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 | 第11篇】寬帶接入技術及其發展歷程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文章目錄

  • 寬帶接入技術詳解
    • 數字傳輸系統技術演進
      • 早期電話網的傳輸技術演變
      • 數字傳輸系統技術演進:從碎片到統一
    • 寬帶接入技術 ADSL
      • ADSL的基本原理與非對稱特性
      • DMT調制技術:多子信道并行傳輸
      • ADSL接入網組成
      • 電話分離器的設計原理與優勢
      • ADSL的升級:從ADSL到ADSL2/ADSL2+
      • ADSL的短板及企業需求對應技術
    • 寬帶接入技術 G.fast
    • 寬帶接入技術 HFC
      • HFC網的技術特點
      • 用戶端設備與接入方式
      • HFC網的優勢與應用場景
      • HFC網的局限性與未來方向
      • 帶寬共享所帶來的挑戰
    • 寬帶接入技術 FTTX
      • ODN的作用與工作原理
      • 無源光網絡(PON)核心組件

寬帶接入技術詳解

數字傳輸系統技術演進

早期電話網的傳輸技術演變

20世紀中期以前,傳統電話網絡主要依賴模擬傳輸技術

  • 用戶線:從市話局到用戶電話機的線路采用雙絞線電纜,這是最廉價的物理介質。
  • 長途干線:使用頻分復用(FDM),將多個語音信號分配到不同的頻率上進行傳輸。

但這種技術存在明顯缺點:

  • 傳輸質量差:模擬信號在長距離傳輸中容易受到噪聲干擾,導致語音失真。
  • 經濟性低:FDM需要復雜的濾波器和放大器,維護成本高。

隨著技術進步,數字通信逐漸取代模擬通信,成為現代電信網的核心。長途干線全面轉向數字傳輸,僅保留用戶線(幾公里)為模擬線路。數字通信主要具有高質量、低成本、多功能等優勢。

數字傳輸系統技術演進:從碎片到統一

盡管數字傳輸優勢顯著,早期系統仍存在兩大缺陷:

  1. 速率標準不統一:不同國家采用互不兼容的多路復用標準,北美和日本用T1速率(1.544 Mbit/s),歐洲用E1速率(2.048 Mbit/s),更高層級日本甚至有第三種標準。這導致跨洋通信需進行速率轉換,設備復雜度增加50%,阻礙全球高速數據傳輸。
  2. 不同步傳輸:早期數字網為節約成本采用準同步系統,各支路信號時鐘略有偏差。低速時偏差可容忍,高速時則會導致數據丟失。

為解決這些問題,1988年美國推出同步光纖網(SONET),引入同步數字體系(SDH/SONET)。

同步數字體系(SDH/SONET)

  • 整個網絡的所有設備都依賴一個高精度主時鐘(通常為原子鐘,精度優于±1×10?11),確保所有信號嚴格同步,消除準同步系統中因時鐘偏差導致的傳輸錯誤。
  • 速率分級:51.840 Mbit/s(對應T3/E3速率)稱為第一級同步傳送信號(STS-1)或第一級光載波(OC-1)。通過倍增可構建更高速率等級,如OC-3(155.520 Mbit/s)、OC-12(622.080 Mbit/s),直至OC-768(39.813 Gbit/s)。

后來,國際電信聯盟(ITU-T)以SONET為基礎,制定了同步數字系列(SDH)國際標準(G.707~G.709等),實現全球數字傳輸體制的統一。SDH的最低等級為STM-1(155.520 Mbit/s),相當于SONET的OC-3,二者技術上高度一致,僅基礎速率不同,常被視為“同一技術的兩種表述”。

SDH/SONET的技術優勢與應用:

  • 統一了北美、歐洲和日本的數字傳輸標準,消除國際通信中的“語言障礙”,各國均采用STM-1作為基礎速率,推動光纖網絡全球化部署。
  • 定義了標準的幀結構(如STM-1每幀含9行×270列的字節),便于信號復用和分用。
  • 規定使用1310 nm和1550 nm波長的激光源,降低傳輸損耗,提高距離。
  • 是首個真正實現全球數字傳輸體制統一的標準,結束了過去因標準不兼容導致的設備復雜性和高成本。

寬帶接入技術 ADSL

ADSL的基本原理與非對稱特性

ADSL(非對稱數字用戶線)是通過現有電話銅纜實現寬帶接入的技術。它利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將傳統電話線路的頻譜劃分為兩個部分:

  • 低端頻譜(0~4 kHz):保留給語音通話。
  • 高端頻譜(4 kHz~1.1 MHz):用于高速數據傳輸(如上網)。

非對稱性是ADSL的核心特征,即下行速率(從互聯網到用戶)遠高于上行速率(從用戶到互聯網)。這是因為用戶主要需求是下載文檔、視頻等大文件,而上傳數據量較小。ADSL的典型下行速率可達6~8 Mbit/s,上行速率僅為500 kbit/s~1 Mbit/s。ADSL遵循ITU-T G.992.1標準(也稱G.dmt),采用 離散多音頻調(DMT)調制技術

DMT調制技術:多子信道并行傳輸

ADSL通過離散多音頻調(DMT)技術實現高效數據傳輸:

  • 頻譜劃分:將4 kHz~1.1 MHz的高頻段劃分為256個子信道(每個子信道約4 kHz帶寬)。
  • 子信道分配25個子信道用于上行數據(用戶→ISP);249個子信道用于下行數據(ISP→用戶)
  • 并行傳輸機制:每個子信道獨立調制(類似多個小型調制解調器并行工作),通過頻分復用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優勢是靈活適應線路條件,動態調整各子信道的調制方式(如QAM或BPSK)。
  • 自適應調制:ADSL啟動時,兩端調制解調器會測試可用頻率、干擾水平和傳輸質量,自動選擇最優的調制方案。質量差的線路可能無法啟用高階調制,導致速率降低甚至無法開通ADSL;若某用戶線存在嚴重噪聲干擾,可能僅啟用部分子信道,導致實際速率低于標稱值。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ADSL接入網組成

ADSL接入網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 數字用戶線接入復用器(DSLAM):位于電信運營商局端(或遠端站),負責集中處理多個用戶的ADSL信號,是電話局端的核心設備,相當于“數字交通樞紐”。內部包含多個ADSL調制解調器(ATU-C),每個對應一個用戶。一個通常支持500~1000個用戶,若每個用戶以6 Mbit/s速率接入,總帶寬需求可達6 Gbit/s。其依賴數字信號處理技術,設備成本較高。
  2. 用戶線(銅纜):即傳統電話銅線,無需更換即可承載ADSL信號。通過電話分離器(Splitter)將語音信號與數據信號分離,避免相互干擾。
  3. 用戶端設備:包括ADSL調制解調器(ATU-R),位于用戶家中,負責將數字信號調制為適合銅纜傳輸的頻譜;以及電話分離器,這是無源設備(無需電源),通過低通濾波器將語音信號(0~4 kHz)與數據信號(4 kHz以上)分開。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電話分離器的設計原理與優勢

工作原理:

  • 低通濾波器:允許語音信號通過,阻斷高頻數據信號。
  • 高通濾波器:將數據信號隔離,防止干擾語音通話。

無源設計的意義:

  • 停電兼容性:即使斷電,傳統電話仍可通過分離器正常工作。
  • 成本優勢:無需額外供電,簡化安裝和維護。

信號數據傳輸流程:

  1. 用戶端:計算機數字信號→ATU-R調制→高頻段(4kHz~1.1MHz)。
  2. 用戶線傳輸:調制信號與語音信號通過分離器合并傳輸。
  3. 端局處理:信號經DSLAM的ATU-C解調→轉換為電信號→接入互聯網。

ADSL的升級:從ADSL到ADSL2/ADSL2+

ADSL技術不斷優化,國際電信聯盟(ITU-T)推出更高性能的第二代ADSL標準:

  • ADSL2(G.992.3/G.992.4):速率提升,最低支持下行8 Mbit/s、上行800 kbit/s;增強線路適應性,支持更復雜的調制方式。
  • ADSL2+(G.992.5):頻譜擴展,將可用頻段從1.1 MHz擴展至2.2 MHz,子信道數量翻倍;速率突破,下行速率可達16 Mbit/s(理論最大25 Mbit/s),上行仍為800 kbit/s。

ADSL2+在相同線徑下,比ADSL的覆蓋范圍和速率均顯著提升,適合中等帶寬需求的家庭用戶。它采用無縫速率自適應技術SRA,可在運營中不中斷通信和不產生誤碼的情況下,根據線路實時狀況自適應調整數據率,類似汽車自動變速器,實時監測線路信噪比,動態調整各子信道調制方式,調整過程零中斷,用戶無感知。

ADSL的短板及企業需求對應技術

盡管ADSL在家庭寬帶中表現優異,但其非對稱特性使其難以滿足企業需求。企業需求特點為上行數據量大(如視頻會議、云備份等)、穩定性要求高(對網絡延遲和可靠性敏感)。而ADSL存在上行速率瓶頸(僅800 kbit/s)、覆蓋限制(遠離交換機的用戶可能因信號衰減無法獲得承諾速率)等短板。

為滿足企業需求,ADSL衍生出多種對稱DSL技術:

  • SDSL(Symmetric DSL):上下行速率相同,適用于企業數據同步傳輸。典型參數為384 kbit/s(5.5 km覆蓋)、1.5 Mbit/s(3 km覆蓋)。優勢是單線部署,成本低于HDSL,適合中小型企業的遠程辦公接入。
  • HDSL(High-speed DSL):使用一對或多對銅線,完全替代傳統T1/E1線路。典型參數為768 kbit/s~1.5 Mbit/s,覆蓋距離2.7~3.6 km。優勢是高可靠性,適合長距離企業專線,用于大型企業總部與分支之間的高速數據通道。

寬帶接入技術 G.fast

為突破銅纜的物理極限,G.fast標準(ITU-T G.993.5)將目標鎖定在極短距離(100~300米)的超高速接入,將銅線接入速率推向吉比特級別。速率目標為100米900 Mbit/s、200米600 Mbit/s、300米300 Mbit/s,接近光纖接入的性能,但無需鋪設新線路。

其設計的關鍵技術為:

  • OFDM調制:將頻譜劃分為數千個子信道,實現并行高效傳輸。
  • TDD時分雙工:動態分配上下行時間片,減少干擾并降低功耗。

2012年,華為率先研發出Giga DSL樣機,采用上述技術成功實現超高速接入。

盡管G.fast等技術潛力巨大,其應用因地域特性大不相同:

  • 歐洲:因歷史建筑保護嚴格禁止破壞古建筑外墻,且早期電話線路已遍布城市,VDSL和G.fast廣受歡迎,成為光纖部署的過渡方案。
  • 中國:新建樓宇預埋多種電纜通道,用戶可靈活選擇,超高速DSL應用較少,主要集中在老舊小區或臨時需求場景。

寬帶接入技術 HFC

光纖同軸混合網HFC(Hybrid Fiber Coax)是在傳統有線電視網基礎上升級的寬帶接入系統,核心設計理念是“光纖+同軸電纜”的混合架構,既保留原有同軸電纜的廣泛覆蓋,又通過光纖大幅提升傳輸性能。

傳統有線電視網的局限性

  • 單向廣播:早期采用模擬信號+頻分復用技術,僅能單向傳輸電視節目。
  • 帶寬受限:最高傳輸頻率為450 MHz,僅覆蓋電視信號下行方向。

HFC的改造核心

  • 光纖主干替代同軸電纜:將原有同軸主干升級為光纖,從頭端(網絡中心)連接至光纖節點(Fiber Node)。
  • 同軸電纜入戶:光纖節點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再通過同軸電纜傳輸至用戶家庭。

結構優勢:

  • 頭端到光纖節點:距離達25 km,采用光纖減少信號損耗。
  • 光纖節點到用戶:距離≤2~3 km,利用原有同軸電纜降低成本。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HFC網的技術特點

  • 雙向傳輸能力:下行方向從頭端到用戶,傳輸電視節目和互聯網數據;上行方向從用戶到頭端,支持交互式業務(如視頻通話、在線游戲)。實現方式是擴展頻帶至1.2 GHz(中國標準GB/T17786-1999),劃分多個子頻段用于不同業務。
  • 高帶寬與低延遲:下行速率可達1~10 Gbit/s(取決于頻譜利用率);上行速率通常為2~40 Mbit/s,滿足家庭互聯網需求。

用戶端設備與接入方式

  • 機頂盒(Set-Top Box):將數字電視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兼容傳統電視機;內置電纜調制解調器,支持互聯網接入。
  • 電纜調制解調器:有獨立設備(類似ADSL調制解調器,連接計算機即可上網)和集成方案(嵌入機頂盒,實現“看電視+上網”一體化)兩種。其技術特點為單端部署(僅需用戶端設備,無需像ADSL那樣成對使用調制解調器),以及共享信道的復雜性(需通過動態時隙分配如TDMA避免數據沖突,用戶實際速率取決于同時在線的用戶數)。

HFC網的優勢與應用場景

優勢:

  • 高性價比:利用已有同軸電纜,節省布線成本。
  • 多業務融合:統一網絡承載電視、電話、互聯網,避免重復建設。
  • 快速部署:適合城市密集區域,尤其在光纖尚未覆蓋的地區。

典型應用:

  • 家庭寬帶:提供100 Mbit/s以上互聯網接入。
  • 互動電視:支持點播、時移、游戲等交互業務。
  • 企業專線:通過HFC網提供虛擬專網(VPN)服務。

HFC網的局限性與未來方向

局限性:

  • 帶寬共享:同一光纖節點下的用戶共享帶寬,高峰期可能出現擁塞。
  • 距離限制:同軸電纜傳輸距離短(≤3 km),難以覆蓋偏遠地區。

未來演進:

  • 全光纖化:逐步用FTTH(光纖到戶)取代HFC,提供對稱千兆帶寬。
  • DOCSIS標準升級:通過DOCSIS 3.1/4.0技術提升上行速率和頻譜效率。

美國有線電視實驗室(CableLabs)制定的電纜調制解調器規約DOCSIS,是HFC網絡實現多業務接入的核心標準:

  • DOCSIS 1.0(1998年):被ITU-T批準為國際標準,首次實現通過有線電視網絡提供互聯網接入。典型下行速率10~30 Mbit/s,上行速率10 Mbit/s。
  • DOCSIS 2.0(2001年):增強上行性能,支持反向頻道綁定,上行速率提升至30~40 Mbit/s。
  • DOCSIS 3.0(2006年):引入頻道綁定技術,顯著提升帶寬。典型下行速率可達100~1000 Mbit/s,上行速率10~30 Mbit/s。
  • DOCSIS 4.0(2025年規劃):未來方向為全雙工傳輸(FDX)與擴展頻譜,目標性能是下行10Gbps,上行6Gbps,延遲降低至1ms以內。

帶寬共享所帶來的挑戰

?運營商宣傳的“高速率”存在陷阱😡,標稱速率常為“最高30 Mbit/s”,但僅在極少數用戶使用時可實現。高峰時段,若500戶共享30 Mbit/s帶寬,每戶實際速率可能僅60 kbit/s。用戶感知差異大,輕負載場景(如深夜僅10戶上網)每戶可享3 Mbit/s,重負載場景(如周末百戶同時在線)速率可能降至300 kbit/s以下,影響視頻流暢度。

寬帶接入技術 FTTX

隨著互聯網視頻資源的爆炸式增長(如4K/8K視頻、在線游戲、虛擬現實),用戶對高帶寬的需求日益迫切,光纖到戶(FTTH)成為最理想的解決方案。

FTTx是光纖接入技術的統稱,通過將光纖延伸至不同節點,解決寬帶接入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字母X表示光纖鋪設的終點位置

  • FTTH(光纖到戶):光纖直接入戶,用戶獨享一條光纖通道,典型應用于家庭寬帶、高端企業用戶。
  • FTTB(光纖到樓):光纖鋪設到建筑物(如寫字樓、公寓樓),通過分光器為多戶共享,成本低于FTTH,適合多住戶建筑。
  • FTTC(光纖到路邊):光纖鋪設到用戶附近(如街道邊緣),再通過銅纜短距離接入,適用老舊小區改造,作為臨時過渡方案。
  • FTTZ(光纖到小區):光纖覆蓋至社區級節點,再通過局域網分配,優勢是快速覆蓋密集住宅區。
  • FTTO(光纖到辦公室):企業辦公場景專用,提供對稱高帶寬,典型應用于遠程會議、云桌面辦公。

為有效利用光纖資源,在光纖干線和廣大用戶之間,需要鋪設光配線網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使數十個家庭用戶能夠共享一根光纖干線。現在廣泛使用無源光配線網,“無源”表明無須配備電源,基本上不用維護,長期運營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很低,常稱為無源光網絡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ODN的作用與工作原理

ODN的作用:

  • 核心功能:是FTTx的核心組件,通過無源分光器實現光纖資源共享,在光纖干線與用戶之間搭建“共享通道”,數十個用戶共用一根光纖。
  • 技術原理:通過分光器將光信號分配至多個用戶,降低單位成本。
  • 采用波分復用,上行和下行分別使用不同的波長。

工作原理:

  1. OLT(光線路終端):位于運營商機房,管理所有用戶連接。
  2. 分光器:將1根光纖信號分配給多個用戶(如同“光纖交換機”)。
  3. ONU(光網絡單元):用戶端設備,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下行)或將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上行)。

無源光網絡(PON)核心組件

  • 光線路終端(OLT):位于運營商端,負責連接光纖干線,集中處理所有用戶的上下行數據。下行傳輸時,將數據廣播發送至1:N光分路器,再通過分路器復制信號并分發至多個用戶;上行傳輸時,通過時分復用(TDMA)控制各用戶ONU的發送時間,避免數據沖突。
  • 光網絡單元(ONU):位于用戶端,負責光信號與電信號的轉換。位置靈活,可置于用戶家中(FTTH)、大樓內(FTTB)或樓層(FTTF),由部署需求決定。
  • 光分路器(Splitter):分路比典型為1:32(1根主光纖分給32個用戶),也可通過多級分路擴展覆蓋范圍。具有無源特性,無需供電,長期運行成本低,維護簡便。

目前最流行的兩種無源光網絡技術:

  • 以太網無源光網絡EPON(IEEE 802.3ah標準):基于以太網協議,兼容性好,擴展性強。優點是低成本(利用成熟以太網設備,部署成本低)、管理便捷(與現有局域網無縫對接)。典型場景適合以互聯網數據為主的家庭和小型企業用戶。
  • 吉比特無源光網絡GPON(ITU-T G.984標準):采用通用封裝方法(GEM),支持多業務(語音、視頻、數據)。優點是高性能(總帶寬可達2.5 Gbit/s,支持QoS(服務質量)保障)、多業務承載(適合需要高可靠性的企業或混合業務場景,如IPTV+互聯網+電話)。缺點是成本略高于EPON,但長期收益更佳。

無源光網絡(PON)通過OLT+分路器+ONU的架構,實現高效、低成本的光纖接入。EPON和GPON分別以以太網兼容性和多業務支持見長,成為主流選擇。隨著“光進銅退”趨勢加速,光纖將全面取代銅纜。FTTx技術通過靈活的光纖部署策略,將超高速寬帶送入千家萬戶和企業,成為現代互聯網的基石。無論是FTTH的極致體驗,還是FTTB/FTTC的經濟性方案,都體現了光纖網絡的多樣性和適應性。隨著無源光網絡(PON)的普及,運營商能夠以低成本高效滿足用戶需求,推動數字社會的全面升級。


如果我的內容對你有幫助,請 點贊 評論 收藏 。創作不易,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web/96389.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web/96389.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web/96389.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論文速讀)SCSegamba:用于結構裂紋分割的輕量級結構感知視覺曼巴

論文題目:SCSegamba: Lightweight Structure-Aware Vision Mamba for Crack Segmentation in Structures(用于結構裂紋分割的輕量級結構感知視覺曼巴)會議:CVPR2025摘要:不同場景下的結構裂縫像素級分割仍然是一個相當…

《蘇超風云》亮相時尚大賞,成短劇行業發展新風向

當男頻短劇憑借《一品布衣》五天橫掃10億播放的數據宣告逆襲,短劇市場格局正經歷深刻洗牌。風口之下,頭條視聽、中皋文旅、國內時尚視覺與短視頻創作領域的頭部廠牌“大灣視頻”攜手下場,打造精品男頻短劇《蘇超風云》,劍指2025年…

HTML5新年元旦網站源碼

新年主題網站開發概述 本項目基于HTML5、CSS3與JavaScript技術棧,打造了一個功能豐富、交互體驗流暢的新年主題網站,涵蓋文化展示、互動娛樂與社交分享三大核心模塊,通過現代化前端技術實現沉浸式節日氛圍營造。 1.1、核心功能架構 網站采…

CentOS 7 下iscsi存儲服務配置驗證

一、環境說明 centos7服務器*2服務器ip:服務端10.10.10.186 客戶端10.10.10.184服務端存儲卷sda1提前關閉防火墻,或開放默認 iSCSI 使用 3260 端口 二、服務端(Target)配置 安裝 iSCSI target 服務 yum install -y targetcli syst…

立即數、棧、匯編與C函數的調用

一、立即數在 ARM 架構中,立即數是指在指令中直接編碼的常量值,而不是通過寄存器或內存引用的值立即數的特點編碼限制:ARM指令是固定長度的(32位),因此立即數不能占用太多位數。典型的算術和邏輯指令通常只…

貪心算法與動態規劃:數學原理、實現與優化

貪心算法與動態規劃:數學原理、實現與優化 引言:算法選擇的本質 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算法選擇的本質是對問題特征的數學建模與求解策略的匹配。貪心算法與動態規劃作為兩種經典的優化算法,分別在不同問題域展現出獨特優勢。本文將從…

Leetcode 刷題記錄 21 —— 技巧

Leetcode 刷題記錄 21 —— 技巧 本系列為筆者的 Leetcode 刷題記錄,順序為 Hot 100 題官方順序,根據標簽命名,記錄筆者總結的做題思路,附部分代碼解釋和疑問解答,01~07為C語言,08及以后為Java語言&#xf…

Android Studio Meerkat | 2024.3.1 Gradle Tasks不展示

把這兩個開關打開,然后刷新gradle文件

Java中方法重寫與重載的區別

目錄 1. 方法重載 (Overload) 什么是方法重載? 重載的特點: 重載的示例: 重載的調用: 2. 方法重寫 (Override) 什么是方法重寫? 重寫的特點: 重寫的示例: 重寫的調用: 3.…

微信小程序發送訂閱消息-一次訂閱,一直發送消息。

實現思路長期訂閱要求太高,需要政府、公共交通等單位才有資格,所以只能使用一次性訂閱。 就像是買奶茶,下單以后,會彈出讓用戶訂閱消息那種。以買奶茶為例:用戶第一次下單成功,點擊了訂閱消息。(一般都有三…

408 Request Timeout:請求超時,服務器等待客戶端發送請求的時間過長。

408 Request Timeout 是 HTTP 狀態碼之一,表示客戶端在發送請求時,服務器等待的時間過長,最終放棄了處理該請求。此問題通常與網絡延遲、客戶端配置、服務器設置或者應用程序的性能有關。1. 常見原因1.1 客戶端問題網絡連接延遲或不穩定&…

MongoDB面試集錦

該書的使用的MongoDB版本是 4.2.01、什么是NoSQL數據庫?NoSQL和RDBMS有什么區別?在那些情況下使用和不使用NoSQL數據庫?NoSQL是非關系型數據庫,NoSQLNot Only SQL 。關系型數據庫采用的是結構化的數據,NoSQL采用的是鍵…

直擊JVM面試題

JVM組成 JVM JVM 就是 Java 程序的運行環境,它通過 類加載、字節碼執行、內存管理、GC、線程調度 等機制,讓 Java 實現了 跨平臺、自動內存管理和高效執行。 它是一個抽象的計算機,能執行以 字節碼(.class 文件) 為單…

地球系統模式(CESM)實踐技術應用及進階

目前通用地球系統模式(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CESM)在研究地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氣候狀況中具有越來越普遍的應用。CESM由美國NCAR于2010年07月推出以來,一直受到氣候學界的密切關注。近年升級的CESM2.0在大氣、陸地、海…

StarRocks導入數據-使用 Broker Load 進行異步導入

目錄 一、背景 二、實操 三、查看導入進度 一、背景 將hive庫數據表導入starrocks. 二、實操 LOAD LABEL user_behavior (DATA INFILE("hdfs://<hdfs_ip>:<hdfs_port>/user/amber/user_behavior_ten_million_rows.parquet")INTO TABLE user_behavior…

c語言,識別到黑色就自動開槍,4399單擊游戲狙擊戰場,源碼分享,豆包ai出品

不好用&#xff0c;識別速度慢&#xff0c;有時候識別不準確#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HDC hdcScreen; void leftClick(); void RGBtoHSV(int r, int g, int b, int* h, int* s, int* v); int fuzzyFindColor(int x1, int…

電動汽車充電標準之 — SAE J1772“電動汽車傳導充電連接器”簡介

SAE J1772&#xff08;通常讀作 "J seventeen seventy-two"&#xff09;是由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xff08;SAE&#xff09;制定的&#xff0c;針對電動汽車傳導充電連接器的北美標準。它規范了電動汽車&#xff08;EV&#xff09;與充電設備&#xff08;EVSE&#…

ZooKeeper Multi-op+樂觀鎖實戰優化:提升分布式Worker節點狀態一致性

系列文章目錄 第一章 ZooKeeper入門概述:Znode,Watcher,ZAB . 第二章 技術解析&#xff1a;基于 ZooKeeper 實現高可用的主-從協調系統&#xff08;通過例子深入理解Zookeeper如何進行協調分布式系統&#xff09; 第三章 基于 ZooKeeper 的主從模式任務調度系統&#xff1a;設…

生產制造過程精益化

一、核心原則&#xff1a;以“消除浪費、創造價值”為核心精益化的本質是通過系統性優化流程&#xff0c;最大化客戶價值&#xff0c;最小化資源浪費&#xff08;時間、成本、庫存等&#xff09;&#xff0c;核心原則包括&#xff1a;1. 價值導向原則定義客戶價值&#xff1a;從…

Ping命令為何選擇ICMP而非TCP/UDP?

在網絡診斷工具中&#xff0c;ping是最常用的命令之一&#xff0c;它用于測試主機之間的連通性。有趣的是&#xff0c;ping命令并不使用TCP或UDP這些傳輸層協議&#xff0c;而是基于網絡層的ICMP協議。這背后的設計選擇體現了計算機網絡協議棧的分層智慧和特定用途的優化。IC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