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參考:
《ESP32-C3 物聯網工程開發實戰》 樂鑫科技
藍牙的名字由來是怎樣的?為什么不叫它“白牙”?
特此致謝!
一、藍牙知識基礎
1. 什么是藍牙?
(1)簡介
藍牙技術是一種無線數據和語音通信開放的全球規范,它是基于低成本的近距離無線連接,為固定和移動設備建立通信環境的一種特殊的近距離無線技術連接。
藍牙是一種支持設備短距離通信的無線通信技術,最早由愛立信公司于1994年發明。藍牙的目標是使各類移動設備、嵌入式設備、計算機外設和家用電器等眾多設備之間,在沒有電纜連接的情況下,能夠在段短距離范圍內實現信息的自由傳輸與分享。相較于其它無線通信技術,藍牙具有安全性高、易于連接等優勢。
(2)名字的由來
藍牙(Bluetooth)一詞是斯堪的納維亞語中的一個英語化版本,取自于10世紀丹麥國王哈拉爾的名字——Harald Bl?tand(哈洛德·布美塔特),英譯為Harold Bluetooth。哈洛德國王在約公元958到986年統治丹麥,他能征善戰,終結了海盜時代,也統一了今天的挪威、瑞典和丹麥廣大北歐地區,即統一了紛爭不斷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將丹麥部落統一為一個王國。
哈洛德·布美塔特(Harald Bl?tand)國王
傳說,哈拉爾國王特別愛吃藍莓,吃得牙齒都變成藍色了,有一顆牙齒甚至被染成了永久性的藍色,因此人們都叫他哈洛德-藍牙國王。也有一說法是丹麥語的Bl?tand翻譯成英語就是 Bluetooth,因此這位國王又叫哈拉爾藍牙王(Harald Bluetooth)。
20世紀90年代,北歐的通信技術非常強大,有愛立信、諾基亞這樣的巨頭,他們就湊在一起討論如何制定一套通訊協議來規范手機、電腦和無線耳機的無線通訊標準。技術有了之后,藍牙開發小組還得給這項技術起個響亮的名字。這些公司和這些人正好就是斯堪的納維亞“那旮瘩”的人(聲明一點,筆者可不是東北人),他們也希望這項技術能像當年的藍牙國王征服廣大北歐地區一樣,統一全球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方案,于是將其命名為“藍牙”。 1996年,英特爾、諾基亞、愛立信成立了特別興趣小組(SIG)。特別興趣小組的名字就叫藍牙(Bluetooth)。藍牙這個名字很快流行起來,成為了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的代名詞。
(3)圖標的由來
聊完了藍牙名稱的由來,我們再來看看它的Logo。乍一看它像一個順時針旋轉了90°的蝴蝶結,也像化裝舞會上的面具。那么,藍牙團隊是怎樣構思出這個Logo形象的呢?
藍牙Logo
其實,藍牙的標志是一個結合符文,它融合了盧恩字母(古北歐人使用的一類字母,現已滅絕)中的H(?)和B(?)符文,同時也是哈拉爾國王名字的首字母縮寫。
藍牙的Logo形象
本回就介紹到這里。由于是第一回,主要講一些淺顯易懂又生動有趣的內容。下一回開始,正式講一些技術性較強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