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zh“生信小鵬”同步文章
論文來源:
- 發表期刊:Nature
- 發表時間:2023年2月23日
- 論文題目:Dissecting cell identity via network inference and in silico gene perturbation
- 研究團隊:Kenji Kamimoto 等,華盛頓大學醫學院
1. 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細胞身份(Cell Identity)由基因調控網絡(Gene Regulatory Network, GRN)決定,而GRN是由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 TFs)調控基因表達構成的復雜網絡。傳統研究方法依賴于實驗手段(如CRISPR篩選),但這些方法成本高、周期長,并且在某些生物體系(如人類胚胎)中難以實現。因此,
- 如何僅基于未受擾動(wild-type)的單細胞數據,預測基因擾動后的細胞狀態變化?
- 如何實現可解釋性強、可擴展的計算模擬方法?
為解決這些問題,作者提出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CellOracle。該方法結合單細胞轉錄組(scRNA-seq)與單細胞染色質可及性(scATAC-seq)數據,推斷GRN,并在無實驗數據的情況下模擬TF的敲除(KO)或過表達(OE)對細胞身份的影響。
2. CellOracle 方法簡介
CellOracle 的核心思想是:
- 構建基因調控網絡(GRN):利用 scATAC-seq 數據識別 TF 結合位點,并結合 scRNA-seq 數據,推斷 TF-靶基因的調控關系。
- 基于GRN的信號傳播模型:在推斷出的GRN中,模擬TF敲除或過表達后,基因表達的全局變化。
- 計算細胞狀態變化:通過矢量化方法,將基因表達變化映射到細胞軌跡中,預測細胞狀態的轉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