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 ? ? ? 編碼器是一種將直線位移和角位移數據轉換為脈沖信號、二進制編碼的設備。常用于測量物體運動的位置、角度或速度。
二、分類
? ? ? ? 1. 按檢測分類:
? ? ? ? ? ? ? ? (1)光電式編碼器
? ? ? ? ? ? ? ? (2)磁電式編碼器
? ? ? ? 2. 編碼類型分類:
? ? ? ? ? ? ? ? (1)絕對式編碼器(磁電絕對式編碼器技術含量較高,省略)
? ? ? ? ? ? ? ? (2)增量式編碼器
三、磁電增量式編碼器原理
? ? ? ? 利用霍爾效應,將位移轉化為計數脈沖,用脈沖個數計算位移和速度。
? ? ? ? ? ? ? ? ? ? ? ? ? ? ? ??
? ? ? ? 如上圖所示,扁平的是磁盤,中間的柱子是轉軸。它的轉軸一般會跟電機轉軸裝在一起,跟隨著電機旋轉。磁盤上有N極與S極交替排布的磁極。而A B是霍爾傳感器,它能夠對NS的方向交替變化做出反應。經過信號轉換電路,交替過程變為信號脈沖輸出,如下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外,AB相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位差,通過判斷AB間的相位前后,就能判定電機的轉向。如果磁盤順時針旋轉,A相超前。如果磁盤逆時針旋轉,則B相超前。
四、光電增量式編碼器原理
? ? ? ? 利用光電系統,將位移轉換為計數脈沖,用脈沖個數計算位移和速度。
? ? ? ? ? ? ? ? ? ? ? ? ? ? ? ??
? ? ? ? 與磁電類似,它的主要結構是轉軸和碼盤。而盤上有透光的小孔,孔上有光源,AB相的感光元件能夠把小孔的受光與否轉換為脈沖信號輸出。
五、光電絕對式編碼器原理
? ? ? ? 不同位置和角度時,光敏元件根據受光轉換出相應的電平信號,形成二進制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樣的,它也是有一個旋轉的碼盤。一個扇區內,黑色塊代表不透光,白色塊代表透光。不透光(黑色)輸出1,透光(白色)輸出0,所以一個扇區上的四個區塊,就成了1 0 組合的四位二進制碼。
? ? ? ? 由圖中標號所示,每個扇區都按順序表示0-15D的4 bit 二進制數。
? ? ? ? 但是這個碼盤存在一個問題,元器件內部如果有反射、折射、衍射等干擾,測量結果將會大幅度偏離實際!
? ? ? ? 比如說,如果我們的光從15位和0位之間射入,而因為透射不完全結果卻跳變為其他數,測量結果必然是不能用的。那么,接下來的編碼形式將會改進這個問題:
? ? ? ? 格雷碼碼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它的特征是每個相鄰扇區的四位數之間只差一個位(對格雷碼不熟悉可以先學一下數電)
? ? ? ? 那么,就可以有效避免中間值問題了。
六、編碼器參數
? ? ? ? 1. 分辨率: 編碼器可以測量的最小距離,對于增量式編碼器來說,分辨率就是轉軸每旋轉一圈輸出的脈沖數(PPR)
? ? ? ? 2. 精度:編碼器輸出信號與實際位置之間的誤差,“角分” “角秒”
? ? ? ? 3. 最大相應頻率:編碼器每秒輸出的最大脈沖數,單位Hz,簡稱PPS
? ? ? ? 4. 最大轉速:指編碼器機械系統所能承受的最高轉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