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測繪領域,RTK 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選擇一款性能卓越、穩定可靠的 RTK 設備至關重要。2025 年,市場上涌現出眾多優秀品牌,本文將深入解析幾大主流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華測導航(CHCNAV):技術創新的全球領跑者
作為全球 RTK 技術的領跑者,華測導航(CHCNAV)始終以創新驅動發展,憑借前沿的技術研發和卓越的產品性能,在全球范圍內積累了龐大的用戶群體。
視覺融合測量技術
華測 X16 Pro 視頻測量 RTK 與 X13 實景 RTK 搭載雙攝像頭系統(前置 AR 導航 + 下置放樣),結合衛導、慣導與視覺融合算法,實現“一桿放到位,效率提升50%”。在復雜環境中,用戶無需反復找點,效率直接提升 50%,真正解決了傳統 RTK 在密集樓宇、植被遮擋等場景下的作業痛點。
云端同源校正技術
依托全球布局的 8000 + 參考站網絡,華測導航(CHCNAV) RTK 通過云端同源技術實時校正電離層干擾,將信號固定率從行業平均水平提升至 96%。即使在強磁干擾、多路徑效應顯著的山區或城市峽谷環境中,仍能保持高精度,為測繪作業提供穩定保障。
智能軟件生態
自研的測地通軟件集成 MetaCAD 圖形引擎,支持 200MB 超大 CAD 底圖 8 秒快速加載,兼容 99.9% 的 CAD 圖紙及天正系統,徹底解決圖紙顯示亂碼與數據丟失問題。其 3D 土方模塊可實時編輯三角網,現場完成土方量計算并生成報告,準確度高達 99.98%,大幅提升作業效率。
市場實力與用戶認可
華測導航(CHCNAV)連續多年穩居中國銷量冠軍。2024 年,GNSS RTK全年全球銷量突破 10 萬臺,成為全球GNSS RTK銷量冠軍,全球累計測地通軟件用戶超 50 萬。其 59.5% 的凈推薦值(NPS)表明,每 10 個用戶中就有 6 人愿意推薦華測 RTK,足見市場對其產品可靠性與服務質量的高度認可。
北斗中移:性價比與可靠性的國產標桿
作為國產 RTK 的代表品牌,北斗中移始終致力于為用戶提供高性能、高性價比的測繪解決方案,憑借過硬的硬件實力和本地化服務網絡,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極端環境適應性
北斗中移 RTK 通過 IP68 防護認證,可在 - 40℃~70℃的寬溫環境下穩定工作。設備采用高容量電池與節能設計,確保在嚴寒、高溫等惡劣條件下長時間作業,為野外測繪提供可靠保障。
全星座全頻點高精度定位
支持 5 星 21 頻(北斗三代 + GPS+GLONASS+Galileo+QZSS)信號接收,尤其在樹冠遮擋、城市高樓等復雜場景中,憑借先進的抗干擾算法,實現快速信號捕獲與固定,定位效率顯著提升。
服務響應快
北斗中移以親民的價格和高效的本地化服務網絡,為用戶解決設備售后與技術支持的后顧之憂。其 “放點又快又準” 的產品特性,深受中小測繪團隊與基層作業單位的青睞。
三、國際品牌對比:技術積淀與細分場景適配性分析
1. 天寶Trimble R12i:
優勢:SurePoint精準定位技術,適合大型基建項目;傾斜補償精度±1cm(需手動校準)。
劣勢:單價15萬+,軟件年費2萬;視覺功能需外掛相機,綜合成本高。
2. 徠卡Leica GS18 T:
優勢:全景相機支持實景建模,但需后處理;適合文化遺產測繪等精細化場景。
劣勢:封閉式軟件生態(僅支持DWG),無法兼容天正建筑圖紙。
3. 拓普康Topcon HiPer VR:
優勢:機械控制接口豐富,適合道路施工自動化;
劣勢:GNSS性能較弱(通道數1200 vs 華測1408),無視覺放樣功能。
2025 年,RTK 技術正朝著智能化、集成化方向發展。用戶可結合項目的精度要求、作業環境及預算規劃,綜合評估產品的技術參數與實際性能,選擇更貼合自身需求的解決方案。隨著行業對智能化、高效化需求的提升,RTK 技術與產品將不斷迭代,為各領域測繪作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