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node支付寶支付及同步、異步通知、主動查詢支付寶訂單狀態
以下容結合上述鏈接查看
1. 什么是數據庫事務?
1.1. 連續執行數據庫操作
在支付成功后,我們在自定義的paidSuccess
里,依次更新了訂單狀態和用戶信息
。也就說這里先執行了更新訂單表的SQL
,接著又執行了更新用戶表的SQ
L。
但是大家想一想,有沒有可能。訂單表更新成功了,但因為某些原因導致用戶表更新失敗
?
比方說用戶模型里,用戶組的效驗寫掉了1,導致1存進不去。
又或者大會員有效期計算錯誤,導致更新失敗。
這樣就可能訂單狀態更新成已支付
了,但用戶卻還是普通用戶
,或者大會員有效期沒有增加
,造成數據不一致
。所以對于這種,連續執行多條SQL語句的操作
,正確的做法是要加上事務
。所謂數據庫的事務
1.2.數據庫事務基礎概念
- 執行
一組 SQL 操作
,這些操作必須全部成功執行
,或者全部不執行
。 - 如果其中
任意一條SQL執行失敗
,那就全部回滾(Rollback)
,撤銷所有已經完成的操作
,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如果所有的操作
都成功了
,才會提交(Commit)事務
,使所有更改永久生效。
1.3. SQL事務的使用:
1.3.1.開啟事務 (START TRANSACTION)
-- 開始一個新的事務
START TRANSACTION;-- BEGIN,簡化寫法
BEGIN;
1.3.2. 連續連續執行多條 SQL 語句
-- 更新訂單表
UPDATE `Orders` SET `tradeNo` = '2024121322001495001404593598', `paidAt` = '2024-12-13 12:35:31', `status` = 1 WHERE `id` = 5;
- 現在用語句查詢一下訂單信息
-- 查詢訂單表
SELECT `tradeNo`, `paidAt`, `status` FROM `Orders` WHERE `id` = 5;
發現數據已經更新
進去了。但是要注意,因為現在數據庫事務還沒有提交
,所以這里并不是真正的保存
進去了。
- 再繼續更新用戶表
-- 更新用戶表
UPDATE `Users` SET `role` = 1, `membershipExpiredAt` = '2025年10月10日' WHERE `id` = 2;
語句里的日期,還是寫的錯誤的,這是無法存進去的。提示我們錯誤信息了:
1.3.3. 回滾 (ROLLBACK)
現在就造成了訂單表更新
了,但是用戶表更新失敗
,兩個表的數據不一致
。碰到這種情況,就可以使用回滾語句:
-- 如果執行失敗,回滾所有操作
ROLLBACK;
重新選中查詢訂單表的 SQL 語句,運行一下,發現訂單表中,剛才已經修改的數據,被全部重置了
這樣就不用擔心兩張表的數據不一致了。
1.3.4. 提交事務 (COMMIT)
如果所有語句都執行成功
,那要繼續用COMMIT提交事務
,將數據永久的保存
到數據庫中。
- 將日期改為正確的時間
UPDATE `Users` SET `role` = 1, `membershipExpiredAt` = '2025-10-10 10:10:10' WHERE `id` = 2;
1.3.5 完整代碼:
-- 開始一個新的事務,也可用簡寫成 BEGIN,二選一即可
START TRANSACTION;-- 連續執行多條SQL語句:
-- 更新訂單表
UPDATE `Orders` SET ...
-- 更新用戶表
UPDATE `Users` SET ...-- 如果執行失敗,回滾所有操作
ROLLBACK;-- 如果執行成功,提交事務,使所有更改成為永久性的
COMMIT;
1.4. 在 Node(ORM) 中使用數據庫事務
- 第一種是非托管事務,也就是必須手動執行提交和回滾。
- 另一種是托管事務,代碼會自動處理提交和回滾。
1.4.1. 非托管事務
const { sequelize, User, Order } = require('../models');/*** 支付成功后,更新訂單狀態和會員信息* @param outTradeNo* @param tradeNo* @param paidAt* @returns {Promise<void>}*/
async function paidSuccess(outTradeNo, tradeNo, paidAt) {// 開啟事務const t = await Order.sequelize.transaction();try {// 查詢當前訂單(在事務中)const order = await Order.findOne({where: { outTradeNo: outTradeNo },transaction: t,});// 對于狀態已更新的訂單,直接返回。防止用戶重復請求,重復增加大會員有效期if (order.status > 0) {return;}// 更新訂單狀態(在事務中)await order.update({tradeNo: tradeNo, // 流水號status: 1, // 訂單狀態:已支付paymentMethod: 0, // 支付方式:支付寶paidAt: paidAt, // 支付時間}, { transaction: t });// 查詢訂單對應的用戶(在事務中)const user = await User.findByPk(order.userId, { transaction: t });// 將用戶組設置為大會員。可防止管理員創建訂單,并將用戶組修改為大會員if (user.role === 0) {user.role = 1;}// 使用moment.js,增加大會員有效期// user.membershipExpiredAt = moment(user.membershipExpiredAt || new Date())// .add(order.membershipMonths, 'months')// .toDate();user.membershipExpiredAt = '2025年10月10日';// 保存用戶信息(在事務中)await user.save({ transaction: t });// 提交事務await t.commit();} catch (error) {// 回滾事務await t.rollback();// 將錯誤拋出,讓上層處理throw error;}
}
- 頂部先引用一下。
- 代碼里,開啟了數據庫事務。
- 除了
findOne
,是在where
后面直接加上transaction: t
之外。 - 其他操作里,都要添加第二個參數,加上
{ transaction: t }
。關于這點,文檔中有說明: - 我們給查詢語句,也加上了事務。這是因為查詢語句,也有可能出錯。
- 如果全都執行成功,就提交事務。
- 如果有執行失敗的,就回滾。
- 注意,最后這里,要將錯誤拋出,交給上層來處理。這樣調用
paidSuccess
的路由里,就會捕獲到,然后自動記錄到錯誤日志里。
1.4.2. 托管事務
/*** 支付成功后,更新訂單狀態和會員信息* @param outTradeNo* @param tradeNo* @param paidAt* @returns {Promise<void>}*/
async function paidSuccess(outTradeNo, tradeNo, paidAt) {try {// 開啟事務await sequelize.transaction(async (t) => {// 查詢當前訂單(在事務中)const order = await Order.findOne({where: { outTradeNo: outTradeNo },transaction: t,});// 對于狀態已更新的訂單,直接返回。防止用戶重復請求,重復增加大會員有效期if (order.status > 0) {return;}// 更新訂單狀態(在事務中)await order.update({tradeNo: tradeNo, // 流水號status: 1, // 訂單狀態:已支付paymentMethod: 0, // 支付方式:支付寶paidAt: paidAt, // 支付時間}, { transaction: t });// 查詢訂單對應的用戶(在事務中)const user = await User.findByPk(order.userId, { transaction: t });// 將用戶組設置為大會員。可防止管理員創建訂單,并將用戶組修改為大會員if (user.role === 0) {user.role = 1;}// 使用moment.js,增加大會員有效期// user.membershipExpiredAt = moment(user.membershipExpiredAt || new Date())// .add(order.membershipMonths, 'months')// .toDate();user.membershipExpiredAt = '2025年10月10日';// 保存用戶信息(在事務中)await user.save({ transaction: t });});} catch (error) {// 將錯誤拋出,讓上層處理throw error; }
}
- 非常簡單,在
try
里,用sequelize
.transaction
包住所有代碼。 - 去掉
commit
和rollback
。因為這種寫法,會自動提交
和回滾
。 - 其他地方都和之前一樣。
1.5. 總結一下
- 要一下執行多個數據庫操作,最好加上事務。
- 要么全部執行成功,要么就全部回滾。
- 所以,事務可以保障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 數據庫的樂觀鎖
2.1.多個事務修改同一條記錄
2.1.1 庫存問題
例如有個商品表,里面有個庫存字段。剛好這個商品現在只有1件了,這時候兩個人同時下單。但是因為事務還沒有提交,就會造成庫存的錯誤判斷。大家看這個表格:
事務一(A 下單) | 事務二(B 下單) |
---|---|
查詢商品庫存:1 件 | |
查詢商品庫存:1 件 | |
判斷商品庫存 > 0,繼續執行 | |
判斷商品庫存 > 0,繼續執行 | |
更新商品庫存:1 - 1 = 0 件 | |
更新商品庫存:1 - 1 = 0 件 | |
提交事務,庫存:0 件 | |
提交事務,庫存:0 件 |
最終結果是,只有 1 件庫存
的商品,卻同時賣給了兩個用戶
。這種情況,特別是在高并發的秒殺項目
里,是最容易出現問題
的。
2.1.2. 例二:金融余額問題
事務一(A 給 B 轉賬) | 事務二(C 給 A 匯款) |
---|---|
查詢 A 的余額:1000 元 | |
查詢 A 的余額:1000 元 | |
更新 A 的余額:1000 - 500 = 500 元 | |
更新 A 的余額:1000 + 200 = 1200 元 | |
提交事務,余額:500 元 | |
提交事務,余額:1200 元 |
因為事務二是后提交的,所以最終數據庫中保存的結果,A 的余額就成了1200
元。A 用戶轉賬給別人的錢,完全沒有減少。這在金融項目中,就是災難了。
2.1.3. 例三:更新訂單和用戶信息
操作步驟 | 操作一 | 操作二 |
---|---|---|
第一步 | 查詢訂單狀態:0 | |
第二步 | 查詢訂單狀態:0 | |
第三步 | 判斷狀態為 0,更新狀態為:1 | |
第四步 | 判斷狀態為 0,更新狀態為:1 | |
第五步 | 增加大會員有效期 | |
第六步 | 提交事務 | |
第七步 | 再次增加大會員有效期 | |
第八步 | 提交事務 |
。這就會造成用戶的大會員時間,重復增加兩次
2.2.樂觀鎖實踐
所謂樂觀鎖,就是程序非常樂觀的認為,當前要操作的記錄不會碰到其他人同時在操作。它允許多個事務,同時對一條記錄進行操作,但是如果發現其他事務改變了數據,它就報錯,提示用戶重試。
最常見的做法是在數據庫中增加版本號(version)
或者時間戳(timestamp)
字段。根據Sequelize 文檔里的說明,這里要用的是版本號(version)
。
2.2.1 增加 version 字段
sequelize migration:create --name add-version-to-orders
打開遷移文件,直接用講義文檔中的內容覆蓋,設置了版本號的默認值是0。
'use strict';/** @type {import('sequelize-cli').Migration} */
module.exports = {async up (queryInterface, Sequelize) {await queryInterface.addColumn('Orders', 'version', {allowNull: false,defaultValue: 0,type: Sequelize.INTEGER.UNSIGNED});},async down (queryInterface, Sequelize) {await queryInterface.removeColumn('Orders', 'version');}
};
運行遷移命令
sequelize db:migrate
再打開模型文件models/order.js
,增加version字段相關的定義:
Order.init({// ...version: {allowNull: false,type: DataTypes.INTEGER,defaultValue: 0},// ...
}, {sequelize,modelName: 'Order',
});
2.2.3. 用 SQL 模擬更新訂單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id`, `version`, `status` FROM `Orders` WHERE `id` = 5;UPDATE `Orders` SET `status` = 1, `version` = `version` + 1 WHERE `id` = 5 and version = 0;
COMMIT;
接著我們開啟兩個數據庫客戶端
:
不太明確你說的“用上面的方式”具體所指,你是希望我按照上述事務 A 和事務 B 的處理邏輯,再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嗎?還是有其他的想法呢?以下我按照類似的邏輯,以兩個用戶同時修改商品信息的事務場景為例,再展示一遍:
事務 A(用戶 1 修改商品信息) | 事務 B(用戶 2 修改商品信息) |
---|---|
開啟事務,查詢商品信息 輸出: status: 未上架、version: 0 | |
開啟事務,查詢商品信息 輸出: status: 未上架、version: 0 | |
用 where version = 0 作為條件,更新為: status: 已上架 version: 1 | |
提交事務 | |
用 where version = 0 作為條件,更新為: status: 已上架 version: 1 因為 version 被事務 A 改為 1 了,所以找不到數據,執行失敗 | |
提交事務 |
2.3.在 Node 項目中實現樂觀鎖
2.3.1. 手動處理
打開routes/alipay.js
,頂部先做引用:
Conflict 類專門用于表示 HTTP 409 狀態碼對應的錯誤,也就是 “沖突” 錯誤
const { Conflict } = require('http-errors');
增加一個函數,實現延遲執行: 此函數只是為了模擬
實際開發中不需要
/*** 實現延遲* @param ms* @returns {Promise<unknown>}*/
function delay(ms)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resolve, ms));
}
然后修改paidSuccess
,
async function paidSuccess(outTradeNo, tradeNo, paidAt) {try {// 開啟事務await sequelize.transaction(async (t) => {// 查詢當前訂單(在事務中)const order = await Order.findOne({where: {outTradeNo: outTradeNo}, transaction: t,});// 對于狀態已更新的訂單,直接返回。防止用戶重復請求,重復增加大會員有效期if (order.status > 0) {return;}await delay(5000); // 等待5秒// // 更新訂單狀態(在事務中)// await order.update({// tradeNo: tradeNo, // 流水號// status: 1, // 訂單狀態:已支付// paymentMethod: 0, // 支付方式:支付寶// paidAt: paidAt, // 支付時間// }, {transaction: t});// 更新訂單狀態(在事務中),包括版本號檢查
// updatedRows 是數據庫中受到影響的行數const [updatedRows] = await Order.update({tradeNo: tradeNo, // 流水號status: 1, // 訂單狀態:已支付paymentMethod: 0, // 支付方式:支付寶paidAt: paidAt, // 支付時間version: order.version + 1, // 增加版本號}, {where: {id: order.id, version: order.version, // 只更新版本號匹配的記錄}, transaction: t,});// 如果沒有更新數據,提示錯誤if (updatedRows === 0) {throw new Conflict('請求沖突,您提交的數據已被修改,請稍后重試。');}// 查詢訂單對應的用戶(在事務中)const user = await User.findByPk(order.userId, {transaction: t});// 將用戶組設置為大會員。可防止管理員創建訂單,并將用戶組修改為大會員if (user.role === 0) {user.role = 1;}// 使用moment.js,增加大會員有效期user.membershipExpiredAt = moment(user.membershipExpiredAt || new Date()).add(order.membershipMonths, 'months').toDate();// 保存用戶信息(在事務中)await user.save({transaction: t});});} catch (error) {// 將錯誤拋出,讓上層處理throw error;}
}
- 為了
模擬并發
請求,增加了延遲 5 秒
再執行。 - 注意現在調用的是大寫的
Order
模型,而不是剛才查詢小寫的order
對象。 - 更新代碼里,對
版本號
也做了自增。 - 查詢條件里,除了
id
以外,還增加了之前查到的版本號
。 - 執行后,會返回一個數組。數組的第一個元素,表示數據庫中受到影響的
行數
。 - 如果數據庫中,受影響的行數為
0
,表示數據沒有更新成功,就提示對應的錯誤信息。
測試
- 重置某條訂單信息
UPDATE `Orders` SET `tradeNo` = NULL, `paidAt` = NULL,`version` = 0, `status` = 0 WHERE `id` = 4;
UPDATE `Users` SET `role` = 0, `membershipExpiredAt` = NULL WHERE `id` = 2;
- Apifox 調用
主動查詢支付寶
接口 因為我們寫了等待 5 秒,所以執行的時候會卡住。
- 快速的用數據庫客戶端,執行下剛才測試用的 SQL 語句,更新下訂單狀態,并增加版本號。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id`, `version`, `status` FROM `Orders` WHERE `id` = 4;UPDATE `Orders` SET `status` = 1, `version` = `version` + 1 WHERE `id` = 4 and version = 0;
COMMIT;
- 繼續等待 5 秒鐘過去,Apifox 中會出現錯誤提示。
這就是因為版本號已經被剛才數據庫客戶端修改了,現在再執行更新的時候查不到對應的數據了,所以沒更新成功。
2.3.2. Sequelize 自動處理
-
根據官方文檔中的說明,在模型里設置version: true,就可以自動實現樂觀鎖
-
我們現在來試試,打開
models/order.js
。在最底下,增加version: true
。
Order.init({// ...
}, {sequelize,modelName: 'Order',version: true, // 樂觀鎖
});
- 回到路由里,將頂部的引用刪掉:
// const { Conflict } = require('http-errors');
paidSuccess
修改:
async function paidSuccess(outTradeNo, tradeNo, paidAt) {try {// 開啟事務await sequelize.transaction(async (t) => {// 查詢當前訂單(在事務中)const order = await Order.findOne({where: {outTradeNo: outTradeNo}, transaction: t,});// 對于狀態已更新的訂單,直接返回。防止用戶重復請求,重復增加大會員有效期if (order.status > 0) {return;}await delay(5000); // 等待5秒// // 更新訂單狀態(在事務中)await order.update({tradeNo: tradeNo, // 流水號status: 1, // 訂單狀態:已支付paymentMethod: 0, // 支付方式:支付寶paidAt: paidAt, // 支付時間}, {transaction: t});// 更新訂單狀態(在事務中),包括版本號檢查
// updatedRows 是數據庫中受到影響的行數
// const [updatedRows] = await Order.update({
// tradeNo: tradeNo, // 流水號
// status: 1, // 訂單狀態:已支付
// paymentMethod: 0, // 支付方式:支付寶
// paidAt: paidAt, // 支付時間
// version: order.version + 1, // 增加版本號
// }, {
// where: {
// id: order.id, version: order.version, // 只更新版本號匹配的記錄
// }, transaction: t,
// });// 如果沒有更新數據,提示錯誤if (updatedRows === 0) {throw new Conflict('請求沖突,您提交的數據已被修改,請稍后重試。');}// 查詢訂單對應的用戶(在事務中)const user = await User.findByPk(order.userId, {transaction: t});// 將用戶組設置為大會員。可防止管理員創建訂單,并將用戶組修改為大會員if (user.role === 0) {user.role = 1;}// 使用moment.js,增加大會員有效期user.membershipExpiredAt = moment(user.membershipExpiredAt || new Date()).add(order.membershipMonths, 'months').toDate();// 保存用戶信息(在事務中)await user.save({transaction: t});});} catch (error) {// 將錯誤拋出,讓上層處理throw error;}
}
utils/responses.js
的錯誤響應中,增加一個判斷
function failure(res, error) {if (error.name === 'SequelizeValidationError') { // Sequelize 驗證錯誤// ...} else if(error.name === 'SequelizeOptimisticLockError') {statusCode = 409;errors = '請求沖突,您提交的數據已被修改,請稍后重試。';} // ...
}
這是因為Sequelize自動實現的樂觀鎖
,如果出錯了
,會響應SequelizeOptimisticLockError
,所以我們增加一個判斷。
測試
- 重置某條訂單信息
UPDATE `Orders` SET `tradeNo` = NULL, `paidAt` = NULL,`version` = 0, `status` = 0 WHERE `id` = 4;
UPDATE `Users` SET `role` = 0, `membershipExpiredAt` = NULL WHERE `id` = 2;
- Apifox 調用
主動查詢支付寶
接口 因為我們寫了等待 5 秒,所以執行的時候會卡住。
- 快速的用數據庫客戶端,執行下剛才測試用的 SQL 語句,更新下訂單狀態,并增加版本號。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id`, `version`, `status` FROM `Orders` WHERE `id` = 4;UPDATE `Orders` SET `status` = 1, `version` = `version` + 1 WHERE `id` = 4 and version = 0;
COMMIT;
- 繼續等待 5 秒鐘過去,Apifox 中會出現錯誤提示。
這就是因為版本號已經被剛才數據庫客戶端修改了,現在再執行更新的時候查不到對應的數據了,所以沒更新成功。
2.3.3 測試完成后去掉delay函數
// await delay(5000); // 等待5秒
2.4.總結一下
- 防止并發沖突:為了防止多個操作同時修改數據庫中的同一條記錄,可以使用鎖機制。
- 樂觀鎖:假設沖突很少發生,只有在發現沖突時才進行處理,通常會提醒用戶重試。原理是在數據庫中增加一個
版本號(version)
字段,在更新數據時檢查版本號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則提示用戶重試。 - 用戶表的樂觀鎖:我們演示了訂單模型的樂觀鎖。對于用戶表的更新,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增加
version
字段,并且在模型中添加version: true
。 - 與事務的關系:樂觀鎖與事務并沒有直接關系,但為了確保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回滾,兩者經常結合使用以保證更好的一致性。
- 適用場景:樂觀鎖適用于
并發較低、讀多寫少
的場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沖突發生的概率較小,樂觀鎖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鎖定開銷,提高系統的并發性能。 - 優缺點:樂觀鎖的優點是系統并發性能較好,因為不預先加鎖,減少了鎖定帶來的資源占用和等待時間;缺點是需要實現重試邏輯,可能影響用戶體驗。
- 選擇悲觀鎖的理由:由于當前項目涉及支付,對數據一致性和完整性要求極高,而且提示用戶重試會影響體驗,因此更適合使用悲觀鎖。
3.悲觀鎖
3.1悲觀鎖是什么?
它認為數據隨時都有可能被別人修改。所以,只要在操作數據之前,它就先把數據給鎖起來。
-悲觀鎖里,又分為共享鎖和排它鎖
- 共享鎖:就是大家共享的。一個資源,允許同時存在多個共享鎖。每個事務,都可以讀到這條記錄。但是要想修改、刪除,必須等其他共享鎖都釋放后,才能執行
3.1.1. 共享鎖實踐FOR SHARE
以訂單表
為例:
重置一條數據
UPDATE `Orders` SET `tradeNo` = NULL, `paidAt` = NULL,`version` = 0, `status` = 0 WHERE `id` = 4;
UPDATE `Users` SET `role` = 0, `membershipExpiredAt` = NULL WHERE `id` = 2;
接著我們開啟兩個數據庫客戶端
,都運行相同的 SQL
。
加上FOR SHARE
就是共享鎖
-- 開始一個新的事務
START TRANSACTION;-- 使用共享鎖,查詢訂單表
SELECT `tradeNo`, `paidAt`, `status` FROM `Orders` WHERE `id` = 4 FOR SHARE;-- 更新訂單表
UPDATE `Orders` SET `tradeNo` = '2024121322001495001404593598', `paidAt` = '2024-12-13 12:35:31', `status` = 1 WHERE `id` = 4;-- 提交事務
COMMIT;
-
在 A客戶端先運行
開啟事務
及 查詢訂單表
sql
運行一下,可以看到查到東西了。 -
在 B 客戶端,也運行前兩條語句:
-
因為加的是共享鎖
,所以 B 客戶端,也能查到東西
。
- 繼續在 A 客戶端,運行更新訂單表:
注意了,出現彈窗,提示我們正在運行查詢。
這就是剛說的,一條數據
,可以有多個共享鎖
,都可以查到東西
。但是想要修改數據
,就必須得等其他所有的共享鎖都釋放
了,才能修改
。
- 現在去 B 客戶端了,運行一下提交事務:
可以看到提示信息馬上就消失
了,執行成功
了。這就是因為,除了A 客戶端里的當前事務
外,其他事務的鎖都釋放了
,所以可以修改
了。 - 最后在 A 客戶端里,也點一下
提交事務
:
事務 A | 事務 B |
---|---|
開啟事務 | |
查詢數據,并加共享鎖 | |
查詢成功 | |
開啟事務 | |
查詢數據,并加共享鎖 | |
查詢成功 | |
修改數據,發現有其他事務的共享鎖, 等待釋放中… | |
提交事務,釋放了鎖 | |
執行成功 | |
提交事務,釋放了鎖 |
- 排它鎖:一個資源,同一時間只允許存在一個排它鎖。其他事務想要加鎖,必須得等待當前事務操作完成,解鎖后才行。所以,在鎖定期間,其他事務不能讀取,更不能修改和刪除了
3.1.2 排它鎖實踐 FOR UPDATE
以訂單表
為例:
重置一條數據
UPDATE `Orders` SET `tradeNo` = NULL, `paidAt` = NULL,`version` = 0, `status` = 0 WHERE `id` = 4;
UPDATE `Users` SET `role` = 0, `membershipExpiredAt` = NULL WHERE `id` = 2;
接著我們開啟兩個數據庫客戶端
,都運行相同的 SQL
。
加上FOR UPDATE
就是排它鎖
- A 客戶端 先
運行前兩句
-- 開始一個新的事務
START TRANSACTION;-- 使用共享鎖,查詢訂單表
SELECT `tradeNo`, `paidAt`, `status` FROM `Orders` WHERE `id` = 4 FOR SHARE;-- 更新訂單表
UPDATE `Orders` SET `tradeNo` = '2024121322001495001404593598', `paidAt` = '2024-12-13 12:35:31', `status` = 1 WHERE `id` = 4;-- 提交事務
COMMIT;
B 客戶端,運行前兩條語句(同上)
:
發現現在進行查詢
,都會卡住
,這就是排它鎖
。A
對數據加上了排它鎖
后,其他事務就不能再加排它鎖
了。不給你查
,更不給你修改
、刪除
。必須等我執行完成
后,你再執行。
- 在 A 客戶端,點擊提交事務:
- B 客戶端,就馬上可以執行成功了。接著在 B 客戶端里也點一下提交事務,將鎖釋放掉
以下是將你提供的內容轉換為規范 Markdown 表格的形式,這樣在 CSDN 等平臺通常能正常顯示:
事務 A | 事務 B |
---|---|
開啟事務 | |
查詢數據,并加排他鎖 | |
查詢成功 | |
開啟事務 | |
查詢數據,并加排他鎖 | |
發現有其他事務的排他鎖, 等待釋放中… | |
提交事務,釋放了鎖 | |
查詢成功 | |
提交事務,釋放了鎖 |
這里使用 <br>
來處理換行,保證在支持 HTML 的 Markdown 渲染環境下能正確顯示換行內容。如果在 CSDN 上還是顯示異常,可以嘗試將整個表格代碼放入代碼塊(用三個反引號包裹)中。
3.2.Node 項目中實現悲觀鎖
3.2.1.如果你跟著文章內容學習了共享鎖
請去掉version: true
- 打開models/order.js
Order.init({// ...
}, {sequelize,modelName: 'Order',// version: true, // 樂觀鎖
});
3.2.2. 共享鎖的實現 lock: t.LOCK.SHARE
打開routes/alipay.js
,找到paidSuccess
這里
const order = await Order.findOne({where: { outTradeNo: outTradeNo },transaction: t,lock: t.LOCK.SHARE, // 增加共享鎖
});// 其他...const user = await User.findByPk(order.userId, {transaction: t,lock: t.LOCK.SHARE, // 增加共享鎖
});
- 非常簡單的找到
查詢當前訂單
和查詢當前用戶
這兩個地方。 - 增加上
lock: t.LOCK.SHARE
,這就是共享鎖了。
打開 Apifox,調用下主動查詢支付寶接口:
然后觀察終端中的 SQL 語句:
3.2.3. 排它鎖的實現 lock: t.LOCK.UPDATE
const order = await Order.findOne({where: { outTradeNo: outTradeNo },transaction: t,lock: t.LOCK.UPDATE, // 增加排它鎖
});// 其他...const user = await User.findByPk(order.userId, {transaction: t,lock: t.LOCK.UPDATE, // 增加排它鎖
});
先運行下 SQL
,重置一下
數據庫
UPDATE `Orders` SET `tradeNo` = NULL, `paidAt` = NULL,`version` = 0, `status` = 0 WHERE `id` = 4;
UPDATE `Users` SET `role` = 0, `membershipExpiredAt` = NULL WHERE `id` = 2;
再次調用 Apifox,觀察終端中運行的語句:
根據官方文檔的說明,排它鎖還可以簡寫成lock: true
,我們修改下代碼
const order = await Order.findOne({where: { outTradeNo: outTradeNo },transaction: t,lock: true, // 增加排它鎖
});// 其他...const user = await User.findByPk(order.userId, {transaction: t,lock: true, // 增加排它鎖
});
4.使用共享鎖,還是排它鎖?
那么到底是應該用共享鎖,還是排它鎖呢?在我們這個項目里,訂單狀態
從未支付
變為已支付
,這是一個關鍵的業務操作,必須確保一致性,這里使用排它鎖更為適合:
- 這樣當前事務在處理的時候,其他事務就不能讀取了,更不能對這條記錄進行修改操作。
- 必須要等待當前事務執行完成后,其他事務才能進行操作。
- 這樣就確保了,在同一時間內只有一個事務可以操作當前數據,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5.總結
5.1. 樂觀鎖與悲觀鎖的適用場景
樂觀鎖
:適用于讀多寫少
的場景,尤其是在高并發環境下,沖突發生的概率較低時。它假設數據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會被修改,因此在提交更新之前不需要加鎖,而是在提交時,通過版本號
或時間戳
檢查是否有沖突發生。悲觀鎖
:適用于寫操作頻繁、沖突可能性較高
的情況下。它假設經常發生沖突,因此在執行任何可能引起沖突的操作前都會先加鎖,以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5.2. 悲觀鎖的類型及其區別
- 共享鎖(S 鎖或讀鎖):
當前事務加共享鎖
后,允許其他事務也對該資源加共享鎖
,但禁止其他事務對該資源加排它鎖
。
在其他事務的共享鎖沒有釋放之前,當前事務和其他事務都禁止對該資源進行修改操作。 - 排它鎖(X 鎖或寫鎖):
當前事務加排它鎖
后,禁止其他事務對該資源加共享鎖
或排它鎖
。
排它鎖
確保只有一個事務可以對鎖定的數據進行讀取和修改。在排它鎖未被釋放之前,其他事務不能對該資源加任何形式的鎖。
5.3. 行鎖與全表掃描的影響
加鎖時的where
條件里,命中索引
至關重要。只有通過索引條件來檢索數據,才能確保MySQL的InnoDB引擎能夠精確地鎖定當前記錄,這叫做行鎖
,也就是只鎖定一行記錄。
但如果查詢的數據無法命中索引,MySQL
不得不從頭開始逐行掃描整個表,直到找到對應的數據,期間會將所有遇到的數據行全都加鎖。這種情況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表鎖
,但在效果上幾乎等同于表鎖
。它會阻塞其他事務對這些行的操作,顯著降低并發性能。
重點:
數據庫事務里加鎖,如果沒有
命中索引
,就會造成表鎖
問題。
除了可以給字段,分別單獨加索引
外,還可以創建聯合索引
。
聯合索引
的順序非常重要,要注意最左前綴原則
。
加鎖后
where 后的條件
一定
要加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