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架構設計師]通信系統架構設計理論與實踐(十七)
一.通信系統網絡架構
形式: 局域網,廣域網,移動通信網
1.局域網網絡架構
單一機構專用計算機的網絡
組成:計算機,交換機,路由器
特點:覆蓋地理范圍小,數據傳輸速率高,低誤碼率,可靠性高,支持多種傳輸介質,支持實時應用
分類:總線型,環型,星型,樹型,層次型
傳輸介質:有線局域網,無線局域網
局域網架構類型:
1.單核心架構
優點:結構簡單,設備投資節約,接入方便
缺點:地理范圍受限,核心單點故障,擴展能力受限,接入設備較多時核心端口密度要求高
2.雙核心架構
優點:網絡拓撲結構可靠性高,接入較為方便
缺點:投資較單核心高,核心端口密度較高
3.環型架構
優點:PRR具備自愈保護,節省光纖資源,提供多等級,可靠的QoS服務,有效利用帶寬資源
缺點:投資較高,路由冗余設計實施難度較高且易形成環路,多環智能通過業務接口互通無法直通
4.層次型架構
1.核心層:負責高速數據轉發
2.匯聚層:提供充足接口,與接入層實現互訪控制
3.接入層:用戶設備接入
易擴展,分級排查網絡故障便于維護
2.廣域網網絡架構
利用公用分組交換網,無線分組交換網,衛星通信網構建通信子網連接分布的局域網以實現資源子網的分享
組成:骨干網,分布網,接入網
1.單核心架構
優點:結構簡單,設備投資節約,局域網互訪效率高,新局域網接入方便
缺點:核心單點故障,擴展能力欠佳,核心設備端口密度要求較高
2.雙核心架構
優點:網絡拓撲結構可靠,路由可熱切換,可靠性高,局域網接入較為方便
缺點:投資較單核心高,路由冗余設計實施難度較高,核心端口密度要求較高
3.環型架構
優點:接入方便
缺點:投資較高,路由冗余設計實施難度較高且易形成環路,核心端口密度要求較高
4.半/全冗余架構
優點:結構靈活,路由靈活,方便擴展,可靠性高
缺點:結構零散,不便管理,不便排障
5.對等子域架構
優點:路由控制靈活
缺點:子域間冗設計實施難度較高,易形成環路或存在非法路由風險,子域互聯設備性能要求高
6.層次子域架構
優點:擴展性較好,路由控制靈活
缺點:子域路由冗余設計實施難度較高,易形成環路或存在非法路由風險,子域互連設備性能要求高
3.移動通信網網絡架構
數據網絡:互聯網,IP媒體子系統,專用網絡
接入方式:透明模式,非透明模式
5G網絡邊緣計算:提供極佳服務體驗,降低移動網絡后端處理壓力
軟件定義網絡(SDN):控制轉發分離
4.存儲網絡架構
訪問方式:直連式存儲,網絡附加存儲,存儲區域網絡
1.直連式存儲(DAS)
2.網絡附加存儲(NAS)
3.存儲區域網絡(SAN)
二.網絡構建關鍵技術
過渡技術:雙協議棧,隧道技術,網絡地址翻譯技術
雙協議棧:兩種協議在同一平臺上雙棧共存,同時運行
隧道技術:ISATAP隧道,6to4隧道,over6隧道,6over4隧道
網絡地址翻譯(NAT)技術:將IPv4地址和IPv6地址分別看作內部地址和外部地址,或者相反,以實現地址轉換
三.網絡構建
1.網絡需求分析
業務需求,用戶需求,應用需求,計算機平臺需求,網絡需求
2.網絡技術遴選及設計
生成樹協議,虛擬局域網(VLAN),無線局域網(WLAN),線路冗余設計,服務器冗余設計
3.廣域網技術遴選
遠程接入技術,廣域網互聯技術,數字數據網絡(DDN),同步數字體系(SDH),多業務傳送平臺(MSTP),虛擬專用網絡(VPN)
性能優化策略:預留寬帶,利用撥號線路,傳輸數據壓縮,鏈路聚合,數據基于優先級排序,基于協議預留帶寬
4.層次化網絡模型設計
優點:降低成本,充分利用模塊化設備/部件,網絡變化或演化容易
三層模型設計思路:接入層,匯聚層,核心層
層次化設計原則
1.控制網絡層次
2.從接入層開始,向上分析規劃
3.盡量采用模塊化設計
4.嚴格控制網絡架構
5.嚴格控制層次化結構
5.網絡安全控制技術
1.防火墻
體系:硬件防火墻,軟件防火墻,嵌入式防火墻
防火墻種類:包過濾,應用層網關,代理服務
2.虛擬專用網絡技術
成本低,接入方便,可擴展性強,管理和控制方便
3.訪問控制技術
自主訪問控制(DAC),強制訪問控制(MAC),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RBAC),基于任務的訪問控制(TBAC),基于對象的訪問控制(OBAC)
4.網絡安全隔離
形式:子網隔離,物理隔離,VLAN隔離,邏輯隔離
5.網絡安全協議
6.網絡安全審計
實現自動響應,數據生成,分析,瀏覽,事件存儲,事件選擇
7.綠色網絡設計方法
采用:精簡設計,重用設計,回收設計
設計原則:
1.標準化:減少轉換設備,兼容異構方案
2.集成化:減少設備總量,降低資源需求
3.虛擬化:靈活調配,按需使用
隔離,物理隔離,VLAN隔離,邏輯隔離
5.網絡安全協議
6.網絡安全審計
實現自動響應,數據生成,分析,瀏覽,事件存儲,事件選擇
7.綠色網絡設計方法
采用:精簡設計,重用設計,回收設計
設計原則:
1.標準化:減少轉換設備,兼容異構方案
2.集成化:減少設備總量,降低資源需求
3.虛擬化:靈活調配,按需使用
4.智能化:降低人力成本,降低資源占用