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我們平時在做視頻轉碼后,會用VMAF/PSNR得評分工具進行視頻對比的評分,但是這幾種客觀評分方式都有一個要求就是分辨率要一模一樣,因為這樣才對像素點做數學運算。
但是分辨率對齊其實有兩種選擇,例如源視頻是1080P,對照視頻是720P:
- 把對照視頻拉伸到1080P再對照
- 把源視頻縮放到720P再對照
以上兩種方法分別被成為upsamle(上采樣)和downsample(下采樣)。
說明
業界大家普遍使用上采樣的方法,一開始我也只是聽說或者看到網上的例子都是上采樣,直到看了vmaf的github:https://github.com/Netflix/vmaf/blob/master/resource/doc/ffmpeg.md,其中有一個鏈接指向網飛的技術博客(https://netflixtechblog.com/vmaf-the-journey-continues-44b51ee9ed12),眾所周知vmaf是網飛發明的,這應該是權威的說明了:
結論
不管是VMAF/PSNR的計算,都應該采用上采樣
的方式,才能直觀的對比出差距。
但是詳細讀過libx264/265、libaom的同學會發現,這些編碼器在實現psnr實時計算的時候,是使用下采樣的,具體原因我理解應該是在編碼層再拉伸回原來的分辨率耗性能吧,當然這是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