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算機網絡領域,網橋、路由器和網關都是常見的網絡設備,它們在網絡通信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雖然它們都有連接不同網絡的功能,但在實際應用中卻具有各自獨特的作用和特點。
1.網橋(Bridge)
定義:網橋是一種用于連接兩個或多個局域網(LAN)的網絡設備,它能夠實現在數據鏈路層(第二層)進行數據交換,幫助不同的局域網之間進行通信。
功能
- 學習MAC地址:網橋通過學習每個端口上接收到的MAC地址來構建轉發表,從而確定數據包應該被發送到哪個端口。
- 隔離碰撞域:網橋將不同的局域網劃分為不同的碰撞域,減少數據沖突,提高網絡性能。
- 增強網絡連接性:通過連接多個局域網,并根據MAC地址轉發數據包,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聯通性。
2.路由器(Router)
定義:路由器是一種網絡設備,用于在不同網絡之間傳輸數據,它工作在網絡層(第三層),能夠根據IP地址進行數據包轉發。
功能
- 路由選擇:路由器通過路由選擇算法,根據目標IP地址決定數據包應該傳輸的路徑。
- 連接不同網絡:路由器可以連接不同的網絡,實現跨網絡的通信和數據傳輸。
- 安全防護:路由器可實現網絡分段、NAT轉換等功能,提高網絡的安全性和管理性。
3.網關(Gateway)
定義:網關是連接兩個不同網絡且工作在不同協議層次的設備,它能夠實現協議轉換,從而讓不同類型的網絡之間進行通信。
功能
- 協議轉換:網關能夠將一個網絡協議的數據轉換為另一個網絡協議的數據,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通信。
- 數據交換:網關可在不同網絡之間轉發數據包,幫助不同網絡之間實現互聯互通。
- 安全檢查:網關通常也承擔安全防護的功能,在兩個網絡之間進行數據過濾和審查,保障網絡安全。
4.網橋、路由器和網關的區別對比
4.1 工作層次
- 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主要負責局域網之間的數據交換。
- 路由器:工作在網絡層,用于不同網絡之間的數據傳輸和路由選擇。
- 網關:在不同協議層次間轉換數據,連接不同類型的網絡。
4.2 數據傳輸
- 網橋:根據MAC地址轉發數據包。
- 路由器:根據IP地址轉發數據包。
- 網關:實現不同協議的數據轉換和傳輸。
4.3 功能范圍
- 網橋:主要用于局域網中數據交換,減少沖突域,提高網絡性能。
- 路由器:連接不同網絡,實現跨網絡通信和數據傳輸。
- 網關:連接不同類型的網絡,實現協議轉換和數據交換。
4.4 安全性
- 網橋:主要用于局域網內部的數據交換,不涉及不同網絡之間的通信,因此安全性相對較低。
- 路由器:可以通過路由表進行數據包的篩選和轉發,實現網絡隔離和安全防護功能。
- 網關:作為連接兩個不同網絡的設備,網關通常需要進行數據過濾、協議轉換等安全處理,提高網絡安全性。
4.5 應用場景
- 網橋:常用于構建大型局域網,在辦公樓、校園等地方應用廣泛。
- 路由器:適用于連接互聯網、不同局域網之間的網絡環境,廣泛應用于家庭、企業、數據中心等場所。
- 網關:在不同協議網絡之間進行數據轉換和通信時使用,特別適用于企業內部網絡與外部互聯網之間的通信。
網橋、路由器和網關在計算機網絡中扮演著不同但又互補的角色。網橋主要負責局域網內部數據交換,路由器用于不同網絡之間的數據傳輸和路由選擇,而網關則連接不同類型的網絡并實現協議轉換。在實際應用中,這三種設備往往會結合使用,以構建更加靈活、高效和安全的網絡環境。
絡橋接模式是一種網絡連接方式,它可以將多個設備連接在一起,使它們可以相互通信。在網絡橋接模式下,每個設備都可以直接與其他設備通信,而不需要經過路由器或其他中間設備。這種連接方式通常用于局域網中,以便將多個計算機連接在一起并共享資源。
網絡橋接模式和路由模式的區別
網絡橋接模式和路由模式是計算機網絡中兩種不同的數據傳輸方式。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數據的轉發方式和網絡拓撲結構。
1. 網絡橋接模式(Bridge Mode):
在網絡橋接模式下,所有設備都直接連接到交換機上,形成一個點對點的連接。這種模式下,交換機會根據MAC地址表來轉發數據包。當一個數據包的目標MAC地址不在交換機的MAC地址表中時,交換機會將該數據包丟棄。因此,在網絡橋接模式下,數據包的轉發速度較快,但如果其中一個設備發生故障,整個網絡將無法正常工作。
2. 路由模式(Routing Mode):
在路由模式下,交換機充當路由器的角色,負責將數據包從一個接口轉發到另一個接口。路由器會根據預先設定的路由表來決定如何轉發數據包。當一個數據包的目標IP地址不在路由表中時,路由器會將該數據包發送給默認網關進行處理。因此,在路由模式下,即使某個設備發生故障,其他設備仍然可以正常通信。但是,由于需要進行路由選擇和轉發操作,所以相對于網絡橋接模式來說,轉發速度較慢。
網絡橋接模式和路由模式的主要區別在于數據的轉發方式和網絡拓撲結構。網絡橋接模式適用于小型局域網,因為它簡單、快速且易于管理;而路由模式適用于大型網絡環境,因為它可以實現更好的可擴展性和容錯性。
網絡橋接模式的作用:
- 可以將多個設備連接在一起,使它們可以相互通信。
- 在網絡橋接模式下,每個設備都可以直接與其他設備通信,而不需要經過路由器或其他中間設備。這種連接方式通常用于局域網中,以便將多個計算機連接在一起并共享資源。
網絡橋接模式的設置方法因設備而異。以下是一些常見設備的設置方法:
- Windows 10:在“設置”中選擇“網絡和Internet”,然后選擇“更改適配器選項”。右鍵單擊要配置的網絡連接,然后選擇“屬性”。在“共享”選項卡上,勾選“允許其他網絡用戶通過此計算機的Internet連接來連接”。
- TP-LINK路由器:在瀏覽器中輸入路由器IP地址,然后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在“高級設置”中找到“無線設置”,然后找到“WDS橋接模式”并啟用它。
???????????????
閱讀目錄
- 網關模式/網橋模式/旁路模式的區別如下:
- 旁路與串接
網關模式/網橋模式/旁路模式的區別如下:
EG設備有三種工作模式:網關模式、網橋模式和旁路模式,比較常用的是網關模式和橋模 式。
1、網關模式是把設備當作網絡出口,支持NAT和路由選路下報文轉發的部署方式。
2、橋模式是把設備作為橋接,串接在內網核心交換機和外網網關出口之間的部署方式。
橋 模式分成3種,分別為forward/sniffer/bypass。
forward:可以對轉發報文進行流量審計,應用識別,應用阻斷,流量控制。
sniffer:可以對轉發報文進行應用識別,流量審計。
bypass:報文不經過處理直接轉發。
3、旁路模式則可以對報文進行應用識別,只接收報文,不轉發。
旁路與串接
旁路就是我們在內網支路上,流量一般不經過我們。
串接就是我們串接在出口,所有出去的流量經過我們。
串接一般是網關,旁路一般作radius 。
旁路模式一般是指通過交換機等網絡設備的“端口鏡像”功能來實現監控,在此模式下,監控設備只需要連接到交換機的指定鏡像端口,所以形象的稱之為“旁路監控”;而串聯模式一般是通過網關或者網橋的模式來進行監控,由于監控設備做為網關或者網橋串聯在網絡中,所以稱之為“串聯監控模式”。
旁路模式和串聯模式各有其優缺點,比較如下:
旁路模式的優點:
-
旁路監控模式部署起來比較靈活方便,只需要在交換機上面配置鏡像端口即可。不會影響現有的網絡結構。而串聯模式一般要作為網關或者網橋,所以需要對現有網絡結構進行變動。
-
旁路模式分析的是鏡像端口拷貝過來的數據,對原始傳遞的數據包不會造成延時,不會對網速造成任何影響。而串聯模式是串聯在網絡中的,那么所有的數據必須先經過監控系統,通過監控系統的分析檢查之后,才能夠發送到各個客戶端,所以會對網速有一定的延時。
-
旁路監控設備一旦故障或者停止運行,不會影響現有網絡的正常原因。而串聯監控設備如果出現故障,會導致網絡中斷,導致網絡單點故障。
旁路模式的缺點:
-
需要交換機支持端口鏡像才可以實現監控。
-
旁路模式采用發送RST包的方式來斷開TCP連接,不能禁止UDP通訊。對于UDP應用,一般還需要在路由器上面禁止UDP端口進行配合。而串聯模式不存在該問題。
-
旁路模式不處理原始數據包,所以無法分配實時帶寬。關于如何在旁路模式下實現流量監控和局域網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