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規范要求
1、協議章節
2、測試目的
二、測試方法
1、樣機初值條件:
2、測試步驟:
方法一:頻譜儀
方法二:綜測儀CMW500
3、預期結果
一、規范要求
1、協議章節
4.5.5 RF/TRM/CA/BV-05-C [TX Output Spectrum – 20 dB Bandwidth]
2、測試目的
驗證在工作頻率范圍內的輻射是否在限值以內。
二、測試方法
1、樣機初值條件:
IUT測試模式:loop back 或 TX mode
IUT Hopping off.
IUT(被測設備)以最大輸出功率向測試儀回傳信號。
2、測試步驟:
方法一:頻譜儀
測試步驟
當在互操作性能力聲明(ICS)中聲明了多種功率等級時,應使用代表所支持的最高功率的功率等級來進行測試。
a) 將被測設備(IUT)設置為在以下頻率發射:
- 最低工作頻率。
b) 測試儀向被測設備(IUT)發送支持的最長的 DM 或 DH 數據包,該數據包帶有完整凈荷(1、3 或 5 個時隙),且以PRBS9作為凈荷。
c) 頻譜分析儀的設置應如下:
- 分辨率帶寬(RBW):10 kHz
- 視頻帶寬:30 kHz
- 中心頻率:fTX?中心頻率
- 掃描范圍:3mHz
- 檢波器:Peak
- 模式:Maxhold
- 掃描時間:每次掃描 ≥1 秒。
- 觸發:Freerun
- 掃描次數:10 次。
d) 在發射信道中找到最高功率值(發射信號的峰值)。
e) 在工作頻率以下找到最低頻率,在該頻率處發射功率比在步驟 d) 中測得的功率值低 20 分貝。這個頻率被稱為fL?。它應記錄在測試報告中。
f) 在工作頻率以上找到最高頻率,在該頻率處發射功率比在步驟 d) 中測得的功率值低 20 分貝。這個頻率被稱為fH?。它應記錄在測試報告中。
g) 在前面步驟中測得的頻率差Δf:=∣fH??fL?∣就是 20 分貝帶寬。它應記錄在測試報告中。
h) 當被測設備(IUT)在以下頻率發射(fTX?)時,重復步驟 b) 至 g):
- 中間工作頻率;
- 最高工作頻率。
?
方法二:綜測儀CMW500
(1) 確認已處于Max Power 狀態、信道(0、39、78)、BR 模式以及數據包類型(DH1、DH3、DH5)。
(2) 按右側“Display”軟鍵。
(3) 選擇“Spectrum 20dB Bandwidth”視圖,讀取數據并記錄fL、fH、fH - fL。
(4) 按右側“RF Settings”軟鍵,選擇屏幕下方的“Frequency/Channel...”更換測試信道,依次測試并記錄數據。
測試條件
除非在個別測試用例中另有說明,否則以下內容在整個測試套件中均適用:
1. IUT 通過一個 50Ω 連接器與測試儀相連。如果沒有天線接口,可以使用臨時的 50Ω 接口或者合適的耦合裝置。
2. 該測試案例應在正常運行條件下進行。
3、預期結果
所有測量值應滿足以下條件。
?????
發射頻譜應符合以下限值要求:
- 若步驟 d) 中測得的最高功率值等于或高于 0 分貝毫瓦:
Δf=∣fH??fL?∣≤1.0?兆赫茲 - 若步驟 d) 中測得的最高功率值低于 0 分貝毫瓦:
Δf=∣fH??fL?∣≤1.5?兆赫茲
注釋
????????該測試用例應使用環回模式執行。如果是這樣,測試系統應確保測試用例不會因為未能正確識別返回的數據包或凈荷錯誤而判定失敗,也就是說:測試系統應提供一種檢查數據包類型是否正確的方法。此外,如有需要,建議同時檢查凈荷內容。
????????然而,如果有此要求且測試系統無法提供區分數據包類型的方法,那么在測試系統和被測設備(IUT)雙方都支持的情況下,可以改用發射(TX)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