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net服務安裝使用
- 1.說明
- 2.安裝
1.說明
現在大多數服務器的遠程連接基本都是走的SSH協議,也就是常用的22端口【默認端口可以自行調整】。在升級OpenSSH的過程中要卸載老版本,安裝新版本,也就意味著升級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問題,且斷開連接后,由于無法創建新的SSH連接,將不能遠程連上服務器,只能去機房直連,如何避免這個問題呢?就是采用telnet協議(23端口)來連接服務器,在SSH升級時就有備用的連接可以使用了。
Telnet是一種用于遠程登錄的通信協議,它允許用戶通過互聯網或局域網連接到其他計算機,并在遠程計算機上執行命令和操作。以下是它的一些主要特點:
- 遠程訪問:Telnet使用戶能夠在本地設備上通過網絡遠程控制和訪問另一臺計算機,就像直接在該計算機前操作一樣。
- 標準協議:Telnet是TCP/IP協議族的一部分,使用TCP作為傳輸層協議來保證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 命令行工具:Telnet不僅是一個協議,它還是一個命令行工具,可以通過輸入特定的命令來執行遠程操作。
- 通用性:Telnet可以連接到運行Telnet服務器軟件的任何計算機,不限制操作系統或硬件平臺。
- 安全性問題:Telnet在傳輸數據時不進行加密,因此存在安全風險。現在更推薦使用SSH(Secure Shell)來進行安全的遠程登錄和管理。
- 端口號:Telnet通常使用23號端口進行連接,但也可以通過指定其他端口號來連接到不同的服務。
總的來說,Telnet曾經是網絡管理員和技術人員進行遠程管理和維護的重要工具,但由于其安全性不足,現在已經逐漸被更安全的SSH所取代。
2.安裝
# 1.telnet服務是由xinetd管理的,需要安裝xinetd服務才能啟動telnet-server
yum -y install telnet-server xinetd# 2.添加telnet配置文件
echo "service telnet
{flags = REUSE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user = rootserver = /usr/sbin/in.telnetdlog_on_failure += USERIDdisable = no
}" > /etc/xinetd.d/telnet
配置參數說明:
flags = REUSE
:允許多個客戶端連接到同一個服務實例。socket_type = stream
:使用流式套接字進行通信。wait = no
:不等待客戶端連接完成,立即啟動服務。user = root
:以root用戶身份運行服務。server = /usr/sbin/in.telnetd
:指定服務程序的路徑為"/usr/sbin/in.telnetd"。log_on_failure += USERID
:在服務失敗時記錄用戶ID。disable = no
:不禁用該服務。
通過將上述配置寫入文件并保存到"/etc/xinetd.d/telnet"中,系統將使用xinetd守護進程來管理telnet服務,并根據配置參數執行相應的操作。
# 3.啟動xinetd
systemctl start xinetd# 4.開機自啟xinetd
systemctl enable xinetd# 5.創建新用戶用來登錄telnet
# 創建賬號
useradd test
# 設置密碼
passwd test
說明:telnet本身拒絕root用戶遠程登錄,使用創建的普通用戶登錄后可以切換到root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