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計算機發展歷程(不考了)
二、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組成 3
1.五個部分
(1)輸入設備
(2)控制器
(3)運算器
(4)(主)存儲器
(5)輸出設備
2.馮諾依曼機
3.現代計算機
1.主存
2.運算器
3.控制器
4.工作過程
?編輯
?編輯
?編輯
四、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 6
五、計算機軟件 5
1.兩類軟件
2.三個級別的語言
3.軟件和硬件邏輯功能的等價性
4.指令集體系結構(ISA)
六、計算機系統的工作原理 7
1.存儲程序
2.翻譯的四個過程(以C語言文件為eg)
3.指令執行過程的描述
七、計算機的性能指標
1.主存儲器
2.CPU
(1)時鐘周期
(2)主頻
(3)CPI(Cycle Per Instruction)
(4)CPU執行時間
(5)IPS(Instruction Per Second)
(6)FLOPS
3.else
(1)數據通路寬度
(2)吞吐量
(3)響應時間
(4)基準程序
4.常用數量單位
(1)存儲單位:kMGTPEZ = (10^3)^i? i表示第幾位
(2)速度、頻率:KMGT = (2^10)^i??i表示第幾位
一、計算機發展歷程(不考了)
了解即可
二、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組成 3
1.五個部分
(1)輸入設備
(2)控制器
(3)運算器
(4)(主)存儲器
dis 主存 vs 輔存。
主存就是內存,輔存指硬盤,so輔存不存在于主機內
(5)輸出設備
2.馮諾依曼機

以運算器為核心,首次提出"存儲程序"思想
3.現代計算機
以存儲器為中心,cpu = 運算器+控制器
三、各部分硬件 4
1.主存
存儲體、MAR、MDR
2.運算器
ALU、X、ACC、MQ
3.控制器
CU、IR、PC
4.工作過程
eg:int a = 2 b = 3 c = 1 y = 0
mian{ y = a * b + c;}
對應底層計算機的各步驟
逐步解析:
step1:
初始的時候PC = 0
#1:(PC)->MAR (PC告訴MAR我要取0號地址) (MAR) = 0?
ATTN:此時PC++? ,PC=? 1
#3:M(MAR)->MDR ,MDR = 000001 0000000101(取指令)
#4:(MDR)->IR,(IR) = 000001 0000000101,將當前要執行的指令給到IR
#5:OP(IR)->(CU),CU =?? 000001(操作碼),CU分析操作碼是要進行"取數"操作
#6:Ad(IR)->(MAR),MAR = 0000000101 = 5?,到5去取data?
#8:M(MAR)->(MDR) =? 2 (a)
#9:M(MDR) ->ACC = 2 (ACC) = 2
[Summary]#1~#4取指令,#5分析指令,#6~#9取數操作(執行指令)
step2: 初始PC = 1,ACC =2
#1~#4相同,都是取指令
#5:CU分析是"乘法"指令
#8:M(MAR) ->?MDR =? b = 3
?#9:M(MDR)->(MQ ) = b = 3
#10: (ACC)->(X) = a = 2
#11 : CU ->ALU 告訴ALU進行乘法,并存到ACC中
[Summary]?
step3:初始PC = 2,ACC = 6
#1~#4相同
#5:CU分析是"加法"操作
#6~#8取c = 1
#9:(MDR) -> (X )? = c = 1
#10:CU->ALU 告訴ALU執行加法操作,ALU將X與ACC相加并放入ACC中
step4:PC =3,ACC = 7
#1~#4相同,取指令
#5 CU分析,是寫操作
#8 :(IR)->MAR = 8 告訴MAR要進行操作的地址
#7: (ACC)->MDR?= 7? 將ACC中的值移動到MDR中
#8: MAR告訴主存我要對8號地址值進行修改
#9:MDR寫入8號主存 y =7
step5:初始:PC = 4
#1~#4相同
#5: CU分析是"停機"操作 ,接下來就是OS的事了,OS進行中斷or系統調用進行停機
四、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 6
五、計算機軟件 5
1.兩類軟件
系統軟件+應用軟件
2.三個級別的語言
高級語言、匯編語言、機器語言
dis:翻譯 vs 解釋
解釋是一條一條指令進行機器語言轉換,且邊編譯邊執行,速度慢
翻譯是把整個文件全部編譯為二進制文件
3.軟件和硬件邏輯功能的等價性
同一個功能既能用硬件完成,也能用軟件完成,在邏輯上完成的功能相同
4.指令集體系結構(ISA)
因為硬件軟件完成各有利弊,ISA總結了什么用硬件完成,什么用軟件完成最優,且包含實現功能的步驟以及實現的功能
六、計算機系統的工作原理 7
1.存儲程序
在程序運行之前,將全部指令的data放入主存
2.翻譯的四個過程(以C語言文件為eg)
預處理、編譯、匯編、鏈接
3.指令執行過程的描述
eg:看前面的eg
七、計算機的性能指標
目錄
一、計算機發展歷程(不考了)
二、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組成 3
1.五個部分
(1)輸入設備
(2)控制器
(3)運算器
(4)(主)存儲器
(5)輸出設備
2.馮諾依曼機
3.現代計算機
1.主存
2.運算器
3.控制器
4.工作過程
?編輯
?編輯
?編輯
四、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 6
五、計算機軟件 5
1.兩類軟件
2.三個級別的語言
3.軟件和硬件邏輯功能的等價性
4.指令集體系結構(ISA)
六、計算機系統的工作原理 7
1.存儲程序
2.翻譯的四個過程(以C語言文件為eg)
3.指令執行過程的描述
七、計算機的性能指標
1.主存儲器
2.CPU
(1)時鐘周期
(2)主頻
(3)CPI(Cycle Per Instruction)
(4)CPU執行時間
(5)IPS(Instruction Per Second)
(6)FLOPS
3.else
(1)數據通路寬度
(2)吞吐量
(3)響應時間
(4)基準程序
4.常用數量單位
(1)存儲單位:kMGTPEZ = (10^3)^i? i表示第幾位
(2)速度、頻率:KMGT = (2^10)^i??i表示第幾位
1.主存儲器
MAR的位數反應存儲單位的數量
MDR反應存儲單元的大小
存儲容量? = (2^MDR )* MAR bit?
2.CPU
(1)時鐘周期
指令執行的min單位,所有指令執行時間都是時鐘周期的整數倍
(2)主頻
單位時間內有多少個時鐘周期??
主頻 = 1 / 時鐘周期
(3)CPI(Cycle Per Instruction)
1條指令需要多少個時鐘周期
(4)CPU執行時間
n * CPI * 時鐘周期(n表示指令條數)
(5)IPS(Instruction Per Second)
每秒執行多少條指令
IPS = 主頻 / CPI
推導:
1 / 1條指令執行的時間?= 1/ CPI * 周期?
(6)FLOPS
單位時間執行浮點數運算的次數
3.else
(1)數據通路寬度
數據總線一次傳輸data的位數
(2)吞吐量
單位時間響應的次數
(3)響應時間
從發出請求到回應花費的時間
(4)基準程序
測試計算機計算性能的app or 程序
4.常用數量單位
(1)存儲單位:kMGTPEZ = (10^3)^i? i表示第幾位
1kb = 10^3b 1Mb = 10^6b ```
(2)速度、頻率:KMGT = (2^10)^i??i表示第幾位
1Kb/s?= 2^10b/s?1Mb/s?= 2^20b/s
dis : 字節 1B (Byte) = 8b(bit) 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