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第22周
這是Yura「輸出倒逼輸入」計劃的第11篇文章
全年進度:11/52
01
AI搜索為什么沒超過傳統搜索?
生成式AI在搜索引擎領域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波瀾,但是一年多過去了,不管是必應還是perplexity都并沒有動搖Google的搜索引擎統治地位。Google在搜索市場上的份額一直都穩定在90%以上,而且Google的搜索收入還在繼續的增長。2024年第一季度Google搜索收入同比增長了14%,達到了460億美元。
【原因】
用戶使用搜索引擎的習慣并沒有改變。在今年1月,美國最常用的100個查詢當中,有58個只包含一個單詞。排在前三位的搜所分別是youtube、amazon和facebook。相比之下,搜索問題的比例要小得多。由此可見,人們在傳統搜索引擎上通常搜索的都是非常簡短的關鍵詞或者很簡單的問題。而AI搜索需要用戶提出完整的問題,描述得越詳細,結果才會越精準。
Google依然控制著互聯網的兩大重要流量入口——安卓和蘋果。安卓系統是由Google領導開發,安卓各類的應用程序也是通過google play下載安裝,大多數安卓手機也都預安裝了Google chrome作為它的默認瀏覽器;在蘋果生態當中,經過微軟和蘋果的多年較量,目前蘋果又將默認搜索引擎換回了google;除此之外,自2010年以來,google一直是三星的默認瀏覽器,即使必應有了CHAGPT的加持,也沒能讓三星動搖。
AI搜索的商業模式有待考驗。AI搜索引擎的背后是AI大模型,而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還都非常昂貴。據統計,使用AI搜索的成本可能比標準關鍵詞搜索的成本高出十倍。同時AI搜索目前所產生的收益不高。與傳統搜索引擎主要依靠廣告的成熟商業模式不同,AI搜索的營收依然主要依靠用戶付費,API和廣告也都處于早期階段,盈利的路徑還不太清晰。
🤔
對于要求高效率的工作場景來說,被動等待答案還不如主動尋找答案。我自己在工作中也接觸了了一些AI問答軟件,但是說實話我日常的第一反應也是直接谷歌/百度搜索。原因也差不多:一個是因為瀏覽器主頁面就是傳統搜索,二是有時候自己的問題也沒那么清晰,所以需要嘗試性地輸入單個詞語進行“探索式”搜索。
02
樂高如何成為當代成年人的「心頭好」?
自從2020年以來,樂高針對18歲以上消費者的產品數量擴大了一倍,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成人樂高市場已經增長了4倍。在去年全球玩具行業的銷售額下降了7%的情況下,樂高卻仍然能夠取得2%的增長,正是得益于成人消費者的購買。
【原因】
推出更適合成年人的產品。2000年之后,樂高開始瞄準16歲以上等等年齡更大的消費群體,嘗試有更多零件組成的大型模型。先推出reator expert系列后為了避免用戶誤解又取消了該子品牌,取而代之的是在適合成年人的產品包裝上印上18+的年齡標志。樂高積洞察用戶需求,發現了他們對體育、音樂、藝術還有裝飾最感興趣,于是他們就開始積極的圍繞著這些主題推出新的產品。四年中樂高的成人系列就推出了140多種的產品,包括由10001個零件組成的埃菲爾鐵塔模型等等。
在營銷中瞄準成年人的需求。樂高調研發現86%的成年人希望自己能夠通過娛樂從工作當中放松下來。于是樂高順勢就制作了相應的宣傳通過“心流”“正念”等解壓的廣告片;除此之外,還有叫做“樂高認真玩”的項目;樂高還和英國電視臺合作舉辦了“真人秀樂高大師賽”;在youtube也有單獨的樂高平臺……通過不同渠道的營銷,樂高在成年人的心里也從一個外表精致的玩具變成了一個解壓實用的工具。
開展針對成人粉絲的社群用戶運營。2019年,樂高收購了全球最大的成人樂高粉絲在線社區brick link以此來增加和成人消費者的聯系。樂高粉絲們不僅可以在上面進行各種樂高套裝的二手交易,還可以買到那些用樂高零件拼接的非官方套裝。
【小威脅】但是隨著樂高越來越關注成人消費者,他現在的產品也變得越來越龐大(數量更多),因此售價也會越來越昂貴。有用戶反饋小巧實惠但充滿新奇體驗的成人產品消失了。
??🤔
存量時代找增量第一個方向就是挖掘新人群,從兒童到成人,樂高在產品本質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打造“解壓”‘心流“等概念,吸引了成人市場。通過洞察、調研用戶偏好開發出適當的產品,后期通過社區進行用戶運營。這個思路值得所有品牌學習。
03
香飄飄的茶飲新業務,會有哪些挑戰?
在沖泡產品之外,香飄飄現在在發力即飲業務。和需要熱水沖泡的方式不同,即飲茶這類茶飲產品的特點就是打開包裝就能夠直接喝。2015年香飄飄收購了港式茶飲品牌藍方圓,之后又在2017年推出了Michael果汁茶經營系列。不過,去年香飄飄集團超過36億元的總營收當中,沖泡產品仍然占到了七成以上,即飲業務還不到三成。
【挑戰】
即飲茶市場的競爭激烈。尼爾森發布的2024年中國食品飲料行業展望顯示,即飲茶已經超越碳酸飲料,成為國內飲料市場銷售額最大的品類,占比達到了21%。不同于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占據碳酸飲料市場的雙寡頭格局,即飲茶市場仍然比較分散,既有農夫山泉、三得利、統一等等傳統經營品牌參與其中,也有能量飲料東鵬、現制奶茶品牌喜茶、奶制品巨頭伊利等等新入局者的身影。實際上,香飄飄去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只有3200多萬,僅僅占到他們同期銷售費用的不到4%。在重營銷輕研發的情況下?,也就難以準確地捕捉到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
比如香飄飄在推出Michael果茶的時候,希望主打差異化的杯裝形態,延續香飄飄沖泡奶茶的品牌形象,但是他們卻沒有考慮到瓶裝飲料會更適合人們隨身攜帶,市場對于杯裝飲品的接受度并不高;
在目前的整個即飲茶市場,健康低糖的消費觀念才是主流,無糖機茶在去年實現了110%的翻倍增長,可相比之下,有糖即飲茶市場就已經進入到了一個低速增長期。而香飄飄目前主推的Michael果汁茶和蘭芳園凍檸茶,卻偏偏都是屬于有糖類型的即飲茶
開拓即飲新業務需要高昂的營銷投入,大部分的新產品在上線初期都是需要投入比較高的費用去做營銷宣傳的,當然香飄飄也不例外。從2016年到2023年,香飄飄花在銷售上的花費常年在5億元以上,是同期利潤的2到3倍?。那這種燒錢式營銷也反映出香飄飄對于營銷的依賴性。
沖泡產品的渠道經驗無法被復制到即飲業務。
香飄飄的沖泡類產品主打下沉市場,主要目標是三四線城市零售商超的貨架,來滿足消費者過節送禮的一些需求,但是他們目前的即飲類產品的目標渠道卻是一二線城市的冰柜,那這些也都是香飄飄品牌力不足的地方。到去年年末,香飄飄1500多家的經銷商當中,新增加了四百多家,淘汰了二百多家,這也導致香飄飄在經銷商的營業成本同比上升了近10%。另
香飄飄2023年同比增加7%的電商營收當中,即飲類產品同比超過了50%,線上購物也是即飲類產品消費者的一個重要消費習慣。但香飄飄卻表示,目前Michael果汁茶在校園及校園周邊的渠道占比還是比較大,蘭芳園、凍檸茶更是以便利店為主,短期之內仍然會主攻線下鋪貨?,線上的占比仍然比較小。
??🤔
想要開發新產品新品類,卻不做前期的用戶調研,反正是“孩子”生出來之后拼命燒錢營銷補營養,不得不說有點本末倒置了。現在流行低糖減脂,香飄飄卻推出含糖飲料;瓶裝更便攜適合用戶出行,香飄飄為了延續品牌形象非要用杯子;明明在下沉市場的送禮場景更大,非要試圖復制以前的做法放在一二線城市;線上即飲產品增勢迅猛卻視而不見,不抓住優勢反而還是盯著場景不相符的線下……不得不說還得是集團有錢,能讓新業務部門這么在雷區瘋狂蹦迪💃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輸出是檢驗輸入的最好方式
歡迎大家多多交流共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