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SeaTunnel(原Waterdrop)作為高性能、分布式數據集成平臺,支持海量數據的離線與實時同步。其靈活多樣的部署模式可適配不同規模的生產環境需求。本文將系統解析SeaTunnel的部署架構、技術要點及最佳實踐,幫助用戶高效構建穩定可靠的數據管道。
一、部署模式全景概覽
SeaTunnel提供三種核心部署方案,適應不同場景:
部署模式 | 適用場景 | 架構特點 | 依賴組件 |
---|---|---|---|
本地模式 | 開發測試、小數據量驗證 | 單進程運行,無集群 | 無 |
分離集群模式 | 傳統大數據環境(Spark/Flink) | SeaTunnel Client提交任務到現有計算集群 | YARN/K8s/Spark/Flink |
混合集群模式 | 大規模生產環境、彈性調度 | 自帶SeaTunnel Engine集群動態管理資源 | ZooKeeper |
二、部署模式技術解析與實操指南
1. 本地模式(Local Mode)
適用場景:快速驗證配置文件、調試Connector插件。
技術要點:
# 下載并解壓(以2.3.11為例)
wget https://archive.apache.org/dist/incubator/seatunnel/2.3.11/apache-seatunnel-incubating-2.3.11-bin.tar.gz
tar -zxvf apache-seatunnel-incubating-2.3.11-bin.tar.gz# 啟動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