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meter存在A,B兩個線程組的情況下,默認設置下,運行順序是:A
A:A,B同時運行
B:先運行A,在運行B
C:先運行A,等待2s運行B
D:先A運行完,等待默認設置時間后運行B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D
A:固定定時器相當于集合點,用于真正意義上的并發
B:同步定時器是盡可能模擬用戶使用情況
C:僅一次控制器,控制的是循環的次數而不是用戶數
D:事務控制器Generate Parent Sample如果選中,則生成樣本作為其他樣本的父項,否則樣本數將作為獨立樣本生成
解析:固定定時器相當于思考時間,同步定時器相當于集合點 -
請求的返回狀態碼,下列正確的是:ABCD
A:200請求成功
B:302重定向
C:404請求資源不存在
D:500服務器內部錯誤 -
線程組的設置線程數為5循環2次跟線程數2循環5次的意義是意義的:錯誤
正確
錯誤
解析:顆粒理解成5個人吃2個饅頭和2個人吃5個饅頭 -
setUp Thread Group在測試計劃中,始終在最先運行,而且只允許1次: 正確
錯誤
正確
解析:setUp和tearDown線程組只執行1次,來用于初始化工作 -
查看結果樹主要用來查看請求和想要結果,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查看結果,如默認的text格式和json格式等等: 正確
正確
錯誤 -
常用的content-type有表單和json格式,multipart/form-data一般用于表單上傳文件接口:正確
正確
錯誤 -
預測預期結果和實際結果對比是否一致,只要請求成功的查看結果樹顯示綠色則代表成功: 錯誤
正確
錯誤 -
關于token描述正確的是:ACD
A:token獲取需要在請求里提交賬號密碼,才能獲取
B:為了提高效率,token獲取過1次,在2個小時內再次獲取,token值不變
C:token是令牌,功能是身份鑒權
D:token可以被使用在后面的接口里,可以在請求頭的參數里,也可以在cookies里 -
下面參數化描述錯誤的是:BCD
A:參數化的方式可以根據實際場景來確定使用哪一種方式
B:在線程組內提取獲取的變量可以直接給其它線程組使用
C:使用一個變量的語法是$[變量名]
D:csv參數方式必須是后綴名是 .csv才能使用
解析:變量名應該是:美元符號+{變量名},不局限與csv,還有txt等 -
json提取器語法正確的是:ABC
A:…data --data是鍵名,
B:.a[下標] --a是列表
C:.tag.data --tag data是鍵名
D:.(.+?.data) --data是鍵名 -
工作中,查看結果樹可以替代其他監聽器,因此不需要用聚合報告和匯總報告:錯誤
正確
錯誤 -
http cookies管理器在增加自定義的參數時,作用域可以省略,使用本身默認值:錯誤
正確
錯誤
解析:作用域不寫的會會導致失敗 -
在提取響應數據的時候,可以提取響應體、響應頭,如果是json格式,可以優先考慮json提取器,后考慮正則表達式: 正確
正確
錯誤 -
在性能測試項目中,如果場景中出現多個outLine的提示,那么需要進行什么操作:C
A:使用json提取器
B:僅一次控制器
C:參數化
D:正則表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