同步串行(雙向復用) | 全雙工同步串行(同時收發) | 全雙工異步串行++(獨立收發) |
速度 | 低速(最高3.4 MHz) | 高速(可達50 MHz+) | 低速(通常<115200 bps)低于I2C |
設備尋址 | 通過地址(7/10位) | 通過片選線(SS/CS) | 無(需額外協議) |
拓撲結構? | 多主多從?(多對對) | 單主多從(一對多) | 點對點(一對一) |
典型應用 | 傳感器、EEPROM、RTC | 存儲器、顯示屏、ADC | 調試串口、無線模塊 |
協議 | 優點 | 缺點 |
---|---|---|
I2C? | 1. 引腳資源節省?2. 支持多主多從架構?. 內置地址尋址機制 | 1. 速度較低?2. 總線長度受限(一般<1米)?3. 需上拉電阻增加功耗? |
?SPI? | 1. 高速數據傳輸?2. 無中斷連續傳輸能力?3. 硬件實現簡單 | 1. 引腳占用多(4+N條SS線)?2. 無硬件級沖突檢測機制? |
?UART? | 1. 無需時鐘同步?2. 協議簡單易實現?3. 支持長距離通信(配合RS485可達千米)? | 1. 需精確波特率匹配?2. 無多設備直連能力?3. 數據幀格式固定? |
二、典型應用場景
?SPI適用場景?
高速外設:Flash存儲器、TFT顯示屏?
實時性要求高的系統:ADC/DAC模塊、數字信號處理器?
短距離板級通信(通常<30cm)?
?I2C適用場景?
低速傳感器:溫度/濕度傳感器、加速度計?
系統管理總線:RTC時鐘模塊、EEPROM存儲器?
低功耗設備:智能手表、IoT終端?
?UART適用場景?
調試接口:MCU與PC通信?
工業控制:PLC與HMI通信(配合RS485)?
無線模塊:藍牙/WiFi模組數據傳輸?
三、選型建議
需求特征 推薦協議
超高速傳輸(>1Mbps) SPI?
多設備擴展需求 I2C?
長距離通信(>1米) UART+RS485?3
低功耗設計 I2C?
簡單點對點通信 UART?
通過綜合通信速率、設備數量、布線復雜度等參數,可快速選擇最適配的協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